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哪里杀过人?”

    “先生自己说的!那次从洛邑回来,在路上遇见了劫匪,他杀人了……”

    “先生怎么可能会杀人呢?先生是救人的人!先生?先生这不是?害怕官兵追过来,才去看的。就一辆马车,后面没有人,说明不是官兵来了……”

    “啊!”子路这才明白过来,着急地喊道:“我的火!火!火白生了!火灭了!”

    “再生!”颜回说道。

    “你颜回!你怎么不早说?”子路埋怨道。

    见子路理解错了,孔子站在一边苦笑着摇头。心想:你个子路!你都什么脑子?你怎么会想到抢劫、杀人上面去了呢?

    还是颜回脑袋好使,他就理解对了:我是担心官兵追来了,不知怎么办?

    (本章完)

第680章 闵子骞离开鲁国() 
?    既不是抢劫又不是杀人,子路生了一下自己的气,又蹲下来把踩灭的火灰扒到一起,再拿来一些干草焐在上面。然后!又去找刚才钻木取火的工具,继续钻木取火。

    颜回蹲在子路身边,一副给他加油地样子。当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又站了起来,站到孔子身边。

    孔子虽然确定不是官兵,安心了一些,可他还是很紧张地,不知道来人是谁?会不会是他认识的某个人?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遇见熟人,要是对方知道他的底细,当场讥讽他,那就糗大了。

    但愿是闵子骞吧!

    孔子在心里想着。

    闵子骞说他要跟来,他也答应了。可闵子骞又跟颜回的老爹一起回城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够追上来?

    “驾!”

    就在这里!马车拐过拐角过来了。

    马车前面的灯笼发出耀眼的光芒,把方圆一丈之内都照亮了。

    “子骞!”听到是闵子骞的声音,颜回惊喜地叫了起来。

    “颜回!”

    马车上!传来了闵子骞的回应声。

    “你怎么在这里?颜回?先生呢?”闵子骞问道。

    由于他的面前有灯笼,他的眼睛一直朝着灯笼照耀的地方看着。所以!灯光之外的地方,他看不见。他只听到颜回的声音,却看不见颜回的人。

    “先生在这里!子路也在这里!我们都在这里!”颜回好像看见救星来了似的,兴奋地大声说道。

    “子骞!”孔子听到是子骞的声音,特别地高兴,赶紧应了一声。

    “先生!”闵子骞叫了一声,随即驾马快奔。嘴里喝道:“驾!”

    子路在忙着钻木取火,没有理睬闵子骞,继续摩擦着,加油取火。由于刚才钻木取火成功了,取火工具都很干燥。所以!这次取火的时间要短一些,马上就要成功了。

    “噗!”地一下,火苗就冒出来了。不过!马上就熄灭了。随着火苗的熄灭,一股浓烟就冒了出来。

    “咳!咳!咳!……”子路被呛的,剧烈地咳嗽起来。

    接下来!子路就开始“吁”了起来。

    闵子骞把马车驾了过来,颜回赶紧上前,把马的缰绳牵住。

    孔子也走上前,站到灯光下,朝着闵子骞看着。

    “先生?”闵子骞看见灯光下的孔子后,显得很激动。

    他刚才追到原先的地方后,没有看见孔子,心里也没有底了,不知道孔子到底走多远了?没有想到?先生并没有走多远,还等在这里。

    “你来了!好!”孔子应道。

    “我把同学们都送回城了,然后就回去把房租给退了,把能带的东东都带来了!……”

    闵子骞跳下马车,走向孔子,站在孔子面前把他回城后的事大概地说了一遍。

    闵子骞已经不是鲁国人了,他是宋国人。他来鲁国读书并没有住在孔子的学堂里,而是在外面租了房子。

    现在的他!不是天天去学堂读书的,不再是学生。有时!他帮孔鲤上课,教小学生读书。孔子在家上课的时候,他就过来跟在后面“读研”。

    先前!他得知孔子被迫离开鲁国了,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就追过来的。刚才!他把那些冲动的同学哄回城后,借着这个机会把房租给退了。然后!把能带的东东都用马车拉上,赶了过来。

    闵子骞的家族虽然没落了,可毕竟是贵族后代,多少还是有一定家产的。所以!还是有一定钱财的。

    “那就好!那就好!”

    “先生?”闵子骞看了看漆黑的四周,问道:“这晚上?”

    “先生说!晚上就在这里露宿!露宿!”颜回插嘴道。

    “露宿?”闵子骞一听,一阵头痛。心想:这怎么露宿?

    “火生起来了!火生起来了!……”

    这时!那边的子路兴奋地大喊起来。

    “有火种了,你还高兴什么呀?”颜回冲着那边说道。

    “子骞不来,你哪里有火种?”子路见颜回很扫兴,回敬道。

    “好了!好了!把马辕卸了!把马散放了。今晚露宿!先生带你们体验野外生存!”孔子打圆场说道。

    “体验野外生存?”

    “体验野外生存!”孔子肯定道。

    闵子骞想了想,说道:“哦?先生是在等其他同学?”

    孔子神色一变,说道:“话说明白了就不好了!子骞!”

    “是!先生!”闵子骞赶紧承认道。

    “你车上带水了没有?”颜回问道。

    “水?”闵子骞想了想说道:“水是没有带,但水壶里可能还有水!”

    孔子在一边笑道:“拿来!拿来!颜回刚才都差点哽死了!我也口渴了!呵呵!”

    闵子骞赶紧取下灯笼,去车厢里翻找。

    子路把火越烧越旺,站在火堆边得意着。

    闵子骞找出来水壶,并拿出碗,递给颜回。颜回接过水壶,真想对着水壶就喝。可听说先生也渴了,只得忍耐着。把碗放下,先倒了一碗递给先生。

    “你喝吧!”孔子推辞道。

    “先生你先喝!”

    “你嗝了,先喝!”

    “谢谢先生!”颜回这才把那碗水给喝干了。

    过去的水壶,没有现代的水壶保温,倒出来的水不是开水,正好满口喝。古代人要想喝茶,使用开水,就把水壶放在炉子上一直烧。烧开了喝,喝完了再烧。

    子路把火堆烧旺起来后,才来到这边,与闵子骞招呼着。然后!提着灯笼朝着闵子骞的马车上看着。

    问道:“还有什么可以吃的么?有锅么?还有什么呢?”

    闵子骞看着子路,有些不解地问道:“你要锅么?”

    “要!”

    “锅我带来了!锅碗瓢盆等什么,能带的我都带了!”

    “你搬家啊?”

    “搬家!我要回宋国了!”闵子骞叹道:“先生都离开鲁国了,我还呆在鲁国做什么?”

    锅在古代,特别是在战乱年代,是属于战略物质的。所以!特别贵重。当然!这是指铜锅。要是陶瓷制的瓦罐锅,就值不了多少钱。铜制的锅是能溶化后打造成兵器的。

    所以!闵子骞把锅都带回了。

    “有谷子么?能做晚餐熬粥么?”子路又问道。

    闵子骞摇了摇头,说道:“谷物我没有带,送给贫苦人了。”

    “你真是个善良的人啊!那么!我们今晚只能将就一晚了!唉!”子路叹道。

    (本章完)

第681章 孔子问我哪里错了() 
?    有锅就行,没有热水喝可以烧。

    子路制作了一个火把,带着颜回去下山河沟里取水。

    古代的水没有污染,人口稀少,只要有水沟,里面的水基本上都能食用。

    孔子与闵子骞两人守在原地说着话,两人好像很久没有见面似的,有着说不完的话。特别是今天的孔子,话更显得多。平时的孔子,是很少废话的。可能是经历了这许多事,他的心中有许多疑惑,想找人诉说。

    闵子骞平时的话也不多,他是个老实人,心地善良。来鲁国听了孔子的讲学后,就不愿意离去了。他信仰孔子的学说,相信孔子的思想能够成功的。

    子路与颜回取回来水后,把就锅架了起来,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

    孔子拿出仅有的吃食,四人围坐在火堆边,一边吃着干粮一边说着话。什么食不语、寝不言,都统统地滚一边去了。

    “我错了吗?我错了吗?”说起堕三都以及当司寇所做的事,孔子有些激动地问子路和闵子骞。

    “先生没有错!先生做的,都是对的!先生怎么做都有道理!我信先生!”子路表态道。

    子路对孔子的信任,几乎达到盲目的程度。虽然有的时候,他很反对孔子的某些做法,可事后,他都接受了。事后!他都后悔自己当初的反对,自己那么笨。所以!每每经历一件事后,他对孔子只会更加地相信。

    后来的子路,几乎把孔子神化了。

    “先生没有错!先生做的都是对的!先生这样做,一定有先生的道理。”闵子骞说道。

    颜回坐在一边,专心地听着,没有发表看法。现在的他,还没有成年。不!还没有行加冠礼。

    可能是家贫的原因,颜回很瘦,身体很弱,长得跟个孩子似的。其实!他的真实年龄,已经成年了。由于他不爱表现自己,所以!大家都愿意把他当孩子看待。

    “可方忠说!我要是离开了我营造的小世界,我就寸步难行!是真的吗?”孔子显得有些可怜巴巴地问道。

    “你就听他的?”子路听孔子又提及方忠,气不打一处来。如果方忠在面前的话,他上前就要打架。

    接着说道:“他入赘去了季氏家族,他都不知道他爹是谁了?他?他为什么反对?还不是?他有封地了,他是贵族了!他!他算神马东西?他?”

    气归气,可他又找不到方忠到底有什么错?除了在堕三都这件事件上面方忠唱反调外,其他方面,还真的不好说。

    关于以前方忠帮季平子,把鲁昭公赶走的事,子路一直都持两面派的态度,不知道到底方忠做得对还是不对?

    “方忠说!我这样地推广自己的学说思想,强迫别人接受,那是强加民意,是不道德的。”孔子又叹道。

    “怎么叫强加民意呢?”闵子骞不解地问道。

    “方忠说!周礼、周制那一套,谁都知道,是人性的本能,不需要去强行推广,强迫别人接受的。推广可以,你必须说清楚,为什么要周礼、周制?……”孔子继续说道。

    闵子骞打断道:“放屁!什么是人性的本能?什么是不需要推广?什么叫人人都知道周礼、周制,那么?我要问他方忠!既然人人都懂得周礼,为什么世人都不讲礼呢?”

    “方忠说!”孔子站在方忠的立场、角度上辩解道:“因为这个世道乱了,所以大家才不遵守周礼、周制的……”

    闵子骞又打断道:“正是因为世道乱了,所以我们才要带头遵守周礼、周制,重振纲领,重振世风。”

    “方忠说!”孔子辩解道:“在这个乱世的时候,大家都不遵守了周礼、周制了,你跟谁遵守周礼、周制去?在这个乱世中,别人不遵守你遵守,你跟别人讲诚实你不是处处吃亏?是不是?”

    闵子骞辩解道:“这是什么话呢?都不讲诚信了,人与人之间怎么交流、沟通?还不是一盘散沙?”

    “方忠说!这个世道已经是一盘散沙了!”

    “怎么是一盘散沙了?”

    “方忠说!大周已经名存实亡,大周朝已经散了。”

    “大周朝是名存实亡了,可下面还有诸侯。”

    “方忠说!天下诸侯割据,早已不遵守周礼、周制了,你还在哪里去跟别人讲周礼、周制?”

    “我们不是天天都按照周礼、周制行事么?天子和诸侯君王,以及世袭贵族他们,不都按照周礼、周制行事么?”闵子骞辩解道。

    “方忠说!那一切都是表面形式,都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其背后!真真假假,你要是信了,可能是假的。你要是不信,可能又是真的!”

    “这?……”闵子骞没有再辩解。

    事实上也确实是那么回事,世人都是那样,好像很周礼的。可表面的背后,谁知道别人是什么心思,什么目的?

    “方忠说!”孔子顿了顿,又说道:“方忠说在这个乱世中,怎么让自己生存下去,那就是本事!”

    “那!”子路插话道:“那为了生存,还可以杀人放火了呢?”

    “错!”孔子打断道:“方忠说!道家的思想是:不影响别人的生活、生存,但也不要被别人的生活、生存所影响。在这个基础上,怎么让自己活下去,并且自由地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到终老,那就是本事。”

    “这?”闵子骞想了想,说道:“要是这样地话?按照道家思想那样想生存下去,也不容易。”

    孔子看着闵子骞,说道:“所以!道家说:生存是底线。如果单纯地为了活下去,也不是很难!是不是?有饭吃就能活下去,是不是?”

    “要是那样地话?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闵子骞说道。

    “方忠说!不!是老子说!是道家说!人生有意思!因为!我们要生!道家认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是人生的目的和任务。

    但是!人生并不是没有意思的!

    因为!我们小时候得到了爹娘长辈的抚养和照顾,等我们长大了,爹娘长辈老了,我们就要去赡养他们,照顾他们的晚年。

    我们长大成人后,要成亲生子。我们要抚养儿子,照顾后代,升级为爹娘长辈的身份。再然后!我们老了,需要儿孙后辈们的赡养和照顾。

    所以!道家认为:人生还是有意思的。另外!人生有了自由,我们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生自然是有意思的。

    总之一条!方忠认为:一切都在不影响他人的生活、生存和我们的生活、生存不被别人的生活、生存方式所影响的基础上。”

    (本章完)

第682章 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 
?    “那还不是?各顾各?”闵子骞说道。

    “对!各顾各!”子路也在一边帮腔道。

    颜回坐在一边用心地听着,一直没有说话。他的眼睛,不时地朝着子路的脸上看着。

    先前钻木取火的时候,被烟薰的,子路的脸都花了,样子很滑稽。刚才取水的时候,子路只是凭着感觉在水沟里胡乱地洗了一下。结果!更加地黑白分明了。

    “大家都各顾各了,这个社会不就乱了,一盘散沙了?这怎么可取呢?是不是?”闵子骞着急地说道。

    还是那句话!北方的胡人骑马入侵来了,我们都各顾各一盘散沙了,还不是任人宰割?别人有权有势,就可以欺负我们了,是不是?如果是这样地话,这个世界不乱才怪?

    孔子解释道:“怎么会乱呢?方忠说的有道理,道家说的有道理。而我们!都理解错了!”

    “我们怎么就理解错了呢?”闵子骞不服地说道。

    子路也梗着脖子大声地说道:“请问先生!我们怎么就理解错了呢?我们大家都各顾各,这个社会不是一盘散沙了呢?我们就怎么理解错了呢?是不是?先生?

    所以!我就是坚信!先生的学说主张是正确地!我们要团结!我们大家要相亲相爱!我们大家要相互帮助!我们大家要相互包容,宽恕别人,给别人悔改的机会。我们要构造一个彬彬有礼的文明社会,大家见面都讲礼,大家都按照周礼、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