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魏臣子-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竟然没有碰到一个人,还顺便吃了不少野味。

    不过呢,夜路走多了都能碰得到鬼。更可况一千兵卒的行军。临门一脚的时刻,他们终于被发现了。

    话说几个东恒县的樵夫如往常一样在半山腰上,忙活着一天的生计呢。隔着老远就听到了一声狍子的悲鸣。伸头往山的哪一边瞄了瞄,然后。。。

    “啊!”

    惊呼声响彻山林,连吃饭的斧头都不要了,樵夫们就拔腿往山下跑。因为对面有一位少年将士,也发现了他们,正引弓欲『射』。

    那是夏侯霸,他少年心『性』,在每日枯燥乏味的行军中,时不时拿着弓箭到处祸害。终于让老天爷看不过眼了,小小惩戒了下。

    嘚!嘚!

    饱饮长风的箭矢,钉在了树木上,徒留几个樵夫远遁的身影。

    夏侯霸一脸急切,迈开步子就去追,但却被同样『射』出弩箭的顾烨拉住了。

    “仲权,追不上了。我等还是回去禀报督军吧。”

    顾烨,是陈恒怕小舅子遇上了熊和老虎什么的,扔出来当保镖的。

    “顾司马,不杀了他们会走漏消息的!”

    “某知道。走吧。”

    和夏侯霸想象中的被责骂,或者被罚抄书什么的不同,陈恒对他走漏了踪迹,一点惩罚没有。只是淡淡的一声,“哦,某知道了。”

    然后继续让兵卒们继续加速行军,争取第二天能在东恒县城墙外扎营。

    就走了。

    如果此刻有人跟在陈恒的身侧,就会发现他的拳头握得紧紧的,手指都发白了。隐约中还有一声嘀咕:该死的,我为什么要想吃野味!

    翌日。东恒县。

    城墙上站着的县令,一脸的生无可恋。

    老县令今年五十有余了,是卫家的一个旁支子。依靠自己老爹是卫固的叔爷,所以捞到了一个穷困的县令养老。

    昨日几个臭烘烘的樵夫半夜来报,说山中有贼寇。好几个,还是拿着弓箭。他当时就让小吏赏了他们几下板子。

    有『毛』病!

    兵荒马『乱』的季节,山里藏着几个贼寇有什么奇怪的!县里驻扎的郡兵就有五百人,是几个贼寇能撼动的吗?

    至于在三更半夜的扰我清梦吗!好吧,就算我还没睡,而是在和小妾研究人伦大礼,你们也不能鬼哭狼嚎的,吓得我偃旗息鼓了不是?

    以后不能用了怎么办!

    找打!

    然后,现在,老夫真是作死啊。。。为什么昨夜不让人去安邑报信呢。。。

    几个贼寇?

    这分明是一支军队啊!还是不下于千人之数!

    回头看着惧『色』布满脸上的郡兵们,老县令又是一声叹息:今天早上派出去的五十郡兵,应该是凶多吉少了。

    是的,他虽然赏了樵夫板子,但还是派了兵进山林里搜查一番的。在其位谋其政嘛,能不能找到贼寇无所谓,做不做是态度问题。

    但是,很快的,老县令的眼睛睁大了。犹如铜铃,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看到今天派出的郡兵,一个不少的,毫发无损的,从敌军阵中缓缓而出,直接走到了城门下,说自己回来了。

    仿佛是去走了一趟亲戚一样。

    难道是投敌诈城?

    但是敌方兵卒里离城门两箭之地呢,就算城门开了也赶不上啊!

    难道是王太守投靠了并州州牧高干,请来的援军?

    不对啊,并州在北面呢,军队怎么跑来南城门了!

    他思索了一阵,才很谨慎的,让人弄了个吊篮,将城下的队率弄上了城墙,细细问了一番。

    “回禀卫县令,对方是曹军,不过是追击河内贼寇张晟而来的。对方主将说,无意与我们为敌。只要我等献上五百石军粮和一百件郡兵军服就离去。放我们回来,就是表示诚意。”

    那名队率也不含糊,立刻就解释了一番。

    河内贼寇张晟?

    对了,是有这么一号人,听说前段时间他是跑去弘农了。不过,对方要军粮很正常,拿郡兵军服是想干嘛?

    老县令先是舒了一口气,马上就捏起来稀稀疏疏的胡子。

    他这么一沉『吟』,那名队率倒是急了。

    “卫县令,对方主将说限时两个时辰交出物资,不然就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你不早说!

    老县令一脚就踹了过去,马上就转头对着县吏吼,“还有你,还不快去准备!两个时辰送不出去,本县令先让你家里鸡犬不留!”

    而在城外,陈恒很没有世家形象的坐在地上,拿着麦饼在啃。盯着东恒县的城墙,眼光里尽是笑意。

    今天前军的徐盛部俘虏了一群郡兵,还没杀人立威呢,对方就将东恒县的所有消息都扔出来了。

    包括县里的驻军有多少,县令是谁,有什么喜好等等。最关键的是,东恒县还承担着百里外铁岭关的军粮。

    每个月运送一次。

    听完了以后,陈恒不由很虔诚的对老天爷发出了一声感激:大爷的,您老人家终于舍得给我一次好运气了!

    是的,他觉得被老天爷眷顾了。

    因为铁铃关和箕关,都在轵关陉上。

    铁铃关是河东郡的最后一个关卡。同样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然而,自从箕关雄起了以后,逐步变成了鸡肋。

    无他,有箕关作为河东郡屏障,这铁岭关还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所以铁铃关这些年,慢慢就年久失修,连驻守的人马也逐步减少。而现在,就更少了。王邑为了防御弘农郡的兵袭,又调走了不少,仅仅剩下了两百之数。

    还是老弱居多。毕竟,总不能留身强力壮的兵卒,在关上光吃粮看风景不是。

    所以,陈恒就这些怕死的郡兵回去了,不但不攻城,还提出了匪夷所思的要求。而且,他的脑子里,还有别样的心思。

    毕竟,张燕与曹老大已经约定一起夹击袁绍了。刚好,在他的怀里,就有一封盖了司空印玺的书信。

第一六八章、麻烦你传个话() 
黄昏之时,如血夕阳染红了铁岭关隘。

    许多墙垛口上夯土都裂开了缺口,『露』出了里面的条石。三三两两的兵卒们刚用完暮食,正倚在上面,百无聊赖的打趣。

    “后生娃儿,那边,那只猿猴又出来了!”

    一名明显上了岁数的老兵卒,手往右侧的山崖一指,呵呵乐的说了声。

    顿时几个唇上绒『毛』依然柔软的年轻兵卒,便挤了过来,对着山崖上飞檐走壁的大声赞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打闹。

    河东战事将起,但对驻守在铁铃关的兵卒而言,太遥远了。

    这座失去战略意义的关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敌人不会来攻击,自己人不会来犒劳,日子每一天都是看日落和日出。

    连山崖上偶尔出现的一只猿猴,或者头顶上掠过的孤雁,都是难得风景和解闷的话题。

    当然,每一个月来一次的粮车队,是最受欢迎的。

    东恒县的郡兵,不光带来军粮,还有家音。比如父母让人转告的家里长短,媳『妇』儿托着带过来的一坛烈酒或者一双暖心鞋子。

    满满的,都是家,和人的思念。

    “咦,你们看,那是粮车队来了吗!”

    一位年轻的兵卒砸吧着嘴,有些可惜的看着猿猴的身影消失,眼角的余光里,却发现了一条黑线正往关隘蜿蜒而来。

    不等别人回答,他又半个身子探出城墙外,瞪大了眼睛极目远眺,“是粮车队来了!我看到领头的许队率了,你们看,张队率已经在招手了!”

    年老的兵卒伸手就拉他回来,还不轻不重的拍了他脑袋,“后生仔,掉下去了就没命了!还不快下去报军侯。”

    “是!”

    那名也不恼,应了声就往城下跑,还大声嚷嚷了一句,“老张头,上次我们可是说好了!你媳『妇』儿给你捎的酒,要给俺尝一尝!”

    “滚吧,少不了你一口!”

    年老的兵卒作势骂了一句,又回过头盯着慢慢靠近的粮车,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眼中尽是对家的思念。

    走在粮车队的前头的许队率,也在笑着。

    只是笑容有点不自然。任谁的背后,被一柄冒着寒气的短剑贴着,都不会笑得没心没肺。

    拿着短剑的人,是廖化。

    他身上穿着东恒县的郡兵军服,从背后扶着许队率,仿佛两人是并肩聊天。

    “许家小子,别笑得那么诡异,跟抽风一样。”

    “什么?笑不出来?那就想想你刚满岁的儿子。大胖小子都有了,还不开心吗?

    “还有,身体别抖了!督军都说了不会杀你,还给三匹布帛,你害怕什么!”

    “对,就是这样笑,三匹布帛马上就是你的了!”

    。。。。。。

    好吧,粮车队还是那支粮车队,但运粮的兵卒,除了打头许队率外,都换成了陈恒的兵卒。

    昨日陈恒以不攻城为利诱,让东恒县老县令爽快交出了郡兵军服和粮食,就是为了今日之举。假装运粮,夺了铁铃关。

    事情也很顺利。

    城墙上看到经常往来的许队率,也不疑有他,还没等粮车到关隘脚下,就急不可待的打开了城门。准备迎接来自家里的温暖。

    但他们迎来的是屠刀。

    “杀!”

    廖化才到城门下,出来迎接的老兵卒看他陌生的脸庞问这是谁,就直接就用刀子作为了回答。

    同时,盖在粮车上的牛皮革掀开来,三三两两的跳下兵卒,也发出一声怒嚎冲锋而去。一位都伯打扮的兵卒,还将背上的牛角凑到了嘴巴,用力吹响。

    他吹得满脸涨红,也让凄凉的军号传得很远。和更远处的一阵鼓声呼应着,催促了无数喊杀声由远到近。

    糟了,有诈!

    刚登上城墙的军侯心里一惊,马上就厉声吼,“敌袭!敌袭!快关上城门!”

    但是城门下,已经他的部下了。

    廖化和精挑细选的精锐兵卒,一个冲锋就杀进了关隘内。不仅占据城门的区域,还有余力分兵杀上了城墙。

    “降者免死!”

    一刀劈开前来堵拦住上城墙口的通道,廖化箭步向前,轻轻一跃便登上城墙。先吼了一嗓子,便身先士卒往军侯模样的人杀去。

    “杀!”

    关隘上军侯,看到满脸浴血的廖化冲过来,也奋发而起,将一杆长枪舞成梨花,迎难而上。只是他的背后,却没有别的兵卒跟上。

    当!

    刀锋狠狠的劈在枪尖上,廖化嘿嘿一声怪笑,便趁着大刀去势不减,『揉』身挤近了两个人的距离,抬腿一脚,就踢在军侯的大腿侧。

    那名军侯反映倒是很快,身手很矫健的往边上一侧,避开的廖化的大脚,手腕一番,横着将长枪改为扫,夹带劲风呼啸而来。

    “咦?嘿嘿。。。”

    对避开自己势在必得的一脚,廖化惊讶了一声,马上就兴趣大浓,手中的大刀也急促回收,斜斜从下撩起,使出了个两败俱伤的招式。

    枪杆扫到,至多不过是骨折;大刀撩到,就是开膛破肚。

    军侯马上就收力,用长枪一档,还趁机后退了几步,关注城墙的战斗。他是统领,主要的任务是指挥战斗,而不是逞一时的血勇。

    但他眼角余光的发现,让他心里悲凉一片。明明是自己手下人数更多,却都扔下兵器蹲在了地上。

    但整个城墙上唯一在拼命的就是他了。

    这个场景,廖化也看到了,所以心情很好的用手末了一把脸上的血迹,没有继续舞刀继续『逼』迫,而是『露』出了个笑容,“嘿,那汉子,武艺不错。不过大局已定,扔下兵器吧,饶你不死。”

    “守土有责,岂能投降!关隘即失,某战死就是!”

    那名军侯很有骨气的吼了一嗓子,甩了枪花就悲壮的冲来。

    “好壮士!”

    廖化赞了一声,也提刀而上,想给对方一个壮烈的收场。但是一支箭矢直接就扎进了那名军侯的大腿,让他瘫在了地上。

    呃。。。

    廖化回头一看,却发现夏侯霸兴奋的甩着拳头,口里还高声嚷嚷说自己活抓敌主将了。。。

    战斗开始得突兀,结束得也迅速。

    等陈恒进了铁铃关,廖化和徐盛已经将所有俘虏都绑好了。

    所以他们白费功夫了。

    陈恒第一句话,就是让人把这些俘虏给放了,还让人给那位军侯准备个车子,拉着人家的手,很亲切的说:“这位壮士,多有得罪了。嗯,麻烦你回去告诉王太守一声,夺关的人是陈恒。陈留人,对谁是河东太守没兴趣。”

第一六九章、意外的惊喜() 
铁铃关失守,对东恒老县令来说,一点都不意外。

    当日交出军粮和军服后,陈恒还找他要来一名经常运粮的队率,他就知道铁铃关难逃一劫了。

    所以他也做好准备了。

    让家里仆人收拾了金银软细装车,准备沿着山林渡过黄河去雒阳隐姓埋名。五十多了,还经常和小妾研究如何开枝散叶的人,是很流连世间的美好的。是舍不得死的。

    嗯,作为县令,失土失粮之罪,哪怕是卫固受到王邑的器重,也保不了他一命。

    但是刚和家眷出了城门口,又退了回来。那名守卫铁铃关的军侯也回到东恒县了,还将陈恒交代的话,告诉了他。

    对谁当河东太守没兴趣?陈留人?

    呵呵,有意思。

    在大世家里长大的老县令,捏着胡子,觉得自己的县令之职,又能当下去了。

    “陈留人,陈恒?当年杀死袁术的那位?”

    一天后,河东治所安邑的郡府内,王邑同样捏着胡子,对着卫固问了一句。他收到老县令的书信了。

    卫固,字仲坚,出身河东卫家。官职是郡里的主薄,是王邑的心腹之人。和郡里的都尉范一起劝说王邑起兵堵了陕津渡口。

    “回太守,是这个人。属下还听说,去岁,他以一千兵卒『逼』降了东海郡叛『乱』的昌豨。”

    长着一张长长马脸的卫固,整理下衣冠,才对王邑拱手回答,“太守,某以为,这陈恒是在说,他不欲与太守为敌。”

    “嗯,某也是这么想。但他是为何夺了铁铃关!”

    王邑沉默了半响,才恨恨的出声。

    铁铃关是轵关陉进入河东的最后关卡,失去了也等于失去了箕关。更令人忧心的是,没了箕关,从河内郡进攻河东,将无险可守。

    而且蒲坂津那边,钟繇已经引关中马兵杀进来了,双方在解县一带胶着。河东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危机。

    “袁本初与曹司空大战,某觉得这陈恒夺了铁铃关,是想断了太守投靠袁绍之意。而且河内有一半为曹司空所有,也许是怕并州高干绕道河东,从箕关杀入河内吧。”

    卫固脸上有些阴郁,有些敷衍的回了一句,才说出自己的建议,“太守,如今当务之急,是钟繇匹夫的人马。某以为既然陈恒传来善意,我等就派个人去问问,能拖延一段时间也是好的。正好让我们集中兵力,击破钟繇老匹夫!”

    “仲坚所言极是,但人心狡诈,某不敢信啊。唉。”

    先肯定了一声,紧接就是叹息,王邑踌躇半天,才做了出里决定,“先且派人去问问吧,嗯,如果能将箕关上的五百精锐要回来,就更好了!”

    “喏,属下这就去安排,先告退。”

    出了郡守府,卫固的脸上就再也掩盖不住鄙夷。

    是的,鄙夷,对河东太守王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