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龙夺嫡-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祚乐呵呵地道:“索大人所言极是,没钱自然是什么事都办不成地,本王算了笔帐。通盘子计划总共需要三、四千万两银子,即便是启动计划少说也得有个四百两银子,难是难了点,不过却也不是没法子解决地。按计划将在杭州、上海、青岛、天津、金陵各设立一个码头,这五个地方原本就有码头,虽小但也可用,计划开始之初稍加修整暂且用着,待日后再行扩建,这部分费用大约需五十万两银子。船队的组建虽说耗时长了些,但可以边造船边投入使用。并不一定要等到组成完整的船队,如此一来还能顺带训练水手,这部分的费用高了些,。大约需要投入两百多万两银子。也就是说计划的启动部分只需要两百五十万两即可。”
“可朝廷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如此多的银子,还有即便是造船图纸有了。又由谁来建造?难不成毅王爷会变戏法?”索额图步步紧逼,丝毫没有放松。
“索大人无须担心,本王倒是有个法子——以捐资换盐引。天下重利莫过于盐铁,概因此二物为朝廷专售。若是擅开盐铁私售,必将扰乱财政岁入,但本王此法却无此忧虑:第一,限定参与者的资格,首先得是皇商。其次,限定参与者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五人,参与者须先交保证金为押。
第三,投标竞价,价高者得,第四,限定时间,朝廷售让盐引只是权宜之策,时间限定为两年。第五,规定持有盐引者不得私下转让盐引,且只能按朝廷划分的区域各自销售。
至于建造船舶更是无须担忧,工部现有地造船厂子确实不足以承担此项重任,不过本王前些年偶发兴趣,却也有了个不算小的造船厂,再多招募些人手也足以承担此项任务的了,朝廷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采购船只。具体地是朝廷只需先付三成的订金,船厂即可开工建造;待半时,朝廷再付四成;待船完工之后,验收合格即付尾款。如此一来,朝廷先期投入造船的银两不超过一百万两,加上修缮旧码头、建造新码头之费用大约需投入八十万两,至于设立海关、乃至训练水手、官兵俸禄等等琐碎开销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五十万两银子。索大人可还有疑问?”
胤祚的这一长篇大论放之后世一点也不稀奇,不过就是那些子分期付款、公开集资之类的把戏,可在这会儿提出来那可就新鲜了,胤祚刚说完,下头那些个朝廷众臣立刻议论了起来,嗡嗡之声大作。
索额图听得直皱眉,他可不相信胤祚此举全是出于公心,但一时之间也找不出胤祚这番话的漏洞之所在,也搞不明白胤祚如此做法的用意何在,楞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道:“这法子能不能行,姑且不论,即便是这一揽子计划可行,涉及面之广为我朝前所未有之事,若是稍有不谐,怕是影响甚大,不可不慎,老臣以为此事尚需琢磨,即便真要实施也得由老成持重地朝廷大员掌总为好,不知毅郡王以为如何?”
靠!这该死的老狐狸终于露出那根大尾巴了,嘿嘿,老成持重之大员?妈的,不就是指你自己吗?想抢班夺权,没门儿,难不成老子忙乎了半天,您老小子一句话就把桃子摘了去。不过这话心里想想可以,说是说不得的,索额图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地,还真不好回答,胤祚眼珠子一转,乐呵呵地道:“索大人言之有理,不过本王却以为谁来掌总此事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此事琐碎,事务繁杂,掌总之人不但要熟知通盘计划,还得有旺盛地精力,否则难以承担此重任,不知索大人以为如何?”
“呵呵,毅郡王说地是,有理,有理。”索额图满脸子笑容,一点都没有奸计被识破之后的尴尬。
索额图刚退了下去,缪彤老爷子又跳了出来,这位老爷子方正得有些过头了,学问是好,却不是块当官地好材料,当了一辈子的翰林,眼里头容不得有违祖训的事务,这会儿开始发难了:“老臣以为毅郡王此折有违祖训,哗众取宠,奇巧淫技,有违圣人治世之道,实非朝廷之福,老臣以为圣上当驳回此折。”
康熙老爷子笑呵呵地看着胤祚道:“小六儿对此又有何解释啊?”
唉,这缪老夫子跑出来凑什么热闹啊,还真是食古不化,娘的,老古薰一个。胤祚心里头暗骂,脸上却不敢有丝毫的表示,毕竟这位老夫子官儿虽小,却是所有阿哥的老师,尊师重道还是得讲的。胤祚略一沉吟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缪师的话虽是有理,但儿臣却另有看法。但凡圣君治世莫不以百姓为重,现如今一石漕粮从产地运至京师,其价为产地的四倍还多,各地为转嫁漕赋,定额一石,常实征34,甚至高达7至8石。而由此引发的拖欠漕粮、狱讼,以及“闹仓”事件层出不穷,实为一大弊政。若是依此折而行,一石漕粮从产地运抵京师,其价仅为两倍,大大降低了漕赋,与民有理。再者,开发河渠水利,不但原有的田地能有灌溉之利,还能额外多得良田数万亩,既可以安置漕丁,又可以增加国库收入,此利国利民之事有何不可为之说。

到了这会儿,老二、老大两派都已出了招,不过都被胤祚轻松化解了,老三虽是个打黑拳的高手,可得了好处,这会儿也就乐得闷声发财,他那一系的人马都按兵不动地看着热闹,老八一伙眼见康熙老爷子早已意动,也不会出来搅乱子,就这么着,朝堂上下竟然出现了诡异的安静。
康熙老爷子虽说意动,但毕竟此事关系不小,并不是朝堂辩论一番就能成事的,再说辩了这许久,早已过了用午膳的时辰,大家伙也都乏了,老爷子传下旨意,令朝臣们各自上书建议,也就此退了朝。
成功在望,胤祚心里头得意得紧,回府的路上,自个儿在大轿子里笑得别提多开心了,不过回到王府之后,胤祚可就笑不出来了……
第一百零四章 各念各的经
         海运是扇门,是扇打破闭关锁国的大门。自打大清立朝以来,为防备盘踞台湾的郑氏势力,一直采取的是靖海之策。即便是郑氏已降,海禁依旧未开,关起门来称天朝上国,虽说与外界并未完全隔绝,但外贸额度小得可怜。值此西方世界高速发展的时代,泱泱大国的中华却慢慢有些落伍了,不仅是在技术上,更主要的是在思想上全面落伍了,只有打开海运这扇门,才能展开海外贸易,也才有机会跟上当今世界的大跃进潮流。
一想起前世那些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之类的惨事儿,胤祚的心总是沉得难受,不管从一个穿越者或是有志于大位的阿哥的角度来说,他都绝不会允许这等事儿再有发生的可能性,可真要想打破闭关锁国的既定政策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先不说朝臣们的反对——那帮子只懂得之乎者也的儒教徒们,除了会做些毫无用处的狗屁文章外,就只知道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无需外来的奇淫巧技,旁的事儿就一概不知。即便是自认心胸开阔,还跟着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来华的传教士学过几年外文的康熙老爷子也不会同意开放海禁,无他,老爷子自身从骨子里说也是个儒教徒。
想要从正面突破闭关锁国之策基本上是没有希望的,胤祚也不会傻到直接去撞那堵根本就撞不开的墙,不过迂回前进,在墙上先开个小窗子却是可能的——这会儿利用办河工差使的机会,先将海运漕粮之时搞定。海运一旦开始,接下来清剿海盗、与葡萄牙、西班牙这两海上强国的对话也就再所难免,如此一来,大清弱小的水师挨扁就是难免的事儿,以康熙老爷子好面子的个性。必然无法容忍吃哑巴亏,那就下来可就热闹了。
要建海军要钱,要技术,这就逼得大清朝不得不向前迈进,不但要搞海外贸易。还要有海外势力,到那时,一扇小窗就成了大门,而胤祚要地就是这么个结果,虽说其间凶险重重。困难多多,可胤祚绝对不会放弃的。不但是为了子孙后代。也是为了他自个儿的大业。眼瞅着战车即将启动,胤祚的心情着实兴奋的很,不过当林轩毅告诉一个消息地时候,胤祚就有些乐不起来了。zuilu书院“恭喜王爷要当父亲了。”林轩毅满脸子平静地说道,话虽说是恭喜。不过林轩毅的脸上一点儿恭喜的意思都没有。
“谁?我?当父亲?”胤祚立时傻了眼:这都哪跟哪的事啊,咱都还没大婚呢,咋跑出个孩子来了?
“今儿个王爷上早朝之后。刘长鄂来了,说是天津卫那两个丫头都有了,让王爷看该怎么办?”林轩毅不紧不慢地说道。
靠!忙晕了头,把春兰、秋菊这两丫头都忘到天边去了,惭愧我要当爹了,哈哈哈,咱还真是神枪手,当爹了,哈哈哈,爽啊!胤祚乐得合不拢嘴,不过林轩毅下一句话就让胤祚的笑脸呆滞了。
“王爷就要大婚了。”
啊,大婚,兰月儿?胤祚愣住了。这年月阿哥们婚前有几个侍妾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别说阿哥们,就是那些富有地人家里,这也算是正常之事,不过有一条却是麻烦的紧——寻常人家侍妾在主人大婚前生了儿女,了不得也就是当了姨娘,可这事儿搁阿哥们身上就有些麻烦了。
按清制,要想成为阿哥地福晋,哪怕是侧福晋都得讲究个身份,正福晋就不必说了,那得是上三旗地出身,即便是侧福晋也得是旗人,像春兰、秋菊这般出身贱籍的女子别说是当侧福晋了,连阿哥的门都进不得,不过孩子却还是有地位的,按常规,孩子一出生就得抱回王府,而那两个丫头则进不得王府的大门,一辈子都见不着自己地孩子。
换作是其他阿哥却也不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大不了大婚之后再把孩子接回来,那两丫头就扔在一边随他去了,阿哥们身边压根儿就不缺美女,也用不着费什么精神,可胤祚不同,倒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说头,只是来自后世的他深知没有母爱地孩子性格上必然有缺陷,胤祚可不想自个儿的孩子也是那么号人物。
真要让那两丫头进门也不是没有办法,抬旗——这可是大清朝独有的玩意儿,所谓“抬”,即由低向高提升之意。抬旗乃是褒奖酬劳之举,是旗员改变身份地位的一种重要途经,是一种显赫的荣耀。而获此殊荣多由皇帝特旨或部议。以胤祚的手段要将这两丫头变成旗人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可问题又出来了:大婚都还没办呢,自个儿就有了两孩子,不管兰月儿怎么阔达,总不免有些子难受,她一难受不要紧,那两丫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家务事一旦闹将起来,胤祚也就没个安生了,还不说这两丫头要真进了门,指不定哪天被其他人戳穿了身份底细参上一本又是件烦心事。zuilu书院娘的,这事儿搅的,唉,一时痛快了,麻烦可就跟着来了。胤祚皱着眉头在室内踱来踱去,最后还是决定先将两丫头抬入旗再说,其他的事等大婚后再处理。
婚事可以先不管,眼下要紧的是海运的折子不能出乱子,胤祚将婚事抛到了脑后,将今日早朝的事儿跟林轩毅描述了一番。林轩毅听完之后,沉思了一下道:“王爷,海运的折子通过已成定局,不过能不能抓在王爷手上却还在未定之天,接下来还有得忙的。”
胤祚心里头也明白这个道理,虽说折子是自个儿上的,可不见得老爷子就一定会让自个儿负责此事,真要是被别的阿哥抢了去,那才真是个大笑话,当下与林轩毅就着可能发生的情况讨论了起来。
胤祚在忙着,其他阿哥也没闲着,这会儿都起自个儿的人马议着呢。老三府上倒也安生,反正祚。只要能捞到好处就成。头前胤祚答应的土地专售局虽说油水十足,可在整个一揽子计划里头就算不上什么了,老三一伙眼瞅着一大篮子肉,自个儿就只分到一根骨头,心里头自然不痛快。这不,召集了老五、老七并着几个篾片相公商议开了,主旨就一条,能多捞一点是一点,倒也整出了几份折子。就等着上奏抢好处了。
眼瞅着胤祚得了势,太子胤礽心里头别提多腻了。可又不敢跟康熙老爷子对着干。这会儿见海运折子通过基本已成了定局,心里头可就活络开了,满心思打着算盘要摘桃子了,这不,毓庆宫里这会儿热闹着呢。索额图、朱天保、陈天遒、凌普等等一大溜太子心腹都在忙着呢。
如果说老三一伙仅仅是想抢块肉,太子就是打算连锅端,除了名声留给胤祚外。其他的都不想放过。一大伙子人商议了良久,最后整出了个章程,那就是海运的事儿不管落到谁手里都不能叫胤祚得了去,太子自个儿是不能出面争差使的,可索额图可以。身为保和殿大学士,排在上书房大臣之首,索额图出面总揽海运却也说得过去,不过尽管索额图权倾一时,门生故吏众多,可光靠太子一系地人马要想得到这份差使却也办不到,还得联络其他几个阿哥的势力,大家伙可就忙碌开了,该联系朝臣的联络朝臣,该跟那些子阿哥通气的也没拉下,一时间京城官场热闹非凡,大小官员们上窜下跳,相互通着声气,各自忙乎着写奏章。
老大就一傻冒,可也准备了份折子,推荐的却是他自个儿,也不管老爷子会不会同意,刚下了朝,让手下人赶紧理了个奏折,第一个就呈了上去,不过康熙老爷子连话都没回一个,只是让他候着。
老八一伙子也在议着这份海运地折子,不过更多的是在议胤祚的心。当老九胤禟将今儿个早朝的情况介绍完之后,从来都是最后一个发言的温瑞和此次却首先开了口:“六阿哥怕是起心了。”此话一出,顿时将满屋子地人都打傻了眼,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温瑞和,不知该说些什么。
老十胤锇火爆地跳了起来:“他娘的老六,该死,大家伙一起上奏,将海运地事儿给他搅黄了,断不能让他得了好去。”
老九抖了抖肥胖地双颊,阴阴地道:“头前就发现老六不地道,这会儿好了,果然起了意了,要我说,先前河工那次就不能便宜了他,大家伙不信,嘿,这回……”
老八胤禩挥了挥手打断了老九的废话,冷着脸思索了一阵,双眼厉芒一闪而过,笑了笑道:“看样子,老六怕是真的有心了,唉,本贝勒一向与人为善,断料不到自家兄弟会如此相待,也罢,先走走看。”停了停又道:“温先生意下如何?”
“毅郡王所图非小,此人实乃大敌,不过此刻贝勒爷要面对的并不是只有毅郡王一个,别忘了还有个主儿正坐在宫里呢,若是此刻就斗了起来,没地便宜了那位。”温瑞和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
“不错,是这个理儿,本贝勒料定那位主儿断不会就此罢手,想来还会有波折,咱们还是坐山观虎斗也成。”胤禩幽幽地说道。
“以普横想来,宫里那位能出的也就只有一招:推出索额图来抢着摘桃子,若普横料得不差,宫里那位很快就会派人来地,贝勒爷只需先应承着,引而不发,等那两位斗的狠了,贝勒爷也不见得不能摘到桃子。”温瑞和一拈胡须,微笑着道出了应对之策。正当大伙儿拍手叫好之际,管家来报:东宫侍讲、翰林院学士陈天遒来访。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也罢,本贝勒就见见这位使者。大家伙先避避。”胤禩笑呵呵地道了一声,让管家将人迎进书房。
陈天遒,山西太原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及第,翰林院学士,东宫侍讲,号称辩才无双,这会儿见到了胤禩自然是滔滔不绝地大谈了一通,啥子君君臣臣,兄弟友爱,既说到太子念记着八贝勒,又猛夸八贝勒勤于政事,声明显著,向来为圣上所倚重等等,接着话音一转,谈起了索额图、索大人对海运有着颇深的了解云云,总而言之就一个意思:要求胤禩支持索额图掌总海运一事,其间也没忘了许下一堆空口诺言。
胤禩何许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