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孤豫章笑道:“第一批货的反响很不错,在州城分销,那些商户都说无论品相还是口感都可算最上等。”
  众人听了都十分高兴,纷纷笑道也不枉忙活一场,比什么都值了。
  唐六斤等这一季除了月钱另外又有奖金,如他收入超过三百两,便是乔大河、卢怀金等,收入也有七八十两。
  这在从前都是不敢想的,众人自然干劲十足。
  而独孤豫章和乔小如的收入就更不用说了,自是旁人都想不到的数目。
  “明年咱们的作坊我看还可以继续扩大!”
  “是啊是啊,好多卖柿子的人都说回去就开荒,好歹多种几亩呢!将来只怕更多!”
  说起前景,众人都很有盼头,眉飞色舞,干劲十足。
  乔小如想了想,却笑道:“扩张暂且倒是不必了,等咱们自己种的柿子树挂果了、等合作社正式办起来种下去的果树也结果了再说吧!”
  “明年咱们收购的数量不会增,只会减。明年必定会有不少商贾大户也做上这门生意,所以咱们的量最近两年都上不去的!”
  众人恍然大悟,“不错,还是乔娘子想的周到,正是如此!今年我们都听到不少风声了,明年竞争得人怕是不少。”
  “对咱们影响到底也有限,”唐六斤看了乔小如一眼,佩服更甚,笑道:“咱们有乌夷部族那里,还与那么多人家签订了收购合约,到时候我会安排盯紧一点,不会让他们反悔的。”
  独孤豫章、乔小如都点头。
  “乔娘子一向来设想得周全,把银子交给乔娘子手里,看来倒是我赚了!”独孤豫章玩笑道。
  众人都笑了起来。
  一时乔小如又让众人平日里闲着没事了都多想想,明年该怎样做,才会相比其他商家获得更多的优势、收购到更多更好的柿子。
  当然,不是让众人白想的,提出的法子倘若有用、值得一用的话,会视情况获得一定的奖励,金额在五十至五百两之间。
  众人眼睛一亮,精神一振,纷纷表示记在心上了。
  独孤豫章微笑加了一项:除此之外还可以免费赠送得意楼烤鸭五只,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来拿,拿够五只为止。
  众人更加振奋,摩拳擦掌都表示定会回去仔细想一想。
  又交代了众人,柿饼制作正在关键期,不可放松,务必打起精神来,比之前还要用心。
  否则万一功亏一篑,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众人火热的脑筋刹时冷静不少,都郑重答应了。
  待众人离去各自去干各自的事情,乔小如和独孤豫章便又商量起合作社的事情来。
  乔小如还是之前的想法,合作社得一处一处的推广,明年先从卢乔村、栾村、杨家村、新柳村四处做起。
  自愿原则,村民们想参加便参加,不参加也不勉强。但是参加的得保证最少种六亩地。
  不然,有那种十来二十棵的也要加入,谁有那精力去管?
  参加合作社的,他们可以无息借贷提供买地的银子,以及优先提供树苗,平日里还会提供一些管理窍门。

  ☆、524。第524章 商量

  但是挂果之后至少十年之内必须将果实卖给他们。
  买地的地契暂且也放在他们这儿,等收获了柿子卖了钱之后将银子给付清楚,再将地契给本人。
  这是大方向,还有些琐碎的细枝末节处,乔小如也一一跟独孤豫章细说分明。
  这些都是她琢磨补充了很久的东西,独孤豫章听得频频点头,心下叹息更佩服不已,微笑道:“我估算了一下,今年卖柿饼咱们利润估计在十五到十八万两银子左右,也不是每一家都要咱们提供买地银子,拿出一半来便足够了。”
  乔小如笑道:“我看也差不多了!再说了,也不见得每一户人家都愿意种呢。”
  对于新事物,的确不是每户人家都乐意参加的,或许再过一两年,种的人才会更多起来。
  也是到那时候,才能真正的形成规模、打出名气,最终形成品牌,在市场上开出一条销售的道路。
  到了那时候,可就不愁卖了。到了这个季节,只怕多的是外地客商前来收购呢。
  当然,到了那时候,本地的柿饼作坊必定也会多起来。
  那么,就一切交给市场来检验了。
  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最终经过市场的筛选淘汰,最后估计能剩下四五家柿饼作坊能够真正的做起来。
  自然,他们和记商行是一定会屹立不倒的。
  说完了合作社的事儿,独孤豫章又跟乔小如提起了烤鸭、烧鹅加盟的事儿。
  “既然这加盟已经做了起来,不如推往全国吧!我帮你推,唔,加盟费我要四成,你看如何?”独孤豫章笑吟吟道。
  乔小如想也没想顿时笑道:“我求之不得呢!别说全国了,便是推出去几十家,我也赚大发了!也别说什么四成不四成的了,咱们五五分成吧!或者,我要四成就好!”
  她隐隐约约总有一种感觉,独孤豫章似乎很缺钱似的。明明看他根本不是个穷人,如果真的缺钱,那肯定是在做什么事,能帮到他的同时自己也捞一把,何乐而不为?
  反正方子握在手里也会发霉,还不如放出去赚钱呢。
  独孤豫章虽料到她会同意的,见她丝毫没有拿乔或者考虑,而是几乎接着他的话音脱口便应了,心里一热,感激顿生。
  她如今绝对不缺钱,绝对可以摆一摆有钱人的谱,然而没有,她还是像从前那么干脆爽快,令独孤豫章心里又是叹又是喜又是黯然。
  可惜,她身边早已有人……
  “既然如此我也不客气了,那便五五分成吧!我这就着手安排这件事,马上推广开去。”独孤豫章一笑收起心中所叹所黯,立刻说道。
  “嗯,”乔小如笑道:“别处都罢了,只是把京城的名额给我留一个就好!”
  独孤豫章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虽然不明白她为何对京城耿耿于怀、情有独钟,依然点头笑应了。
  此间事了,乔小如与傻夫君便回卢乔村去了。
  此时,秋收也近了,一路所见一块块稻田里金黄一片,已经有人家在开始收割了。
  相信再过得五六天,大部分的庄稼人家都会忙碌起来,忙着收割稻谷回家,晾晒入仓。
  好在柿饼收购已经进行到了尾声,否则只怕劳动力缺口会有很大一块呢!
  乔小如家的水稻在三天后收割,此事自有刘三喜等几家佃户帮忙,快手快脚很快便收完了。
  一担担挑回了乔小如家的院子,用那大大的竹席子铺在地上,将稻谷倒在上边晾晒。
  挑回来的稻谷湿漉漉的,还夹杂有很多杂草、断叶,还得用竹扫把轻轻的、来回的扫,将所有的杂草杂物统统扫掉。
  最后待稻谷晒干了,入粮仓之前,还得用专用的风车来风一风,将瘪谷全都吹走,留下饱满的谷粒这才是进粮仓的。
  这是一年中庄户人家最忙碌、最劳累的季节,同时也是最喜悦、最开心的时节,因为一年的劳作终于有了回报。
  直到来年再次收获之前,全家人就指着这份收获回报过生活。
  可是,乔小如看着刘三喜等挑着担子送来,大颗大颗的汗珠从脸上流下来,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她就觉得替他们累。
  庄稼人的生活,真的很辛苦很辛苦。
  能吃得饱饭而辛苦的,那已经是幸运了。
  不知多少人收获的粮食只够吃大半年、十个月,一年之中总有那么一两个月要勒紧裤腰带辛苦的过。
  这还得是丰年,若是遇上灾荒,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这个年代官府救济不是那么及时、也不是那么靠得住的。
  真正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现代社会,哪怕人们对社会现状有再多的牢骚和不满,比起古人,依然幸福了很多很多。
  今年刘三喜等人的日子比去年过得自然更好,光是柿饼等各项杂七杂八的收入每一家赚了便有好几十两。
  刘三喜是领头人,赚的更多。
  而他们佃了乔小如家的田种,虽然合约依然有效,但真正收获的时候,请他们帮忙自家收割,每一家乔小如又多给了四五百斤。等于平白多了近两个月的粮食。
  四家人都十分欢喜,对乔小如更是死心塌地、感激不尽。
  大房那边,因为卢怀金还在城里柿饼作坊里忙活着,几十亩的良田需要收割光靠卢孝全和李氏根本忙不过来,就连青苗也每天下田帮忙半天。
  卢怀银是没法算正常劳动力的,虽然被卢孝全逼着下田下地了,那速度和干活的质量,还不如青苗一个小姑娘。
  乔小如便跟卢孝全说,让刘三喜等去帮忙,但他们得自己付工钱。
  卢孝全也愁这些稻谷倘若不能尽快收回去万一下一场大雨、或者熟透了掉泥地里就亏大了。横竖卢怀金在做工,赚的钱也不少,请人还是请得起的。
  便谢了乔小如的好意,请了刘三喜等两天,还剩下五六亩自家慢慢干。
  卢怀银见状又忍不住牢骚嘀咕:“真是越有钱的人越抠门,就这几个钱还好意思叫咱自己出,真是!还自家人呢,哼!”

  ☆、525。第525章 卢锦和中举

  卢孝全没好气瞪他:“干你的活,哪儿那么多废话?咱自家请的人,乍不要自家出钱?三房是欠了你的、还是你是人家恩人啊?”
  李氏嘴角扯了扯,不屑瞥了卢怀银一眼,什么都没说。心道你还好意思要人家帮你出钱?真说得出口!
  人家刘三喜他们哪里还缺这几个钱?若不是看在小如的份上压根就不会来帮忙,人家这两天干的活那可真正是踏踏实实一点儿也没偷懒,才几个钱你还好意思说……
  家里在摊晒稻谷,青苗便留在家了,李氏来干半天活,半天回去一起晒稻谷。
  结果二房张氏听见了,也跑去找乔小如,嚷嚷着好累,腰疼,让乔小如叫刘三喜等去帮忙。
  乔小如很无语,心道你们家大部分的田都租出去了,自家种的也就那五六亩,怀财在柿饼作坊里帮忙,你们家还有三劳动力呢,收这点儿稻谷居然还收不上来?
  便没搭理她,只说大房是李氏自己去请人帮忙的,花了钱的。如果他们也要请,自己去说。
  她也不敢保证能不能请到,毕竟,人家也有人家自己的活儿要干。
  张氏听了,这才嘟嘟囔囔的作罢。
  只不过转身就去大房去打听了,看大房是不是真的花了钱雇的刘三喜他们。若是真的她自然就不闹了,若是乔小如骗她的,她还得找她去。
  秋收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得时候,乡试的结果也传回来了。
  卢锦和不但考中了举人,而且还中了第三名,别说卢乔村了,便是整个随云县近二十年来,他这也是最好的成绩!
  同时还考中了举人的还有里正的小儿子乔怀志。
  卢乔村等于一下子多了两个举人,成为了县里关注的焦点。
  乔怀志虽然成绩不如卢锦和,但能考得上举人就已经很了不得了。要知道整个随云县参加乡试的有五十六人,考上的也仅仅有八人而已。
  名不见经传的卢乔村等于占了四分之一。
  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四邻八村都惊动了!
  乔小如家各封了二十两银子当做贺礼给两家送去。
  沈寡妇家是田氏送去的,沈寡妇没有推辞,含笑道谢收下了。
  乡亲们上门道贺,总得有点东西招待吧?她终于扬眉吐气、心里欢喜,且又有里正家做比较,心高气傲的沈寡妇自然不肯被里正家比得太寒酸。
  但是买茶叶、糖果蜜饯等都要钱,她哪里还有多少?田氏送来这么一份厚得离谱的贺礼,未必没有体贴她所想的意思,这份情意她很感激,也很需要。
  当日里正家有人进城去买鞭炮钱纸蜡烛、以及各种糖果蜜饯茶叶等,沈寡妇便也拜托给自家也买一份一样的回来。
  喜报传来这两天,卢乔村比过年还要热闹,里正家和沈寡妇家络绎不绝全是上门来道喜祝贺的人,两家人都高兴得比过年还要紧。
  羡慕赞叹感慨之余众人未免议论,都道卢乔村真正是风水好啊,也不知怎的这是转了大运道了,一下子出了两个举人,乔娘子又带动那么多人挣钱致富,这还不是风水好什么才是?
  这话一出,人人称是。
  甚至好些人特意跑到卢乔村来走一圈沾沾运气,尤其是家里有读书二郎的,带着孩子一块儿来。
  还有那做生意不太顺当的,也特特跑来去去晦气……
  这些事乔小如是后来才知道的,不禁啼笑皆非。
  万众瞩目,千万期盼,卢锦和与乔怀志、以及其他六位新鲜出炉的举人终于回到了随云县。
  这一日,随云县城中沸腾了,无数百姓围观,尤其家中有儿郎念书的,更是拉到了现场进行现场教育。
  八人之中,除了卢锦和和乔怀志,还有一人年纪也比较年轻,其他五人就比较大了,至少在三十五岁往上。年纪最大的一个起码有五十岁,头发都花白了。
  其中又要数卢锦和相貌最好,容貌清俊,气质儒雅,一袭半新不旧的青衫长袍将他衬得修竹般挺拔。
  惹来无数大姑娘小媳妇儿羞答答的眼神和倾慕。
  卢梅和赵美佳这一对母女也在围观人群之中,看到卢锦和如此风光,再看看在八人之中,他的气质风采最为出众,心里都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
  耳畔听着大姑娘小媳妇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又说又笑的评头论足与仰慕花痴,赵美佳咬了咬唇,手心捏得紧紧。
  她一眨不眨的盯着卢锦和,心中不由暗道:假如她和他的亲事已经定下,假如她已经是他的未婚妻,那么此刻在这人群之中,听着众人对他的称赞,她的心中该是何等的骄傲与自豪!何等的与有荣焉!何等的令万人羡慕!
  可惜,这种令她心花怒放、神魂颠倒、扬眉吐气、高高在上的感觉,她只能在脑海中驰骋想象,而非现实。
  越是如此,她越是不甘,越是不肯善罢甘休。
  “不过是个举人罢了,能不能考中进士当官还远着呢!有啥好神气的!美佳啊,走,咱回去!”卢梅撇撇嘴,不屑轻嗤。
  赵美佳咬着唇目光沉沉,没有多说什么,跟着卢梅走了。
  卢锦和等人这一日并没有回村里,先回了书院,拜见孔圣人画像,之后又拜见各位师长,聆听教诲,接受贺喜。
  随后在书院院长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带领下,前往县衙拜见县令孟大人,接受了孟县令的贺喜。
  孟县令早已命人从得意楼定了好几桌酒席回来,在县衙后园招待众人,每人皆送了贺礼。
  当晚,卢锦和等依然回书院住宿,次日方各自回家。
  基本上,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晚在书院住宿了。
  中了举人之后,基本都在家自学了,每旬日来一次书院,向师长请教探讨某些难题便可,不会再住宿。
  也有的人中举之后自觉无望中进士,或者家里贫穷无力进京,便会去官府报备,本省哪里有书吏、书记员等小吏空缺的,便补了缺正式成为官府一员了。
  当然,中举之后肯直接放弃考进士的人并不多,至少也会试一次,否则,怎会甘心?

  ☆、526。第526章 思念如潮

  晚间,与同窗们小聚之后回到宿舍,躺在小小床铺上,卢锦和思潮起伏,睁着眼呆呆的看着帐顶,几乎一夜都没有睡。
  他满脑子里想的都是乔小如。
  他终于迈出了这要紧的第一步,没有人知道上场之前他心里有多么紧张又多么努力的克制这种紧张。
  他一定要考上,他不会让她再等下去,他也不想再等。
  只要一想到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