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佶捻着短胡须道:“小高卿家他不会变,但听张叔夜他们说,此番钱庄立下大功,发挥了大作用。这个钱庄是多年前小高在汴京搞出来的,当时张叔夜力排众议默许运行。当时就连朕都以为,这是纨绔子弟顽皮贪财的举措,却想不到,现在发挥了如此巨大作用。”

皇后娘趁机道:“说起来这个钱庄可有用了,除了惠及大量百姓和商人,连咱们也可以惠及,妾身有些娘家带来的财物,前些日子委托老高太尉存在钱庄里,今个年初,他们把利钱也给送来了,真不算少。”

赵佶楞了楞,随即眼睛发亮的样子,却有些不好意思说。

梁师成却最会揣摩皇帝心思了,便主动说出来道:“陛下,老仆觉得皇家内藏库的一部分钱财,可以交给钱庄去吃利息。否则库房又堆满了,又要面临扩建库房,面临增加人手管理,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在于张叔夜相公他们对此意见不小,现在要征地扩建库房的阻力越来越大。”

第710章真正辉煌的一年

老梁这奸贼说的,这正是赵佶觉得尴尬的难题。

于是赵佶故意说道:“听来似乎不错,只是朕在这个时候去为难小高,让他给朕利息,会不会落下不好名头,让大家说朕与臣争利?”

梁师成嘿嘿笑着摇手道:“不会不会,陛下勿忧,现在小高在钱庄的股份占比已经很少,钱庄最大股东是朝廷,其次是各级权贵。他们不会有意见的。”

赵佶便笑道:“那好,挪动一部分内藏库银钱去钱庄。首期先送五百万贯吧。”

“遵旨。”梁师成很忠勇的样子鞠躬拍马屁。

荣德小萝莉咬着指头,正在很萌的样子观察,看着梁师成。其实只有赵金奴看穿了一切,荣德知道现在钱庄的政策仍旧有拉储提成,梁师成这奸贼如此热心,把皇爸爸的五百万忽悠了存进去,他便能从大魔王的手里获得二万五千贯提成。

荣德非常郁闷,她平时也忽悠了不少皇家人、包括刘太后在内都去存钱了,由此获得了不少提成了,还把这些钱托人买了两百股钱庄的股票。然而那是小打小闹啊,这个梁师成才是大鲨鱼,难怪他整天被张商英殴打。

皇后哪里知道他们那么多弯弯绕绕,只知道皇帝不扩建皇家府库、不增加皇家人手就是好事,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借助皇帝的心情好,皇后娘抓住机会说道:“官家,妾身有一事要和您说。”

见她这样,赵佶知道肯定不是小事,不过还是道:“说来叫朕知晓,量力而行。”

皇后娘便说道:“恭喜陛下得到小高那样的猛士,为陛下守望天涯。他是新一代中的中流砥柱,盛世的顶梁柱。臣妾便有想法,想让他以新的思维来教育皇家下一代,请陛下命他为太子太师,调回京吧。小高那孩子也算妾身看着长大的,细皮嫩肉的年纪还不大,却做官才四年多,但都为国征战几万里了,别让他再吃苦了。”

赵佶听是这事便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话说教育皇家的小孩此点来说,原则上还真不是政务,这事皇后当然可以说意见。

无奈的在于几点,赵佶暂时并没钦点太子,虽然默认是大傻赵桓,但没有说破他就不是太子,没有太子,当然也就没有太子太师。所以无法现在封赏小高这个头衔。

若要现在强势的定论太子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说一但定论太子,定论太子太师,那就又是国务,而不仅仅是皇家的内部事了。那就又要面临朝廷的那群老臣来扯犊子,一定又会是各种麻烦事,各种说辞。

所以这事从皇后嘴巴里提出来是顺理成章的,但在赵佶这里却不是说办就半的。此外赵佶仍旧觉得赵桓有点傻,暂时不想把这事定论。就让他默认吧。

想定,赵佶笑着道:“皇后你这可基本算是后宫干政了。”

皇后就尴尬的跪在地上道:“臣妾有罪。”

赵佶又拉她起来道:“有罪到也谈不上。赵桓乃皇后所出,是嫡子长子,你是他母亲,在你的角度上为他争取利益这也正常,也没什么越线的过激行为。所以朕不怪你。但这真的是一个政务,皇后勿要给朕压力,这些事容后在意吧。”

皇后也就不勉强了,乖乖的低头称是。

这相反让赵佶有些不好意思,又说道:“说起来朕当然知道西北又冷、风沙又大。也的确,小高那孩子这么小,就为朕到处奔波几万里了,他家儿子出生都不在身边。作为体恤也该让他回京享福。但皇后啊,现在西北战局初定,仍旧没和西夏谈判议和,仍需肱骨帅臣坐镇西北主持大局,此点来说小高他会理解的。所以哪怕很艰苦,他也得在坚持一段时间,咱们再来想办法。”

皇后又点了点头。既然不能回来做太子太师,皇后娘宁愿他不回京,继续在西北手握重权。

赵佶想了想道:“这样吧传朕旨意,加封小高卿家中书侍郎衔。”

梁师成开始脸颊抽搐了,这下好,那犊子就算离任西北也是名副其实的相爷了,他真的羽毛已丰,正式有了无数追随者,成为大宋势力的一极了。

荣德帝姬道:“中书侍郎大还是太白金星大?”

我@#¥

赵佶险些就笑翻了,想不到小萝莉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她果然是《西游记》的忠实读者啊。

结果又被皇后娘揪着耳朵拖着离开,一边走一边踹给她几脚:“死丫头,你小脑瓜里到底是装着什么。”

……

一处顺就到处顺,现在汴京的百姓对皇帝和高方平充满了无限好感。

没啥特别原因,皆因为西北全线大捷,赵佶高兴,于是赵佶又用自己的府库给但凡东京户口的大头百姓,每人发放了五十文钱。

老百姓就是好忽悠,以至于现在有不少人,整天聚集在宣德门感谢上天和皇帝。

鉴于此赵佶心情尤其好,喜欢登上宣德楼接受大头百姓的吹捧。

赵佶就是任性,被吹捧的高兴了,他也觉得老百姓可爱了,于是又想再给老百姓打赏。

这样不要理由的任性打赏当然不行,于是收到消息的张叔夜去宣德楼把赵佶请了回去,不让皇帝再派钱了。老张口称大宋仍旧困难,仍旧有需要深层次问题,若陛下钱多可以暂时给户部,咱们户部将来还给你更多。

对此赵佶一阵郁闷,也终于冷静了下来,不再做土豪皇帝了,谎称皇家用度仍旧不足,没钱给户部。证据就是:上次后宫用度都被皇后缩减了一层,就是因为皇家没钱。

其实啊,自某年开始,显恭皇后下令缩减后宫用度一层,这两年真给赵佶省下不少钱来,足有百多万贯了,加之匠作监赚土豪的钱越来越多,所以虽然张叔夜没有增加拨付皇家的钱,但内藏库又满了,又面临征地修建皇家库房了。

好在还有户部作为主要股东的钱庄,梁师成那奸贼为了提成,也在忽悠皇帝去存钱,对此张叔夜很高兴,作为相爷,老张很乐意解决皇家这方面的“难题”……

因为战争,政和元年的年初大朝见拖延到了目下的二月举行。

原本在去年四面楚歌的宰相老蔡,现在接近满状态复活,春风得意志得意满的样子站在第一列,等候着皇帝临朝。

“臣等参见陛下!“

赵佶临朝时候,大家伙跪了下去,今次人太多,人挤着人何其壮观,基本都是头凑着前方的屁股。

平身后老蔡出列,开始对大宋皇帝做年度总结、政府工作报告。

“启奏陛下!”蔡京道:“过去的一年,是我大宋极其辉煌的一年,形势可以算是大好,而不是普通的小好。”

赵佶最喜欢听他这么说了,于是捻着胡须频频点头。

蔡京再道:“老臣本着祖训,本着宰相必须举荐良臣的觉悟和责任,臣保举了高方平前往大名府为陛下镇守北方战略,事实证明,这正是造就我大宋辉煌一年的使因。”

听他如此说,无数人脸上布满了黑线。

陶节夫就很想给老蔡一扫腿,这分明应该留着让我枢密院汇报的,你都说完了,到时候我老陶说什么?难道说花鸟鱼虫?你以为我老陶是你。

然而无奈事实就是这样的,还真是老蔡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提议启用高方平为重臣的。

接下来,蔡京的报告以拍马匹为主,把形势说成是皇帝的主要功劳,他蔡京的次要功劳。

报功完毕就没老蔡什么事了,蔡京捻着胡须道:“陛下见谅,臣年纪大了,对于国朝事物主要是总览,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细节,让中书侍郎张叔夜汇报吧。”

赵佶一阵郁闷,因为不用问,谁都知道张叔夜什么尿性,谁都不喜欢听张叔夜说话的。

然而老张此番一改常态,没说大宋的深层次问题了,看了一下手里的发言稿,微笑着卖关子很久才道:“陛下,臣有好消息。”

听他不说深层次了,赵佶便笑道:“张卿快些奏来,你要是再敢卖关子戏弄朕,朕可也会生气的。”

张叔夜摇头道:“不敢戏弄,实乃大好消息,江州于去年有了个非常好的收成。江州的工业税和商税,大幅超过了传统农税。过去的一年,如蔡相公所说那样,那真是极其辉煌的一年,皆因江州吏治清廉,吸引了太多的百姓和商人处于江州经济圈,加之各项产业发酵,仅仅工税和商税,他们于大观四年创造了神话,达到五百七十八万贯。”

“什么!”

不止其他官员,就连什么不懂的赵佶也真被吓到了。

赵佶虽然不懂,但往年大宋一亿贯左右的财政收入,那是天下近两百个军州创造的,一般形势好的大州,好年景时候也就有个六七十万贯收入。

但是此番江州竟然丧心病狂到此,一个州就拿出了十个州的总和来?

这实在没人可以理解得了的,包括蔡京也都半张着嘴巴,他想不通钱到底来自哪里的问题。

第711章进兵!进兵!

“乖乖……”许久后赵佶才喃喃道:“仅仅江州一地竟有如此多财富?”

“陛下,这仅仅是财富的一部分。”张叔夜道。

“什么!”

众人第二次大惊,还有什么来钱的地方?

张叔夜看了一眼发言稿,继续道:“老臣说的仅仅是商税以及工业税。还有农税没加进去,说起来尽管当时高方平开了很坏的头,他一举在江州颠覆了政策,对百姓减免了盐税、茶税,以及碳税和铁税。但因为大力发展的农牧业,也让江州整体农税,达到了四十九万贯之多,也就是说江州仅仅农税一项,就达到了其他州府的税收总和!”

赵佶非常高兴的频频点头,“实在是好,时静杰和李纲果然不负朕的期望。还是太师老道,在当时,太师要求朕把新科状元李纲放江州通判,让小年轻时静杰知州,朕还有些不看好呢,觉得他们太年轻,难以服众,这下可就好了。国朝涌现出了很多年轻人才。”

张叔夜又看了看发言稿道:“这也仅仅是江州的一部分收入,不是全部。”

“什么!”

整个朝廷都变为震惊党了,开始脸色发绿,江州要逆天了不是,如此一来,把天下的州府置于何地啊?

张叔夜接着道:“那些当初大额欠债的国企,他们不但提供了大额的税费给江州,仅仅是国企的利润就达三百多万贯,这都还没有计算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职能。”

全部人终于晕菜了!

这么说来江州在过去的一年,提供了千万左右财政,一举超越开封府,成为大宋第一税源基地了。

江州啊,区区弹丸之地,他却愣是提供了往年国朝的一层收入。

可惜了,当时高方平是欠大额债务的那人,他轰轰烈烈的投资国企,鼓励生产,严管吏治。可惜了,他经历了江州的水灾,蝗灾,兵灾,以及各种各样的幺蛾子,带领着那一群土著自力更生,但是他自身、却没能留任到这份盛夏果实开花的一天。

他小高,只在江州只收获了所有的骂名和仇恨。

说到了这里,真有许多人替高方平嘘嘘的。赵佶也不全是白痴,当然明白江州真正的中流砥柱、是当年那个被人叫“药丸”的酷吏高方平。

到此还没有完,张叔夜在继续围绕江州为中心,在进行政务汇报和总结。

总结下来其实北方有不少的地区,也出现了财政的增加。一解释赵佶这才知道,不是说他们那些地区干的好,他们是卖资源而已,因为江州和京县那丧心病狂的烟囱,所以源源不断的煤炭和铁矿,都在经过各种渠道集中。

那么汴京和江州需要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又依据政策附带很高的税费,当然也就带来了有这些资源的地区的财政增加。

在大朝会,老张滔滔不绝,说到最后,这就叫经济引擎,江州以及京县那恐怖的烟囱,那巨大的需求,由此带动了一大群矿工和运输队诞生,那些人领取到工资之后,反过来会买许多江州和汴京制造的东西,给家里,给婆娘和娃娃添置一些。

目下就是这样流动的。

此番老张一说就是一个多时辰不停口,换以往赵佶早就跑了,但无奈现在全是好消息,赵佶爱听,所以一直听着。

最后张叔夜总结道:“大观四年的确是大宋辉煌的一年,关于战争那不是我的业务,留待陶节夫总结。但我中书对陛下汇报,虽经历国战,造成西北财政全毁,但是大观四年,我大宋财政有加无减,达到一亿二千万贯。官家圣明,盛世来临了。形势一派大好。”

万岁!

群臣的嘴巴笑歪,才管他是不是和猪肉平有仇的人,反正钱多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所能贪污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然而绝对值在增加啊,这就好。

面对这个形势张叔夜脸色忽然古怪,那封始终放在袖口里的来自江州的万言书,是时静杰委托人送来的,那是江州百万人上达天听,为高方平歌颂、祈求重用高方平变法以加速大宋国运的“万言书”。

对这种东西张叔夜说不上反感,但也说不上喜欢。因时机不对,这封万言书来的太早了些。若在有个几年磨炼,这样的万言书拿了出来,配合其他好消息,那真是高方平拜相的时机,但是现在还不行,他还是太年轻了。

此外关于这个问题,鉴于前阵子预感西北战事会让财政吃紧,那是蔡京抓权的时机,老蔡当时也找过皇帝,想顶着复辟王安石新法的借口,偷换一些政策进行整改刺激,以增加税费。赵佶不太懂这些,听说有钱拿便认为是好事,都想同意了。好在张叔夜知道蔡京的猫腻,及时的打住了。

所以此番这样的万言书,真的很像当年王安石发迹之前夹万民,对朝廷和皇帝上的万言书、近而崛起一样。这就是老张不把万言书拿出来的缘故。

老张真不想搞成王安石那一套,那很可能被蔡京利用成为四不像的东西,进而偷换概念大幅抓权。而且现在的官员对那一套很敏感,那算是已经被证明失败了的。加之高方平仍旧年轻,只有再等等了。

于是时静杰李纲凑热闹弄来的万言书,注定不会发挥作用。为此他们两个还被张叔夜发文怒斥了一顿。

这次大朝会能把大家站的双腿发麻,因为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老张说完,还有陶节夫的军事总结,妈的等着发言的大佬还多着呢,所以就算是好消息,论到藤元芳出列的时候赵佶已经跑不见了……

高方平现在没功夫去理会朝廷以及汴京的诸多事。

西北战区之内有太多的吏治,人事、治安、匪患、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事务,那是非常庞杂和混乱需要过问的。但高方平也都不想去管了,之前因大雪而导致西部远征军的行进受阻,这事一直让高方平压力很大。

而今进入二月末,天气仍旧不适合作战但是已经能够克服。

“报——”

一个传信小兵进入大堂之内道:“报相爷,最新消息,来自辽国的使团已经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