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 完结+番外-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些,如此生动,如此鲜活,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息。
  这座小旅馆是一座陶砖搭成的小院子,四周都是房间,中间则是一座开阔的中庭。中庭正中有一口水井。饮用水和洗濯用水都从这里提取。中庭一角,则有一座带有烤炉的厨房供客人使用——很像是现代的青年旅社,住店的人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旅店的燃料选用的是乌鲁克羊圈出产的大量副产品——一晒干的羊粪,生起火来总觉得气味怪怪的。
  伊南一一欣赏了整座小旅店,看过墙上挂着的一盆盆鲜花,画着鲜亮花纹的陶制花瓶,甚至看见了墙上挂着的那些“回旋镖”花盆。
  最后她转到了旅店老板的柜台跟前,一眼瞅见了柜台上摆着七八枚完整的贝壳。
  她好奇地拿起一枚。
  店老板就开口了:“别动,就那些,已经要用一头羊来换了……哎呀呀,这么美的姑娘啊,你随便看,随便!”


第30章 公元前5500年
  这旅店老板生动演绎了“你美你随意”; 令伊南不得不又附赠了一个明艳可爱的笑容给他。
  她仔细地端详这些贝壳:六七枚贝壳,就等同于一头羊了……这贝壳的意义,更趋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货币,也就是一种基于双方共同信任而达成的一种契约。
  出现贝币; 说明乌鲁克地区的物资交流已经相当频繁; 仅仅用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换方式无法满足往来需要。
  另外; 这些贝币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伊南向旅店老板求证。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你说这个呀; 贝币都是从下游的埃利都来。他们那儿靠海,才会有这个。”
  埃利都啊!——伊南心想。她详细学习过西亚史,所以对这个位于下游的小城邦也很熟悉。埃利都几乎与乌鲁克同时崛起; 是两个相互竞争的城邦。
  果然; 只听旅店老板补充一句:“埃利都那个地方呀; 什么都好; 就是一点不好。他们那儿的人,都不信伊南娜女神; 只肯相信一个叫恩基的神。”
  伊南:“哦; 恩基啊!我听说过他。”
  恩基是苏美尔神话体系里的另一位神; 他的主城位埃利都于幼发拉底河入海口处的湿地附近。从那里自然能得到足够的贝壳作为贝币使用。
  但是伊南听旅店老板将贝币看得这么重要,稍许有些警惕:毕竟区区几枚贝币,就等于一头羊,这个汇率显得有些夸张。
  代币种类繁多; 而币值紊乱,大约就是在真正的“金钱秩序”出现之前; 出现的混乱状况。
  埃利都和乌鲁克; 在城邦阶段应当是属于竞争关系的。对方手中掌握着贝币; 对乌鲁克其实是个不小的隐患。
  刚想到这儿; 古达来找伊南。他深知伊南是整个旅行团的主心骨; 可以代这群年轻人们做一切决定,于是他过来紧张地小声询问:
  “尊敬的南小姐,已经到了乌鲁克,您愿不愿意告诉我,有什么事可以为您效劳的?”
  伊南笑答:“想必这件事对您这样级别的祭司而言一点都不困难——我希望您能帮忙安排,让这些年轻人前去参加新年时候女神伊南娜的圣婚典礼,只要出席就行。”
  古达脸上的肌肉一直紧紧地绷着,待听清了伊南的要求,他突地松了一口气:这要求真的不算高,伊南既没有让他把杜木兹包装成“圣典新郎”,也没有自告奋勇非要成为“圣女”不可。
  以古达现在的身份地位,这确实是能够做到的。
  可问题是,这一群年轻人们全都涌去参加圣婚典礼之后呢?他们能老老实实在典礼上待着?伊南会不会又像在提比拉村时那样“搞事情”?
  “现在距离新年到来还有几天时间,所以希望我的要求不会提得太过仓促,让您无法安排。”
  伊南果断开口,堵住了古达推辞的后路。
  再说,她手里还掌握着古达那柄他身为中等祭司才拥有的玉石匕首。
  “这……这当然可以,可以安排。”古达想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回答。
  “但是进场的路很复杂,而新年那天我又抽不出身迎接各位,所以我得提前带你们熟悉一下路线。”最后古达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恳请各位明天下午,跟我一起到伊南娜神庙附近走一遭。”
  就这?——伊南当然没有问题,果断应允。于是第二天下午,来自外乡的旅行团,一起站在了伊南娜神庙跟前。
  “哇哦——”
  从小村落里走出的年轻人们一个个都露出他们属于“土包子”的一面。
  眼前的这座神庙,建在一座比平地高出很多的土基之上。从乌鲁克的街道需要拾级而上,迈上许许多多的台阶,才能抵达神庙正门,抚摸那些笔直高耸的正柱,亲吻那道比地面高出很多的门槛。
  长年生活在平原上的年轻人们,谁都没见过这么高的建筑,这会儿都抬起头仰望。小哈姆提张大了嘴,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这我一口气爬得上去吗?”
  伊南却上前,伸手抚了抚台阶上的砖,马上明白神庙地下的土基是怎么来的了。
  两河平原缺少高大坚硬的树木,苏美尔的建筑都是用陶砖砌成。而陶砖与陶砖之间缺少水泥一类的粘合剂,再加上长期风化。每隔一段时间(几十年),建筑就会坍塌。
  苏美尔人的做法就是将原有建筑铲平,拆除,就地重建。经年累月,神庙下的地面就越来越高,这才堆成了如此之高的土基。
  伊南挠头:总之就是建筑工艺可以再改进改进。
  就在一群年轻人饱受震撼,并打算怀抱着最虔诚的态度,登上神庙跟前的台阶上的时候,身穿祭司长袍的古达出现了。
  他手里抱着一叠亚麻长袍,原色的,看上去十分陈旧。
  古达将这些长袍一一分发给大家:“套在身上,然后随我来。”
  伊南一点头,年轻的人们一起照做,一个个心里都在想,敢情进入神庙也要更衣吗?
  谁知古达根本没带他们进神庙,而是选了一条神庙旁侧的小路,绕过了高大庄严的建筑,走进了由一群低矮平房环绕的街区。
  年轻人们很快就都知道古达为什么让他们事先套上袍子了。这片街区里来去穿行的人们,身上都穿着和他们同样款式的原色长袍。
  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似乎有干不完的活计。
  但每个人见到了穿着宝蓝色长袍的古达,都会停下脚步,满怀敬意,向古达躬身行礼。
  也没有人敢过问,古达身后这一队,都是些什么人。
  偶尔有人看见了古达身后的伊南,会被她的容貌所震动,呆在原地看上片刻,等到醒悟过来,往往面露懊悔,仿佛这片刻就耽误了他们手上的要紧工作,赶紧脚步匆匆地从年轻人身边经过,奔向巷子的更深处。
  “这些见习祭司在典礼当天也有机会去观礼。你们扮成见习祭司,从这一条路接近神庙后门会容易些。”
  好不容易到了没人的地方,古达向伊南他们解释。
  “见习祭司?”伊南很好奇。
  古达却一阵发窘:“就是各个交不出祭品的村庄,向这里敬献的劳力。”
  伊南忍不住伸手扶额:起了见习祭司这么好听的名字,但说白了就是一群被压榨劳动力的人。如果他们被剥夺了离开乌鲁克的自由,那么这一群名为“祭司”的人,事实上就是一群奴隶。
  “每年他们都有一次机会可以选择回乡的,”古达看出了伊南的想法,尽力找补,“但是他们都喜爱乌鲁克的生活,宁愿在这里,不愿回乡。”
  “这里好歹能吃饱穿暖,有舒适的屋子住,这在他们的故乡可未必有。”
  伊南瞪着古达:但是他们出卖的劳力得不到相应的报偿,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
  但是……讨论整个社会的公平,搁在这个历史阶段,实在太早了——伊南觉得她哪怕是给古达讲解上三天三夜,对方也不会明白这种公平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实现。
  她决定先忍耐一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见习祭司”们的生活再说。
  伊南将眼神挪开,明显听见古达松了一口气。
  沿着小巷走到尽头,一推门就是一座敞亮的庭院。庭院三面都建有一排一排整齐的房舍,与外面一样,这些房舍之间,也能时不时见到见习祭司们脚步匆匆地穿梭来去。
  古达向大伙儿讲解:“典礼开始之前,所有的见习祭司会聚在这座庭院里等待,你们到时不用与别人多说什么,就在这里等,到时候跟着人群,一起从后门进入神庙,就可以观赏‘圣婚典礼’的全过程。”
  伊南回头望望跟着她一道来的少男少女们——这些年轻人的反应出乎她的意料,非但没觉得从后门溜进去观看典礼有什么不妥,相反他们人人脸上都透着兴奋。
  能这样偷偷溜进去观礼——好刺激!
  一直跟在伊南身边的杜木兹朝空气中嗅了嗅:“好像附近有羊圈。”
  古达点点头:“确实如此。”
  他伸手指向三面房舍,一一解释:“这里通向神庙饲养牛羊的牛栏与羊圈,这个方向后面是神庙用来盛放小麦与大麦的仓库,这里则是存放其他货物的库房,主要是亚麻、蜂蜜、椰枣、各种香草和香料,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装饰的黑曜石和雪花石膏。”
  “这些平房,正是会计员们的住所,也是他们工作的地方。”
  “会计员?”
  伊南曾经从杜木兹口中听说过这个职位,对此颇为好奇:“他们只负责清点货物吗?还是会记录货物的进出情况?”
  “如果记录,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看起来古达对这个领域不算熟悉,他当即转身,招呼一个年轻瘦弱的会计员:“库辛,过来,给这位美丽的……见习祭司讲解一下。”
  古达差点儿说漏嘴,在最后一刻才想起伊南现在已经打扮成了见习祭司的模样。
  那个叫做库辛的会计员赶紧跑了过来,见到古达深深地鞠躬,说:“尊敬的祭司大人,您需要我讲解什么?”
  古达转向伊南。库辛看见了伊南的模样,也流露出十分吃惊,那惊讶写在脸上,渐渐都转成了倾慕与崇敬。
  伊南也不管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在想啥,直接问:“请问,你是负责管理哪一种货物的呢?”
  “麦……麦子,大麦和小麦!”
  激动过去,库辛马上换了一种专业而负责态度,认真回答伊南的问题。
  “那么,你怎么清点,又是怎么记录的呢?”
  库辛回答说:“有人将麦子送进库房的时候,我就盯着他们把麦子用‘席拉’量一遍。然后我会记下他们总共送来多少‘席拉’的麦子,以及麦子是谁送来的。这才把麦子按照年份和品相送进库房。”
  “席拉”是一种量器,伊南在提比拉村里见过,觉得和现代的“标准升”差不多。
  但是村里的老把式说起过他们村的“席拉”不是最准的,最准的量器都在乌鲁克。伊南心想:估计库辛这里,就是最准的“席拉”了吧?
  “祭司的面包坊来领麦子的时候,我就再把麦子过一遍‘席拉’,让他们领走。”
  “至于是怎么记录的……”库辛伸手挠了挠头。
  伊南和杜木兹对视一眼,两人都想起了当初坐在一起记录“拼爹”的场景。
  但当时不过就是四十头羊的事,但乌鲁克的库辛这里,每天进进出出的麦子数量起码是成百上千的级别,就算是记性再好过目不忘的人,也记不住啊。
  “这,这叫我该怎么说……”库辛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了一阵,突然说,“你们……你们在这里等等!”
  他转身就跑,冲向来时的库房,不一会儿,就双手托着一枚巨大黄色泥板跑了出来。
  泥板很大,伊南目测了一下,有一米宽,半米多长。泥板并不平整,表面凹凹凸凸。泥板的颜色很深,熟悉这一带粘土土质的人多半知道,这泥板不仅没有被烤制成为陶器,而且还没有完全被晾干。
  泥板沉重,库辛身材矮小,托着托着就托不动了,小心翼翼地把泥板放在地面上,然后从长袍上缝制的粗布口袋里掏出一枚细细长长的芦苇杆,小声说:“我就用这个……”
  这枚芦苇杆早已完全晒干,虽然另一头还带着长而柔软的绒穗,尖端一头却细长而坚硬,可以很轻松地在粘土中划出痕迹。但是每一次划动,都会形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效果,每一道划痕,都像是一枚小小的楔子。
  伊南和其他人一起凑上去看这泥板,果然看见了泥板上的各种符号——但不幸的是,这些符号对于伊南他们来说几乎都是天书。
  只有杜木兹为整个团队挽回了一点颜面,他认出了符号中的数字:“一千零五十三?……是这个数字吗?”
  古达和库辛同时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杜木兹:“你竟然识数?”
  杜木兹伸手摸着后脑,极为谦卑地说:“以前村子里有祭司过来的时候,我向他们请教过一点。”
  伊南随着杜木兹的手指,去看那用六十进制表示的数位,发现苏美尔的数学体系用区区两位数,就表达了后世要用四位数才能表示完整的小麦数量。
  少年丹开创的六十进制,果然沿用到现在了。
  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里,就只有古达(中级祭司)、库辛(会计员)和杜木兹懂得计数这回事吗?——这还是那个问题: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掌握在祭司和为祭司服务的人们手里。
  至于杜木兹,可能只是个聪明的例外。
  她再仔细看泥板上的符号,问:“这是大麦?这是小麦?”
  两种符号都是形态极其生动的麦穗形状,两种作物的唯一区别在于麦穗的长度有很明显的不同。
  库辛点点头:“是的。你说的都对。”
  那其他的符号又是什么?——伊南一个个地看过去,形状有方有圆,有别于库辛画出来的那些,一笔一划都像楔子形状的符号。
  库辛好心,为她解说:“这些都是店铺的印章。有些人送麦子过来,我就请他们在泥板上盖印。面包房奉了祭司大人的命令来提麦子去用,我也请他们盖个印。”
  他看看天色,又说:“等到天黑,库房关门之后。我就在这块泥板上算一个总数出来:今天总共收了多少,支取了多少,两下里以抵消,库房里的麦子是多了还是少了。最后再清点一遍,就可以休息了。”
  这份工作,看起来还挺辛苦的。
  尤其是这库辛记录进出库的粮食,还得抱着这么重的泥板。
  这时一个穿浅蓝色长袍的低阶祭司进入院子,刚好看见库辛在与人“闲聊”,当场大喊一声:“库辛!你怎么没在干活!”
  库辛一个哆嗦,他看起来怕那个低阶祭司怕极了,抱起手中的泥板,转身就跑。
  谁知低阶祭司不依不饶,追上来按住了库辛的肩膀,将他狠狠一推。
  库辛顿时摔倒在地上,他手中那块沉重的泥板摔在地上,裂成几块。低阶祭司顺脚上前,踩了一脚。
  “还有你们这些家伙,没事跑这儿偷懒做什么?”低阶祭司环视一圈,发现眼前这群“见习祭司”,竟然一改以往恭顺谦卑的模样,一群人面色不善,冲着自己就围了上来。
  “你们这是……想要冒犯伟大的神明吗?”低阶祭司被这阵仗吓坏了,赶紧扯出神的。名义做幌子,“你们……从哪里冒出来的?还不赶紧回去干活?”
  “在我面前,你恐怕没有资格随意指责这些见习祭司吧!”
  古达见势不妙,赶紧出面。他再不出头说句话,这群无法无天的“见习祭司”们就要露馅了。
  果然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个低阶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