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捧诏书,安重诲心中五味杂陈,一时感慨万千。
  原本他早就打算离开洛阳,是李嗣源不许,这才停留。李嗣源既然不许,安重诲便知他还有可能被任用,但他暗暗猜想,哪怕是李嗣源顾念旧情,只怕李从璟也不会同意,要从中作梗。
  今日见李从璟到府上来,安重诲心中便知复出无望,尤其是李从璟言辞犀利,安重诲不仅知道复出无望,只怕还会有灾难,毕竟得罪了当朝唯一的亲王,他如今又失势,想要有好下场实在不可能。
  直到最后,李从璟一席话说完,竟然那般结尾,让他措手不及,如今诏书捧在手心,他更是不知该作何言。
  事实上,被罢官后,安重诲就已无再任朝官之心,只想归于田园,青山绿水了此残生。他原本打定主意,就算李嗣源顾念旧情要重新起用他,也要拒绝。
  只是没想到李从璟会来,更没想到李从璟会有这样一席话。
  是这席话,和手中这份诏书,让安重诲认识到,他早先错看了李从璟,也错看了李嗣源的志向,也的确有负于朝廷,有负于李嗣源。
  李从璟对捧着诏书的安重诲道:“父皇乃千古明君,胸怀广大,而顾念旧情,望安公能体察父皇一片苦心,莫要让父皇再难过才好。”
  说罢,带人离开安府。
  李从璟已经走远,安重诲还怔怔站在原地,双目出神,忘了有所动作。
  良久,管家上前来叫他,“府君……府君……”
  安重诲怅然长叹,“未知秦王胸怀宽广至此,未知陛下志向远大至此,此老夫之过,老夫之过!”
  当日,安重诲入宫拜见李嗣源,在御前痛哭流涕。
  此日后,安重诲重回中枢。昔日中门使,风采依旧,再为李嗣源得力臂膀。
  此事后被广为流传,成为一时美谈,史家记载这段史实时,对事件中李嗣源的胸怀宽广、李从璟的以国为重、安重诲的知耻后勇大加褒奖,甚至称此事为“中兴之兆”。
  ……
  荆南之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这回去与高季兴会晤,李从璟打的旗号仍旧是与其商讨忠、万两州的治理问题,为免高季兴太过紧张,李从璟这回没有调派百战军随行,只打算带君子都前去,作为护卫。
  从朝堂上回到府中,忙完一日公务,已是明月高悬,虽说明日既要启程,今日的事务依然繁杂。从书桌后站起身来,李从璟忽然感觉肚子有些饿,便吩咐守在外屋还未歇息的董小宛去准备些吃食来。
  董小宛还未出门,任婉如已经带着惜玉端着一个大盘子走进屋来,盘中有一碗云母粥与一碟名叫“花截肚”的糕点,量不足以让人吃饱,但对付半夜的肚饿却是够了。
  陪着李从璟坐在桌前喝粥,任婉如柔声问李从璟,“明早便要启程,今夜要不要去看看政儿?”
  李从璟将一块花截肚扔进嘴里,让它去填自己的肚子,口齿略显不清道:“天色已晚,就不去了,免得惊醒了他,反倒不好。”
  任婉如嗯了一声,纤手玉指为李从璟再捻起一块糕点。
  董小宛双手撑着下巴坐在一旁看着,这时候说道:“荆南远得很,这一走想必要去些日子呢,不如带上奴婢,路上也好照顾殿下。”
  李从璟点点头,董小宛从淇门就跟着自己,自然是再贴心不过,“也好。”
  董小宛惊喜的一跃而起,连蹦带跳出了门,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任婉如看了董小宛背影一眼,对李从璟眨了眨睫毛,“殿下,小宛也不小了,一直带在身边,总要给个名分才是。”
  李从璟现如今就任婉如一个正妻,再无其他妾室,实在是“专情”的很,然则对于堂堂亲王而言,这就显得有些怪异了,也远远算不上好事。
  李从璟吃得正起劲,闻言也没多想,很自然地说道:“那这件事你来操办吧。”
  任婉如:“……”


第497章 欲往荆南历波折,从龙老臣今如何(三)
  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得细叶有时无,寒冬料峭残影在,云间沙弥闲理路。越是往南,春色便越显著一些,桑维翰熟知山川地理,在马背上跟李从璟搭话道:“翻跃秦岭,天地景致便如改换日月,北地尚寒时分,南方大地已是草木葱茏。”
  这回去荆南,李从璟既然亲自前往,府中官吏自然没少带,桑维翰原本也算个副使,如今只能做一介小跟班,不过这似乎丝毫不曾影响他的兴致,或许是有机会能在李从璟面前展露手段的缘故,他反倒是情绪高昂,面上的云淡风轻也不能掩盖他想要表现的心思。
  论及山川地理,李从璟有后世地理知识打底,在宏观上倒不怂此间任何一人。见桃夭夭近来话少了很多,常常显得很沉默,便跟她说道:“南方草木,有一年四季而不枯黄者,国土更南,则有参天大树,四季绿叶如盖,年岁有热度之差,草木却无枯黄之别。”
  桃夭夭早年间也是一介侠客,对山川秀美颇有情愫,浪迹天涯更是生平所向往之事,只是自打跟了李从璟,整日为军情处公务包围,无奈少了个人空间,昔日志趣也被深深掩埋。
  此时听闻李从璟说起“奇闻”,颇有感怀,桃夭夭道:“四季如春之地,素来被奉为世间乐土,此等景致,倒是很想去见见。”
  李从璟笑着说道:“有朝一日山河重归一统,四海升平,自然是有机会去见的。”
  作为侠客中的志怀远大者,桃夭夭虽为一介女流,向来有为国为民之心,巾帼不让须眉,不逊古人之风,若是李从璟往日说起这样的话,倒有唱和桃夭夭志向之效,只不过今日情形却似乎有些不大一样。
  桃夭夭依然是那副皮甲紫氅的装扮,满头长发却不再如往前那般凌乱,肌如凝脂眉如远山也未变,然而眉梢间的慵懒也少见其踪,昔日里平添野性气息的眼罩,如今看来更多了几分威严之意。
  这样的桃夭夭,无疑更符合秦王臂膀的身份,但却失去了不少往日里那些灵动的意味。那年她是山间悠然鹤,今日她成世间狠戾鹰。闲鹤自有几多野趣,鹰犬却只顾主人意志。
  “四海升平或许不远,奈何怎敌得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若是年老了再游山河,纵然山河再如何秀美,只怕会人也只能在春光前自惭形愧,再无人物两相得……”桃夭夭神色有些黯然,情绪更见低沉。
  李从璟有些不忍去看她的脸,昔日充满魅力的妖艳双唇,如今已没了那充盈血色。
  算起来,经过幽州四年,桃夭夭已过了一个女人最绚烂如花的年岁。
  她最动人的韶华,都献给了幽州那片苦寒边地。
  那些年,她生命里没有花前月下,只有金戈铁马。
  在距离世间女子都神往的繁华烟柳中原千里之外的地方,她的确是遗世独立说的。
  在西楼时,当阿狸和桃夭夭同时映入李从璟双瞳里,他的确感觉到,前者明媚的有如春风十里,后者安静的恰似遗世独立。
  “遗世独立……”李从璟咀嚼着这四个字,忽然间发现它们固然很美,却美得分外残忍,有如杜鹃啼血。
  那不该是一个正当最好年华的女子,该有的美。
  当日宿营后,安排完诸事,李从璟拉着桃夭夭在营边赏月,堆起篝火,配上烈酒,想给这个现在精神分外疲惫的女子一点温情。
  没有哪个女人不期望温情,但说来可笑,李从璟觉得此时自己这般做派,作用实在是微小得很。
  桃夭夭喝酒从来都不是用品的,是用灌的,也是这个时代的“烈酒”的确烈度有限,要不然非得烧死她……火光映照得她的脸微红,酒精让她的长腿随意伸展,线条轮廓风情无一不美艳不可方物。
  李从璟打趣桃夭夭,“若是在千年之后,你一定是个死文青,而且还是患有抑郁症的那种。”
  桃夭夭白了李从璟一眼,“千年之后的事你都知道?”
  “你别不信,我还真知道。”李从璟一本正经看着桃夭夭,“给你解释一下死文青的意思,说的就是那种与正常人不同,拥有独特情怀而又喜好文学,精神世界与现实格格不入,对自己心底的小世界情有独钟,而又不愿展示给人的看的一种人。”
  桃夭夭表示对此嗅之以鼻。
  李从璟喝了口酒又道:“千年之后还有一种酒,烈度极高,便是酒性好的人,喝上一两斤也会醉得不省人事,但喝起来的确不错,豪爽无边。”
  “你今日话很多。”桃夭夭怪异的打量李从璟一眼,“还净扯些有的没的。”
  李从璟讪讪一笑,随即正色道:“我就想抛砖引玉,看看你心里在想什么。”
  “你真想知道?”桃夭夭眼神忽然有些俏皮。
  李从璟大点其头。
  “好吧。”桃夭夭仰起头,露出白皙修长的脖颈,长长吐了口酒气,停顿良久,这才声音缥缈地说道:“荆南之行了结后,我想离开军情处。”
  李从璟感到自己心中传来一声异响,呼吸也梗在胸中,半晌没恢复过来,好不容易疏通这口气,李从璟觉得自己的身体里有某种东西在流逝,这让他在一瞬间觉得世界毫无色彩。
  半晌没听见李从璟有什么动静,桃夭夭好奇的转过头来,就看见李从璟正因呼吸不畅而面红耳赤,脖子上血管突出,模样要多扭曲有多扭曲。
  哑然失笑的桃夭夭没好气道:“犯得着反应这么大?我只是离开军情处,又不是离开大唐去了天外!秦王殿下,你这副模样有失风采啊!”
  理顺呼吸的李从璟,自己都对身体情绪的反应觉得奇怪,被桃夭夭调笑一阵,气得爆了粗口,“你这臭娘们儿,话不好好说,老子真以为你向往天下风景,打算去天涯海角!”
  桃夭夭快被逗乐了,双颊却在刹那间红如蜜桃,这样的话让她心里如饮蜜浆,或许是因为羞涩的缘故,她没头没脑地骂道:“瞧你这模样,秦王的威仪哪去了,没出息!”
  “秦王威仪算个屁!”李从璟不知悔改的神态很是理直气壮。
  自打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起初很多年他一直缺乏对这个世界的代入感,总觉得自己就像进入了某个游戏,一切都不过是系统设置好的程序,生活中的人就像是一个个CP,而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自己也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让李从璟感觉有别于此的,除却曹氏给予的母爱,前前后后都只有三个人,先是自小朝夕相处的李永宁,再就是同样看起来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桃夭夭,连任婉如的感觉都要差些,自己的儿子才算第三个。
  莫离或许算另外一个。
  比之李永宁的日久生情,李政的血缘关系,桃夭夭给予李从璟的,是她特有的灵性,她的言行举止从不像这个时代的人一样,甚至从未把自己看得矮李从璟一等,一直都是跟李从璟以平等态度相处。
  “离开军情处也好,我看自打我成了秦王,你都快把自己当下人了,快半分灵性都看不到了。”李从璟说道。
  或许是卸下重担的原因,桃夭夭此时终于变得很快活,向李从璟举起酒囊,意思是当为这话浮一大白。
  李从璟愉快的和桃夭夭一起痛饮。
  在淇门时,你我势力微小,在这世道如同蝼蚁,随时都有被碾碎的可能,我不能忍受你我情感如何脆弱,更不能忍受自己不能给予你绝对安全,与其如此,我宁愿不要这样的情感。而今为秦王,我终于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我朝夕不怠。
  你说的不错,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韶华不再,你也不再年轻,终将老去。但请你再等等,等我拥有绝对的力量,等我有把握这世道再也没有力量能伤害你我,等我能给予你绝对的安全。到得那时……
  因为极致的在乎,所以我要给你极致的完美。
  如此,方不负你我一道浴血拼杀,在艰难困苦中一路搀扶的盛情。
  一定要等我。
  桃夭夭。
  ……
  生活总给你意想不到的波折,打破你的既定规划。原本李从璟认为此行艰难,在于到江陵之后,却没想到,如今还在路上,就遇到了麻烦。
  当正在跟莫离、桑维翰等人谈论天下大势的李从璟,听闻林英前来禀报,说前面有一群和尚挡住去路的时候,他简直被气乐了——这是什么世道,连和尚都来挡堂堂秦王的去路,还让不让人好好活了!
  “何方僧侣,竟敢栏秦王车驾,是怨上天有好生之德?!”桑维翰首先表示了自己的愤怒之情,并且请命去驱散这群僧人,“此等方外之人,本应超脱世外,竟来殿下面前闹事,殿下不必理会,且待仆去将其驱散!”
  莫离眼神怪异看向桑维翰,桑维翰大义凛然不为所动,李从璟转头瞟了桑维翰一眼,立即让对方羞愧的低下头去。
  桑维翰是个心思深沉的,他口口声声要去驱散这帮僧人,实际是害怕李从璟生气,要了这帮僧人的性命,所以他希望自己能早早去将这帮僧人赶走,免得他们惹上杀身之祸。
  李从璟也懒得跟桑维翰解释自己并非嗜杀之人,有尽诛银枪效节军数千将士与数万家属的前例在,说这样的话恐怕会让天下人笑掉大牙,吩咐林英道:“请这些僧人让开道路,休得妨碍大军行程,若是有事要见孤,孤在此相候。”
  见李从璟如此安排,桑维翰一面暗暗松了口气,一面又悄悄为这些僧人捏一把冷汗。
  挡路的和尚并不多,十数人而已,为首两名僧人一是慈眉善目的老者,一是颇有庄严宝相的中年人,后者手持禅杖,显然在这群和尚中身份非凡。
  见到李从璟,这些僧人双手合十而拜,神态尚算尊敬,然而不等李从璟说话,那手持禅杖的中年僧人便厉声质问李从璟:“秦王殿下意欲陷天下苍生于水火,使大唐江山坠入阿鼻么?!”


第498章 得道高僧山中来,出入俗世缘何在(一)
  李从璟觉得很委屈,他从未有过如此念头,虽说他整日里与群臣所论,皆是大义凛然治国之词,私底下未必没有凶险手段,但以正道治国,以秦王角度而言,实在是发自内心。国富民强唯正道,人间沧桑唯正道,他所作所为,该是当得起正道这个论断。
  然而此时,可以想象,眼前此人平日里必是一介高僧,竟如此痛心疾首、义正言辞质问于他,李从璟都要觉得,自己的确犯过弥天大错,以至于使得佛祖动怒,连方外之人都容不得他。
  这般认识让李从璟很愤怒,都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他是秦王非是天子,一怒之下伏尸百万做不到,杀几个人总是轻而易举的。所以李从璟并无多话,只是挥了挥手,给林英下令:“将这僧人拖下去,砍了脑袋。”
  林英自然毫不犹豫领命,亲自下了马来,拖起那手持禅杖的高僧就走,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林英在那高僧眼里,想必也是十恶不赦之徒,已被恶鬼之气吞噬灵魂,无药可救了。
  桑维翰大惊失色,双唇抖动,想出言劝阻,踌躇半晌,终是没有轻举妄动。
  那些僧人没想到大唐秦王如此残暴,一言不合就要杀人,简直闻所未闻,实在是世间少有的凶恶之徒,但佛门中人不惧死亡,当下这些僧人就全部席地而坐,慷慨赴死:“秦王杀一人是杀,杀十人是杀,这副皮囊就请秦王拿去,以免我等眼见世间遭受大罪恶!”
  这些僧人说的不错,在秦王眼中,杀一人跟杀十人的确没区别,万人他都杀了,从未有过手软。唯一让人不快之处,这些僧人要寻死哪里不能死,偏偏在大军面前装模作样,实在是惹人心烦。
  若是这些僧人不该杀,那就让横刀崩坏好了,所以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