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问殿下,有朝廷封赏钦差到来否?”道衍慌忙直入内营,急切地问高炽。

    “正是!军师已知?后辈正欲向军师讨教,此事应如何处置呢!”高炽见军师到来,忙起身说道,“钦差张安现在正在帐中!”

    “世子殿下,此乃少主欲离间你们燕王父子之计,决不可等闲视之……”道衍道。

    “后辈将……”朱高炽惊慌、不知所措,目望道衍。

    “殿下切不可拆纳‘封世子为燕王’的诏书,且要将此诏与钦差张安一并送交燕王大营处置,方可无事!”

    “军师所言极是!”高炽点头说,“后辈与军师偕张安同往?”

    “事不宜迟,迟则燕王生疑,大局有变,将有害于燕军矣!”军师道衍说。

    说罢,二人急速赶到燕王大营。此时中官黄俨已到燕王帐内,正与燕王等人在议论高炽封王之事,而且燕王正在情绪激动之际。

    “竖子,敢私通朝廷,谋害父王……”燕王大怒,遂怒目回头,问在场的高煦道,“你兄果能叛我么?”

    “……此事我早有所闻!”高煦犹豫了一会后,又说慌道,并且加油添醋地说了高炽许多坏话。

    “来人!带朱高炽……”燕王怒然大叫。

    正当此时,道衍、高炽却已带着张安进帐来了。并且,高炽还将诏书原封未拆地向燕王呈上。全场顿时都愣住了,众人都不知如何是好。

    “世子对燕王至忠至孝,大王不必见疑!”道衍军师慢慢说道,“此书显然是朝廷蛊惑人心,离间大王父子之计,大世子丝毫未动,请大王拆阅处之!万勿中了朝中小人之离间奸计也……”

    燕王拆书阅罢,转怒为喜,如释重负,并大叫道:“本王险些中了少主离间之计,杀我世子也!本王再三感谢先生即时指教!”

    “钦差将如何处置?”过了一会,高炽问燕王。

    “软禁营中,俟日后发落。”燕王说,停了一会又笑道,“道衍军师乃神人也,早已窥知奸臣的用意,本王兴兵,幸有道衍军师辅助!幸有世子忠孝!”

    燕王说罢,回顾站在一旁的高炽,无限抚慰地说:“我儿乃忠孝之人!”

    孝儒的离间计败露,前方盛庸因军饷无着又已陷入困境。消息到京,建文帝屡闻败信,知大势危急,已觉身心疲惫。此时,忽然想起太祖临崩时曾托驸马梅殷之事。于是,下旨召驸马梅殷进宫议事。

    “微臣梅殷奉旨觐见。请万岁吩咐!”梅殷进来跪罢,问道。

    “爱卿平身!”建文帝道,“先帝临崩时曾嘱卿道‘诸王强,太孙弱,烦你尽心扶佐。如有犯上作乱,应为朕讨伐。’今国家多舛,望爱卿勿忘先皇嘱托!”

    “臣身为国戚,世食国禄,当为国尽忠尽力。”驸马梅殷慨然答道,“为陛下、为大明江山,臣万死不辞,岂能忘却先之嘱托?”

    “今前方多败,朕封你为总兵,率部将瓦剌灰等,出师淮安,招兵买马,整军四十万,驻守淮上,以防燕军南下。”建文帝道。

    “臣领旨,谢恩!”驸马梅殷慨然答道。

    “如此,大明幸甚!”建文帝激动地说道,“朕还要请宁国公主出力呀。卿夫妇二人皆国之功臣。”

    梅殷领命,走到门口,见到部将瓦剌灰,随即回头向瓦剌灰令道:“令你为先锋,率五千兵马先驻淮上以迎燕军。立刻动身!”

    “得令……”部将瓦剌灰应声先去了。

    随后,驸马梅殷也率大军过了龙江驿,出了京畿,向北而行。

第306章 东昌墙下祸无停【5】() 
深秋,大明皇宫。

    建文帝在翻看外府递上的各种文书。

    “应天府告——中官太监魏宁等人在巡视中贪赃枉法……”

    “淮南——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

    “开封府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

    “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

    应天、淮南、开封、凤阳诸州府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的折子如雪片似的飞进皇宫。建文帝一片片地翻阅着,思潮起伏。

    “大太监魏宁等人在出巡外省州府时,竟敢如此狐假虎威,为非作歹,吸吮民脂民膏!”建文帝看了几个折子后,自言自语。接着,不禁怒火中烧,忙令内侍道,“小林子!宣方大人起草诏书,严惩中官魏宁等人!”

    “启禀万岁!”小林子轻声地说,“刚才,外臣已传出话来,说大太监魏宁等人业已在这次出巡时,步了前次中官狗儿的后尘,经中都凤阳北往投燕王去了……”

    “这群败类……”建文帝跳起来,骂了一声,遂又坐在御座上沉思。

    建文三年冬,燕王正在山东军营中,忽然听说宁国公主函到,忙拆开看阅。

    “……都是一派责我之言!不可信……”燕王看罢,怒向道衍及身旁几位部将说道,并掷信于地上。

    “禀报大王……”小校又报,“驸马梅殷四十万大军驻防在淮上!”

    “呀!本藩起兵三年,仅据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今日少主又令梅驸马来加兵于我,宁国公主夫妇,一文一武,都向我逼来,我等不可如此缓慢行进。当大举奋进,以杀少主之锐气……”

    “报……”此时又有侍者来报,“京城朝廷中官大太监魏宁等人前来投我燕军!”

    “中官何以来投?”燕王问左右道。

    “朝中中官乃是一批批贪官污吏,百姓共愤之辈,因此将被朝廷严惩,所以前来投我!”邱福道。

    “如此也可为我所用!”燕王笑道,遂向外令道,“宣中官大太监魏宁等人进来!”

    于是,一群中官在大太监魏宁带领下慢慢进入,并跪向燕王道:“朝廷昏暗,我等弃暗投明,甘为燕王效力……”

    “尔辈如何效力?”燕王笑问,“前次中官狗儿尚有万夫不当之勇呢!”

    “我等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知京城空虚,百姓民不聊生,可引燕王立即进军……”魏宁答道,“况且,老奴亦曾在定林与大王蒙面。近年来也为大王立有寸功……”

    “魏公公之事本藩业已尽知,你是本藩的有功之人。望今后能再三尽力。暂且下堂歇息,再去北平去吧……”说罢,燕王令侍从带他们出门去了。

    “今日之势,海内民不聊生,国弱民疲至极,我辈当尽快临江决一雌雄,不能缓行下去了……”燕王道。

    “燕王之意极是!”道衍说道,“燕王此次进军,将一举趋入南京,建立伟业……”

    于是,燕王大张旗鼓,盟血誓师,接着,率大军从山东轰然南下,一路驰骋,所向无敌,连陷东平、济阳、宿州。

    京师闻警,遂派魏国公徐辉祖急援山东。徐辉祖星夜前行,到小河,听到都督何福与燕王交战,大获全胜。

    次日,魏国公又令大将军平安也转战到北阪。平安势如破竹,接连杀败燕军。

    接着,徐辉祖就趋兵齐眉山,同何福合兵一处,与燕军厮杀。徐辉祖等直入燕阵,战到天黑,燕将李斌被迫无奈,只好拼命向前冲来,又被辉祖的无数飞箭压下,中箭落马被擒。此一战,直杀得燕军丢盔弃甲,胆颤心惊。燕将王真、陈文等皆战死。燕军只得收拾残兵,败退十里驻扎。

    众燕将因近日屡败,已有退意。

    “军师道衍之谋未必可行?”朱能向燕王问道,“我军长期在外,已觉困乏,大王不如权且班师?”

    “尔等意下如何?”燕王回头问邱福。

    “末将也以为:回京休养生息,待来年再出兵南下,仍为上策!”邱福说道。

    “道衍军师之言极是:兵事如逆流行舟,有进无退。尔等岂能只见眼前失利?”燕王转怒道,“成大事者,必识大计!如今我与建文帝已连战三载,国疲民乏,双方已到穷尽境地。我燕军若不能一鼓作气,拿下南京,再况日持久下去,国民苦难何日才能到头?本藩宏图何日可展?”

    众将闻罢,默默无语。

    “诸位且自决定,欲渡河向北回家者,请站左面;愿继续向南征战者,请站右面。”燕王突然吩咐道。

    于是,众将纷纷都走到左面。燕王沉下脸来,眼观全场,一声不发。

    “大王知否?兵士连战,非死即为伤病之人,更加上长期饥寒,已不能久战!”朱能又向燕王说道。

    “尔等既不愿南下,即请自便……”燕王突然大怒道,“征战在最后胜利关头,倘不能坚持,莫异于鼠目寸光……”

    “燕王既有大计,我等当齐听号令!”邱福上前说,并出面调停道,“汉高祖当年,十战九败,也终得天下,今我军还是胜多败少,或可不必言退了!”

    众人一时无言。很久后才陆续说道:“愿与燕王……南下。”

    燕王深感忧虑,又恐兵将哗变,只好每夜提心吊胆,和衣而眠。

    次日深夜,燕王正在帐内用膳,忽报军师道衍到来。

    “军师怎么还未能安歇?来,夜饮一盏!”见军师到来,燕王放下酒杯问道衍,“今日魏国公大军气势非凡,我顾此失彼,将士心中大有不安,军师有何妙计送来?”

    “兵不在多在于精,更在于主帅之布置。”道衍一面坐下,一面举起杯子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王这点兵力,如何布置?”燕王问道。

    “正是!大王可令南军‘无米以炊’……”道衍接口而说。

    “先生之意?”燕王问。

    此时,道衍正放下杯子,一听燕王的话,忙用手扣住自己的脖子。

    “扣紧南军此处,断了他的粮食,他能再挣扎几时?”道衍上翻着双眼笑说道。

    “请细述其详!”燕王说。

    “目下,南军主力是灵壁何福大军,然而灵壁军多而粮少。臣已探知,魏国公将会被召回京,以保京师,代替他的无非是朱荣、刘江之流,南军已派骁将平安率领六万兵马,押运粮草,向灵壁何福军营而来。大王不必计较攻城的战果得失,权撤下主力,分一半,调头到城郊密林深处埋伏,另一半由大王亲率,突破平安军阵,两下分兵合击,劫下南军粮草,南军没了粮草,就会不战而退了!这初战告捷,我军大振,从此燕军就能长驱直入,直捣京城,势如破竹矣!”

    “若果然如此,我军无忧了……”燕王一听大笑了起来。

    得知燕军怕战,南军弹冠相庆。消息传到京师,举国更是一片欢欣鼓舞。

    “前方出捷报,燕军就将北遁。看来前方不必留有重将,而朝中不可无良将,故而可将魏国公等召回京师,以保京畿!”黄子澄等京官向建文帝奏道。

    于是,建文帝一面下诏召还徐辉祖,一面遣朱荣、刘江等将代之。

    话说,南军大将徐辉祖率军刚一撤离,何福力孤,燕王立即派轻骑截住南军粮道,何福支持不住,只好退到灵壁,以便就近取得粮草。

    平安率领六万兵马,押运粮草,向灵壁何福军营而来。平安军将到灵壁,不防燕军已事先留下伏兵,突然冲出,杀入中军粮草阵中,平安慌忙迎敌,拼杀半日,不分胜负。燕军又回马反攻,平安只好命弓箭手万箭齐发,才暂时压制了冲上来的燕军。

    平安收拾余众,整顿兵马,继续前进,不意燕王又亲率大军冲来,将平安兵马杀得七零八落。何福在城中得知平安到来,忙率兵出城来接应,两下夹击,终将燕军杀退。

    这时,天色已晚,暮色苍茫,平安军兵带着疲惫之躯,与何福军一同缓缓向灵壁城走去。但是,平安等人刚到城门前,就见密林深处黑压压一团,原来是燕军又回军赶到,千军万马,漫天遍野,直向正面杀来。南军措手不及,本来已是疲劳,所以无力迎战,立马变得一片混乱。

    “平安休走……”突然从燕军阵中杀出一员猛将。

    原来这正是燕世子高炽挥大军接应燕王来了。高炽大军如狼似虎,借着黑林掩护,一齐冲向南军。南军已心胆破碎,纷纷抛弃粮草,疲于奔命,直入灵壁城中,平安、何福勉强抵御,也退入城内。平安、何福此战损失兵马万余,粮草三千车,只好决定次日兵退淮河,以取粮草。

    次日凌晨,平安、何福等依计以炮声为号,全体拔营突围。黎明,平安、何福的各军人马正在整装待发时,忽闻炮响三声,都以为是自己主将发令,忙冲了出去。开门一看,却见遍地都是燕军,蜂拥而来。南军猝不及防,又抱头鼠窜,自相踩踏,加上燕军砍杀,已是尸体成山,血流成河。副总兵陈晖、侍郎陈性善等三十余将全部死伤,平安、陈晖等三十七员骁将被浮,只有何福单身逃去。平安英勇不屈,在押解途中,愤然跳崖身亡。

    军情传到南京,建文帝与黄子澄等相对而哭。

    “大事去矣,我万死也不足赎误国之罪……”黄子澄哭道,遂向建文帝奏道,“目下只有铁铉一旅强兵,陛下请速调辽兵十万,与铁铉配合,截击燕军归路。”

    “也只能如此!”方孝儒等人也点头称是。

    “……好吧!”建文帝点头,并命道,“方先生拟旨!小林子立即传使进宫,飞报辽东……”

第307章 东昌墙下祸无停【6】() 
建文帝飞饬总兵杨文,急调辽兵进抵直沽。不料杨文又被燕将宋贵杀败,辽兵既败,接着杨文被擒,朝廷辽兵无一卒南下,来救济南。

    建文四年五月,燕军长驱直入,拿下泗州,守将周景初被迫投降。

    “本藩‘清君侧’之军历经四年奋战,天助我也,今已兵达祖籍,安民已毕,就要往谒祖陵。诸位有何高见?”燕王兴味盎然,坐在泗阳营中,笑问众将。

    “此番喜讯,当先告于家乡父老!”朱能等说道。

    “此言极是!”燕王道。

    于是,燕王亲着素服,带着世子、王子和众将前往祖陵墓地。陵园四周百姓父老,闻讯纷纷前来叩见。燕王多赐以酒肉,亲加慰劳。父老乡亲,个个兴高采烈,拜谢而去。

    “我军当急渡淮水,以临应天府。”燕王道,“怎奈盛庸已领兵马数万,战舰数千,陈兵淮南,严阵以待,欲阻我南下,如何是好?”

    “殿下可先派员去淮安,送书给驸马梅殷,请他借道让我等前去淮南进香。”邱福说。

    “此言有理!”燕王说罢,即差人前往淮安。

    不一日,快马报道:“驸马梅殷不肯借道,且大骂燕王不遵先命,是不孝之辈!”

    “本藩此次进军,本是为少主清除奸臣。天命所归,何人敢挡?”燕王听罢大怒,“识时务者为俊杰。驸马梅殷若不早日见机归顺,则悔之晚了……”

    燕王说罢,遂作书,令将迅速送到驸马梅殷营中。驸马梅殷见书又勃然大怒,并割去了来使的耳鼻。

    “本想杀了你这叛卒,暂且留下你的口,叫你回报殿下,必须知道君臣大义!”驸马梅殷怒然说道。

    燕使没命地跑回燕营禀报了这一切。

    “如今如何处之?”燕王闻罢也无可奈何。

    “我等何不取道中都凤阳?”高炽、朱能问道。

    “此言正合我意!”燕王说道,“且派人察看凤阳军情如何!再者,昔日暗投本藩的王平将军如今如何?王平乃李景隆部下的一位智勇之士也!”

    “末将已派人察访,可惜王将军投燕之情,早已泄露,他本人已于去年被凤阳知府徐安斩杀。”邱福上前说道,“末将此番察访凤阳,又见凤阳知府徐安已拆除了浮桥,烧去了船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