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确保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裴清殊还特意来到公孙府,请公孙先生替自己算了一卦。
  比起去年最凶险的时候,公孙越现在的身体已经好多了。只是不能出门见风,必须留在府里静养。
  虽然对他来说,算卦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但公孙越知道,就算裴清殊不问,皇帝也迟早会来找自己,于是便答应下来,测算了一卦。
  得到公孙先生的答案之后,裴清殊便放心让七皇子出征了。
  对于政绩平平的七皇子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第165章 身孕
  至于裴清殊自己,原本这回他也想随军出征; 和七皇子一起出去长长见识的。
  可皇帝坚决不同意; 怕战场上刀剑无眼; 裴清殊会出事。
  尽管皇帝现在最心疼的是他的小儿子; 但裴清殊在他心里也十分重要,他是不会轻易派裴清殊去前线冒险的。
  裴清殊原本还想再和皇帝抗争一下,可就在这时,他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成亲一年多以后,宋氏终于怀上了身孕。
  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裴清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宋氏告诉他的时候,都差点哭了; 拼命忍着才没掉下泪来:“孩子还小呢; 才一个多月。本想着让钟太医帮忙调养一下身子; 没想到他告诉我说,我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一想到宋氏腹中已经有了他们俩的孩子,裴清殊心中便激动不已。
  他第一次体会到了; 热血沸腾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殿下先别激动; 孩子没满三个月,还不能告诉旁人呢。这事儿现在就只有钟太医和殿下知道,殿下可不要说漏嘴了。”
  裴清殊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一定忍着不说。”
  宋氏迟疑地问道:“那……殿下还要随军出征么?”
  裴清殊知道,宋氏是个识大体的女子。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坚持要走的话,宋氏肯定不会拦着他。
  但宋氏好不容易才怀上孩子; 现在肯定是最需要他陪伴的时候。裴清殊有些不放心,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刻,将宋氏独自留在京城。
  “不去了,我留在京里守着你和孩子。”
  宋氏听了之后,不禁喜极而泣。
  她太过激动,拉着裴清殊说了好多好多的话。最终终于抵抗不住困意,在裴清殊怀里睡着了。
  裴清殊看到,即使是在梦乡里,宋氏的嘴角,还是挂着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也忍不住跟着笑了。
  这个孩子,他真的已经期待了太久,久到裴清殊自己都怀疑过,他还会不会来。
  裴清殊不由自主地,把手放到了宋氏仍旧平坦的小腹上。
  虽然他为了不给宋氏压力,不曾说出来,但裴清殊真心希望这一胎能是个男孩。这样不管是他还是宋氏,就都能松一口气了。
  现在成年的皇子里头,除了三皇子和十一皇子之外,就只有裴清殊还没有儿子。子嗣最多的二皇子,甚至已经有了五个儿子。
  他也不能差的太远了。
  但是生男生女这种事情,也不是他们所能够决定的。裴清殊只能告诉自己放平心态,静待老天爷的安排。
  在这个时代,对于大多数的女子来说,都是想要生男孩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的。
  三公主刚出嫁那会儿也是那么想的,可是现在,她感到无比的庆幸,自己生的是个女儿。
  不然的话,她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像对待曾涵一样,利用她的儿子威胁曾家人退兵。
  在曾家起兵后没多久,曾涵就被人抓走,关进了天牢。
  三公主求过,哭过,可是都没有用。
  稚子无辜,但谁让他没有投好胎,生为逆贼的儿子呢?
  三公主虽然有些难过,但也没有办法。
  她多么希望曾俊能够看在父子情分上,放弃谋反。
  可曾俊甚至没有为了自己的这个庶长子,露出过半分的犹豫,仍旧坚持带兵北上。
  父子亲情,在权势和利益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
  转眼间,曾家起兵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前方的战况每日如同雪花般传向京城,有喜有忧,但总体来说形势还不错。
  曾家虽然暂时占领了南方的八座城池,但已经被慕老将军的西北大军阻挡在了四川之北。
  四川是朱家的祖宅所在之处。在朱太傅进京之前,朱家已经在四川发展了许多年,在当地的影响力很大。
  再加上朱家的两个少爷提前跑了回来的缘故,许多当地的老百姓都被朱家给忽悠了。
  在朱家人口中,舞弊案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三皇子是因为夺嫡之争,被他的兄弟们给陷害的。朱家被无辜牵连,满门抄斩。
  所以曾家起兵,是仗义相助,为的是拨乱反正,为三皇子和朱家讨一个公道,而不是谋反。
  可谎言就是谎言,终究有被戳破的一天。
  现在三皇子驻扎的龙安府内,已经渐渐传起了风声,说三皇子的确是因为贪污被抓,才逃到南方来了的。
  三皇子听说之后暴跳如雷,立即抓了几个在背后议论他的人,当街斩首示众。
  可他越暴躁,越显得他心虚。
  现在三皇子一闭上眼,就能听到旁人在他身后窃窃私语的声音。
  再加上曾家军被慕家军阻挡,北上困难之故,三皇子只觉自己身上背了数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唯一的安慰是,安妃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支持着他,鼓励着他。
  时候久了,三皇子难免对安妃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情愫,对她十分依赖。
  两人同食同眠,几乎与寻常夫妻无异。
  让三皇子感到十分感动的是,安妃明明知道他有花柳病,却对他丝毫不嫌弃。
  两人仿佛彼此的精神支柱,互相支撑着对方的信念。
  虽说曾家军是打着三皇子的名号出兵的,但事实上,三皇子武功平平,根本不敢亲自带兵杀敌。
  所以冲在前线的,都是曾剑和曾俊父子。
  时候久了,曾俊难免会产生怨言:“他妈的,老子辛辛苦苦地在前线打仗,他却在后头搂着女人享乐!”
  曾俊的父亲,镇国大将军曾剑劝他说:“俊儿,你要沉得住气。等咱们攻破了山海关,就不需要捧着这么个废物了。”
  一想到那一天,曾俊的眼睛都亮了。
  但很快,曾俊又皱起了眉头:“可那姓慕的老不死,还有毅郡王,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曾剑冷笑道:“慕家世代效忠裴氏,全都是群榆木疙瘩,对待他们,只有硬攻。可对待大皇子嘛……却可以考虑智取。”
  “智取?怎么个智取法?”
  “说来这个大皇子也是够倒霉的,明明是所有皇子当中最英勇善战的,却先是在战场上受了伤,再是生母被贬为庶人,前途灰暗。”曾剑刻意顿了一下,引导曾俊思考:“你想啊,当初三皇子是为了什么,才想到夺权的?”
  曾俊似乎明白了:“为了救出皇后?”
  曾剑颔首道:“虽说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却是一个能够让人心安理得的最佳理由。我们只要如法炮制,私下联系大皇子,说是三皇子昏庸无能,我们愿意奉他为新帝,尊敬妃为皇太后,你说他会不会心动呢?”
  “好主意啊父亲!”曾俊一听就觉得可行,“不过万一,大皇子表面上答应合作,又背地里捅我们刀子可怎么办?”
  “先不说他有没有那个脑子,只要他同意和我们合作,我们就让他再也回不了头。”曾剑笑了笑,提醒曾俊说:“你忘了,毅郡王军中还有一个七皇子么?”
  “您是说,先从七皇子下手?”
  曾剑不语,只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
  宋氏的身孕满了三个月之后,夫妻俩终于可以把这个好消息公之于众了。
  眼看着宋氏的肚子一天一天地鼓了起来,裴清殊终于有了一种自己即将为人父的真实感。
  过去的他,更多的是出于责任,才会为了这个国家的兴亡而奋斗,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在。
  可是现在,为了妻子腹中的孩子,裴清殊心甘情愿地,想要去为他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现在裴清殊就希望叛乱能够早点结束,最好赶在孩子出生之前平定。不然他就是开心,都不能光明正大地开心。在外人面前,还要表现出为了战事而担忧的样子。
  事实上,裴清殊现在也确实有一些为战事感到担忧了。
  虽说他坚信朝廷军一定能赢,可是怎么赢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七皇子或者赵虎身受重伤,甚至殒命在战场上呢?
  万一曾家军的实力太过强大,几乎与朝廷军同归于尽,那么大齐内耗二十多万兵马,岂不是如了匈奴人的愿?
  他有太多太多的担忧了。
  更让人感到忧心的是,七皇子和赵虎他们,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给他们来信了。
  只有战事吃紧的时候,他们才会顾不上给京城写信。
  因为这个,现在每天传到京城的捷报,裴清殊都不敢尽信。
  他知道,很多时候,他们所了解的情报,都是朝廷想要传出来的消息。为了安定人心,那些不好的战报,很有可能都被秘而不发了。
  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只有身处前线的人才最清楚。


第166章 前线
  此时此刻最为担心七皇子的,莫过于他的生母慎贵嫔; 还有七皇子妃林氏了。
  林氏见怎么等七皇子的信都等不来; 就找到了宋氏; 希望能从宋氏这里打探出一些消息。
  宋氏听了之后; 便好言好语地安抚了林氏一番,说七皇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但在宋氏心里,她其实也不清楚前线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她现在只觉得庆幸,还好裴清殊因为她和孩子的缘故留了下来,没有去前线冒险。
  裴清殊听宋氏说了林氏来过的事情之后,颇为无奈地说道:“昭屏; 你做得对。七嫂现在就是担心也没有用; 我们所能做的; 也只能尽力多安慰她一些了。”
  宋氏面露忧色地说:“殿下,您同我说句实话,七皇兄他们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前几天孙妈妈也来问我呢,我都说平安无事; 可不知道还能瞒上多久……”
  她还怀着身孕; 裴清殊不想让宋氏跟着操心战场上的事情,就宽慰她说:“你放心,我有十足的把握,这场仗朝廷一定会胜。至于七哥,他的性子虽懒散了些,但我特意排了虎子去保护他; 想来他们只是暂时被什么事情给耽搁了,很快就会给我们来信了。”
  宋氏见裴清殊信心十足的样子,便多少放下心来,安心养胎去了。
  事实上,前线那边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裴清殊所说的这样云淡风轻。
  叛军和朝廷军在四川僵持了数日之后,曾剑率先试图打破僵局,悄悄地派人去向大皇子送了一封信。
  大皇子看完信的内容之后大惊失色,手一抖,差点没有拿稳那张薄薄的信纸。
  说句老实话,大皇子在看到曾家的提议之后,的确有过一瞬间的心动。
  敬妃被打入冷宫,也有一年多的功夫了。大皇子非常想念他的母妃,想要接敬妃出来和自己团聚。
  可是大皇子转念一想,如果他好好努力,一心为朝廷效力的话,敬妃起码还能好好地活着。甚至在皇帝百年之后,新君或许仁慈,能够让他把生母接出宫去奉养。
  但如果他步三皇子的后尘,起兵谋反的话,不仅救不出敬妃,还有很有可能让敬妃像皇后那样立即殒命。
  他是武夫不假,但这并不代表他一点脑子都没有。皇后前车之鉴犹在,大皇子是不会选择谋反的。
  但曾家抛给他的这个诱饵,如果能够接好了的话,或许就是扭转这一次战局的最佳时机。
  大皇子反复思考了一阵子之后,让人叫来了他的两个副将——一个是跟随大皇子多年的心腹,副将况骏,另一个就是七皇子。
  大皇子请七皇子帮自己做一个见证,证明自己和曾家只是虚与委蛇,不是真的谋反。
  七皇子一听,心中便下意识地敲响了警钟。
  他和大皇子的关系平平,甚至在此次平叛之前,都没有什么单独相处的机会。
  现在大皇子把这么重大的事情告诉他,七皇子没办法不担心,这是大皇子给他设下的圈套。
  毕竟谋逆一事非同小可,一旦被搅合进去,掉脑袋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的家人。
  大皇子看出七皇子的犹豫,心中颇有些伤感。但他也知道,这是自己平时太疏忽兄弟情的必然结果,所以也没有责怪七皇子,只是请七皇子吃了一顿酒,掏心窝子地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七弟,我知道我这个大哥,平日里对兄弟们的关心不够多。但你要相信,我和老三是不一样的。我是想过争那个位子不假,但那都是我过去一时糊涂,受了老二他们的撺掇。现在我母妃和皇贵妃翻了脸,我也算是看明白了,老二母子从头到尾都只是在利用我和三弟相争罢了。”
  大皇子说话的时候,七皇子就端着酒杯,静静地聆听着大皇子的倾诉。说句实话,他有些被大皇子的真诚所打动了。
  “有的时候我特别羡慕你和四弟、十二弟他们,真的。我能看得出来,你们是真的好,而不是像大哥和你二皇兄这样,看着亲近,实则互相防备着彼此。”
  说到这里,大皇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有的时候就在想,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可我明明不过是一个郡王而已,怎么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了呢?母妃不在身边,父皇对我疑心,兄弟和我不亲……我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这样的?”
  大皇子说着,又干了一杯酒,“不瞒你说,自打母妃进了冷宫之后,我对太子之位早就没有什么想法了。我倒宁愿自己不是什么皇长子,而是像我军中的那些兄弟一样,只是寻常人家出身的普通武将。我愿为大齐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只愿没有人疑心我的动机是什么,能够真心实意地夸我一句,说我是大齐的忠良!”
  七皇子清晰地看到,大皇子的眼睛湿润了。
  七皇子心中一酸,举起酒杯,敬了大皇子一杯:“大哥,你是条汉子,我敬你。”
  一杯酒下肚之后,七皇子正色说道:“曾家的事情,我愿意替大哥作证。”
  大皇子这番话说的实在是情真意切,七皇子已经完完全全地被他给打动了。
  如果大皇子所作出的这一切,都是给他设下的局的话,那么七皇子心甘情愿地认栽。
  ……
  和曾家私下订好协议之后,曾俊代表曾家出面,和大皇子等人商议了一下具体的计划。
  他们准备让曾剑率领八万人马,从西侧试图绕过慕家军。
  到时候慕老将军定然不会轻易放行,会带兵去拦。
  这个时候,曾俊再带领着剩下的七万人马继续北上。
  大皇子只要给他行一定的方便,做出逃跑的样子,给曾俊放行就好了。
  他们约定,直到攻破山海关,来到京城之后,他们才会改奉大皇子为主。在此之前,曾家还是暂时打着三皇子的旗号行事。
  但曾家的真正计划,则是利用完了大皇子之后,再把他杀掉了事。
  奉三皇子为主还是奉大皇子为主,对他们来说都没有意义。
  曾家人真正要的,是要这江山易主,改姓为曾。
  然而大皇子并没有他们想象当中的那么有勇无谋。
  除了让七皇子给他做见证之外,大皇子还给皇帝写了一封密信,将自己的计划同皇帝和盘托出。
  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