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肱股明臣-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传回朝廷,众多文武官员大感欢喜,以为叛乱已定,纷纷上表吹捧崇祯皇帝的神功武德,以迎合上意。

    崇祯也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当即下令嘉奖杨进朝等人,还焚香拜祖,自感理想中的盛世已经不远了。

    但在一片喜气融融的气氛中,还是有一些理性的官员想善意提醒大家,奏言:贼众蛮野,不知君恩,更无信义可言,数年之前杨鹤总督陕甘,也曾行招抚之计,但终不过自相情愿。贼众安而又叛,闹腾数年,又会遗害地方。今朝廷集大兵集剿,匪贼已是强弩之末,何不连根拔除,永绝后患!

    这种奏折扎在一片附和声中格外刺眼,自然是引来许多讨攻。

    其中以首辅周延儒跳的最高。

    周延儒近来频频的的政治失误,已越来越不得崇祯之心,现在他急于表现,又见崇祯心向招抚,便有意拍皇帝马屁。

    于是奏言:“吾皇昭昭,以仁德治天下。义军赤子,亦为天子臣民,只因荒旱而反,情有可愿,今知错来归,怎可一味绞杀,以伤天和。”

    又言:“杨鹤抚策失败,是因钱粮缺少,至义军归民降后仍无法苟活,才无奈再反,如今户库尚足,大可拔去,安抚各军。赤民感圣上恩德,定不会有再反之心。”

    崇祯果然对周延儒的态度十分满意。平台对奏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驳斥了反对招抚的朝臣,表扬了周延儒的“正义”之举,并准奏了他在奏折中提到的调拔户库银粮去支援农民军的请求。

    户库的钱粮是陈渊新政征得的备银,原先是准备用于修西北等地水利的,不想经周延儒这么一搞,全被农民军匡去了。

    起义军以诈降为掩护,麻痹了明朝当事的文武官员,又得到了明廷政府的大批补给,一下子又恢复了元气,并于十二月开始,积极准备南渡逃跑。

    在这件事情中,周延儒的老对手温体仁表现的异常精明,他观朝中上下,众多官员依附招抚,自己再出来挺招抚只不过锦上添花而已,根本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且农民军反不反叛还是个未知数,挺招抚还要背负巨大的风险,完全是不划算的买卖。

    但反对招抚又会惹怒到崇祯,也是不可行之举。于是他在朝臣们有所争论时,便选择了沉默不语,静静等待着这事的后续发展。

    本章完

第63章 周延儒出局() 
十一月底,大雪风寒,气温骤降,山西恒曲到河南济源之间一段黄河封冻成桥。

    农民军趁官军不备,用门板铺在冰上再加上一层土,分三路驰马而过。

    “快,快,后面的人给我跟紧点,不要走丢了!”

    雪夜里,黄河冰面上纵横起数条火龙,农民军几部贴在一起,迅速通过了黄河,直向河南广大平原而去。

    二日一早,农民军抵达河南绳池县境的马蹄窝、野猪鼻。河南地方闻警,立即集兵前来堵截。

    首先察觉到农民军逃出山西的是河南防河中军袁大权,他得到手下报告,只听得河南境出现大股匪军,也不仔细探查,就只领了千把人仓促迎战,结果被农民军围歼击毙。

    几日后,山西那边的明廷重兵才察觉到农民军的出逃,连忙集兵追赶,可为时已晚矣。

    此时的河南境内,仍如陈渊南下时所见状况那样,灾害严重,饥民遍地,赤地千里。百姓对明朝政府早有不满之心。

    农民军进入到河南,便如龙入大海一般。短时间内裹挟大量受灾民众,实力一下子就膨胀了起来。

    河南是明帝国的腹心,军事上是四战之地。年前时为配合朝廷围剿,曾调集了本地精兵北上,导致这里明政府的防御力量十分薄弱,加之文武官员们还没有同起义军作战的经验,所以农民军一到河南,即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以高屋建瓴之势迅速摆脱了官军的追击,实现了千里跃进。

    仅仅在一个月之内,农民军的足迹几乎遍及河南西部各县,接着又冲向接境的湖广、安徽和四川。

    对于明廷来说,原先的局部问题从此变成了心腹大患。

    农民军到达了河南以后,横行狼、一斗谷、扫地王、满天星等八营部众十余万人马西入武关,山阳、镇安、商南同日陷落。接着北上雒南,向陕西首府西安挺进。三边总督洪承畴大为震惊,连忙檄调郃阳,韩城驻军迎头堵截。

    这路农民军隧调头南下,于崇祯七年正月攻克洵阳、紫阳、平利、白河。洪承畴大军赶到时,这路农民军已南下四川。

    另一路起义军包抱高迎祥,李自成,马守应,张献忠等部,进入了卢氏山区。这里“崇山造天,牙踞趾错”,形势非常险要。

    当地原来就有一批由于丧失了土地,被迫违抗朝廷禁令私自开矿为生的群众,他们被统治者斥为“矿盗”。农民军到达之后,矿徒们积极参加,充当向导,领着农民军由山间小路直抵内乡,然后经邓州,淅水南下湖广的郧西、上津、房县、保康诸县,有入无人之境。

    起义军的凌厉攻势,把明政府的中原腹心打得乱成一团。崇祯帝对地方上官员的毫无作为暴怒异常,同时也对当时主力招抚的朝臣感到愤恨。

    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周延儒一干人等。

    崇祯严厉斥责了周延儒的目光短浅,全然不顾在那之前自己其实也是心向招抚的。

    一些朝臣见皇帝有心责难周延儒,便也见风使舵,想添上一把火。

    于是,一时间弹劾攻击周延儒的奏折纷至沓来。

    这些奏折,不止是涉及招抚的问题上,还有许多侧面影射周延儒滥用职权,纵容仆从,招权纳贿,为害乡里,乱政误国等种种罪恶,从大政方针到生活琐细无所不包,其中也却有其事的,也有道听途说的,也有凭空捏造的,洋洋洒洒,真够周延儒抵挡一气了。

    崇祯帝早已对周延儒有了成见,对于这些指控也是将信将疑。他又作了进一步调查,还把周延儒的一个门客叫李元功的抓进了锦衣卫监狱进行拷问。

    周延儒毕竟是一位当朝首辅,又是崇祯帝一手提拔上来的,崇祯帝即使现在对他也不是全无好感,这些调查多半是在秘密进行的。

    皇帝显然并没有真下狠心,负责调查的锦衣卫衙门也就没有真下实力。

    因此调查拷问了许多日子,并没有得出什么结果,周延儒的那些罪状大多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过到是查出另一条无关紧要的事来:有人反应,周延儒自称“颇有回天之力”,而且在背地里叫皇上“羲皇上人”,实属大不敬。

    所谓“羲皇上人”就是指太古之人,但一般很少有人用这个词。陶渊明在文章里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这是一种很潇洒的说法,或许有几分自嘲,却绝无贬义。状元出身的周延儒书读的多了,自然喜欢玩一些文字游戏,把皇上的两个字夹在“羲皇上人”里面,作为一种代号,多半是为了好玩,并没有什么恶意。

    但崇祯却是一个毫无幽默感的人,觉得大臣,特别是像周延儒这样的亲近大臣,给自己起外号,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确是有大不敬的味道。于是他抓住了这一条,反复追问周延儒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延儒真是有苦说不出,总不能说是为了好玩才给皇帝起个代号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支支吾吾,不肯明白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依照惯例上疏乞休了,而且暂时停止入阁办公。

    他本来还以为这并不算什么大事,希望能得到皇帝温和的挽留,但没想到他的第三封乞休疏却在阁中当值的温体仁拟了“准予休告”的旨,而且被皇帝批朱通过了。

    于是这位年轻的首辅只能回家乡“调养”身体了。

    周延儒就这样在一场利害之争中败下阵来,而且直到最后也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温体仁还是崇祯帝让他下了台。

    周延儒离开内阁之后,他的首辅之位自然被竞争对手温体仁接替。

    这朝明廷的危机,各方利益都有受损,可唯有温体仁捡了最大便宜,他在此事中一言不发,却巧妙运用隐性的政治手腕,调控朝中的各方势力,最终等上了首辅的宝座。

    至此之后,朝堂之上再无人是他温首辅的对手了。

    本章完

第64章 悲鸣啼血子() 
河南,彰德府境。

    农民军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行军至此。

    在十一月时,张献忠部就渡过了黄河。

    为摆脱官军的追击,他们连奔了数日,现在人马困顿,正是需要停一停,补充给养的时候了。

    “将军,前面就是彰德府城了,我们要不要干他一票?”就在休整之时,张献忠的部将对他建议道。

    “现在彰德府有多少守军?”张献忠十分谨慎道。

    “根据探子报得,彰德府内守军并不是很多,也就约莫数千勇乡罢了。”

    “几千乡勇?”

    张献忠显得有些犹豫,踱步思考了好一阵,还是下不来决心。

    “如今形势紧迫,官军随时都有可能追上来,根本容不得我们逗留多久,只在城周围的村舍打劫一番便可,明日我们就要开拔。”

    张献忠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案,而且只留给了部队一天的时间。

    由于时间紧迫,各部为了多弄到一些钱粮,匆忙领兵下去,反而抢的更狠了,凡事遇到一点抵抗,便生杀戮,一时间,彰德府城四周百姓顿时就陷入到一片人间炼狱之中。

    ……

    扬州,总督府处。

    陈渊完成了对上海港的考察,带着陈于阶已回到了扬州。

    有鉴于陈于阶不想要虚职,于是陈渊帮他安排了南直隶参政的位子,帮助自己推行新政。

    这天,陈渊正与陈于阶商议新政之事,陈岩突然推门而入。

    只见陈岩一脸哭相,颤抖着将一封信递到陈渊面前。

    “哥,这是彰德府那边发的,你看看吧,陈家堡出事了。”

    “陈家堡?”

    陈渊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将信件扯来观看。

    信件是彰德府知府写的,里面交待了自农民军越过黄河后对河南地区犯下的种种罪债,以及在彰德府时如何荼毒百姓的,其中就包抱陈家堡。

    “自三十日时,有贼号‘西营八大王’,挟众越境而来,过彰德,以秋风拔雁之势,扫荡地方,一日之内,府城东南,西北等数处,火焰冲天,惨叫不绝。

    西营八大王者,张献忠也,此匪凶悍闻名,杀人如麻。在境陈家堡处,稍遇抵抗,则气怒盛也。堡破,灭陈氏氏族,杀众二百有余,堡城内外,竟无一人生还。”

    读到这时,陈渊已气血上涌,两眼昏白,摇摇晃晃,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

    “大人!”

    “哥!”

    陈于阶与陈岩见他此状,立马跑了过来扶住了他。

    “爹,娘,还有堡中族老乡众,全都,都……”陈渊抑天长叹,掩面而泣,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哥,你可要撑住啊,如今这世上我可只你一个亲人了,你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我可怎么活啊!”陈岩苦着腔说道。

    陈于阶亦劝说:“是啊大人,如今新政初立,朝廷上下还有诸多地方仰仗着您呢,您可要保重身体啊!”

    痛失双亲,哪是那么容易缓过来的,陈渊只是一个劲的摆手,言:“我自有分寸,你们今天先回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陈岩他们见此,也只能先行告退,留陈渊一个人在堂中冷静一下,临走前陈渊又叫住陈岩,吩咐说:“阿岩,你下去后买些白凌烛花等什物,先准备准备把灵堂牌位弄起来。虽然我们离家千里,又没有父母遗骸,但这些还是要弄的,等过些日子我们回彰德,再将灵位移过去。”

    陈岩答应着,强忍泪水转身而去。

    陈渊因为痛失双亲而感到痛苦,他何尝不是呢。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陈渊现在极度虚弱,正是需要他的时刻,他必须坚强。

    夜里,陈渊独坐案头,百苦思索,回忆起他南下督税经过彰德时的情形,父母的欣慰,乡亲们的热切,一幕幕回荡在他的脑海中,让其久久不能忘怀。

    接着,儿时的回忆又席卷而来。夏日的凉夜里,自己捧书夜读,母亲端来一碗泌心的绿豆汤,慈祥地纷咐自己别太累着。喝下母亲的绿豆汤,从肚中肠腹一直凉到脑门,顿时暑意全无,幸福满意在那一刻贯满了全身。

    更早的记忆里,陈渊还未入学读书,整天光着屁股到处跑的年纪。父亲带着自己在河里摸鱼,无忧无虑的在河中打水戏闹。傍晚乘夕阳而来,与父亲背着鱼娄,在乡间小道上放声高歌。真是段快活的日子。

    ……

    无数幻影在陈渊面前不断闪过,又突然破灭,再次让他陷入到无尽的痛苦之中。

    夜已既深,孤鸦在寒风中独自悲鸣,陈渊感伤有怀,提笔作诗云:年经多搔事,家国更难平。

    悲鸣啼血子,何处诉伤情。

    万冢孤坟泪,英雄长须巾。

    奈儿千里外,无子去送行。

    真是好不伤感,好不应景!

    是夜,陈渊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恍惚间竟听到母亲在呼唤着自己,声音真切,一直在他耳边回响。

    “阿渊,”

    “阿渊,”

    “阿渊啊,快快起来!”

    ……

    “阿渊,阿渊啊!快起了,真是的,这么大个人了,还要我来叫床。”

    听到母亲的抱怨,陈渊撑起身子,眯开了双眼,见外面太阳高照,已是大尚午了。

    陈渊睡意朦胧,扫视屋内,竟在一瞬间有些莫生感。

    他甩了甩头,摸索着将床边的厚重眼镜戴上,世界一下子又清晰起来。

    陈渊想起来了,他昨天是让母亲早叫自己来着,今天有场重要的面试,可不能迟到了。

    他迅速起床叠好了被子,看了下手表,还好,只是八点而已,时间还来的急。

    于是他又不紧不慢地刷了牙,洗了脸,穿戴好了衣衫,坐在餐桌上开始吃着早饭。

    这时候,一个穿金戴银的贵妇走到他面前落座,正是陈渊的母亲。

    “阿渊呀,这是你第七次面试了吧?”陈母道。

    “嗯,”陈渊点了点头,反问说:“叔呢?”

    “哦,今天有早会,先去部里了。”

    陈渊想继续岔开话题,但陈母显然是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于是又道:“阿渊呀,这次无论你面试是否成功,你都要搬出去住了。”

    陈渊沉默不语,陈母不满说:“你要知道你现在这是叫什么吗?你这叫啃老你知道吗?自己也这么大了,也该学会独立了,可别像个没用的废物一样。”

    “嗯,我知道了!”陈渊不想再多说什么,咬完最后一口面包后赶紧拿着公文包出了门。

    外面汽笛轰鸣,人沸吵杂,安静的陈渊在此间显得格格不入。

    他呼了一口气,叹道:“又要面对这个无聊的世界了。”

    本章完

第65章 一梦百年() 
陈渊是个不爱多讲话的孩子,他的性格说好听点是文静,难听点其实就是软弱。

    陈渊的母亲曾经评价他说:“你可真是老实过了头。”

    如陈渊这般老实的人,在学校自然不是受欢迎的那一类,所以从其学生时期开始,便没有什么朋友。

    当然,是除了他的女朋友以外。

    陈渊的女朋友名叫童玉琪,也是个独特的女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