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倒是大度得很,平日里算计那些对手的时候,怎不见你这般有原则?”桃夭夭出声讥讽。
  “那不一样,她并不是我的对手。”李从璟苦笑。
  “她当然不是你的对手,哪怕她已成了契丹的北院宰相,哪怕契丹中兴也有她几分力,恐怕在你心里,她始终都是当年的二八佳人。”桃夭夭冷笑,“一个被你抱着满街跑,而后跟你离国的小娘子。只怕这些年她在契丹风生水起,中间没少某人劳心劳力吧?”
  李从璟:“……”
  “无话可说了?”桃夭夭犀利的眼神逼过来。
  “我是清白的。”李从璟耸耸肩。
  “骗鬼去吧!”桃夭夭更愤怒了。
  李从璟无奈叹息,就此默然下来。然而不久,他的双肩就开始耸动,继而笑出了声,最后哈哈大笑不止。
  桃夭夭脸黑如墨,“有什么好笑的!”
  李从璟捂着肚子,“我就知道,天底下没有一个女人是不争风吃醋的,原来堂堂桃大当家也是如此,这我就放心了……”
  “你放心什么?”桃夭夭杀人般的目光又投了过来。
  李从璟骇得一跳,作势道:“你……你想作甚?行刺亲王可是大罪,你想清楚点……”
  桃夭夭从靴子里掏出利刃,拉着马缰绳向李从璟靠过来,咬牙切齿道:“谁说我要行刺了?我只不过来揍你一顿……你真以为你和阿狸那些事我不知道?李从璟,你给我老实交代,你到底在外面有多少人?!”
  李从璟拔腿就跑,“快来人,桃大当家要行刺孤王……莫哥儿,你笑个屁,还不过来帮忙……”
  莫离笑容欢乐,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们哪里是桃大当家的对手……”
  ……
  西楼,日暮。
  大地将隐未隐,万物将藏未藏,黑夜将至未至,对内心孤独的人来说,夜幕如薄雾,更如浓愁,在此时真实得如能触摸,总能让人倍感孤寂落寞,也总是叫人格外想念一些人,一些事,亦或一些地方。
  想念得久了,往往就会发现,旧时如彼岸,灯火辉煌,而自己在此岸,置身黑暗,对那些记挂的东西,永远只能隔岸相望。河水冰冷,河风浸湿了衣裳,无论是孤寂还是落寞,在此时就会愈发深刻,入骨三分。
  这是西楼城里高度仅次于皇宫和城墙的阁楼,只要置身窗前,即便是坐着,也能将西楼看得完全。
  结束一日忙碌的耶律敏,披上一件华贵的大氅在窗前坐下,她原本不过是想休息片刻,然而这一坐,就再也没有离开。她望着窗外,眼神飘忽,似是有些痴了。
  又起风了。似乎这里的风永远都不曾停止过。
  冷风不会使人迷醉,它反而会让你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窗外的西楼有万千人家,户户燃灯,却都跟自己没甚么关系。耶律敏不禁去想,若自己只是这万千人家中的平常一个,拥一盏灯,守一桌菜,等一个人,该有多好。
  灯未灭时,菜未及冷,等的人却一定会归来,那样多好。
  是谁曾跟她念过这样一首词:赌书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耶律敏轻轻念叨起这首词:“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千里之远有名幽州者,昔年之旧有一少女,尚且不谙世事,也曾寄居城中,得历此等之事。只可惜,彼时她还不识五谷,也煮不来一桌饭菜,所以她只能老是围在那人近旁,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没头没脑的去烦他。
  直到她终于发现,这样的搅扰并不能让他多一分笑容,多在意她一些,甚至不能让他多看她一眼,她只能悻悻放弃。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万里江山。所以,她决定去帮他涂画这座江山,哪怕只能画一条线条,抹一层淡墨。
  数年之后,便是眼界奇高的他,也会称赞她屯田办得好。然而她并不满足,甚至觉得失落,因为那个时候,他眼中只有欣赏,而没有爱怜。那不是她想要的。
  她觉得自己做的可能还不够好,亦或许,他根本就不中意自己,许许多多的矛盾,使得她做出重回草原的决定时,脑子里其实都是懵懂的。
  他应该会劝阻自己吧。当时她心存侥幸的想。
  然而他并没有。
  她说不清那时是伤心,是绝望,还是如释重负,亦或是愤怒。总之,彼时心乱如麻的她,内心绝不是平静的,也不会只有一种情感。
  自那时归来,一晃已是四年。
  “也许你说的对,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越是把自己寄托在感情上的人,最后只会被感情伤得越深。”耶律敏抚摸着自己白皙的手指,自己对自己呢喃,“因为人,本就是这世上最不确定的东西了,而感情,又是人身上最不确定的东西……”
  窗外灯火似乎更亮了些,因为黑夜已经完全降临,黑暗更深了。
  “宰相大人,有客来访。”在耶律敏起身前,有人来禀报。


第658章 一载相识十载别(一)
  大唐与契丹“睦邻友好”的这些年,常有使臣往来,不仅中央朝廷屡屡各遣官吏互访,便是卢龙边镇,也因了各种原因,常有派人去契丹的情况。
  此番耶律倍要发兵西征,风声自然没有瞒过有监视契丹之责的卢龙边镇,幽州节度使李彦超将此事禀报朝廷后,朝廷下令,让他派遣一支使臣队伍找个理由北上,去摸摸契丹虚实。
  而承担这个任务的,便是李彦超的左膀右臂,也是他亲兄弟的李彦饶。
  李彦饶到契丹已有几日了,朝堂上见过耶律倍,私下里也见过许多契丹权贵,契丹西征的情报早已确信无疑,按说事情都办完了,该返程才是,但他却不能立马回去,他还要等一个人。
  李嗣源给了李彦超一封密令,密令中提到,一员大臣会在此前后抵达西楼,让幽州的使臣队伍听其号令行事。
  然则一连等了数日,也没见那位大臣露面,性子急躁些的随行官吏不免开始抱怨,甚至发牢骚说军情紧急,岂有在此浪费时间的道理,该赶紧赶回幽州谋划应对之策才是。
  “契丹要西征黑车子室韦的消息,听说早先就由军情处上禀朝廷了,别人不知晓,我却是知道,军情处的消息绝少出错的,尤其是这等大事。这回北上西楼,明说是打探契丹西征的消息、代朝廷给耶律倍施加压力,实则可能大有文章。而这个文章,只有那位大人物知晓。所以你我眼下等人这件事,才是此行的关键。”
  李彦饶安抚那些躁动的官吏,“你们大可想想,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在此久候?”
  官吏们七嘴八舌,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李彦饶挥挥手,一副老子知道但老子就是不告诉你们的模样,让那些官吏退下。
  实际上李彦饶也不知他要等的人是谁,他暗自琢磨:契丹西征,朝廷八成不会发兵北上,只能眼看这帮蛮贼撕毁当日协议。但以陛下和秦王的性子,是断然不会甘认吃亏的,此番遣人来契丹,又要我等听命行事,到底有什么打算?
  李彦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忿忿放弃:这弯弯绕绕的算计果然不是人人都做的,老子只管打仗就行了,理会那么多作甚。
  李彦饶当然不知道,李嗣源安排他们此来西楼,真正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帮李从璟隐藏身份。
  李从璟的身份今非昔比,此番到西楼来自然不能偷偷摸摸,得有身份才行,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又不能公然以秦王身份出现,那样的话分量太重、太吓人,足够引起轩然大波。
  ——连秦王都到了草原,莫不是大唐军队要北上了?
  ——秦王亲自到了西楼,岂能眼睁睁看着昔日协议被毁?
  所以幽州使臣的掩护,就成了必要之选。
  当李从璟出现在李彦饶面前的时候,李彦饶差些惊掉了下巴,连忙行礼之余,他总算反应过来,原来那位大人物就是秦王,这让他既惊且喜。自同光四年之后,至今他都没机会再在秦王麾下效力,但平日里没少向部曲吹嘘:老子当年也是跟秦王并肩杀敌,扫荡过辽东、渤海、西楼的!今日得知又有机会为早已今非昔比的秦王鞍前马后,自然高兴得很。
  李从璟将李彦饶的任务对他说明后,笑着道:“身份随便给一个就好,左右不奢望没人认出孤王来,耶律倍是聪明人,不会傻到戳穿孤王的身份,大家一起装聋作哑就是。”
  这些事很好安排,随后李彦饶问李从璟有何吩咐,李从璟道:“带孤王到城中逛逛。”
  李从璟说是在城中逛逛,就真的只是逛逛。整整大半日,他都没停下走马观花的脚步,这让李彦饶暗自感叹:大人物的心思与咱还真是不同。
  对李从璟来说,西楼不算陌生,同光元年他初次北上,便是以商人身份,混进耶律德光军队中,被对方热情而隆重的带到西楼,还很是享受了一番推心置腹的朋友待遇。之后在西楼逗留多时,发生了许多事,耶律敏便是在那会儿结识。
  与中原腹心的洛阳一样,自耶律阿保机经营西楼以来,作为草原上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西楼一片繁华。李从璟在城中闲逛时,如多年前一般,依然看到了来自草原各处,甚至是渤海和西域的商旅。不得不承认,至少西楼今日之繁华,比之同光元年并不多让。
  不管李从璟、耶律倍各有怎样的心思,自同光四年之后,大唐与契丹就保持着正常的邦交关系,得益于当年的西楼协议,在契丹国中唐人的地位得到提升,方方面面的利益都有所保障,是以往来草原的商旅是日复一日多了。街面上随处可见各式装扮的唐人,他们昂首阔步、眉宇轩昂,就如同行走在自家的后花园一般。
  每每看到这些唐人,李从璟心情就会好上一分。
  边贸已经不能满足两国互通有无的需求,让大唐商人在草原自由往来,甚至是让契丹商人在中原自由行商,这正是李从璟对待草原的一项重大政策。
  草原军队可以被打败,草原部族可以被征服,但是然后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的草原人南侵,根结在何处?
  中原王朝要彻底统治草原,又该如何做?
  李从璟可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他要的是打下一个地方,即治理一个地方,消化一个地方,将这个地方的山水、子民,从骨子里变成大唐领土、大唐子民。
  正因如此,仅靠武力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更深刻的手段。
  而耶律敏日后的所作所为,关系到他这项政策的开端,他当然分外重视。也即是说,作为李从璟有关草原大谋划的一部分,在耶律德光与耶律倍相争之际,保证耶律敏支持耶律德光,也不容有失。
  “李将军似乎对逛街没有兴趣?”李从璟见李彦饶无精打采,便笑着问他。
  “绝对没有!”李彦饶赶紧挺直腰板,摆出精神奕奕的模样,“末将……末将很有兴趣!”
  李从璟也不戳破他,而是道:“孤王倒是对逛街没有兴趣,不仅没兴趣,简直称得上是厌恶。”笑了笑,又道:“但是不深入市井街巷,怎能知晓这里的百姓是何种模样,怎能知晓商铺的买卖是否兴旺,怎能知晓儿郎是否血气方刚,怎能知晓邻里是否相亲友爱,怎能知晓官府秩序是否深得人心?”
  “当你看到这些时候,逛街便不是逛街。”李从璟接着道,“而是巡视。”
  “巡视?”李彦饶怔怔重复了一遍。
  “巡视自己的领地、子民。”李从璟抛下这句话,就不再多言了。
  李彦饶虽然不擅长弯弯绕绕,但这并不代表他笨,他很快反应过来,内心已是惊涛骇浪:“秦王要打下西楼……打下契丹?!”
  若是李从璟知晓他心头的想法,一定会纠正他,那不是“打下”,而是“征服”。
  至于今日的闲逛,李从璟的目的当然也不尽是他说的那般光鲜,实际情况是:无论是敌人的子民,还是自己的子民,他都要了解一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尤其是在作一些宏大而精细的谋划时,一些细节的不同,都足以决定整个谋划的成败。
  比如说,从市井街巷的谈论中,他可以了解到,契丹百姓是怎样看待耶律倍的,是否真心拥戴他们的皇帝,对耶律敏又是否称赞有加。答案的肯定与否定,当然会对李从璟的谋划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傍晚时分,李从璟终于结束了他的逛街之旅,从他舒张的眉宇间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今日收集的信息颇为满意。李彦饶见天色已晚,便问李从璟是否要回驿馆休息。之所以有此问,是因为李彦饶知晓,军情处在西楼颇有产业,彼处的条件可能会比驿馆的条件要好得多,别的不说,美酒美人总是不会少的。
  “去拜访北院宰相。”李从璟稍作沉吟后道。
  “是……”李彦饶面色顿时有些怪异,北院宰相耶律敏他岂会不认识,不仅认识,当初在幽州的时候,彼此还都是老熟人……
  “等等。”李从璟想了想又拦住李彦饶,就在李彦饶以为李从璟要改变注意时,却听李从璟道:“先寻处地方吃饭,待会儿见了北院宰相,她可能不会招待我等的饭食……”
  李彦饶眼神更怪异了,心想殿下你这是要去跟人家谈什么,会让人家绝情到连饭都不管了?
  吃饱喝足,李从璟在李彦饶的领路下,到了北院宰相府衙前。莫离、桃夭夭等人虽然同行到了西楼,但今日出门李从璟却没让他们跟着,此时他身旁便只有孟松柏等护卫——这些护卫在智力的较量上,能给予他的帮助几乎为零,完全不用指望。
  李从璟深吸了口气,他知道今夜与耶律敏的这场会面,绝对不会轻松,此番会面事关重大不说,大唐与契丹往后百年的大事可能都会因此而改变,仅是耶律敏本人就不容小觑,中间免不得要斗智斗勇……斗勇应该不会……李从璟分毫不敢掉以轻心。
  “去通报。”李从璟挣开锐利的双眼。


第659章 一载相识十载别(二)
  李从璟没在门房等太久,府中很快有人来领他和李彦饶进去,七绕八绕经过无数亭阁楼台后,两人被带到先前耶律敏倚窗望月的那座小楼前。
  李彦饶在大堂便被“拦”了下来,府上自然有好酒好肉招待,李从璟则被领着上楼。登楼的时候,李从璟有种奇异的感觉,仿佛他正在经历攀登,将要到达一个可以俯瞰契丹甚至是整个草原的地方。
  阁楼上灯火通明、温暖如春,屏风与帷幔都有些倦怠意味,妆扮精致的耶律敏站在灯火最明亮的地方,华丽的服饰让她看起来如同一只开屏的孔雀。仅是一眼,李从璟便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雍容贵气与有意收殓的锋芒——那是她为契丹北院宰相数年来,久在人上发号施令固然会养成的气质。
  “秦王殿下。”
  “宰相大人。”
  两人相对见礼,耶律敏招呼李从璟落座,同时示意领李从璟来的人退下,一举一动,若行云流水毫无痕迹。回到主位上,耶律敏敛袍坐了,庄重而不失其美,开口道:“秦王千里北上,一路辛苦。”
  待人接物的本事,耶律敏早已烂熟于胸,这些年来她也不知接见过多少重要人物,是以她的言行举止都显得无可挑剔,不仅优雅而且显得亲切。
  只不过此时只有她自个儿知道,她的内心并不像她所表现的那般无可挑剔,微微颤抖的手指,略显慌乱的心跳,都是无法抹去的印证。耶律敏自然也发现了这点,所以她有些恨自己,恨自己在此时显得这般不争气。
  仿佛是跟自己置气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