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始这几天,乔小如总得跟着去看看才行。
  五个柿饼作坊没有一次性全部同时开张,而是先开了城郊三处,唐六斤管总,带着两个副手,坐镇一处,但其他两处每日他也得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事儿要协调。
  黎账房也被从乌夷部族里临时请过来帮忙。
  唐六斤、阿平、黎账房三人每人坐镇一处,卢怀金四人以及关为三人便分在这三处,加上雇佣来的一些小管事,各有各所负责之处。
  引领排队的、检查上秤的、管理作坊内处理柿子削皮去芯现场的、来不及处理的入库的、处理好了的领着人上晾房一个个往架子上挂的、管理后勤杂务的……
  无不忙得热火朝天。
  这还得多亏了准备工作做的充足,才忙乱了两三天一切便步入了正轨,否则只怕会更乱。

  ☆、521。第521章 收购

  忙乱过了开头那两三天,大家都调整到了合适的状态,一切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门口排队卖柿子的人也淡定守序了不少。
  一打听才知道,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生怕自己赶不及卖他们就不收了,所以才争着抢着想要赶头茬。
  如今算是打听好了,这柿子会一直收下去,当然,不要全熟的,要七八分熟的,于是纷纷安了心,打算将自家的都摘了再来卖。
  乔小如等见状不由暗道幸亏当初建造作坊的时候请教了专业在行的人,在建造的时候是用了心思的。
  比如存储的仓库建的是半地下半地上行事,收购回来来不及处理的柿子在相当于地下室的仓库中存放个十一二天都不会有问题。
  而随着收购高峰期的到来,仓库的用场必定也将显示出来。
  为了缓解处理的压力,之前签订了收购合同的那些人家,唐六斤都已经派人知会过了,让他们采摘时间略缓一缓。
  然而再缓也缓不了多久,毕竟,柿子大致都是在这阵子成熟的。
  真要说缓,乌夷部族那些柿子得收购时期倒是比外边能够缓上二十天左右。因为那山里气温比较低,柿子生长成熟的时间自然也推迟了。
  乔小如那一处两百多亩的小柿子林也并入了进来,由刘三喜负责,请唐六斤拨了两个较为熟练的过去帮衬,雇佣栾村以及附近村民进行加工,乔小如就近可看着一点便可。
  很快,当城郊三处作坊正常运作之后,另外两处也开始招人、从这边调配过去一些做熟练了的,也准备开工。
  做柿饼毕竟是具有很大时限性的东西,时不等人,一天天过去一旦柿子成熟过了九分,就会变得比较软,那个时候便不适合制作柿饼了。
  因此,整个的加工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而他们今天在这上头投资了无数银钱,自然想的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好在一开始便是奔着大规模去做的,因此五间柿饼作坊都建造得非常大,眼下每一处还仅仅建造了第一期房舍建筑,还留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建第二期。
  而乌夷部族那三万多亩柿子林则完全在计划之外,到时候还得派遣一批人手过去。
  好在乌夷部族人手多的是,而做柿饼的初级处理柿子的工作又非常简单,属于一教就会的那种,倒也不需要太担心。
  一开始独孤豫章与乔小如合作,又是买地、又是挑地建作坊、又是派唐六斤去跟大户签订收购合约等等,虽然引起不少人注意,宣扬得整个随云县处处皆知。
  但一开始便看好这事儿的人并不多,乔小如又几乎不出面,更多的人其实更不知她在这里头的关系,此时方渐渐知晓。
  今年柿子正好大丰收,个大、品相好,加上一直以来那十分清甜的口感,已经可想而知做出来的柿饼必定大有市场。
  不少大户人家、商贾之家见他们如火如荼的做着这事儿不少人也眼热起来,预计着明年要做,此时处处打听行情。
  倒是许多人想今年就做呢,可惜柿饼跟别的山货不一样,不是收购了上来就能卖钱的。
  还得进行加工处理。
  今年他们无论如何也来不及现成建造柿饼作坊、聘请懂行做柿饼的熟练工人师傅回来教了。
  百姓们对此乐见其成,人人喜笑颜开。
  从来不知原来那路边河边、房前屋后、边边角角的地边大部分随意生长起来的柿子树居然也有挣钱的时候,好多人已经开始计划明年多种几亩了。
  而柿饼作坊要赶工,少不得也要雇佣无数的人手帮忙,恰好这段时日在秋收之前,家家户户的劳动力基本上算是闲置的,也都乐意打这份短工。
  等这份短工打完,正好可以回家秋收。
  却等于比往年平白多了一份收入。
  此事可以说整个随云县上下百姓们人人欢喜,都觉得来年更有了盼头。
  自然,也有不喜的人,比如卢梅母女、比如周淑荷。
  左邻右舍不少人也去了柿饼作坊做短工,卢梅母女自然不会去的。不但不去,心里还酸溜溜的盼着发生点儿意外才好——最好连续下他几天大雨,把他们的柿饼全部弄坏……
  她们却不知,晾晒房其实建有火炕、壁炕,一旦遇上阴雨延绵的天气,门窗一关合,炕中生起炭火,不说能将柿饼烘干。
  只不过随云县这儿四季分明,秋日典型的秋高气爽、阳光灿烂,若要下雨天也是在秋末冬初才会有几场。
  周淑荷自打流言事件之后,虽然为了躲避风头一直沉寂未敢轻举妄动,却也一直关注着独孤豫章和乔小如的事。
  收购柿子做柿饼之事如火如荼进行之际,她心中又酸又妒又恨,恨不得一把火将柿饼作坊烧成灰烬。
  可惜,她派人去暗中看了,根本不可能有下手的机会,只得恨恨暂且作罢。
  在乔小如手里吃了大亏,令她颜面尽失,连两个自来跟自己最亲密的表妹也疏远了自己,即便没有独孤豫章,她也必定不会就此罢休的。
  只是她的忍耐性一向来极好,她很能忍。她会在风险最小、最有把握的时候才会出手。
  乔小如和傻夫君在柿饼作坊忙了七八天,家中新宅子眼看落成,两人便赶着回家去了。
  新建成的大宅子十分气派,青砖黑瓦粉墙,房屋地基高出地面五个台阶,可防水保持干燥,所有房舍全都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的建在一处,间或以有顶的长廊、回廊相互连接。
  正屋正厅最高大,为两层建筑,其余有两层也有一层。总共大大小小有二十来间房。不包括仓库杂物房。
  此时房屋建筑全部落成,但是装修房子、布置花园,少说也得一个多月的时间。
  然而这房子用料讲究,建造别致质朴,看起来有气派又让人有种很舒服亲切的感觉,饶是周围环境还相当凌乱,落成这日村里人前来道贺观看,还是无人不赞、无人不羡。

  ☆、522。第522章 新屋落成

  这是大喜大吉的日子,乔小如少不得准备了无数的糖果蜜饯招待众人,摆了两张大方桌,满满的几个大食盒里都是各种吃食。
  盒子里空了,屋里还有,继续添上。
  司仪唱念贺词,鞭炮青烟阵阵伴随着村民们说笑道贺声,孩子们嬉笑追逐着,可以随意将糖果蜜饯瓜子等往兜里揣,乔小如和田氏、卢杏儿等只是含笑温和看着,并未露出一丝不满。
  乡下的孩子们一年到头难得有吃到多少零食的机会,每每有哪家做喜事就数孩子们最高兴快乐了,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主人家散给的糖果。
  当然,普通人家不可能像乔小如家这样随意众人拿,而是一人抓一把两三颗、三四颗而已。
  饶是这样,也足够孩子们乐了。
  今日乔小如家大方,孩子们更乐,做母亲、祖母的见了也都心里喜欢,脸上笑容也多了两分,各种好听、吉利的话包围着田氏、乔小如。
  也有如菊花婶等,看着眼热嫉妒,一边大把的把糖果蜜饯往兜里揣,一边还笑嘻嘻道:“哎呀田氏弟妹你们家这么有钱、建了这么大的大宅子,乍不请咱村里乡亲们吃顿饭呢!那才热闹嘛不是,反正你们也不缺这几个钱!”
  田氏微微笑得很纯良,道:“咱这一片好像没有这个习俗规矩吧?这不是,呵呵……”
  “哎哟,谁叫你们有钱呐!热闹热闹也图个吉利嘛!”菊花婶假笑着,好几个与她同样心思的妇人纷纷点头附和。
  大多数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由露出几许鄙夷之色来。
  沈六婶便大声笑道:“我说菊花婶你这话就不对了啊,要热闹吉利这就已经很够了,总得讲个习俗规矩吧?有钱财主人家多的是,你看谁建了新房子摆请全村人吃饭的?要请也不过请一请亲近的亲戚罢了,你可不算在这里头,说了也没你的份!”
  里正媳妇、张家婶子等便纷纷笑着说是,没这个规矩,众人也都附和着,很快说起了别的,将菊花婶几个的话头给岔开了去。
  栾村那处柿饼作坊也运转起来了,优先雇本村人去做短工,满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在那做工,谁肯跟她们几个脑子发热似的故意在这种好日子里给主家添堵?
  再说了,明年自家少不得也多种一些柿子树的,还惦记着请乔小如他们到时候多照应一二呢,谁肯平白无故的得罪人?
  菊花婶等闹了个没趣,也只得讪讪作罢。
  人群里,潘氏瞅了几眼看了看,悄无声息的回家去自生闷气。
  眼前晃过乔小如家那气派的大宅子,板着脸在家里越想心里越是酸、越是焚心般的难受。
  再看看自家这败坏的家,她心里涌起阵阵绝望的愤懑:这辈子她也不可能住的上那样的宅子……
  乔大河的确已经去找过乔小如了,也如愿以偿去了县城里某一家柿饼作坊里做事去了。
  然而,她再清楚不过,就乔大河那样的性子,又什么都不懂,又不会来事,只会闷头闷脑的干活,一个月能赚几个钱?自家想要住上大宅子,得什么时候?
  想起满村里众人对乔小如的陪笑奉承,潘氏心里头更加不痛快了。
  乔小如家送走了所有宾客,一家子依然喜气洋洋。
  便是一向来对建大宅子态度淡淡的田氏,在见了这大宅子落成后的真面目之后,也瞬间改变了态度,直夸乔小如心思灵巧,建成这样的大宅子看起来好看,住起来也显得一家子亲热亲近,若是一人一个院落,未免太冷清,也不好。
  乔小如只是笑,欧洲许多大别墅不都是这么建的么?就是一个连成一体的建筑群,她这个到底好些地方还分开了呢。
  小豆芽更加高兴,已经在挑选着自己要住哪一间了。
  “没想到工期这么快便结束了,这宅子建成了,剩下的就是收拾了,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做好!然后咱们再花半个月左右买家具、添置东西,再挑个好日子,唔,十一月下旬、十二月初应该就能搬进去了!”乔小如笑道。
  “那我们今年过年就可以在新房子里过啦?”小豆眼眼睛亮闪闪的。
  田氏等都笑说是。
  “太好啦!”小豆芽一蹦老高,拍手笑道:“到时候我请乔玉、宝哥儿他们来玩,嫂子,我们还做烧烤吃好不好?”
  “你这小馋猫,就惦记着吃!”卢杏儿好笑。
  乔小如笑着点头:“好好,到时候你只管请他们来就是了!嗯,咱们不是要在花园里建一处亭子吗?到时候就在亭子里烧烤好了!”
  “好啊好啊!还是嫂子的主意好!”小豆芽更高兴了,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宅子建成,下一步的装修和布置王工头少不得又找乔小如好好的商量了两三天,里里外外各处走了一遍,详细讨论初步定了下来。
  比如门要什么木质样式的、雕什么花样,窗户全部安装明亮的玻璃,楼梯做成什么样式,屋里各处又是什么大体的布置,屋里地面镶什么等级质量的砖面等等。
  花园里如何布置,哪儿挖沟引水,哪儿铺石子小路,哪儿挖坑种树,哪儿建亭子假山……
  以及铺石子路的选用什么样的石子、种哪些花树、假山要多大的什么形状等等,十分琐碎。
  乔小如也不是一个人就做主了,王工头给了建议,很多时候她还得回家跟田氏。小豆芽等商量商量,问问他们的意见。
  然后才大体上都定了下来。
  眼看着乌夷部族里的柿子差不多是时候可以采摘了,乔小如和傻夫君便去县城,与黎账房以及三十来个挑出来技术较好的,一块儿上乌夷部族里去,坐镇那边的制作。
  原本听说去乌夷部族,好多人都犹豫起来不太肯去。
  乔小如也不勉强,只是说了跟着去的人管吃住,工钱是在这儿的两倍。
  众人见他们都敢去,加上去的人也不算少,也都动了心,点到名的基本都愿意去。

  ☆、523。第523章 再去乌夷

  肥姐家的三朵花闲着无事表示想跟着去乌夷部族玩玩,满足满足新鲜感和好奇心。
  乔小如很痛快的满足了她们的意愿,表示只要她们爹娘同意,她没有意见。
  肥姐和陆捕头哪里会不放心?且不说乌朵几个乌夷部族的人在自家住过好一阵子,大家也算的熟悉了,单单是乔小如合傻夫君带她们去,他们也会放心。
  唯一不太高兴的就是陆九缺了,他也很想去啊,可惜要上学堂,是没法去的。
  小家伙噘着嘴不快,唯一高兴点儿的就是乔小如家的新宅子落成了,明年貌似他可以住到他们家跟小豆芽他们一块儿上学堂了!
  乔小如等来到乌夷部族,乌朵、乌穆等十分高兴,当天晚上好一番热闹。
  乌夷人十分热情,送来了打猎猎回来的最好的猎物,乌朵又叫一帮熊孩子去捞了些虾和鱼回来,晚上热热闹闹的招呼一众来人。
  那些跟着来做工的雇工们看着这么多穿着服饰跟自己不同、说话也听不懂的乌压压的乌夷部族人一开始还都有点儿紧张,渐渐的也放开了。半懂不懂的谈天说话起来。
  肥姐家的三朵花在县城里便是无人敢惹、无所顾忌的彪悍娘子,到了这儿简直等同到了天堂,与乌朵等乌夷部族的姑娘们很快就玩到了一起,跟着一群小屁孩跑到河边去抓鱼,兴致勃勃的说好了明日跟部族的人上山打猎……
  乔小如、黎账房可没她们那么闲情逸致。
  当晚商量了一番,次日上午挑选分派人手,哪些人负责采摘、哪些人负责运送、哪些人负责在作坊里初步加工、哪些人负责将取芯剥皮好的柿子挂到晾房的架子上晾干。
  之后还有捏饼、露霜,则是之后的步骤了。
  下午就上柿子山上忙活了起来。
  因为省去了称重付钱这一步骤,加上乌夷部族的人一向来比外头人更习惯团结协作做事,且又听话没有耍滑头的——纵有那么一二个,多的是一双双眼睛盯着也懒不起来。
  黎账房与乔小如倒是省事不少。
  教会了这儿的人,又有黎账房父女在这盯着监督着,有蓝管家父子帮忙,大概待了十天左右,乔小如和傻夫君便领着那三十来人下山回随云县去了。
  此时,已经九月过半,五大柿饼作坊里最忙碌的时节已经过去了,雇佣的工人数量也减少了一半还多。
  且做削皮取芯的也少了,捏饼、堆霜露的倒更多一些。唐六斤等人也终于可以喘口气歇息歇息了。
  且第一批柿饼也已经做成了,已经装了五万多斤运送外地。
  得意楼中,众人做一处说话,独孤豫章让蓝掌柜取了新做成的柿饼让乔小如和大家尝尝。
  柿饼有掌心大小,色如琥珀,软硬适中,表面上沾染着一层白白的霜露,入口香甜,扯出果肉晶莹剔透,十分有嚼劲。
  独孤豫章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