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唐传奇-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知道就好,除去萧隐只是第一步,我的第二步棋还要你亲自去执行,你明日就动身去江南吧!”
    “孩儿知道了。”
    萧隐是在草拟第二次科举考试的提案时得到的消息,在朝廷发布的《奸臣录》中竟然有自己的名字,在第二百一十二条写着:至德二年贼破河南府,河南府参军萧隐士化名萧隐逃遁,后被贼军所执,遂降,授颖南县县令,现在金陵府为职事官。
    萧隐呆呆的看着这份还带着油墨香味的《奸臣录》,眼中尽是无尽的悲凉,突然他惨然一笑,一口血喷了出来,仰天倒下。
    闻萧隐吐血,李月几乎是跑着去了萧隐的官署,这时萧隐已被抬入内房,尚未苏醒,李月见他面若金纸,气息奄奄,连忙把住他的脉博,这时旁边的医官说道:“殿下,萧大人是气急攻心所致,再加上他长期过度劳累,下官恐怕萧大人不妙。”
    李月沉着脸转头问旁边的萧隐下属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属下不知,当时萧大人正在看京里送来的一份刺举,便突然这样了。”
    “什么刺举?”
    有人把《奸臣录》一册递与李月,李月心中一动,便急速的翻阅起来,果然在第七页上看到了萧隐的名字,李月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他见这本《奸臣录》十分崭新,显然没有被传阅和勾批过,突然感觉不对,便急忙问道:“此书是从朝廷哪里传来?”
    “回殿下,是吏部。”
    “可曾先递士曹事还是直接就是传递给萧大人的?”
    “批文上是直接给萧大人的。”
    “不对!按常规是应先由士曹士勾阅,方才传到萧大人处,此事不合常理,必有蹊跷!”
    当夜,李月便写信给京城的韩滉,请他帮助查到此份刺举是由何人传来。
    萧隐晕倒后,便一直昏迷不醒,眼看他一天天的衰亡,死神已经开始向他招手,李月知道,这是萧隐自己心萌死意,对他来说,死便是唯一的解脱。
    在第三天时,李月便亲自去了京城,他要为萧隐辨白伸冤,他一定要将萧隐的名字从《奸臣录》去掉,且不惜一切代价,无论如何这都是自己给萧隐带来的不幸。
    就在李月赴京为萧隐之事进行交涉的时候,在杭州的盐官、新城、唐山三县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冲突,起因是这样的:杭州刺史李良是江南十五州的刺史中比较支持土改的官员,因而杭州的土地清理工作也走在各州的最前面,大户们纷纷被勒令交出土地,接受赎买,在这种情况下,以世居盐官的一陈姓豪强地主为首的数十名大户结成联盟,集体抵制限田令的实施,他们在上书皇上的同时,纠集上千名家丁,暗地里组成私人武装,大规模的毁坏农作物,强行驱逐得地的流民,为保土地,流民遂与之抗争,但因力量微弱,根本无法抵挡,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伤。就在李良准备调查该事件之时,杭州州府衙门突然失火,所有的户籍及土地资料全部被焚毁,李良一家也险些死在火中。
    消息传来京城的李月那里,李月极为震怒,当即命令张杰率杭州团练一千军前往镇压豪强大户的暴乱,就在他刚刚签署出兵令之时,一份急报从金陵发来:“萧隐去世!”
第三十一章 新任
    十天后,李月和李豫达成意向,李月接受新任命的吴王府长史崔焕,李豫则同意在《奸臣录》中删去关于萧隐的章节。紧接着李月便火速赶回金陵,他接到新的急报:钱塘江决堤,冲毁万亩粮田,也阻拦了张杰的平乱战事,引起民乱的私人武装也不知所踪,盐官、新城、唐山三县令皆挂印而逃。与此同时江南各地均出现了类似杭州的民众冲突,各豪强地主和京里的权贵勾结起来,纷纷成立地方武装,并受到地方官的暗中庇护,为稳定局面,上百名官员联合请愿,要求修改限田令。
    当心急如焚的李月赶回金陵时,局面已近失控状态,华亭、丹阳两县甚至出现官仓被烧毁、库禀被哄抢的严重局面,并开始有流民放弃土地离开江南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李月当即命所有的地方军队驻防各地重要的机构,如官衙、粮仓、库禀等,同时派蔡明德和吴昊各率五千军赴浙西、浙东控制局面,只要发现私人武装,一概诛杀无论。
    但所有的私人武装就象实现串通好似的,就在金陵出兵后,一夜之间便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一摊纷乱的局面。大历元年的新年便在这混乱中悄然度过。
    新年后,崔焕接受了李月的任命正式走马上任,替代了萧隐的职位,这位先帝时的宰相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立案要求“废官奴”和“除贱籍”,凡江南十五州所有的官奴皆恢复平民的身份,官府不再拥有奴隶;同时在江南十五州也不再有贱籍的存在,所有的官奴和贱籍都将获得平民身份,按丁户或民户同样给予授田,由此,整个江南十五州有一万多户近八万人因此获得新生。
    崔焕所做的第二件事便是要完成萧隐只做到一半的科举考试,长安的省试在去年十月就已结束,而金陵的府试因萧隐去逝一直延迟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二月初,金陵府向全国的举人、贡生发出邀请,金陵府第二次的府试将在三月五日举行,今年考中的士子,将授明经科进士称号,高于去年,这自然也是崔焕的面子,主考官为崔焕,副主考是记室参军事司马谭元凯(李月为防止崔焕专权,将自己的两个心腹谭元凯和石纹分别调任记室参军事司马和谘议参军事司马,同时提拔宣州长史周莳和宣州长史刘原分任法曹事司马和户曹事司马),消息传出后,全国近三万举人、贡生蜂拥至金陵,去年的科举授官轰动了全国,令无数曾经轻视它的士子们为之惋惜、后悔。尽管江南在推行限田令,但求仕心切的士子们依旧不顾一切的赶来,许多士子因江南重策论而在家准备了整整一年多。二月中旬后,金陵的街头皆是士子们的身影。
    尽管科举考试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李月却似乎不受影响,他的心思完全放到了土地改革之上,韦黄裳在去年十月提议利用冬季农闲时在江南地区广修道路、疏通河道,以便于物资流通,促进商业的发展,此提议得到李月的欣然同意,命韦黄裳全权负责此事,但由于铺的面太大,也由此造成的严重的负面后果,那便是金陵的财政开支过大,影响的土地的赎买,这却是李月始料不及的,事后段秀实向李月谢罪,正是由于他的安排不当,导致修路资金挤占了土地赎买基金,这时李月方才体会到失去韩滉后的损失,段秀实在理财方面确实要远远逊于韩滉。就在离科举还有十日之时,李月却在金陵城消失了,他和周莳再次来到无锡县,他要亲自看看限田令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影响。
    赵家村一带因大量安置灾民,此时已升格为乡,李月和周莳身着微服{3}{Z}{中}{文}{网}来,二月的春风似剪刀一般,柳枝上的嫩芽已悄然冒出,碧绿的河水中不时游出一群群小鱼,在河面上荡起一圈圈的漪涟,岸上大片大片的麦田已经转成深绿色,看不到一块搁荒的情况,且和几年前李月所见,似乎农田又密集了许多。二人沿着田埂走去,天刚下过雨,不多时两人的脚上已全是泥泞,几十名亲兵远远的跟着,田里劳作的人们不时抬起头来,望着这群奇怪的人。
    “老人家,去年秋收如何?”李月向一名正在田间除草的老农问道。
    “回官爷的话,去年秋收非常不错,是我这十几年来第一次碰到这么好的收成。”
    李月一怔,不解的问道:“老人家怎么知道我是官家人?”
    老农笑了笑答道:“我活了六十多岁了,怎么会看不出?你后面的那二十几名随从都带着刀,且行走之间行列整齐,显然是行伍之军人,他们保护的不是官爷会是谁,再说你这个气度,又岂是普通百姓所能比拟。”
    李月点点头继续笑着问道:“那这些田都是你的吗?去年秋收中你拿到几成收入?老人家,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官家人就不说实话。”
    “不敢,我和儿子一起过,算一户半,按标准我应得田四十五亩,县里先给了我十五亩,又准我自己开垦十亩,现在我们共有二十五亩,这些田都是我自己的,这是生来的第一次啊!去年收成中交了一成的田税,还有九成是自己的,又不用交佃租,心中实在是爽快!”
    李月听到这里回头问道:“田赋不是定下来只收五分吗?怎么要收一成?”
    周莳也微微一怔,他想了想问道:“老人家,你借过官府的种子和耕牛没有?”
    “借过!借过!所以在那一成里也包括还官府的种子和耕牛了。”他见李月脸色不好,急忙摆手说道:“我能够得五成就心满意足了,何况还是九成,官爷可千万不要责怪县令,换个贪官来,我们就惨了。”
    李月点点头对周莳说道:“我记得种子因要扣除些损耗是按六分还;耕牛是按半日五合米的标准租借,平均一亩地需要二升,对吧!”
    “是的!”
    “回去后你下个文,要求各地将租借种子和耕牛的标准不仅要张榜公布,还要里正传达到每一户,不能欺百姓老实就简单取整收取,这里面不能留下漏洞。”
    “是!”
    待李月他们走后,那老农立刻跑回了村,他已经听出来了,来人绝不是个普通的小官。
    很快,李月随周莳便来到王二的家,远远看去,只见路上的蒿草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十几间屋,现在已经连成了一大片,少说也有两、三百户人家,大多数还是比较简陋,王二家还是在最边上,房屋显然已经稍微修整过,还用篱笆围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一大一小二个妇人正在推动磨盘碾米,周莳一眼便认出那个女孩正是王二的闺女,当年拖着鼻涕的小丫头,已经初长**了。李月又仔细看了看两个人的衣服,虽是粗布,但却是新做不久的,妇人的头上还扎了根丝带。
    王二的女儿先看到了李月他们,她立刻便认出了周莳,连忙低声对母亲说了几句,丢下手中的筛子跑出门找父亲去了。李月见那妇人从屋里来回搬凳子,一副手忙脚乱的样子,便笑了笑静静的等在那里。很快王二便随着女儿匆匆的赶了回来,他见到周莳倒头便拜:“小民王二拜见县令大人。”
    李月和后面的王元楷都不由笑了起来,李月笑笑说道:“你们周大人已经不是县令了,早升了官。”
    “是!是!周大人是好官,应该升官。”
    周莳连忙对他说道:“王二,这位是我的上司李大人,我们是特地从金陵来的。”
    “小民拜见李大人。”说完王二连连磕头。
    “起来!起来!你总不能一直让我们站在这里吧!我还有话要问你呢。”
    “啊!”二位大人请随我进屋。
第三十二章 结盟
    就在王二家的小院里,李月第一次接触到了最底层的农民,周莳趁李月和王二交谈的时候进屋看了看,只见墙面刷白了一些,窗上也糊上了厚纸,锅里的野菜变成了粗面馍馍,周莳心里略略一松,从屋内出来,只听见李月正在询问着王二:“除了希望能得到官府的土地契约外,你对限田令还有别的什么建议呢?”
    “禀大人,小人以为如果一户三到四口人能得到十亩土地和五亩桑麻就已经十分满足了,现在我得到十五亩地真的心满意足,但我听说官家还要没收其他大户的土地继续授给我们,让我们能拿足三十亩地,官府虽然是好心,但作为一个种田的普通农民,我却不希望这样。”
    李月心中一怔,急忙问道:“为何?”
    王二叹口气说道:“其实得地农民最盼望的就是稳定,倒不在乎土地的多少,如果要强行没收大户的土地继续给农民的话,这些大户必然会反抗,他们当然不敢向官府发难,所以他的下手的对象自然就是我们这些小民,我的一些同乡就是因此被杀被伤,最后只得离开了江南,本来他们已经有了五、六亩,已经不愁生活,正是官府对大户的强行收田导致了冲突,让他们的到手的美梦又破灭了。”
    “这是你一个人的想法还是大家的想法?”
    “这不是我一人的想法,我们大伙在田头聊天的时候都这样认为的,大人,我虽然不知道你是多大的官,但求求你回去给上面说说,我们百姓不仅是想得到土地,更希望能长久的得到土地。”
    “是啊!大人,求你回去说说吧!”这时围在一旁的数十名农民都齐声应和道。
    李月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沉重,就在这时,周莳过来低声说道:“里正来了,他是认识殿下的,我已吩咐他不准泄露殿下身份。”
    李月扭头看去,门口挤进一人,正是当年在运河边见过的那名里正赵世晨,只见他战战兢兢来到李月面前,还没说话便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小人赵里乡里正赵世晨给大人叩头!”
    “你就是那个私分种子的里正吗?”
    “小人在那以后再也没有做过了。”
    “以前的事我就不想追究你了,我今天想听听,作为一个里正,你是怎么看限田令的,我要听实话,你明白吗?”
    “小人明白,其实小人也是有一些话想说的,不过小人如果说了,请殿,不!请大人恕小人之过。”
    “我不怪罪你,你就站起来说吧!”
    “是!小人在这一带做里正已经有快二十年了,对每一家每一户都很熟悉,要说这限田令,确实是好,大人也看到了,这王二家原来是什么光景,现在又是什么光景,一目了然。但如果说不好,就是它太过激了,这一带家里土地超过百亩的有四十多户,其中三十户都是继承的永业田,是祖上留下来的,大伙儿一齐去找县里,可县里却说没办法,上面规定要一刀切,顶多给你点补偿,鼓励大家从商,说得容易,这几辈子的土地主,连苏州府都没去过,能经什么商,好在县太爷心好,到最后的宽限期再说,眼看下个月就是最后宽限期了,大家聚在一起天天唉声叹气,大人,求求您,能不能不要把祖上继承的永业田算在内。”
    说到这里,赵世晨跪下连连叩头不止。
    在回去的路上,李月铁青着脸,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回到官署后,李月立刻命崔焕来见他。很快,门帘被掀开,崔焕走了进来,带进来了一股寒气,侍从急忙给火盆里添碳,李月挥挥手,命他们全都退下。
    “殿下看来脸色不好,是否路上遇了风寒?”
    “非也,崔大人,科举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回殿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前一次的经验,这次就顺利很多,策论的题目也确定了,就是《汉晋土地制度得失》。”
    李月眼光一挑,锐利的盯着崔焕问道:“这是崔大人的意思吧!”
    崔焕淡淡一笑,并不慌乱,走了几步说道:“老臣本来打算科举后再和殿下谈谈土地的事,今天既然殿下问了,就恕老臣直言了。殿下以为老臣站的是哪个立场?”
    “崔大人是三朝元老,资格为百官之首,任宰相多年,现在居然屈身来做我府上的一名长史,实在让李月汗颜,况且我还曾经杀过崔大人之侄,崔大人却毫不计较,可见心胸之宽。”李月并不直接回答。
    “崔众犯军规、崔无伤犯国法,理应受斩,但他们毕竟都是我的子侄辈,说不在乎那是假话,皇上在和我谈的时候,也说不勉强我,如果我不愿来就让裴遵庆大人来,可最后我还是答应了前来,殿下可知为何?”
    “我确实不知,按理崔大人已经是正二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