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庸主营在德州。依本藩之见:德州乃肥沃之地,交通要道,且经多次征战,彼军人心不稳,宜先攻德州!”燕王说道。众人叹服。

    “南军盛庸已出兵夹河!”此时探子来报。

    “我等移兵东去,直取德州……”燕王说罢,即挥军直抵德州城下。

    此时日已西沉,燕王亲领三骑前往侦察,只见盛庸军阵,陈列坚固,多处路口,大有严阵以待之势。

    盛庸军看到燕王到来,立即前来追击。

    燕王手拉大弓,一连射死五兵,其余溃退营中。

    接着,燕王率众万余来战盛庸军。盛庸军以盾相挡,燕军矢剑皆不能入。

第304章 东昌墙下祸无停【3】() 
“以长矛破之!”燕王大叫。

    于是,燕军的千矛齐出,带钩的长矛,扎入盛军盾中,盛军无法拔出,心中惊慌,于是阵脚立刻出乱。

    “盛庸小儿,我来破你!”此时,燕将谭渊又挥戈直驱盛庸军营中,部将董中峰也挺身而出。

    “我来战你……”谭渊等刚到盛庸军中,迎面碰到南军一位勇将大叫着冲来。

    “来将何人,敢与我接战?”谭渊道。

    “我乃盛庸麾下的都指挥庄得!”庄得说着,忙举枪来刺。

    二将战不到数合,庄得就拨转马头回阵。谭渊急速争功,忙策马追赶,不意忽见庄得回马一枪,正中其喉,谭渊立死马下,董中峰前来相救,又被一刀两段,斩于地上。

    燕军惊见本阵连失谭渊、董中峰二将,人人恐惧,随即败退。庄得乘胜追击,杀得燕军人仰马翻,纷纷溃退。燕王且战且走,越过一座小山,到一里之外处,碰上朱能率铁骑前来救援,方才脱险。

    “朱能率铁骑前面阻敌!”燕王令道,“其余大军随我绕向敌后,夹击南军……”

    燕王说罢,已率军转到盛军背后,突然拼杀过来。庄得乃是一员猛将,只知一意前冲,不防后方大军杀来,一时不知所措,阵脚大乱,急忙溃退。

    燕王破了盛庸军阵,与朱能、张武等合兵一处,汹涌而来,南军指挥庄得、骁将楚智、张能等见了十分恼怒,于是拼命向燕军砍杀。

    燕王见这三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忙令弓箭手围而射之。顿时,燕军万箭齐发,庄得身中数箭,死于非命。张能手拿皂旗,往来冲突,一会儿也浑身是箭,死于马下。张能死后仍手执皂旗不放,虽死犹生,燕军个个畏惧,不敢近身。楚智手持双刀左右砍杀燕军数十人,将到围边,不意被一支暗箭射中右臂,毒箭发作,痛不可支,坠于马下,被燕军活捉了。楚智醒后仍大骂燕王不止,遂遭燕王军前杀害。

    接着,双方仍在拼杀,至夜盛军死者已过万人,燕军也伤亡过半。

    燕王因又折大将谭渊等数人,心中悲愤,遂带十余骑,直抵盛庸军阵门前安睡,协迫盛军。天明,燕王已见四周都是盛庸军,部将催燕王速去,燕王却谈笑自若,毫不畏缩。

    “少主有旨,南军岂敢杀我!”燕王道。

    “大王洪福……”众将笑道。

    直到天明,燕王方才整顿军马,从容穿过盛庸重重军阵而去。盛庸阵中诸将相顾愕然,不敢向他发出一箭,无可奈何,目送燕王东去。

    次日,双方再次对阵,燕军列阵东北,盛军阵列西南,苦战一日,互有伤亡,直到傍晚,正当双方人困马乏之际,突然天刮东北大风,飞沙走石,伸手不见五指,盛庸军阵,一片砂尘风土,士卒不能向前。

    “风神又来助阵。南军必然大败……”此时燕王又举旗大叫。

    “我等冲锋……”朱能等也随燕王一起,摇旗呐喊,趁着风势冲入盛庸军阵。

    盛庸正打算收兵,不意突受燕军如此杀来,立足不稳,竟不战而溃。燕军群起齐追,直达滹沱河边,盛军被逼入水者不计其数。盛庸只好军退德州城中。

    南京明皇宫内。

    “启禀陛下,沈嫔等已趁回家省亲之机,化装打扮,偷出京城,逃奔燕王去了!”大内太监进来报道。

    “去吧!一个嫔妃,让她去吧!”建文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怪朕当年认错了人了。”

    “喏……”太监应声退出。

    “燕王逆反,致使今日战事不断,悔当年不听众卿忠言!朕七尺男儿,竟不及爱妃翠红!”建文帝又想起了宫妃王翠红。

    “临淮人王翠红,真乃女中丈夫矣!”方孝儒感慨道,“其二十得幸,才艺容貌过人。且早知燕王萌生异志,陛下听信了后宫沈嫔等的馋言,误罚了烈女,实在可惜。”

    “朕自觉愧疚……”建文帝痛心疾首道。

    “事已至此,陛下也不必再三悲叹。”方孝儒劝道。

    “启禀陛下!”突然小林子进来报道,“前方盛庸来使已到……”

    “速宣……”一听前方有战报,建文帝慌忙叫宣。

    接着,来使跪礼后,俱陈前方败局。建文帝听罢,更加痛苦。

    “悲怀未了,警信复来。如今之计奈何?”建文帝抬头问孝儒,“而今唯有再求议和?宣监察御史韩郁罢?”

    “陛下要与燕王议和?”孝儒问,“陛下,倘若燕王不允,陛下将如之奈何?”

    “依卿之言?”建文帝问孝儒。

    “燕兵久战在外,天将暑热多雨,长此以往,势必不战自疲。今日,陛下应令辽东诸将入关攻打永平,真定诸将渡芦沟桥直捣北平。今用‘围魏救赵’之计,燕军必然回师自救,我大军随后追之,必获大胜!不过,为了麻痹燕敌,讲和之言也应说出,仍向燕王下诏以拖延时日。”侍讲方孝儒进言道。

    “此计甚妙!”建文帝赞同道,接着又犹豫起来,“只是这议和之计,尚须首先试之!”

    “召监察御史韩郁进宫?”孝儒问。

    “如今之计只能如此!”建文帝低头道。

    孝儒感慨地也低下头。小林子闻声去了。不一会,监察御史韩郁进来。

    “韩卿向与燕王有旧,朝廷北伐多有不利,朕只好今日令卿出山与燕王修好……”建文帝含泪道。

    “朝中齐泰、黄子澄等大臣阻拦议和,微臣难以受命!”监察御史韩郁奏道。

    “朕可令齐泰、黄子澄等暂离京都,出城招兵买马去!”建文帝说。

    “微臣领旨……”韩郁答道。

    于是,建文帝遂遣御史韩郁、大理寺少卿薛品持诏赴燕。

    “速召齐泰、黄子澄谨见……”建文帝沉思了一会后,命太监小林子道。

    河北藁城。燕王正与吴杰、平安大战。

    吴杰、平安夹击燕军,箭如雨下,鬼泣神惊,燕军纷纷中箭阵亡,燕旗也千窗百孔,燕军将士们惊惧万分。然而,正当此时,突然,大风飞起,吼声如雷,直向南军刮去,南军溃退不止,吴杰、平安虽十分英勇,也挡不住似水的溃兵。燕王趁机挥军砍杀过来,向着南军头胪,如砍瓜切菜,被杀万人。燕军立刻转败为胜,并进军顺德、广平、河北诸郡。

    “京使到……”燕王正在帐中歇息时,忽听侍者来报。

    建文帝的议和诏书此时送到燕军营中,燕王拆阅后大怒道:“少主多次加兵于我,让我损兵折将。今确又以议和诓我。本藩此能就范?”

    “大王虽应拒绝,但也不可明言。何不让少主先除朝中小人?”邱福上言道,“大王还要以燕地军威慑动少主!”

    “此计甚好!尔等火速准备!”燕王吩咐左右道,接着,向侍卫说,“唤京使……”

    顷刻,京使御史韩郁、大理寺少卿薛品进来。

    “奸臣信使,还不赶忙下跪……”御史韩郁、大理寺少卿薛品刚一进门就被一群燕将举着刀枪吓道,朝使只好向燕王跪拜。

    “请转告少主,若要议和,则请皇帝先清扫朝中齐泰、黄子澄等小人,再除军中盛庸、吴杰、平安之辈!”燕王怒向地上的来使说道,并问,“尔等来时,少主如何细说?”

    “万岁说,殿下早上释甲,朝廷晚上即可班师!”大理寺少卿薛品答道,御史韩郁低头,默不作声。

    “哈哈……”燕王狞笑道,“此话只能骗三尺小儿!”

    说罢全屋众将都大笑不止。

    “杀了此辈!”朱能等遂举刀直到大理寺少卿薛品身边。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燕王笑向朱能道,“钦差起身就坐吧!”

    “父王怎能如此仁慈?难怪前次长兄高炽说,父王对朝廷封建的王位爱惜如命呢!”突然,王子高煦跳出来叫起来。

    “高炽逆子能说本王什么?”燕王厉声问道。

    “高炽他他说,父王只为一己‘燕王’封号,常对朝廷畏首畏尾……”高煦轻声答道。

    “畜牲——不可胡言!当心狗头……”燕王暴跳如雷道。

    高煦、朱能听后,只得喏喏退下。韩郁、薛品却感到一丝慰藉,正想起身落座,忽听燕王侍从们大吼了一阵,慌忙北退。

    “京使且往南走……”高煦又突然大叫,将韩、薛推向南边,让他们从练兵场前抱头而过。

    此时,练兵场上锣鼓震天,旌旗掩日,叫喊之声动地,御史韩郁、大理寺少卿薛品看了后,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大王!”此时,邱福又上来与燕王耳语了一阵。

    “御史韩郁、大理寺少卿薛品大人!”燕王停止了笑,低头向来使道,“望回告少主:我与天子之父皇同父,今已贵为藩王,安有何求?只是朝中奸臣当道,欲害于我,我今起兵自卫而已,决无他意。请少主无虑!先行班师回南,并杀尽朝中黄子澄、齐泰等奸臣,本藩即可堰旗息鼓。岂可他言……”说完,燕王令人修书给了京使。

    御史韩郁、大理寺少卿薛品听后,持书唯唯退去,书报南京去了。

第305章 东昌墙下祸无停【4】() 
御史韩郁和大理寺少卿薛品持书日夜兼行,到了京城,御史韩郁回了自己府中,薛品首先与方孝儒相见。

    “燕王之意如何?”孝儒问薛品道。

    “燕王之意,欲先除朝中奸臣,而后才愿罢兵。其气十分强盛!”薛品道。

    “依薛大人看来,燕军就毫无弱点可击了?”方孝儒问道。

    “燕军虽然气盛,然而依我看来,尔辈也有短处……”过了一会,薛品又告孝儒说。

    “此话怎讲?”孝儒问。

    “由我等上次在燕营中所见所闻观之:对皇上的封号,燕王父子之间存有争夺!”薛品轻声地说道。

    “……对此,我也有所耳闻……”方孝儒点头说道。

    孝儒听后,脸上的怒容渐消,遂与薛品一同来见建文帝。

    “燕王已成气候,如今兵多将广,声势浩大,上下气盛,不易破灭!”向帝叙述了一阵后,薛品最后奏道。

    “……薛卿且退。”建文帝闻后说道。薛品遵旨退出。

    “唉,若果真如他薛品所言,国事艰难矣!”薛品走出后,建文帝向孝儒叹道,“悔当年不该用兵。齐泰、黄子澄误朕了!”

    “陛下岂能有此颓废之念?燕军实非强盛!陛下派少卿薛品去宣谕燕王,少卿薛品反为燕王作说客。其言不可信!”方孝儒说道。

    正在此时,小林子进来道:“燕王使指挥武胜送书到。”

    “宣……”建文帝急忙道。于是,指挥武胜遵旨进宫来。

    “朝廷已许罢兵,盛庸等却拥兵自重,不肯撤军,并绝我燕军饷道,违抗圣旨。请即严办!”指挥武胜伏地向皇上说。

    “卿看这……”建文帝问方孝儒,“况燕王乃朕之亲叔,若逼之过甚,则于情不忍!”

    “如今,盛庸等正断燕军饷道,其势正盛,不日即可取胜。陛下果欲罢兵吗?兵罢不可再聚,若他再次犯阙,如何对付?”方孝儒向帝说道,“臣愿陛下不为其所骗,应斩武胜,以绝后患。那时我军士气振奋,方可平息燕乱。”

    建文帝同意了孝儒建议,将武胜下到锦衣卫狱中囚禁,并再召群臣商议,按孝儒之计发兵讨燕。

    燕王闻得建文帝已决心抗燕,十分恼怒。

    遂命都指挥李远率兵六千,改着南军衣甲,混入济宁、谷亭,乘机纵火,烧毁南军粮草。同时,燕军邱福、薛禄又合兵大破济州城,抄掠州县,搅得南军四处不宁。

    接着,燕军焚烧南军粮草船、军资器械船舢万艘,至使南军军需将尽,军心震动。

    盛庸听到消息后,忙遣袁宇率兵来救,双方在水港大战一日一夜,结果袁宇又被燕将李远伏兵杀得大败,伤亡千人。

    南军再败的消息传到京城,建文帝更加惶恐,遂召集群臣计议。

    “如今讨燕之战失利太多,朝廷若不能尽早设法,恐燕军将成大势,则难以收拾了!公等有何妙计,尽快阻止燕军?”建文帝急向众臣说道。

    “燕军势大,一时难以遏止,朝廷当有非常计策破燕,方可使大局转危为安。”黄子澄说道,“然而,这非常之计……”

    “如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满朝沉默了一会后,方孝儒慢声说道。

    “先生之意?”建文帝听罢,急忙问孝儒。

    “陛下不必过虑!”孝儒见众臣禁若寒蝉,忙出班向帝奏道,“兵不厌诈,微臣今有一计,或可暂破燕贼!”

    “爱卿且速说来!”建文帝急切地说。

    “燕王与世子高炽皆生性多疑、桀骜不驯之辈。据微臣所知,以及方才薛品所言,燕王父子现今已有互争‘燕王’封号之情。我朝中何不因势利导,借此施以反间之计?陛下可遣书给高炽,允他继承燕王爵位,令其父子相疑,必自内乱,北燕之祸或可缓至矣。”方孝儒继续说道。

    “此计甚妙!”建文帝叫好。于是,令孝儒亲写诏书,使锦衣卫千户张安送到高炽军营。

    张安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将诏书送到高炽营中。恰与燕府中官黄俨撞了个满怀。这黄俨是燕王的第三子高燧的死党,而这高燧又历来与世子高炽不和。因此,黄俨对朝臣来高炽营帐的事,十分敏感。

    “贵钦差来此何干?”黄俨抬头假作无意,随口地问了张安一声。

    “今有皇上封诏在此。”张安故作诡密地说。

    “有何诏书?”黄俨紧张地问道。

    “加封大世子为燕王!”张安说着,并拿出诏书递上,接着又慌忙取回诏书,进了高炽的内帐,与高炽交涉。

    黄俨听了张安的话,看了张安的行踪,大吃一惊,急忙转身去报告燕王。

    当黄俨正急匆匆地赶往燕王大帐时,恰巧碰上了前来大帐议事的军师道衍。道衍见黄俨慌慌张张的神态,知道出了大事。

    “黄公公有何要事,竟如此惊慌,莫非大世子出了大事?”道衍立即问黄俨。

    “朝廷又封大世子为燕王了!这这世子竟把其父王放在何位?”黄俨气喘吁吁地说,并诡秘地做了个鬼脸道,“难道军师不以为,此乃大事一桩?我得速报燕王去……”

    “的确,此乃大事!因此,贫僧以为,应再三弄清详情后,方可报告燕王!”道衍说。

    “不可,咱家决不隐瞒于燕王!军师请便,咱家去也……”黄俨固执地说道。

    黄俨说罢,抬腿就向燕王大帐跑去了。军师道衍深知此事关系到燕王父子恩仇,非同小可,立刻转身进了燕世子高炽的营帐。

    “敢问殿下,有朝廷封赏钦差到来否?”道衍慌忙直入内营,急切地问高炽。

    “正是!军师已知?后辈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