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最新的军报中梳理出简单深刻的信息,顿了顿,似乎是在想接下来的话该怎么说,“唐军攻占大梁时,以李从璟麾下百战军为主力,两万多人的一支军队,只用了三日时间,硬生生将朱友贞临时拼凑起来的两三万大军击溃,此事已经传遍天下,群雄侧目。”
  “李从璟,百战军?”徐温重复了一遍这三个字,似乎在咀嚼。
  徐知诰进一步为徐温解说道:“李从璟,李嗣源长子,而未到及冠之龄,其所领之百战军,成军不到一年,原先不过一帮东拼西凑之杂兵,在李从璟手中不到半年,而能纵横泽潞怀孟四州,此番又攻灭大梁,让人惊叹。这回灭梁,倒像是李嗣源靠了他这个长子而捞了天大功劳。”
  “李亚子麾下,人才济济。”徐温有感而发,“时来天地皆同力,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李亚子是也。”
  徐知诰点头默然不语。
  “虎父虎子,人间美事。”徐温又道,随即声音怪异了些,“不过父子俩同时大贵,战功卓著,就不怕功高震主?”
  “李亚子其人,观其以往行事,不像猜忌功臣之主。”徐知诰寻思了一会儿,说道。
  徐温冷笑一声,“那是未灭梁,成为天下雄主之前,如今他南面称尊,又坐拥中原,岂能没有一点儿心思?”
  徐知诰觉得有理,试探着问:“既然如此,父亲,吴国该当如何?”
  “自先王败朱温之后,吴国与中原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如今虽然中原换了主,但吴国国策不变。你我且向其称贺,探一探李亚子的态度再说。”徐温一派八风不动的姿态,“至于李嗣源父子,先静观其变,若是李亚子果真不猜忌功臣,倒也罢了,若是有那个心思,你我为其添一把火又如何?”停了一会儿,又补充道:“李嗣源本已是名将,如今又出了一个李从璟,若是李亚子存了吞并列国、称霸天下的心思,中原一旦对淮南用兵,这父子俩必为利刃,是你我心腹大患,不可不重视。”
  “父亲高见。”
  “另外,联合草原契丹制衡中原,是我等一直以来奉行的大计,既然中原情势有变,眼下有必要派遣使臣去契丹,探探耶律阿保机的口风。”徐温笑意莫测,“毕竟李亚子与阿保机,可是有世仇。”
  “是,父亲。”
  徐温凝神片刻,忽然开口道:“记住,吴国可以承认李亚子的帝位事实,但吴王,不对其称臣!”
  ……
  草原人天生崇拜强者,崇拜英雄。
  草原生存环境比之中原要恶劣得多,是以生存也要难得多,且草原地域辽阔,也没有以大城辖制地域的基础,所以草原各部多数时候各自为政,彼此之间为了争夺水草丰满的牧场和牛羊,厮杀不断。是以相较于中原来说,杀戮对于草原人来说就更加频繁。正因如此,若是部落中出现了英雄,就能带领部落在征战中获得胜利,吞并其他部落,抢夺到更多的草场、牛羊和奴隶,部落就能壮大。甚至,若是出现百年一遇的雄主,草原还有局部统一,甚至是全部统一的局面。秦汉匈奴,隋唐突厥,都是这样的大部落。
  而今,若是问谁是草原上的大英雄,至少东边草原上的汉子都会目光炙热的告诉你同一个名字:契丹国伟大的皇帝,耶律阿保机。
  此时,在皇都西楼城的皇宫里,契丹第一英雄耶律阿保机,和目下契丹年轻的第一勇士耶律德光,以及聪慧睿智的述律皇后,三人正坐在一起,听臣子给他们讲述中原的大势变迁。
  五十岁的耶律阿保机坐在虎皮大椅上,听完臣子的汇报,他身子向后一靠,嗤笑道:“朱温也算个人物,想不到他的儿子竟然这般不顶事,如此轻易便叫那李亚子将国给灭了,朕真是替他感到悲哀。”
  述律皇后掩嘴轻笑,她虽然已到四十岁的年纪,但难得的是并不如何显老,作为回鹘述律部最美丽的女人,她曾近也是草原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是无数草原汉子心目中的女神,如今虽然岁月悄然流逝,但却没给她留下太多痕迹,她这会儿轻笑的神态,活脱脱像个少女,可能所有看见她的人,都不会认为她超过三十岁。
  “月里朵,你笑什么?”阿保机好奇的问述律皇后,月里朵是她的名字。
  “臣妾这是恭喜皇上呢,如今中原大乱,正是有机可乘之时,皇上不是一直想要发兵中原吗?现在趁李亚子在中原立足未稳,正是时机。”月里朵半真半假地说道。
  阿保机有些酸意道:“朕继位以来,数次发兵袭扰幽云、蓟州,但都没捞着多少好处,那坐镇幽州的李存审老而不死也就罢了,李亚子可是记着朕先前失信于李克用的仇呢,每回引兵北上都跟像是要和朕拼命一般,叫人头疼。”
  耶律德光这时起座大声道:“父皇,您若发兵中原,儿臣愿为先锋,给您擒下李亚子,送到你鞍前!”
  月里朵笑道:“我儿忠勇可嘉。”
  阿保机扶着额头摇头而笑,对耶律德光道:“朕知道你勇武非凡,是我大契丹国当仁不让的第一勇士,更精通兵法,若真让你领大军为先锋,朕没什么不放心的。不过说起擒拿李亚子,却是大话了。”
  “父皇不信儿臣?!”耶律德光不乐意道。
  阿保机直起腰身,脸上的笑意敛去,正色道:“朕且问你,唐军灭梁这一战,你研究了多少,又看明白了多少?”
  耶律德光没有说明白也没有说不明白,而是明智的问:“父皇的意思是?”
  阿保机肃然道:“李亚子灭梁这一战,将唐军的战力表现的淋漓尽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一场战争中,唐军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将倒是乏善可陈,但是新涌现的一批军中年轻力量,却是不容小觑。由此战可见,唐军年轻一代的将领,也有吞吐风云之象,已有崛起之势。你知道朕说的是谁?”
  沉默了一会儿,耶律德光问:“父皇是说那千里深入,攻克大梁城的李从璟?”
  “你认为李从璟如何?”
  “能征善战,非易与之辈,儿臣倒极想与之沙场相逢,分个胜负!”耶律德光斗志满满道。
  阿保机赞许的点点头,“李存审、李嗣源这些老将,那是朕交手多年的老对手,临了谁也没能奈何谁,唐朝还是唐朝,契丹还是契丹。我们这一辈的仗快打到头了,战马的缰绳也将交到你们下一辈手中,日后就是你们在沙场对决,各自为身后的国家和百姓而战了。你们胜则国家胜,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儿臣会重视李从璟,会在战场上击败李从璟,大契丹一定能入主中原!”耶律德光咬牙道。
  “很好。”阿保机脸上有欣慰的笑意,“玉不琢不成器,为了日后契丹在你们手中能称霸天下,对你们的磨练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既然李亚子入主中原,朕怎么也得送出去一份贺礼。德光,朕着令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召集大军,择日兵发蓟州!”
  “多谢父皇!”耶律德光难掩激动。
  月里朵在一旁看着这对“龙父龙子”,脸上溢出幸福而自豪的笑意。


第197章 繁华落幕心可安,人生得意往何处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李从璟总会习惯性望向远处的风景,望向远处的天际,他心里在这个时候,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像是想念,又像是缅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大抵如此。
  在经过连日以来血与火的激战,当浑身上下遍布伤口,而疲倦如潮水一波一波袭来时,李从璟坐在尸体堆乘的城墙上,沉默的望着这片战场,精神上有一种久违的放松。拼命,受伤,然后胜利,每一次沙场上的赫赫战功,对李从璟来说都充满不易。虽然在旁人那里,他们只会惊叹他战果的辉煌。
  他默然着,心中不可抑制的思念一些人,想起一些事。他取下甲胄里那块无数次被鲜血染红的玉佩,放在手里,愣愣的端详着。过了片刻,他收起玉佩,站起身,在城墙上缓步而行。
  李存勖到达大梁城时,拉着李从璟和李嗣源的手,对他们父子说:“朕能得天下,皆赖你父子之功,此后富贵荣华与你们父子同享!”
  李从璟看着大梁城的满城灯火,像看一场盛世的烟火。他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当繁华褪尽,谁陪我看江山如画?
  自嘲的笑了笑,他驱散这些无聊的念头。
  只不过,在一座城市十万灯火中,若有一盏为自己而亮,若有一人倚门为自己而等,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杀伐的生命,不知从何时开始,亦不知于何处终止,或许战士的命运,就是把沙场作为归宿?”桃夭夭不知何时战到了李从璟身旁,长发飘飘下的曼妙身姿有些落寞,她轻轻呢喃了一句,似若失神。
  李从璟看到她的侧脸,她和他站在黑暗里,脸后就是一座灯火辉煌的城市。
  “军情处的伤亡统计出来了?”李从璟问。
  桃夭夭“嗯”了一声,嘴角动了动,她低声吟道:“最是离恨难穷,生死难舍,人生无依处,鸦声惊我心、散你魂。暮色难入,远山如雾,小溪边、野草旁,谁作轻语低唤,妄为相思歌……”
  李从璟走到她身旁,轻轻牵起了她的手,有些冰凉。肌肤接触的时候,李从璟感受到桃夭夭的手轻轻抖了抖,但却没有挣开。她看着城中,脸色堙没在夜色中,朦朦胧胧间看不见风情。
  想起神仙山,李从璟对她柔声道:“这天下,总有安定的时候。”
  桃夭夭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两人站在城头,头顶的星辰和城里的灯火都寂静无声,不知何时,李从璟将桃夭夭揽肩抱在怀里,而她,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
  “我想我爹了。”她低声说。
  “等这边安定了,我和你一起去看他。”
  “嗯。”
  ……
  李存勖到大梁之后,办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人招降段凝。段凝遂率五万兵马投降大唐,并上表请罪,李存勖好言抚慰一般,赐名李绍钦,没有追究他的罪责,大度留用。
  段凝既平,李存勖便算在大梁坐稳了身,再无后顾之忧,此后,各地梁臣纷纷上表请罪请降,除却众矢之的之辈,李存勖一律原职留用,梁境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了唐境。
  梁相敬翔,不愿为唐臣,自缢而死。
  李存勖君临天下,一时间诏书不停,赏赐功臣,惩奸除恶,稳固政权,涉及方方面面,在此不提。
  李从璟攻破大梁的两个月后。
  大梁城中一座宏伟的宅院今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刚过正午,前来拜访的客人便络绎不绝,无一不是大梁城中显赫一时、手握唐朝军政大权的人物,身后的家丁都或挑或抱珍贵的礼品。这些人进府时,都是一脸笑意,还有带着谄媚和讨好之色的,府门迎客的家老笑得嘴都裂到了耳根后面,只觉得活了一辈子从未如此风光过。
  也有一些小官小吏只能远远望而兴叹,因为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没有资格踏进这座府邸。
  及至黄昏日暮,大摆宴席,府中一时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院边的走廊上,孟平坐在栏杆上嗑着瓜子,看着被众多达官显贵围在中间的李从璟,一脸与有荣焉的笑容,显得很是悠闲。但是他的这份悠闲没持续多久,便被一群武将拉到了桌上,各自轮番上阵,一边跟他套近乎一边和他劝酒。
  从怀州赶来的章子云站在场边,笑着对莫离说道:“人生得意,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莫过于此。公子真是好风采啊,看着叫人羡慕!”
  莫离打趣道:“你若是羡慕得紧,大可找个姑娘娶了。”
  章子云连连摇头,道:“便是如此,哪有公子今日风光,你看,连陛下都亲自来贺了,试问满朝权贵,有此待遇者能有几人?这份殊荣,恐怕我这辈子都享受不到了。”
  莫离笑了笑,含义深远道:“若说这个,倒也不是不可能。”
  今日李从璟大婚,娶进门的娇娘子便是在魏州就已定下来的任婉如。
  与在座的众多国之栋梁相比,李从璟的酒量无疑极好,但也顶不住人家轮番敬酒,虽然大部分官员都是只需要他点到即止,然而满院几百人汇合在一起,实在是战力强悍。那些他认识不认识的,官位比他高或者比他低的,前者对他都分外客气,后者更是对他格外巴结,劝酒的话说得叫一个感人至深,让人不能不喝。
  最后,当宾客散的差不多的时候,李从璟头晃得厉害,但神志还算清醒。由小丫鬟惜玉领着,推开了那间房门。
  房中红烛几许,烛火依依,一片红光。任氏端坐在床头,放在膝盖上的手随着李从璟进门,轻轻颤了颤。惜玉跟着李从璟进门,要伺候他和任氏走完一些礼节流程,被李从璟直接轰出了门外。
  惜玉嘟着小嘴出门的时候,气得直跺脚,“真是猴急!”
  李从璟掀开盖头,看到的是一个欲语还休而又娇媚万千的佳人。任氏抿着嘴唇,抬头望了李从璟一眼,半是娇羞半是期待,那一刻的风情,差点儿让酒后的李从璟把持不住。
  在任氏身旁一屁股坐下,李从璟很自然的揽过任氏的香肩,嘿嘿笑了一声,正要说什么,却发现面前的任氏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兔,缩着身子,一双仿佛能说话的眸子,怯生生的偷看了李从璟一眼后,便不敢再与他对视,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李从璟觉得好笑,凑近了问任氏,“你怕什么?”
  感受到李从璟有力的臂膀,任氏脖子缩得更低了,身子微微颤抖不停,脸红的像是香气四溢的蜜桃,分外可人,让李从璟瞧着都觉得应该也很可口。她的头发散落下来,搭在她脸边,别有风情。
  “我……我……妾不怕!”任氏不敢看李从璟,嘴却很硬,强作镇定。
  夏日天热,任氏着衣很薄,李从璟看到那对呼之欲出的双峰,眼神渐渐炙热起来,他不禁在任氏脸上咬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很香甜。
  任氏惊叫一声,更加窘迫了,那紧绷的身子,无一处不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绝妙风情,仅是远观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遑论亲手触碰,更是让人情难自禁。
  李从璟不再逗她,一把将她拉过来,拥到怀里,一点点品尝起来。
  是日,一夜无话。
  自此,李从璟在这个世上,有了自己的妻子。
  ……
  灭梁之后,李存勖对李从璟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各种财物可以说得上是不计其数,便是李从璟的宅子也是李存勖所赐,除此之外,李从璟身上还多了一堆虚衔,一些个名号听着就挺能唬人,但对李从璟的具体去处,李存勖却一直没有定下来。有传闻,李存勖有意让李从璟入枢密院,成为郭崇韬的副手。
  对此李从璟自然早有应对。
  他本是军将,留在朝中为官不是他的本意,也只会对他起到束缚作用,况且有几年后的那场变迁,待在李存勖眼皮子底下,李从璟也觉得不安全。
  李存勖在大梁坐稳之后,没有立即发兵攻打列国,去统一天下的意思,所以李从璟若是选择外放,能够用武的地方也不多。况且百战军是他的根本,这支军队他需得牢牢握在手里。
  秋日时节,坐镇幽州的李存审传来军报,契丹派出不少兵马,在蓟州一带作乱。李从璟通过枢密使郭崇韬、内侍宠臣敬新磨等人,在李存勖面前说了不少话。
  不久,李存勖将李从璟召到了御书房,与他面谈。
  “契丹与大唐有世仇,这是化解不了的恩怨,唯有刀兵相见。但目下帝国要务,在于稳定新占之中原大地,对待契丹就需要以退为进。”李存勖坐在皇案后,对李从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