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信。”耶律德光道。
  “那我今日便告诉你,在我有生之年,契丹一定会成为大唐的领土!”李从璟放下茶碗,“你可以记住这句话,这句话是我说的。”
  耶律德光露出看笑话的神情,“记住不记住又如何?让我相信你凭一张嘴得到契丹?”他忽然前倾了身子,盯着李从璟,“亦或者说,要我相信,你的那些阴谋能颠覆大契丹国?”
  “那不是阴谋。”李从璟迎上耶律德光的目光,笑容云淡风轻,如白云飘移,如溪水流转,“当年让契丹四面楚歌,渤海失足、西楼慘败,包括让耶律倍击败你,成功登上契丹帝位,而将你流放扶余,你以为这一切都是阴谋?不,那不是阴谋,我告诉你,那是阳谋。就如我今日将日后的打算都告诉你,将最后的结果都告诉你,你也不能左右事态的发展,无论你信不信,事实都会如此。”
  耶律德光撤回目光,坐姿恢复正常,不屑道:“若你认为时至今日,我还会因为你一番话而心境失守,你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李从璟安坐不动,继续煮茶,“耶律倍西征黑车子室韦,意在恢复耶律阿保机霸业,此志放诸天下放诸历史,都是值得称赞之举。只可惜,今番你却要他死于半途,而后取而代之,坐上契丹皇帝宝座。这个过程会很血腥,兄弟相残,从来都不是人间好事,于公于私都是如此,两个势力的殊死相斗,也会让契丹血流漂橹。经此一役,你会登上帝位,但契丹也会因此役而元气大伤,不说恢复耶律阿保机在位时的国势,便是要恢复耶律倍今日营造的契丹国力,都非一时之功。”
  “这正是大唐希望看到的,草原上各势力的势均力敌,才是我大唐边境安稳的基础。之后数年内,无论大唐是南征吴国,还是彻底平定江南,都将再无后顾之忧,契丹已无实力再兴风作浪,无论是南侵大唐边境,还是侵犯临国、其他部族——大唐仅是凭借卢龙、大同两镇,就足够威慑草原数年无战事。”
  “眼下,契丹国势方已有中兴之兆,耶律倍西征,凭我卢龙、大同两镇,还无力让耶律倍放弃此念,当然,耶律倍之所以敢西征,也是看准了你会为他看住渤海国。只不过卢龙虽不能对契丹发动战争,但要拖你的后腿却是绰绰有余,更何况还有渤海在旁掣肘。”
  “契丹的中兴是我不愿看到的,为使契丹国势再衰,我必须让你兄弟再起争端,故而不仅卢龙不会妨碍你,我也会保证渤海国不对你发难。”
  说到这,李从璟玩味的看向耶律德光,“如何,即便是我告诉了你我的谋划,但你能放弃与耶律倍相争的打算吗?你会放过眼下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放弃登上契丹皇位吗?”
  耶律德光阴着脸盯着茶碗,不言不语。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不妨告诉你,你想的是对的。”李从璟看了耶律德光一眼,“当年扶持耶律倍登上皇位时,之所以没有要你性命,亦或是让你万劫不复,而是力主将你放逐扶余府,这都是我的主意。这样做的目的,为的就是让你有机会东山再起,为的就是今日让你与耶律倍再起争斗!当然,我没有看错,你也没有让我失望,时至今日,你总算有了与耶律倍相争的资本。”
  “只有这样,契丹的国势才会一衰再衰,最终由草原上的庞然大物,沦为无力侵犯邻国的寻常势力。”李从璟笑了笑,“他国的势弱和势均力敌,才是保证我大唐雄踞天下的邦交之策!”
  耶律德光握紧了茶碗,眼神隐匿,咬牙道:“你如何肯定,此番我去西楼,就一定能将耶律倍拉下马?”
  李从璟笑容恬淡而又从容,“以你今日的势力,虽然不是没有机会,但真要与耶律倍这个一国之君相争,并且取胜,即便有耶律倍西征露出的空档,也还显得不够,你还需要有人来助你。”
  “这个人是谁?”


第656章 谋国数载弹指间(中)
  “此人不难想到,你当真猜不出?”李从璟认真的问。
  耶律德光心中已有了答案,只是不愿相信。他也不想说出这个人来,万一被李从璟说成是错的,那也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场景,所以他只是盯着李从璟,并不开口。
  “同光四年,西楼会战后,我即将南归,耶律敏却在此时提出要回归契丹,也不知你是否知晓,当时我并未阻拦。”李从璟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的像是在拉家常,但话至此处他顿了顿,故意留给人许多想象空间,而后才继续往下说,“耶律敏在幽州时,习得一身民政本事,回到契丹后,很快成为耶律倍的得力助手,而不久之后,她就被耶律倍任命为北院宰相,直至今日。”
  “北院宰相有多大权力,想必不用我多言,你应该体会得更清楚。在耶律倍完全信任她的这几年里,她的确称得上权倾朝野。”李从璟说的这些话,都只是一些事实,甚至是寻常事实,但此时出自他口,再加之他那副寻常语气,足以在耶律德光心中激起惊天之浪。
  这回耶律德光沉默的更久,李从璟碗中的茶都已饮尽,并且再度斟上时,他才抬起头来。
  “你要我相信耶律敏返回契丹,是受你指使,去把持契丹权柄的?你要我相信堂堂契丹公主,竟然舍弃家国大义,投靠了仇敌,并且为仇敌所用?”耶律德光冷笑,“我凭什么相信你?我凭什么相信这些?”
  “你信不信,是你的事,我有要你相信吗?这些话可是你说的,不是出自我的口。”李从璟笑容无害,但却从容至极,停顿了一会儿,他又继续开口,不过这回换上了嘲讽的语气,“再者,别老将家国大义挂在嘴边,也别一个劲儿仇敌家园,若家国大义真有那般重要,比权势更加重要,此时你就不会坐在我面前,也不会想着趁耶律倍西征时夺取帝位,而是该尽心尽力帮他稳住东境,余下半辈子全心全意做个忠臣才是,即便是君要臣死,你也该毫不犹豫的去死。”
  他这番话诛心得很,任谁听了都不会心情愉悦。耶律德光眼眸中又开始充血,他借助饮茶的动作,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李从璟也不着急,安安静静等耶律德光去思考,半晌之后,他才继续开口:“你此去西楼,耶律敏会助你一臂之力,但即便如此,最终你能否登上帝位,还是未知之数。若是你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失败了,你放心,届时我绝不会再保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无论明日是什么,接着也就是了。但若是你最终坐上了那个位置……”
  李从璟伸出三根手指,“你需要履行三个条件。”
  耶律德光刀子般的目光射过来,仿佛要将李从璟万箭穿心一般,李从璟视若无睹,依旧以寻常语气道:“其一,耶律倍今日与大唐有何协议,包括二者关系,朝贡之期限、贡品之数量,一应不变;其二,耶律敏今日有何地位、职权,再升一品,并且往后一直保持不变;其三,契丹辖境不变,不得再向外扩张。”
  “答应这三个条件,你才有可能坐上帝位。至于其它,即便是我约束你一大堆,你也未必会去做,哪怕你阴奉阳违我也未必都能发现,若是你觉得自己够分量,包括与吴国结盟这种事,大可去做好了,大唐绝不干涉,我保证。”
  这话说完,李从璟的神情分明没有变化,但却让人觉得他脸上充满了戏谑之意,他看着耶律德光,“如何,这份协议你答应是不答应?”
  院中的气氛在此刻变得格外压抑,似乎天空都阴沉了几许,随时都会崩塌下来一般,耶律德光面如青山,许久才一字字道:“耶律敏权势若是再上层楼,那将会真的出现权倾朝野的格局,彼时我岂非处处受制于她?你要我做个傀儡皇帝?”他笑出了声,继而大笑起来,桀骜而又疯狂,“你认为耶律德光会愿意做个傀儡皇帝?!”
  “果然,你更在乎的不是契丹国的处境,而是你自己的权力。”李从璟撇撇嘴,露出货真价实的嘲讽之色。
  只不过他口中虽然嘲讽耶律德光,心里却清楚的知晓,比起对帝国的统治来说,帝国是否真的繁荣昌盛永远要排在后面。只有统治的稳固才是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否则即便帝国再强大,都不是自己的了,又有什么用?
  一个哪怕再不堪的国,那也是一个国,自己还是这个国内最尊贵的王,在这里,自己依然享有不可违逆的权力。
  古往今来,国家危难、强敌进犯之际,为何还会屡屡出现统治者铲除异己的情况,而不肯摒弃嫌隙拯救时艰?原因不过如此。
  李从璟道:“会不会做一个傀儡皇帝,不是我说了算,不是耶律敏说了算,而是你自己说了算,这一点你比谁都清楚,无非是权力争夺而已。”李从璟注视着耶律德光,“再者,即便是这样一个半吊子皇帝,你做,还是不做?”
  “李从璟,你够狠,今日让我与耶律倍相斗伤国不够,日后还要我与耶律敏内斗继续消耗国力,你的算盘真是打得狠!”耶律德光没有去回答李从璟方才的问题,因为那并不需要回答。
  李从璟站起身,顺手理了理衣袍,笑容和煦,“很好,看来今日你我达成了共识,既然如此,也犯不着矫情,你可以回去了。我还是那句话,即便有了耶律敏相助,你也不一定能够登上帝位,我若是你,此时便该抓紧时间把准备做的再充分一些,而不是在这里拿你那双并不好看的眸子瞪我——你放心,我对你绝对没有那个兴趣。”
  耶律德光听罢这些话,起身就走,头也不回,毫不拖泥带水。
  他并不是惧怕呆在这里,也不是真如李从璟所说,要争分夺秒去做准备。真正的原因是,他片刻也不愿跟李从璟多呆,对方的笑容与风采,都让他极不舒服,他很讨厌李从璟,恨不得把李从璟揍成猪头,但他却不能这样做,所以他很痛苦,他必须尽快结束这种痛苦。
  至于卢龙、渤海的问题,自然都不再是问题,已经没有谈论的必要。
  按理说,耶律德光此行达成了目的,应该觉得高兴才是,然而天地可鉴,从知道要来见李从璟开始,耶律德光就知道他绝不会再高兴起来,从同光年间初见开始,情况一直都是这样,没有哪回他见了李从璟不觉得痛苦的。
  今日尤其如此。
  对他而言,李从璟就是恶魔,是夜半让人惊醒的梦魇。
  无休止的折磨他,变着法折磨他,并且在他痛苦时得意的大笑,那就是李从璟的事业。


第657章 谋国数载弹指间(下)
  出了驿站门,耶律德光这才瞧见,驿站外的契丹战士与唐军甲士已是剑拔弩张,双方对峙的很有章法,几乎人人面前皆有对手,不消说,若是真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鲜血染红白雪只需片刻。
  跨上马,耶律德光最后深望了驿站一眼,这才带领骑队离开。
  他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那些被李从璟夺取的东西,总有一日他会连本带利都讨回来。
  驿站内,李从璟还坐在院中饮茶,莫离等人走到院中来,面色都有些怪异,方才李从璟与耶律德光的谈话,他们自然是都听到了,这正是他们面色怪异的原因。
  杜千书欲言又止,莫离晃着折扇含笑不语,最终是桃夭夭没忍住,问李从璟:“耶律敏何时答应帮耶律德光夺权了?”
  李从璟双手一摊,“你可是在我前面到的草原,更与耶律敏见过,连你都不知道这事,我如何知道?”
  桃夭夭眼帘顿时沉了一分,她在耶律敏府上呆了不少时日,对方从未跟她提起过这事,而她之前也没跟李从璟谋划过这事,这说明所谓耶律敏会帮耶律德光夺权这事,根本就不存在。
  “耶律德光若是没有耶律敏相助,夺权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若是耶律敏站在耶律倍一边,耶律德光恐怕连进西楼城的机会都没有。”杜千书分析道,“而对比耶律敏与耶律倍的关系,她与耶律德光实在称不上友善,这回耶律德光贸然西进,只怕凶多吉少。”
  李从璟点点头,表示认同杜千书说的很有道理。
  “你到底是什么打算?”桃夭夭问。
  在这个时候坑害耶律德光根本没有意义,也与他们之前的谋划也不相符,但看李从璟气定神闲的样子,又不似没有准备。
  “距离耶律倍发兵西征还有半个月,耶律德光出兵就要更晚一些,我们还有时间。”李从璟道,笑了笑,“接下来我们要去西楼,说服耶律敏,这也正是上天给我们留这段时间的用意。”
  众人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心说原来你还真没有准备。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李从璟诧异道。
  桃夭夭不说话,杜千书也不知该说什么,莫离呵呵道:“此时才去说服耶律敏,是不是有些太晚了?”
  “当然不晚。不仅不晚,而且正当其时。”李从璟正色道,“若是耶律德光没有答应我的条件,我拿什么去跟耶律敏谈?如今手里有了东西,再去敲耶律敏的门,胆气才足啊!”
  听到这里,桃夭夭已经扭头走了,杜千书连道了几声佩服,也面色复杂的离开,只剩下莫离,在李从璟对面坐下来,翻出个茶碗给自己倒了些茶水,却没去喝,而是目光炯炯的问李从璟:“当真没有准备?”
  李从璟嘿然一笑,凑近了莫离,朝桃夭夭、杜千书离去的方向撇嘴,“他们脑袋都给门挤了,才以为我没有准备,还是莫哥儿看得明白些。”
  莫离露出惶然之色,一副就知道你有后手的模样,“准备是什么?”
  “原来你不知道?”李从璟一脸意外,“我以为你知道……”
  莫离不说话了。
  李从璟见莫离果真不知道,大感失望,“交情啊!耶律敏在幽州待了数年,这还不是准备?”
  莫离饮茶的动作怔了怔,然后放下茶碗,果断起身走了。
  李从璟:“……”
  ……
  从仙州到西楼,路程算不上近,好在这几日天色一直颇好,要不然冒雪赶路绝不会是一件惬意的事。辽东、渤海西境、契丹东境这些路,同光年间李从璟就走过,虽说彼时战况紧急,来不及欣赏山川景致,但行军路线、安营扎寨之所李从璟都熟稔于胸,这回算不上故地重游的旅程,也能见到不少熟悉的景物,倒是使得旅程不那么枯燥。
  只是转眼间数年已逝,而大业还未功成,不免让人生出时不我待的感慨,莫离和杜千书已经在互相掉书袋,让人一看就知道那是文化人,有格调。相比较之下,桃夭夭明显没那么多感触,要不然也不会耷拉着脸,一副宝宝很不开心的模样。
  “桃大当家似乎对此行没甚么信心?”李从璟没话找话。虽然理智告诉他,此时最好别搭理这个女人,因为女人不开心的时候,往往连她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这绝对不妨碍她们对一切能触碰到的事物发泄怒火。
  “我有一个问题。”桃夭夭深吸了口气。
  “但说无妨。”李从璟大气道。
  “当年西楼会战后,耶律敏紧接着回归契丹,此事到底是你有意安排,还是她自行决定?”桃夭夭问。
  李从璟道:“她是自由身,我何以能安排她的去处?”
  “那你当时为何不拦她?”桃夭夭脸色沉了一分。
  “如何拦?当年她被迫离家出走,流落幽州,我就已许诺过她来去随心,我绝不横加干涉。况且当时能与耶律倍联手,她到底起过作用,我总不能过河拆桥。”李从璟一五一十道。
  “你倒是大度得很,平日里算计那些对手的时候,怎不见你这般有原则?”桃夭夭出声讥讽。
  “那不一样,她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