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的长官,也只能留在心里去继续。

第152章 严阵以待() 
两天后,思陇临时修械所。

    301、323、313和601号车并排停放在空地上,距离它们几十米之外,停放着被当做备件的501号bt…5快速坦克。

    胡子下士带着一名技工一内一外的靠在323号车的炮塔顶部,正在用501号车上卸下的周视镜替换323号车破损的车长周视镜。

    与此同时,另外三辆坦克上也有个一名工人在对战车里里外外做最后的检查,各车的车组乘员都在各自的坦克周围,耐心的观看着。

    四辆车,只有323和313是满编状态,323号车车长仍是升任少尉排长的吴大龙、驾驶顺子、装填手万金油,313号车交给了邱格车组,车长邱格、驾驶东子、装填手林天鹰。301号车仍然作为连长车,由新任连长丁晔任车长,驾驶陈大新,装填手暂时空缺,601号车车长林岩,驾驶员空缺,暂时由他自己兼任。

    因为暂时没有补充兵员,丁晔和林岩商量后决定,601号车作为连部机动侦查车,根据战况需要,可以暂时不参与正面作战,而这个时候,林岩将作为301号车的装填手加入丁晔的车组,以保证三辆坦克的作战效能不受影响。

    几名修械所的技工相继完成了手里的工作后,先后从坦克上跳了下来,胡子下士拧紧323号车周视镜底部的最后一个紧固螺丝后,也从炮塔里钻了出来,来到丁晔和吴大龙的面前。

    “吴排长,你的车修好了,看看去?”

    “没想到bt…5坦克上卸下来的周视镜还真能给t…26用,好,我检查检查去。”

    吴大龙迅速爬上323号车,钻进炮塔里。

    胡子下士接着转头向丁晔汇报道:

    “丁连长,你们连的这几辆车我们已经尽全力抢修了,现在基本上都恢复了作战能力,不过你那个301号车的高低机,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这么多天了,还是修不好?”

    “哎,这个不是多花时间就能修好的,有东西卡在里面了,必须得用龙门吊把炮塔吊起来,才能看清楚具体的问题是什么。这两天我们也试了好几种土办法,但都不成功。”

    “好吧,我理解。”丁晔无奈的说。

    “不过我们后来用锯条从炮盾后面的缝隙伸进去试了一下,虽然还是看不清具体卡住的那个东西是弹片还是什么,但最后还是把它锯开了一小段。”

    “我不太明白,你指的锯开一小段有什么作用?”

    “原本你的主炮俯仰角不是卡在正3度一动不动了吗?那个东西锯开以后,我现在给你争取到了大概4度的上下调整空间。”

    “哦?就是说301号车的主炮现在可以在正1度到正5度之间调节俯仰角是吗?”

    “对,不过因为有东西摩擦,你转起手柄来会费点子力气啊。”

    “行,有些活动范围就比卡住不动强,辛苦你们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们好了。”

    “丁连长你太客气了,我们这些大老粗,从来不图立功嘉奖那些个东西,就有点抽烟喝酒的爱好,呵呵呵。”

    胡子下士笑呵呵的说完,就一个劲的盯着丁晔看。

    这时,吴大龙从323号车上下来,兴奋地说:

    “丁晔,你别说,胡子下士他还真有两下子,我这个周视镜跟新的似的,看啥都贼亮贼清楚。”

    “是吧?那咱得好好谢谢他们老哥儿几个啊。吴排长,把你们之前藏着的那几包玉林送给胡子下士吧。”丁晔看都没看吴大龙直接说。

    “啊?啥玉林?我们可没有那东西。再说,要表达谢意的话,不是应该咱们连里出面么?咋跟我要啊。”

    “说来说去不就这9个人四台车嘛,还分啥连里排里的,赶紧拿去,我知道你藏哪儿了。”

    “嘿,我说丁晔,你小子太不地道了,当了连长就不念兄弟情义了是不是?那几包烟是我的私产,你们谁都别想惦记。”吴大龙不舍得,干脆耍起赖来。

    “哎?你他娘的当了个少尉就敢不服从我的命令了?把我这个上尉连长当什么了?今天我非得把你这个老『毛』病扳过来!”

    说着,丁晔撸着袖子就要上前动手,吴大龙毫不示弱从323号车的裙板上跳下来,准备接招。

    “哎哎哎,二位长官这是干嘛啊?都是自己人,别伤了和气。怪我怪我,我就是跟你们开个玩笑,哪儿能真要你们东西是不是?”胡子下士赶忙上前拦住二人。

    “胡子下士,你可都看见了啊,不是我不够意思,是这小子不服从我的命令……这么着吧,烟咱先欠着,下次我们杀完鬼子,我给你弄点日本烟回来,怎么样?”

    “行行,你怎么说都行,真的不强求啊,不强求。”

    “那就这么着了啊,三连!上车!”

    丁晔迅速接过话茬,一挥手下令,让各车组都回到了各自的战车上。

    “听我命令,立刻出发,返回连部待命。”

    丁晔拿起通话器下令。

    几辆战车相继发动,从临时修械所开了出去。

    “兄弟们辛苦了啊!”吴大龙站在开出的323号车炮塔顶,再次笑着向胡子下士和几个技工们拱了拱手。

    胡子下士微笑着回礼挥手,同时有些『迷』『惑』的自言自语道:“他妈的,我怎么有种上当了的感觉?”

    一边说,胡子下士一边对着紧跟在323号车后面的301挥着手,丁晔潇洒的冲着他招招手,大声喊着:

    “等着啊,日本烟,我说话算数。”

    “哎,好。丁连长不用挂念!”胡子下士还客气的推辞着。

    一个技工在胡子下士旁边,没好气的抱怨道:

    “三连这帮铁公鸡,合着咱没日没夜的白忙活了三天啊!”

    “哎,别胡说。人家都是打鬼子的功臣,愿意跟咱们意思意思那是情分,不愿意的话,这也是咱们的本分。再说了,咱也不一定是白忙活。”

    说着,胡子下士看向停在远处的501号车,『露』出鸡贼的笑容。

    “那个大家伙虽然废了,但还是能拆下不少值钱的物件的,回头挑两样卖给桂林过来的贩子,别说是日本烟,美国烟也能换来不少。”

    “太好了,我现在就去看看!”技工兴奋地就要跑去拆车。

    “你可看好了,老规矩,打鬼子还用得上的,一律不准动!”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第153章 事与愿违() 
从三连撤出九塘后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本以为第200师应该可以最晚在第二天下午前一蹴而就拿下九塘,没想到鬼子被『逼』到绝境后,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第21旅团的援军与三木联队合为一股后,不仅坚守住了九塘最后的一小块阵地,甚至还在空军后抵达八塘的小股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开始反噬第200师的阵地,几天的拉锯战打下来,第200师最终也没能占领九塘全部阵地,反而与日军僵持在了九塘的中间地带,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在思陇修整待命的三连连长丁晔听说九塘的僵局后,特意前往营部请战,希望能够率领弟兄们奔赴前线支援第200师与日军作战。

    没想到走进营部的时候,却看到几个勤务兵在参谋的指挥下正在收拾着文件和办公用品装箱打包。

    丁晔冲参谋点头示意后,来到背对着门口、站在地图前的姜维身边。

    “营长。”

    姜维转头一看,回过神来,“哦,你来了?”

    “这是?”

    “你不知道?估计传令兵跟你走岔了……军长下令,战车第一营撤出战斗,即日启程返回全州。”

    “什么?可是,咱们连九塘都没有拿下来啊!”

    “这个不用你『操』心,今天一大早,战车第2营已经开赴九塘参战了。”

    “2营?可我们才刚把战车都修整准备好!”

    “丁晔,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不想就这样撤出战斗,但客观的看,咱们1营打到现在,家底都拼的差不多了,1连和你们3连,都只剩一个排的战斗力,2连一半以上都是训练不足的新兵,上了前线很可能被鬼子杀得连渣子都剩不下。是时候该让弟兄们回全州了……”

    丁晔愣愣的想了想,点了点头。

    “可惜我们陆连长,再多坚持两天,就可以撤了,却……”

    姜维拍了拍丁晔的肩膀,说道:

    “等回了全州,你还有个任务,我让人把三连死去弟兄们的兵籍名册给你,到时候你安排人,能去看望的就去看看,离得远的,给寄封信吧。”

    “是,明白。”

    “你找我还有别的事儿吗?”

    “哦……本来是想来向您请战去九塘的,没想到整个1营都要撤了……我也没啥别的事儿了。”

    “行吧,那你也赶紧回连部通知大伙儿,抓紧时间收拾。”

    “好。”

    丁晔敬了个礼,转身走出了营部,姜维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再次转回身,看着地图上那个没能被战车第一营拿下的九塘,叹了一口气。

    ……

    铁路因为被用来输送增援昆仑关的第66军和后送伤员已经全面饱和,战车第一营的北撤主要由输送连的载重卡车配合完成。

    如果按照原本的车辆配比,载重卡车的数量根本不够运输全营的坦克,但是现在却正相反,经过超过一半的战损,载重卡车不仅足够运输1营幸存下来的坦克,连装甲侦察车和补给连的一些重型物资都被装上了载重卡车一起运输。

    不过出于防空的考虑,全营的车辆和物资被分成了三组,拉开间隔和距离分别出发,以降低万一遭到空袭可能带来的损失。

    在第一组临出发前,营长姜维特意集合了全营的官兵到集结点,放眼望去,全营的官兵加在一起还剩下一百来人,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站在空地上。

    “弟兄们,我知道你们不甘心,昆仑关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们却要撤退了。你们觉得对不起死去的弟兄,觉得还有大仇未报……这些想法,都没有错。因为我他娘的也不甘心!我们的目标是南宁!是把鬼子赶出广西!咱们战车第一营在昆仑关损失这么大,死了这么多弟兄,结果到现在连九塘都没拿下,连南宁的影儿都看不到!怎么就让我们撤了呢?”

    姜维的话引起了众官兵的注意,一个个都目不转睛的看向他,可以看出姜维作为营长,其实比他们更不愿在这种关键时刻撤出战斗。

    “我不理解,但我也不需要理解,我,咱们,都是军人,是军人就得服从命令!为了服从命令,这些遗憾和不甘心,我们都只能咽到肚子里去。不过,你们放心!在此我姜某人向你们保证,死去弟兄们的仇,我们将来一定要报!没杀完的鬼子,我们将来还会继续杀!现在我们整个中国的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鬼子和汉『奸』,只要这场战争没打完,我们就会继续杀鬼子!弟兄们要是信我姜某人,就都打起精神来,回全州好好休养,活着,好好的活着,我们才有力气报仇,才有本事杀敌!”

    “好!营长说得好!”吴大龙带头使劲的鼓掌,结果引来大家伙怪异的目光,姜营长笑了笑,冲他摆了摆手。

    “行,我就说这些,让大家伙准备出发吧。”

    “是。”旁边的参谋大声答到,然后转身对第一组北撤的官兵们发出指令,让他们先上了车,其他两组的官兵则受命就地解散待命。

    丁晔和吴大龙走到一边,看着陆续出发的第一组的卡车开过,分别点上了香烟。

    “连长,回全州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你指的是哪方面?”

    “其实早撤回去整补也不是没好处,最起码招兵容易些。”吴大龙提示到。

    “你的意思是?”

    “等第5军打完这场战役全撤回去的时候,得补充多少兵源?没有一万也得有八千吧?”

    “嗯。”

    “到时候可就没有挑三拣四的余地了,只要不瞎不缺胳膊少腿,都算甲等兵源,咱们三连要想挑点好苗子,就得趁现在。”

    “嗯……行啊你吴大龙,考虑问题的思路,还真有点军官的样子了。”

    “营长说的没错,放眼中国,最不缺的是鬼子和汉『奸』,最缺的就是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所以,回去以后你一定得先下手抢人!”

    丁晔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3连在前线的任务虽然结束了,但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只要这支连队还存续着,战斗、备战的循环就永远都无法停歇。

第一百五十五章:重整旗鼓() 
第一百五十五章:重整旗鼓

    看着战车第一营的最后一辆载重卡车开出了思陇在邕宾路旁的集结地,姜维才坐上自己的那辆320wk汽车,跟在车队的最后向北驶去。

    按照安排,3连是第2组出发的,因此在时间上大致比姜维早出发两个小时左右,丁晔和吴大龙特意绕路去了一趟桂林,想要打听一下高亮的墓地在哪儿,希望能够顺路去给他烧个香。

    毕竟世事无常,这件事今天路过不去做,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这片土地了。

    没想到在桂林行营附近的军医院,丁晔一番打听才得知,高亮被送到桂林后,并没有如前线军医预料的那样很快离世,他不仅见到了赶来见最后一面的家人,伤情在之后的两天还没有继续恶化,后来在他的家人的安排下,又被转送去了重庆……至于之后是生是死,在桂林这边的医生谁也不知道。

    丁晔和吴大龙从医院走出来,夕阳的余晖打在他俩的脸上,显得格外红润和精神,就像二人此时的心情一样。

    “高亮这家伙,果然是命硬啊!”吴大龙感慨道。

    “你那天跟他说啥了?是不是说了什么话刺激到他了?”丁晔一本正经的问。

    “啊?”

    “命运这个东西啊,有的时候真的很神奇,当你不择手段的求生的时候,它可能一眨眼的功夫就把你捏死了。当你觉得彻底绝望想要放弃的时候,却又出现了无尽的生机。”

    “哪儿跟哪儿啊,我发现你当了连长以后,经常诗兴大发的瞎感慨,咱省省行不?”

    丁晔瞥了吴大龙一眼,懒得跟他计较。

    “算了,跟你说多了也是对牛弹琴,总之这一趟咱没白绕路,希望有一天如果有缘,跟高亮那小子还能再见面。”

    “我可不想见那家伙了,每次遇到他都没好事……他要是活着,就自己好好活去吧。”

    “你不是还邀请他参加你婚礼呢吗?”

    “咳……我哪儿想到他还真活下来了啊!这事儿我的再考虑考虑。”

    丁晔忍不住照着吴大龙屁股上就是一脚,

    “瞧你这个揍『性』……真给我们装甲兵丢人。”

    吴大龙『揉』了『揉』屁股,冲着丁晔傻笑着,看的丁晔有些发『毛』。

    “你他娘傻笑什么呢?”

    “没事,就是觉得你这一脚还真有陆连长的气势。”

    丁晔看着吴大龙,也哑然失笑,一把搂住吴大龙的肩膀,两兄弟勾肩搭背的往医院外的汽车走去。

    “赶紧走,弟兄们还等着呢!”

    不远处,三连的弟兄们分别站在载重卡车和车上运载的t…26坦克上,冲丁晔和吴大龙挥着手,两人小跑着奔向他们。

    ……

    其实,第五军装甲兵团战车第1营撤出战斗,只是国军对昆仑关作战整个战略调整的前奏,在此以后,随着日军台湾混成旅团等后续增援部队陆续抵达战场,双方对昆仑关的争夺再次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