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肱股明臣-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是除了他的女朋友以外。

    陈渊的女朋友名叫童玉琪,也是个独特的女孩子,他们两人结识是在大学时代。

    依陈渊这样的性格,主动追求女孩子什么的自然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他们能够在一起,还得归功于童玉琪的倒追。

    据说童玉琪喜欢陈渊的原因,就是陈渊的与众不同。

    “当看到眼前每个男生都在千篇一律的讨论游戏,女人时,你能想象我是多么厌烦吗?这个时候,突然注意到一个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看书的男生,天啊,那是多么有吸引力。”童玉琪这样描述她对陈渊的一见钟情。

    陈渊孤单了近二十年,猛然遇到赏识自己的人,那种欣喜之情完全不亚于被伯乐相中的千里马。

    于是,在他得到童玉琪的爱时,他也疯狂地回应着童玉琪,将其全部身心注入到这份感情之中。

    陈渊以为他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但在事实面前,却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巴掌。

    陈渊大二时,他的父亲去世了!

    无尽的悲痛包裹着他,那些日子,他每日都在思恋父亲的伤情中泪雨婆娑。

    但令陈渊更感到伤心的是他母亲的态度。

    在父亲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母每天都将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出门,也频频带着不同男人回家过夜,让陈渊完全感到不可思议。

    在母亲带的男人中,最后一个人就是陈渊现在的继父。

    陈渊继父的家庭条件优渥,是有名的官宦世家,有钱有势,是不可多得的钻石王老五。

    他与陈渊母亲的关系是最好的,两人在陈渊面前从不拘束什么,热吻情话也不背着这个已经成年的孩子。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呢。”继父在与陈母结婚前是这样对陈渊说道。

    陈渊为母亲重新找到幸福而感到高兴,他以为自己也能分享到这份幸福,但他错了,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在那个人家庭里,原来是多余的存在。

    “阿渊啊,我现在怀孕了,需要安静的环境养胎,你整天进进出出的,也怪烦的,你还是出去住吧!”

    “阿渊,你也老大不小的,快点找份工作,搬出去吧。”

    ……

    自从他们结婚以来,母亲与继父一直不停催促自己赶紧搬出去。陈渊不胜其烦,也想早点找份工作独立。

    可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

    “历史专业,不好意思,我们不需要历史专业的人。”

    “你的学位很高呢,年纪轻轻就干到博士学位了,你为什么不从事学术研究,干嘛要出来找工作?”

    ……

    一次次拒绝,让陈渊有些心灰意冷,他有些想要放弃,可每次回到家,他都要面对父母的逼迫,他又不得不向招聘单位递交一份又一份的申请。

    这是第七次参加面试了。

    这是家很名的高校,薪资待遇十分不错,陈渊如果应聘讲师成功,他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面对一众的面试官,望着他们将简历一页页翻开,陈渊竟有一丝丝地紧张。

    “嗯,你的条件的确都很好,我就只考你一个问题吧。”面试官中的一个老教授发话说。

    “明史了解吗?”

    “了解。”

    陈渊丝毫不自吹自擂,他在研究生与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明史。

    “那我问你,在明未崇祯年的乱局之下,如果你是当政者,你要如何力挽狂澜?”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陈渊不敢贸然回复,思考了好一才开口回答。

    “明末问题,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天灾人祸。小冰河期,加上政治的腐败,摧毁了明朝这棵参天大树。

    要想铲除这棵大树上的毒瘤并不容易,短时间内的几剂猛药根本无济于事,只有徐徐前进,逐步改造,才能让这棵长青树重新焕发生机。

    首先便是应对自然灾害,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只有大修水利,才能保障生产,提高对灾害的适应能力。

    但大修水利又需要钱粮,以明末的财政状况来看,不先解决财政问题,其他都是空想。

    财政中以赋税当先,清杂税,增商税,开海贸,加关税。以此充盈国库,最后再改吏治,定民生,强军力,步步为营,将政治运转带回正常轨道。”

    教授觉得他很有想法,于是又追加了一个问题。

    “你觉得明朝该亡吗?”

    陈渊答:“按照封建社会的怪圈理伦,存在了二三百的明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灭亡的不是时候。”

    “有趣!”

    教授笑着点了点头,顺手在他简历上划上的录用字样。

    陈渊从面试场走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马上掏出手机打了童玉琪的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他要把人生的每一份幸福与所爱的人分享。

    “亲爱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找到工作了,你能想象吗?是一所……”

    陈渊高兴的手舞足蹈,但那边童玉琪的语气却很是无力。

    “阿渊,我们分手吧!”

    陈渊停顿了一秒,脸上的笑容却仍未消逝。

    “哈哈,今天是愚人节吗?你可骗不了我哦!”

    “别这样,你知道我是认真的。”

    许久,陈渊不曾言语。

    “我能问为什么吗?”

    童玉琪想了好一会儿,反问道:“你还记得我当时为什么喜欢你吗?”

    陈渊笑了笑,仿佛当初的美好时刻又展现在面前。

    “因为你当初看出我很特别。”

    “是啊!不过你也知道那是当初了,现在我才发现你不是特别,而只是不解风情的书呆子罢了。你我最求不同,所以我们分手吧。”

    “啪嗒!”

    陈渊拿在手里的手机摔落来,那一刻他是真的感觉到了心灰意冷。

    “啊,这个世界,我与你最后的联系就这么断了!”

    本章完

第66章 黄粱一梦?() 
童玉琪与陈渊分手后,选择了环球航行,在诗与远方中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而陈渊则仍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从父母那搬出来后,每天上班下班,没有任何朋友与激情。

    生活可真是无趣!

    他想结束掉这样的人生。

    于是陈渊买了一瓶酒跑到一座高楼上独坐了一天。

    他望着脚下如蚂蚁般的人们来来回回,为生存而奔波。无聊,无力,毫无存在感。

    就在昨天,自己还是他们中的一员。

    可现在陈渊要打算脱离他们了。

    “是时候了。”

    陈渊将空的玻璃酒瓶斜放,把眼镜一扔,站起来迎风而立。

    狂风卷弄着他的短发,酒瓶也被吹的到处乱滚,最后掉下楼去,摔的粉碎。

    “再见了,这个世界!”

    陈渊张开双手一跃而下,由于加速度的关系,风更加猛烈,狂刮着他的脸颊,钻入他的鼻孔,使其难以呼吸。

    “呼!”

    陈渊从床上惊起,豆大的汗珠不断从脸上滑落,心也“碰碰”地剧烈跳动。

    他的眼前开始快速闪现出无数画面,从一个人的出生开始,再到跳楼自杀,中间的悲伤,喜悦,再到绝望,他都能感同生受到。

    与此同时,一些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也涌入到了他的脑海中,使其大感惊异。

    “这是?”

    这些知识所展现的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观,让陈渊短时间难以接受。

    “都说黄粱一梦,一个人一觉间就可到另一个世界去经历一生,想不到今天我也能感受一回。”

    陈渊莞尔一笑,仍然只是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梦罢了,与他并没有太大的干系。

    外面雪夜漆黑一片,孤鸦仍在“呱呱”地叫着,陈渊又想起了父母的离世,但心情却不是那么悲伤了。

    第二天,陈渊起了个大早,想找来陈岩问问灵堂准备的怎么样了,却不想对方先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发生什么事了,把你慌成这样?”陈渊扶住陈岩问道。

    “哥,哥,”

    陈岩急着跑进来,有些呛了气,忙喘了几口,然后继续说:“是宫里来人了。”

    “什么?”陈渊一惊,又仔细瞧了陈岩几眼,见对方眼神真诚,便不敢怠慢,忙领着他前去面见。

    去到厅堂,果见有太监捧旨侯在那。

    “圣旨到,陈渊接旨!”宣旨太监扯着嗓子喊道。

    陈渊与陈岩应声拜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南直隶总督陈渊,自南下督税以来,反腐清杂,成果斐然。然则去岁起,中原局势日益糜烂,急需一主持全局之能臣。故暂停卿南直隶之职,改任五省总督,全权料理中原五省之军事,荡除匪患,不得有误。

    钦此!”

    在农民军近来的凌厉攻势之下,明朝地方政府毫无招架之力。于是朝廷大臣们提出统一事权的问题。他们认为农民军之所以能“流突无定”,是因为“各镇、抚事权不一,互相观望。宜以重臣开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

    崇祯帝也有此想法。但在人选问题上却与大臣们意见不一。

    大臣们推荐洪承畴,崇祯帝则认为陕西三边同蒙古部落相邻,洪承畴肩负边防重任,不能轻易动弹。

    于是崇祯便将眼光盯上了正在南方督税的陈渊。

    陈渊在前年前以新建之军大败陕西巨寇神一魁,在朝堂上下都留下了能征惯战之名,让其带兵剿匪,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陈渊目前有督税之职,但明显剿灭起义军更为事急,于是崇祯便下旨让陈渊转任五省总督,节制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兵马,视贼所向,随方剿抚。

    可陈渊刚失双亲,按例是要去职丁忧的,现在崇祯又要他去镇压农民起义军,却是让他为难起来。

    自古忠孝难两全,现在是要他作出选择的时候了。

    陈渊起身接旨,面色忧愁,他把宣旨太监拉到一边,悄声说道:“公公,我前段时间刚接到书信,言我父母双亲去世,照例是要丁忧的,这旨如何奉得?”

    “啊!有这事?”宣旨太监也是惊讶,又说:“朝堂大臣与皇上都不知大人双亲尽失的消息,所以才下的旨,如今这等情况,大人只能先去赴职,待我回京之后,将情况禀明皇上,然后再请他圣裁了。”

    陈渊无奈,只能一边答谢宣旨的太监,一边着手准备起身去赴五省总督的职了。

    当前形式,农民起义军的主力集中在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

    入川的农民起义军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豫西和湖广郧阳西入陕西兴安地区的起义军,他们在遭到明军的阻击以后,向南折入四川;另一部分是从湖广郧阳地区,经长江北岸的大山区入川。

    后一部分起义军在二月时攻克夔州府,从而打开了入川的门户。明四川当局连忙调集驻军和土司出兵阻止,防止起义军入其腹心地带。

    在川军之中,有赫赫有名的女将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军。

    农民军首领惧于秦良玉的威名,不战而逃,秦良玉率军追击,恰好撞见正在回川的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两军前后夹击,大败农民军,使他们退走湖广。

    农民军当时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川东北地区。这里层峦起伏,多是深山老林,农业生产很不发达,无法解决大队人马的粮食供应。所以,这路农民军不久又分道出川,一部分东返湖广,大部分北上陕西。

    这样,随着明重兵集结,河南、湖广,农民军的主力又像捉迷藏一样,又回到了起义的发源地陕西。

    于是,陈渊便传讯令到陕西,让巡抚练国事领兵南下,阻止农民军势力在陕西的扩散。

    同时让总兵邓玘领川兵,会同土司官马凤仪率军北上,防止农民军又窜入四川北部的广大山区之中。

    陈渊本人则西进湖广,调集左良玉,曹文诏,李卑,汤九州数部会集怀庆府,准备西出函谷关,入陕剿贼。

    三路大军合围,农民军即将成为翁中之鳖。

    本章完

第67章 夺情() 
陈渊父母双亡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崇祯对此却是不以为然的,他大手一挥,又下旨宣布对陈渊进行夺情。

    可此举却引来众臣非议,一时间反对的奏折落满了崇祯的案头。大家态度鲜明,直言皇帝作法失宜。

    其中以少詹事黄道周言辞最为激烈。

    黄道周,字幼平,福建漳浦人,因为多年在铜山孤岛的石室内读书,天下学人都称他为石斋先生。早年加入东林党,是东林党的骨干成员。

    他的学识渊博,在理学和《周易》方面的修养犹深,而且节操高尚,为人严肃不苟,被人认为道德文章均堪为楷模,名声之盛,遍及九州,学问之深,蔚为大宗。

    其性格也是强项耿直,所以在听闻崇祯要对陈渊进行夺情时,立马上奏言:

    “天理人论,大道之行。陛下夺情陈渊,是废之以孝治,悖之于道德。

    自古君王以孝治国,今陛下废孝义,又用何统天下?

    陛下万民之表率,尚且不昌孝道,又何于小民行孝?

    至时,国体失格,王朝亡矣,陛下又当作何为?”

    黄道周以三问质崇祯,奏折传至内阁,被人传抄,弄的朝廷上下皆知此了此事。

    黄道周身为理学宗师,其影响力非一般言官可比,于是奏章被批露出后,朝士们都在奔走相告,为他摇旗呐喊,一时声势巨大。

    崇祯一下子站在了孝义的反面,这对他简直是种侮辱。

    他怒不可遏,马上把黄道周叫来平台,当着众臣的面要与其对质。

    崇祯说:“现在国势危艰,正是用人之计,我夺陈渊的情,那是为朝廷着想。你到好,在那空口白言,传播佞语,到底是何居心?”

    面对皇帝的龙颜之怒,黄道周丝毫不惧,仗义执言道:“臣并无什么居心,臣之为国也丝毫不在陛下之下,陛下只知操兵平贼为为国,却不知顺天理,定人心也是为国。

    如今私欲横流,道德日下,正是需要陛下带头正风气的时候,可陛下却视天理道德于无物,肆意夺取臣子的人伦孝义,臣不得不言。”

    见他说的有板有眼,崇祯更加生气,“你一身学问,难道就只学了一个‘孝’字吗?却不知忠孝忠孝,亦是忠字当先,三纲五常,也有君为臣纲一条,你取重就轻,明显是在混淆是非。”

    “臣子尽忠,自是本分,但陈渊并没有主动请缨之事,乃是陛下夺情逼迫陈渊赴职,此并非尽忠,乃是陛下私欲所至耳,为陛下一人私欲抛弃孝义,这忠不尽也罢。”

    理学大师就是理学大师,尽管崇祯步步紧逼,但几轮下来,黄道周就将自己立于道德的至高点上,让崇祯无话可说。

    “你偏矫恣肆,就只会在纲常作文章,看似高高在上,实则沽名钓誉而已,如此姿态,怎能用你,你下去等着侯职吧。”

    崇祯辨不过黄道周,可也并不打算放过他。

    黄道周却道:“有一事还得于陛下言清,臣进言议事,完全是出于臣子之责,如若今日臣因敢言进献而被陛下处杀,天下之人要如何看待陛下臣不敢做保证,所以还望陛下在做决定之前体察清楚。”

    说完,他一身正气地退下了。

    崇祯这次算是领教了什么叫理学大宗,这次辩论,他本想在众臣面前让黄道宗出丑,却不想反被对方羞辱了一番。

    而且正如黄道周所说的,崇祯并不能把他怎么样。

    黄道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