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相对于埋弧焊,氩弧焊西北掌握的最好,这也是最适合在造船上面使用的,借助着氩气的保护,隔绝高温的氧化作用,让船体更加的光洁,西北电焊水平最高,对于氩弧焊掌握的最为熟悉的4个大师傅一起动手,属于电焊的光芒,在整个船坞之中亮起来,杨元钊带着护目镜,仔细的看着全过程,两个3吨左右的部件,柳接的话,需要5天的时间,其中甚至还不包括打眼和柳接件的制造过程,可是用电焊,加上前期的加工和准备,最多只用去了7个小时,现在,一切就看电焊之后的效果了。

    稳定而熟练的焊工,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电焊的过程,4个主要焊工,每一个都是有成百上千次的成功经验了,差不多35分钟之后,最后一个焊枪,也熄灭的光明,一片焊接之后的焦糊味道弥漫,可是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是充满了激动。

    王本初也是其中之一,跟之前细细准备的埋弧焊不同,这个更加的不规则,也是船舶上面,比较多部件之一,它的成功,代表着整个汽船的大部分结构,可以用电焊来加工,比之前的柳接,最少节约大量的空间和重量。

    对着质检人员打了一个收拾,没顾上打磨和清理,专门的质检人员,拿着质检设备,检测金属内部的结构,牢固度,还有大致物体的变形程度,差不多10分钟之后,结果上来了,跟实验的一样,金属的强度要超过柳接,重量减轻了一百多公斤,最关键的是,光洁程度,光滑的表面,对于水的阻力,可以减少到最低的程度,除去柳接之后,穿透甚至可以形成类似刀锋一样状态,平直而锋锐。

    现在的船舶,大部分都是外斜加撞角,还没有发展出来后世那样的流体力学,不说外飘舰首了,直切舰首都不可能做到,一方面,流体力学没有达到某种程度,另外一方面,也是机械加工能力,这个时代的战舰,绝大部分采用柳接,必须要有足够的受力点和柳接的部分,哪怕是再出色的工人,也不可能让柳接的效果完美无缺,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风格,勉强的结合在一起,已经不错了。电焊就不一样了,借助着先进的电焊工具,连接点极为光滑坚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电焊所发挥的作用,着实的让所有人都震惊,特别是对船舶有一定了解的人,本身占据了造船40%左右的柳接和安装过程,因为电焊和起重机的共同作用,效率极高,那些如同搭建,打眼,柳接的过程,统统被摆积木和电焊取代了,本来可能要40天左右完成的汽船,才12天左右,就已经初具规模了,主体结构已经基本成型,接下来,就是内部装饰和动力机组的安装,效率足足高了2倍以上。

    作为一个船厂出来的工程师,哪怕现在不再造船行业了,但是王本初很清楚,船坞等的利用率,对于船厂来说非常关键,800吨的汽船节约20多天的时间,换算到大型货轮之上,提升的就更多,这怎么是电焊呢,简直是点金手和增速器。

    看到电焊已经初具成效,甚至电焊工人和王本初也在商量着如何提升效率上面,初步的使用电焊,很多方面并不熟练,只是勉强完成了这个汽船,估计再过5天就可以出了船坞,进行海试和内部装饰,这一路上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可以挤压和提升的地方很多,打个比方来说吧,船头加工的时候,船尾一样可以电焊,临时搭建的起重机可以更加的专业一点,节约其中和拼接的时间,工人们的工作顺序也可以简单的调整,让每一个步骤都井井有条,类似这些,杨元钊大手一挥,很放心的交给他们,这些专业的事情,还是有专业的人员来操作最好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八章 新式装甲钢() 
1912年9月27日,上海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刚刚下了一场雨,天还没有彻底的放晴,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坞之中,一艘轻便小巧的汽船,缓缓的驶入了黄浦江,然后顺着黄浦江开始上溯的,目的地正是南京,这是这个被简单命名为西111的全电焊加工汽船,进行了第一次长距离的航行的,可以改变整个造船业历史,代表着更加先进造船生产技术的电焊,在这一天,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的,西北和中国,通过方方面面,保留了这个技术长达3年的时间,累计了巨大的经验和技术,以此眼神出来的各种技术,让中国的造船业,从世界的末流,开始追赶先进的脚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汽船缓缓的下水,没有惊动到任何人,因为这个船坞是绝密的,周围有一个连的正规军来说,又因为杨元钊的重视,周围几乎500米内,不会有人靠近,又趁着夜色的,悄悄的下水,没有任何人发现,短途的海试,已经进行了3次,最高的一次达到了30公里,这是经过几次改进和修正之后的,第4次海试,会超过300公里,也算是尝试长途的能力。

    在前面的3次海试之中,汽船的表现极为的出色,因为结构更加的平滑,同样航程的耗煤量,比预计的要少,加上包头出色的蒸汽机,即便不做任何的更改,这个汽船的性能也是千吨左右的汽船之中,性能最好的,一旦投放市场。是会引发大量的追逐的。

    跟万吨级远洋货船不同,千吨级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丁点的性能的提升的,都可能引发巨大波动。虽然利润率不高,却是赢者通吃,输家通赔。

    不过简单的海试,却让王本初看到了更多的改进方案,有些可以直接对汽船进行微调,有些却必须要在下一级的设计之中。进行修改的,基于电焊所产生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么多。

    王本初从这一刻开始,潜心钻研,后来成为了电焊造船方面的大师。也算是机缘巧合和天赋配合的结果,现在这个没有任何的弦号的汽船,悄无声息的,就融入到了长江下游的货船之中,根本就不起眼,作为世界上第二长河,长江上面,不但有千吨级的汽船。还有大量其他的船舶,甚至在水量较大的夏季,万吨级的货船甚至可以上溯到武汉。

    测试数据。都作为珍贵的实验资料,存了下来,而杨元钊却在忙乎着别的,在这一艘船建设的中后期,他已经很少亲自的,来到江南造船厂。他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江南造船厂,让他步入正轨。实际上,这个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跟穆默约好的又是一个月之后,总不能闲着,杨元钊没有更多的事情处理的情况下,也不能一无事事的,他很自然的把心思,放在了一体机之中。

    未来西北入手造船业的最大的三个优势,一方面是电焊,现在已经在逐步的利用上来,300吨的汽船,只是一个初步的开始,接下来需要逐步的摸索,弄出一个体系的,借助着江南造船厂开始进行摸索,未来当青岛造船厂完成以后,会转向那个地方。另外一个优势是动力,已经在西北建设了大型蒸汽机集团和蒸汽轮机的集团,借助一体机和杨元钊前瞻的眼光之下,可以让他们更顺利的发展,最后一个一方面是材料。

    之前的船甲板,哪怕是他加强的,只能够算是超出这个时代的船甲板一线,要想获得更大的优势,更好的材料是必然的选择,而这一次,杨元钊把目光投到了特殊的微量材料上面。

    钨等重要微量原料,中国储量不少,后世关于他的应用,一直都比世界上顶尖水平弱不少,可是基于这些材料的一些新材料,新项目,却成为21世纪,世界材料发展的主流的。

    杨元钊不但是一个穿越者,还拥有一体机这样一个金手指,在材料上面,他拥有天然的优势,这点连列强们都是比不了的,从知道了一体机的材料方面的功能之后,杨元钊哪怕再忙碌,每天都会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因为考虑到包头加工厂的能力,他没有选择稀土类的元素,这个虽然是中国储量最大,白云鄂博的铁矿之中,也伴生了大量的稀土材料。

    可是杨元钊很清楚,现在的这个时代,用稀土有些太早了,虽然稀土添加的部分材料,性能和实现难度并不困难,可稀土的提纯这一点,一直到后世,也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别的效果不高,反倒是浪费了本就不多的稀土资源。

    从无数种的材料配比之中,找到新的材料,这绝对不容易,每一点的改变,每一种退火和锻造方法的不同,都会引起材料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大部分都是废品,否则材料也不会成为困扰的不少国家的难题,以材料为主的基础学科,无不是投资巨大,收效缓慢的行业。

    好在,一体机的帮助之下,杨元钊研究材料上面,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现在,西北的材料学科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在提供了实物和全套的性能指标之后,一些新锐的科学家,开始在无数种不同的材料之中,找出了某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反馈到了杨元钊这里,再用一体机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的努力,就形成了现在西北繁多的材料体系。

    大部分超过这个时代,或者性能太过惊人的材料,杨元钊并没有拿出来,现在正好有十几天的时间,无论是汽船,还是江南造船厂的改装,都已经不用他来操心的时候,正好有功夫泡在材料的海洋之中。

    目前,几个大项,比如钨,锂,钛、锆、铪、钒、铌、钽、钼,这些材料之中,有些是后世已经出现成果的,有些干脆是以一体机为基础,硬生生的开启,不过几年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每一个体系,每天选择1000个作为的累积,这是杨元钊常态化的做法,现在正好有一整天的时间,在没有别的突破口的情况之下,杨元钊很自然的选择了稀土。

    各种稀土物质的添加到金属之中,形成合金,这是一种新材料的制作方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逐步的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分子,高性能的材料,无不跟稀土元素有关,可是在这个时代,稀土还只是一些新发现的元素,大家基本上都沉浸在提纯之中,甚至连稀土之中到底拥有多少种元素都未必能够说得出来,重稀土和轻稀土的概念也才刚刚形成。

    杨元钊是从后世来的,对于稀土研究不多,也知道一些特别的稀土元素,对于合金的重要性的,特别是高质量的合金,有了一体机的帮助,在提纯上面,一体机可以完全的提纯,添加的元素,也都一一的注入到了各种的钢材质中,材料添加之王的美誉,可以说在稀土等材料之中,尽显无疑,其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不同的合金。

    短时间能够形成这么多,也很是出乎了杨元钊的预料,看样子,稀土材料的潜力,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悄悄的把所有的材料和配方给备案了之后,杨元钊详细的开始审视其中的一款材料。

    这个被杨元钊命名为装甲钢17号的材料,通过一体机的扫描之下,获得了全部的信息,是一款极为适合作为装甲钢的合金材料。

    杨元钊本来没打算把稀土材料添加的合金,实际的生产出来,可是这一个合金,却让他难以选择,参考了德国战舰,特别是大型万吨级的巡洋舰之后,一体机之中,关于钢甲板的配方多出了几种,性能上要超出世界上主流的装甲钢一成,这个提升已经相当明显了,对于大型战舰,特别是2万吨以上的战舰来说,没一吨都有相对的作用,节约的重量,会让战舰的性能获得一个较大的提升。

    这个本来是准备作为秘密材料,未来大幅度的同德国合作,想来,西北在付出一定的资金,原料,还有动力设备,甲板钢和制造能力的情况下,会从德国那里获得相当多的舰船资料,形成西北自己的造舰能力。

    可是这一个杨元钊随便添加了重稀土材料的钢材,以普通的钢铁为主,添加了部分钛,镍,铌和钒,却意外的形成了一个新的合金,这种合金的硬度,耐腐蚀,重量上面,都比原来的甲板钢有着巨大的优势,是一种天然的船用装甲钢,他的硬度相当于目前最强悍的装甲钢一倍以上,韧性和其他加工能力上,也相当的出色。

    东西的性能太好,这反倒成了问题,杨元钊一时难以决断,到底要不要把它生产出来,作为西北的又一个拳头产品,这点极为的难以决断,杨元钊很清楚这种新材料获得的偶然性的,偶然到或许未来一两年的时间之中,都未必可以通过一体机的随机合成,获得这样出色的材料,不拿出来吧,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拿出吧,西北不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万一配方泄露,得到最大好处的恐怕是现在的海军强国,西北,还刚上路呢。(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图谋东南亚() 
舰队在出了外海之后,速度明显的加上去了,舰队明显的快了很多,在加速结束之后,杨元钊等人被获准可以去甲班之上,这一艘船,杨元钊曾经上去参观过,是东亚舰队最大的,满载排水量超过1。2万吨的沙恩霍斯特号,因为是舰队出行,且出动了大部分的主力,故而,东亚舰队的舰长斯佩,也一同的出行,舰队在他的指挥下,完全是突击的战斗阵列,快速的在海面上行驶着。

    德国海军中将斯佩,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了,杨元钊见过他两次,却从来都没有见过他指挥舰队,看着一身戎装,看起来分外英武的斯佩,杨元钊长叹一声,他对于一战战史只是略微的了解,却也似乎记得,德国东亚舰队,在远东的战果辉煌,几乎是德国海军之中唯一的亮点,当然了,这跟一战时候,德国的公海舰队是一个存在性舰队有关系,除了日德兰大海战简单的对决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在海港之中,保持了对英国的威慑和吸引英国本土舰队在内的大部分主力。

    唯一游离在外的,就是斯佩带领的东亚舰队,纵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给了英国沉重的打击,甚至被英国调集了数倍的重兵,这才被围歼了,包括斯佩中将在内,全部与旗舰一起沉默,这也开启了舰队司令同旗舰一起沉没的传统。

    这些,都是太遥远的事情,如果这一次,能够得到德国的全力支持,在青岛开工建设几艘新型战列舰。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果呢?悲剧之中的斯佩中将,会不会迎来转机呢?

    一切都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杨元钊所掀起的翅膀,已经越来越高了。更加深入的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局面,迎着海风,站在巡洋舰的船头,看着巡洋舰破浪而行,一种从心底深处冒出兴奋感觉,充斥了杨元钊的心。什么时候,能够让真正站在属于中国的主力舰上,乘风破浪呢。

    “杨先生,看来很喜欢战舰?”不知道什么时候,穆默来到了杨元钊的旁边。用熟练的中文赞许道。

    “20世纪是海洋世纪,一个有信念的人,又怎么不会喜欢战舰!可惜中国没办法建造!”

    穆默一阵的默然,在没有得到国内的肯定答复,在一系列的合约没有签订之前,虽然皇帝和首相阁下,已经口头上面首肯了在青岛建立造船厂,但是以穆默的眼光看来。要生产战舰,应该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一切还为时尚早。

    “斯佩中将过来了!”穆默转移话题的说道。此时正好安排了舰队事物,这才闲下来的斯佩中将,看到穆默和杨元钊站在船头,就过来了,三个人上个月,才在青岛打过照面。相互之间比较的熟悉,寒暄了起来。

    都是一个没营养的话题。斯佩也好,穆默也好。都是老于官场和外交领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