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孩子果然是好灵性,等到了将来,不晓得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只可惜,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突破后的喜悦,无疑是巨大的!
    但同样,也有痛苦。初明劲力之法,对这”劲,的运用还不成熟,以至于第二天醒来后,郑言庆的双手通红,肿的好像包子一样。毛小念用药酒槎挂,疼的郑言庆不停呲牙。小念却不停的偷笑,因为在这一刻,她才会觉得言庆是个孩子。
    一天后,窦奉节随着父亲黛轨,动身前往资阳。
    言庆送窦奉节至洛阳十里亭,两人才依依不舍的,洒泪而别。窦轨没有和言庆说什么,只是在窦奉节上了鸟车之后,他朝着郑言庆拱手,在马上微微欠身。
    这是有违礼制的举动,但也代表了窦轨对言庆深深的谢意。
    若非郑言庆那晚的一席话,只怕他这一辈子,都会忽视与儿子的亲情。说起来,言庆是为他挽回了一段父子情,即便是有违示刷,郑言庆倒也能坦然的接受。
    目送窦奉节一行马车渐行渐远,郑言庆在十里亭中,久久驻足。。。
    入冬后的第六天,初雪来临。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际飘落,在一夜之间将河洛大地,染成一片苍茫的雪白。
    杨广自春季开始一路北巡,从洛阳到涿郡,又从涿都到了栓井郡,而后更抵达启民可汗王庭。自王庭南贩,途经太原、河内,与冬雪来临前的头一天,还都洛阳。
    说起来也真有些奇怪,杨广营建东都,一方面是因为河洛富庶,二来则是因为要震慑山东士马,可这洛阳城建好了,更营建了美轮美奂的西苑,杨广却好像不愿意在洛阳停留一样。据说,返回洛阳的第一天,他就下诏,要在开春后西巡。
    据说连路程都选择好了,只等开春冰雪消融。
    这似乎不像是一个帝国的皇帝,更像是一位喜欢游山玩水的名士。当然了,西巡也不是没有原因,大业三年,隋焰帝派薛世雄出兵西域,击溃了吐谷浑人,并设立四郡。
    这时候出巡,自然有宣扬武勋,平抚西北的心思。
    可你一个皇耸,整日里不呆在帝都里面,终究有不务正业之嫌。
    郑言庆推开了竹窗,一股寨风夹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扑面而来,令竹楼里的气温随降。
    “言庆哥哥,你听说了没有?”
    郑宏毅坐在屋子里,一边和徐世绩下着双陆棋,一边笑嘻嘻的扭头向郑言庆看去。
    窦奉节是走了,可并不代表着郑言庆这边能安静下来。
    眼见着要到年关了,颜师古多年未曾还家,故而生出回家祭祖的心思。这本是人之常情,郑仁基也不可能阻拦。只是颜师古一走,郑宏毅和徐世绩的学业可就要耽搁了。
    徐世绩已十三岁了,来年就可能入官学,正是最紧要的时候。
    后来还是崔夫人私下里说:“颜先生要回家祭祖,也是一件大事情,阻拦不得C
    宏毅和徐世绩的学业也不好耽搁。。。不如这样,让他们去竹园怎么样?”
    自从郑言庆先前主动登门,崔夫人派人请郑言庆写了一副字,两边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其实,两边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恩怨。
    当初是郑世安挡了崔夫人的财路,让崔大人心里不痛快。如今,郑世安已经归宗,论辈分还是郑仁基的叔父辈儿,“加之言庆的声名响亮,竹园自郑世安祖孔住进去以后,就没有再依靠安远堂半分。没有了利益的纠葛,加上郑宏毅对言庆又是极为亲热,以至于崔夫人渐渐也没了怨念。之前她找言庆求字,也不是很肯定,言庆会给她这面子。哪知道(更/新/最/快 http://w/a|p。1|  6|  k|x|s。c|o|М)人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崔夫人对外可就有了脸面。
    郑仁基一开始不太同意,倒不是因为看不起郑言庆,而是怕言庆年纪太小,几个小孩子聚在一起,反而耽搁了学业。
    崔夫人说:“郑言庆年纪虽然小,可做事情却很稳重,活脱脱像个小大人。
    你忘记了早先那雄大海的事情吗?你没有办成,可人家却不声不响的,大事化小。
    要我说
    宏毅过去也没什么不好。有郑言庆在那里,徐世绩也会更努力,你说是不是?”
    就这样,竹园就成了郑家的托儿所。
    言庆摇头问道:“听说什么?”
    “倭奴国的蛮夷真是可笑,竟然在国书之中写出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我听人说,陛下看罢之后很不高兴,把鸿驴卿狠狠的责备的一通,甚至没有召见那倭奴国使者。”
    “海外蛮夷,不知所谓!”
    关于日本人上书的这一段,言庆依稀记得,在资治通鉴中看到过。
    好像杨广很不高兴,还说:蛮夷书无礼者,勿复以闻。
    以后像这样的国书,就不要让我知道!
    郑言庆听得出来,徐世绩对倭奴国人很是看不起。
    事实上,这大隋朝的疆域中,特别是洛阳城里,又有多少人看得起呢?
    “然后呢?”
    徐世绩说:“前两天听郑家叔叔说,陛下准备派人和那些蛮夷一同前往海外,权作回礼。”
    “哦?”
    “听说还赏赐了不少好东西呢。”
    郑言庆嘴角一撇,露出一抹冷冷的笑意。
    徐世绩看到了郑言庆的冷笑,疑惑的问道:“这是宣扬我大隋朝之气度的事情,言庆你似乎不以为然?”
    “我在想,若我是蛮夷,我也会跑来上书。”
    “哦?”
    “你想想看,只要递交上一纸国书,磕几个头,说几句好听的话,就可以得到大笔的赏赐,这生意可真够划算。自有汉以来如是,没想到如今还是这个样子。
    昔年匈奴占居了朔方,打得赢就冲过来,打不赢得到的好处更多。
    几百年过后,我汉人被杀得本书转载ㄧбk文学网wαр.1⑥κXs.сom十室九空,还被戏称为,两脚羊”任由蛮夷宰刻。几百年前是这样,几百年后又是这样。要我说,打了胜仗的还不如那战败者呢。”
    郑宏毅听不太懂”可是不代表徐世绩听不明白。
    他先是一怔,旋即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轻声问道:“那倭奴再岂能和匈奴相比,言庆此言不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霍骠骑击胡千里之时,我们可曾想到,有朝一日会遭匈奴屠戮?”
    “这个。。。。”
    倭奴国现在是倭奴国,看上去很弱小,看上去很温顺;然烈你能保证以后他们不是祸害吗?霍去病杀得匈奴血流成河,天底下都认为匈奴人成不了什么气候。
    可是五胡乱华时,第一个举起屠刀的不就是那些匈奴人吗?
    郑言庆知道,他此时无法去改变什么。他不可能把他的声音传递出去,也不可能让隋炀帝杨广改变主意,但是他却希望,能影响身边的人,郑宏毅也好,徐世绩也罢,慢慢的去影响,徐世绩日后必然是一代军神,希望他能产生一些作作用。
    “宏毅,你帮我去看看细接和四眼,把它们抱上来吧。”
    郑宏毅答应了一声,跑下竹楼。
    言庆坐在徐世绩的对面,“今日倭奴国以师法我,看似温良恭顺。我大隋朝堂上,尽是要仁德教化之言。可殊不知,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教会了徒弟饿死老师父。
    我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关起门来自以为强大,盘铭曰:芶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天下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不断的发展。我们应该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去教化整个世界。但这个教化,并非是以什么仁德去感婷,我六真认为,教化异族,当用铁与血才有效果,仁德只是辅助的手段,但绝不能拿来做教化的主导。”
    徐世绩默默聆听,突然抬头问道:“言庆,你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
    “因为我觉得,你将来一定会有大作为!”
    “啊?”
    徐世绩不由得愕然,疑惑的看着郑言庆。
    他甚至觉得,郑言庆是在挖苦他。他年龄比郑言庆大,才学和见识却似乎远不如郑言庆。不过当他直祝郑言庆的双眸时,却发现那眼睛里,并无半点讥讽之意。
    言庆的这些话,发自肺腑!
    徐世绪不由得心中感动,郑言庆如此看重他,甚至令他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若有朝一日,我真能如言庆所说,有大作为。。。。。。绝不亡言庆今日之言。”
    郑言庆闻听,不由得笑了!
    今日洒下一颗种子,但不知来日生根发芽,会缤放出怎样的容颜?他相信,只要他能够不断的去播撒种子,终有一天,会有一片广袤的森林。而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第十章 流言
    第二天一早,郑言庆正准备和雄大锤出发,郑仁慕却派人过来了。
    “老叔,大公子有请!“
    如果郑仁基是请郑言庆过去,一点都不稀奇。可谁都知道,郑仁基不是很喜欢郑世安,过去几年当中,除了在将军堂外一次短暂的交集之外,两人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即便是回荥阳祭祖,也会错开行程,以免碰到了以后会产生尴尬。
    郑世安有些奇怪,“大公子请我?有什么事情吗?”
    郑为善低声道:“昨夜荥阳来人了,听说大老爷的身子骨越发不好,恐难熬过这个冬天。大公子请您过去,恐怕就是说这件事。“
    “老……爷他,不行了?”
    不管郑世安对郑仁基怀有怎样的看法,可是对郑家,对郑大士,始终抱有感情。
    好歹和郑大士从小长大,而且是出生入死。
    闻郑大士病危的消息之后,郑世安心生悲戚。早先的一点怨念,也随之烟消云散。他连忙把郑言庆叫过来:“言庆啊,和我去一趟洛阳,听说大老爷快不行了!”
    郑言庆一怔,倒也没有考虑太多。
    “那我们赶快走吧。“
    郑世安换上衣服,找来了王正和雄大锤两人。对于郑家,雄大锤也好,王正也罢,感情很复杂。都是几代人依附于郑家的羽翼之下,早年更为了郑家血战沙场,出生入死。说没有感情?那纯属假话!但也不能否认,几年前郑家的一系列举动,是伤了他们的心。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能忘记郑家,于是两人点头,分头行动起来。
    徐世绩也跟着一起去了,在车上忧心忡忡的问道:“言庆,大老爷不会有事吧。”
    郑言庆没有看见郑大士的状况,所以也不好回答。
    一行人匆匆来到郑府,才一下车,就见郑府门前车马排成长龙,家奴们正往车上搬运行李。
    看样子,情况的确不太好!
    言庆等人走进郑府大门,郑为善直接把祖别二人引到了中堂去。徐世绩去找郑宏毅打听消息了,话计看到这个乱劲儿,心里也不免感到一丝焦虑和担忧。
    郑仁基这是要搬家啊……
    难道说,郑大士的情况已经坏到了郑仁基不得不离开洛阳吗?
    郑言庆正猜测着郑仁基把他们祖孙找来的目的,郑仁基从后堂转了出来,一脸忧虑之色。
    “大公子,大老爷他怎样了?”让郑世安开口称呼郑仁基做贤侄,郑世安还真就叫不出来。索性还是依着早先的称呼,大家听着都省事。郑仁基轻轻点头,摆手示意郑世安和郑言庆坐下来。
    “昨日安远堂传信过来,父亲的身子骨越来越差。特别是入冬以来,情况越发严重。前些日子开始呕血,家里人担心撑不过这个冬天……我昨日已连夜向朝廷请求致仕,朝廷方面也批示下来,统一了我的请求”
    “啊!”
    郑世安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致仕,等于辞官不做。郑仁基这两年虽然不得已,但多少也是个五品官。郑家虽比不得早年,可若是操作的好了,也不是没有升迁的机会。可他现在一致仕……可就等于断了前程。除非朝廷重新启用他,否则郑仁基这辈子也就没希望了。
    见郑世安吃惊,郑仁基笑了笑。
    “老叔,你莫奇怪,其实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
    陛下设立六司,我这曹掾的职务,已经可有可无……颜籀走之前也劝说我,不要再留恋这个位子了。以我个人而言,对这个位子也无甚留恋。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如今这洛阳眼见着快要成为都城,情况越发复杂。高颖贺若弼两位大人的事情,与我也是个警醒。父亲病危,我正好借此机会,从这是非之地离开。”
    出乎郑世安的意料,郑仁基对他的称呼,倒是显得领为尊重,甚至听着很亲热。
    他轻轻领首,表示理解郑仁基的这番言语。
    “这是父亲写来的书信,他的意思也是让我离开洛阳。
    不过父亲在信中提到了您,要我务必请您一起回去……他说,想要和您见上一面。”
    郑言庆闻听,心里蓦地一动。
    有一种奇怪的直觉,郑大士要诸郑世安回去,并不只是为了见上一面那么简单吧。
    有心想替郑世安拒绝,但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而且,看郑世安那激动而焦躁的模样,郑言庆也清楚,他恐怕无法劝说郑世安拒绝。
    郑世安连连点头,“大公子,那咱们何时动身?”
    “当然是越快越好,天黑前咱们动身的话,前半夜之前就可以抵达偃师,最迟后日晌午,应该能回到荥阳。”
    “那我立刻回去准备。”
    郑世安拉着言庆的手,起身就要往外走。
    郑言庆却突然停住了脚步,扭头疑惑的问道:“郑叔叔,世绩他也要去荥阳吗?”
    “世绩的事情,有一点麻烦。”
    郑仁基蹙眉回答道:“依着他父亲的想法,是想让他在洛阳就学,将来可以求取功名。我已经帮他疏通了关系,来年开春若能过了考试,就可以顺利就学。
    我父亲的意思,也是希望能让世绩留在洛阳,毕竟在这里眼界能宽些,对他有好处。”
    原来如此,看样子郑仁1⑹k小说手机站wap。⑴⑹kxs。CоМ整理基已经拿定了主意。
    可不知为什么,郑言庆总觉得有些古怪。但他又说不清,究竟什么地方有问题。
    郑大士病危的事情应该不会有假!
    这年头极重孝名,即便是郑仁基想耍什么花样,估计也不太敢拿这样一个名目出来。
    “言庆,你就别回去了!“
    “为什么?”
    在回去的路上,郑世安突然庄重的说道,“李某先生不是来信说,为你找好了老师吗?大老爷这一病,估计一时半会儿的不会结束。你回荣阳的话,万一你那老师找上门来,而你又不在,岂不是错过了大好的机缘?你如今,求学为重。
    大公子也说了,洛阳这地方眼界宽广,能历练人。
    连徐世绩都要留下来,你更不能走。。。荣阳太小,我怕你回去,耽搁了你的前程。”
    说起来,荣阳不算小。
    在河洛地区,是除却了洛阳之外的第二大城市。
    然则洛阳现在有成为都城的趋势,和荣阳之间的距离,只可能是越来越大。所以郑世安还是希望言庆能继续留在洛阳。接照他的想法,等回去见过了郑大士,他也要回来。
    郑言庆不太乐意,可郑世安的态度却非常坚决。
    回到划园之后,他请王正留驻此地,可以照顾郑言庆。
    然后就匆匆收拾了几件衣服,骑上了那头青驴,赶回洛阳城与郑仁基汇合一处。
    正午时分,徐世绩骑着一匹马,带着自己的衣物过来。
    “言庆,宏毅和大公子他们回去了,郑管家留下来照顾这边的产业。我想了想,觉得还是住在你这边比较好。下午郑管家还会送来一些书,是大公子留给你的。”
    “留给我?”
    郑言庆诧异的看着郑宏毅,心里不禁奇怪:我和郑家,何时有这么好的交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