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世界制海权的时候,不过是几百万人的吃食,可能要不要一个月就能够运来大量的,美国就更容易了,到现在,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粮食出口数量最大的一个国家,可是他们之间分别隔着万水千山。

    英国不用说了,海军被德国彻底的压制在英国本土,现在的海运完全是依靠着的美国的帮助,根本就顾不到这么远的澳大利亚,至于美国,连本土的阿拉斯加被攻击都无可奈何,怎么可能来管澳大利亚这边,即便想管,也要看中国方面同不同意。

    不过哪怕是为了澳大利亚在欧洲的百万大军,英国和美国都必须要做出姿态,12艘装满了粮食的1。5万吨的货轮,在美国这边的分成了12队出发了,他们会越过辽阔的太平洋,甚至不能够最最近的路,要从南方绕过去,停靠的也会在悉尼的区域之中,选择一处不起眼的城市,这样能够过去的不知道有多少,甚至都过去了,又能够支持多久,18万吨的粮食,省一省,够30多万人吃上一年左右,可是澳大利亚的目前,最少有400万人,有些杯水车薪而已,最多代表着美国和英国的姿态。

    作为高层的一员,费罗拉甚至是参加会议的,及早的做出选择的他,笑看着惊慌的高层会议,原来一个个稳定如山的大人物,面对着这一次的灾难,丧失了稳定的状态,甚至是惊慌失措,他就认定自己的选择是争取的,现在这些人即便想要投靠,都没有什么门路,中国人保证过,只会找他这么一个内线,他没有完全相信却也想不通,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说的理由。

    不过此时此刻,费罗拉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算的上彻底的投靠了中国,从提供给中国第一个情报开始,他就开始了卖国的过程,特别是越来越了解中国人的实力,就更加是如此,强者永远是可以做很多超出规则的事情的。

    中国从西伯利亚,跟俄罗斯对抗之后,已经有资格走上世界民族之林,借助着一战的爆发,最终拿回了列强的特权,并且有了民族自决,这算是跟俄罗斯一战的战利品,至于之后,则需要实打实的一仗一仗的打,事实上,在中国走上历史舞台的短短几年时间之中,中国人做的非常的不错,每一次都打赢了,从日本开始,到东南亚的英法美诸强,再到直接挑战协约国,在阿拉伯半岛开了一战,再到四艘幻想级,直接挑战美国,一次次的胜利,铸就了强大无敌的形象。

    最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阿拉斯加的消息传来,中国支持日本占据了阿拉斯加。中美之间,争锋一直都在,还在不停的加剧,可是中国稳稳的占据了上风,可是太平洋的诸岛,不过是零星的一小部分而已,美国还是主动放弃的,算不得什么数,可阿拉斯加却是美国的本土,苏日安这个消息是中国支持日本拿下的,可是日本算什么,即便在传统列强之中,也只是最末端的,跟俄罗斯一个档次,他有什么能力能够挑战美国的,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撑,他什么都不是。

    这个消息,加上之前中国打美国的消息,中美之间已经直接的对抗了,可偏偏美国人没有一丁点的能力取得上风,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中国已经从某种意义上面,凌驾于了美国之上。

    费罗拉也算是一个知兵的,虽然在他的心中,依然相信,协约国的实力应该是在同盟国之上,甚至加上中国也一样,可是协约国的强大,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没有什么用处,最少在3年以内,美国不可能突破目前的中国设置的包围圈,接触到澳大利亚,即便是突破了,结果也是在两可之间,谁赢谁输都有可能,美国即使赢了,也会付出太大的代价,几乎不可能影响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距离中国的距离太近了,从东帝汶的话,才400多公里,这对于陆地上面,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很长的距离,更别说是在海上,大型运输船全速之下,一昼夜就差不多能够抵达的,在战略上面,澳大利亚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只要中国人想打,随时都能够越过帝汶海,攻击到澳大利亚的本土的,即便澳大利亚能够成功的在美国的支持下,夺回澳大利亚本土的,也必须要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特别是在北地,就如同闲庭信步一样,稍稍集中一点力量,就会在澳大利亚掀起一番的惊涛骇浪。

    到是美国那边,从美洲到澳大利亚相隔遥远,中国只要还守住的太平洋上面的任意一些岛屿,就拥有对美国的骚扰能力,美军不可能为了澳大利亚全力以赴,因为全力以赴的话,中国随时有可能吧后路断掉,恐怕能够做的就只是提供有限的支持。

    就目前澳大利亚的样子,如果中国来攻击的话,澳大利亚绝对守不住,与其这样,倒不如为后路选择,费罗拉恐怕也不知道,中国早已经把澳大利亚看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他还抱着,当占领地总统的想法,到时候美国如果真的占上风了,就倒向美国好了,反正他们也算是同根同源,在认知上面,基本上是殊途同归的。。

    英国的世界格局,很是制造了一批这样的国家,有些看起来针锋相对的国家,可能在某些情况之下,就突然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人种和某些秘密渠道的缘故吧。

    费罗拉小心的把澳大利亚缺粮的消息,通过电报给传了出去,这个消息,让负责澳大利亚攻略的张孝淮非常高兴,现在的澳大利亚方面军,不太时刻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即便后勤跟的上,进攻三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很大,可是如果削弱他们,特别是缺少粮食的前提下,百万人,恐怕真的是负担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特种部队活动的速度多了起来,特种部队进入悉尼等大城市如入无人之境,或许澳大利亚方面,因为粮食的问题,加强的警戒,可是这种档次的警戒,对于特种部队来说,没有任何的用处,费罗拉基本上把他所知道粮仓的位置都给说了一遍,几乎在短短的时间之中,澳大利亚的粮食就被摧毁了三分之一。

    或许是感受到了问题,澳大利亚几乎把大部分的力量都防卫在粮仓的附近,并且开始有目的的放弃了一部分民众,这些都是较为偏远的,影响不大的,可是一下子放弃了70万左右,也足见他们的魄力,虽然这部分都是已经征兵到了极限,大部分都是妇孺老幼,可是中国依然在费罗拉的提点之下,收下了这部分人,在澳大利亚方面军大部分看来,这已经到了攻击的时刻了,只是困守在悉尼附近的区域,缺兵少将,缺少必要的枪支弹药的,再加上缺粮,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哪怕还有部分的军队有战斗力,他们的战斗力跟中国陆军比起来,差别极大

    不管目前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甚至是澳大利亚说什么三可是张孝淮依然不为所动,一方面,澳大利亚还没有失去最后的抵抗,百万级别的大城市,哪怕只有30万军队,就足以引起张孝淮的重视,一旦巷战开启,即便中国有特种部队,对方如果悍不畏死的话,中国的伤亡一定会增大,这不同于野战,大部分的战略火炮和机枪的作用都会降低,这两者偏偏还是中国军队最强大的地方,换成别人,或许会为了提前拿下澳大利亚,而冒险用人命去拼,可张孝淮的谨慎之下不会,他必须要为手下的这些士兵和装备负责,即便澳大利亚选择用最残酷的方法,把除了最核心区域的军队和民众之外的都给赶走,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张孝淮就是这样,只要代价大,他不可能为了代价,而冒着奇险,甚至一定程度上,这点正中吓坏,他睁一只眼璧一支眼。

    当然了,张孝淮的谨慎,也不是毫无底线,无休无止的谨慎的,如果在关键时刻,关键的战局之中,他也会非常果断,当时一举拿下北地,甚至在之前的国内作战就可见一斑,之所以这么稳扎稳打,在于,澳大利亚的就如同一个熟透的果实一样,只要时间到了,就可以摘下了,再静等一段时间,效果会更好,再说了,目前也没有人能够帮助澳大利亚,英国不可以,美国就更加不可以,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冒险用人命,又没有耽误到澳大利亚的建设,真正让中国动心的地方,是中西部的大草原和西奥庞大无比的矿产资源,3个百万级别的城市,看起来是一片珍贵的财富,在中国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比这些大的多的城市,中国哪里比比皆是,随便创造的价值都比这三个城市大,况且达尔文,西奥的诸多港口,甚至在东部和南部,也控制了一些,悉尼这些,拿下来是锦上添花,拿不下来也就放在哪里,随时都可以拿下,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就有些得不偿失了的,反正稳扎稳打,一定是他们的。(~^~)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东南亚的发展() 
澳大利亚的战局产生了对中方有利的变化,这是之前中国所没有想到的,在中国看来的,澳大利亚本身就是一个产量区,在战争爆发之前,每年会出口300万吨的粮食,50万吨的牛羊肉,这些澳大利亚的人口,澳大利亚的粮食自给率会超过180%以上,也就是说,口粮八成,这样的粮食自给率,让中国,还真的没有考虑到,澳大利亚会断粮,可是现实摆在面前,澳大利亚并不是依靠科学种植而获得较高的粮食子给率的,他更多的是依靠庞大的面积和天中天收,在大片的领土,都被中国占据的前提下,澳大利亚的粮食开始减少了,虽然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的减少,可是相对于土地,人口减少的总量并不算多。

    澳大利亚在最初,被中国打的有些疲于奔命,在发现中国的目标全部都是粮食的时候,也有意识的认识到了,中国已经发现了澳大利亚的弱点,哪怕处于最劣势的程度,也必须要做出选择,为此,澳大利亚放弃了一个又一个的边陲之地,果断的断腕求生,这是最无奈的,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英国和美国,也拿出了必要的支持,无法保证通畅的往来,每个月保证3艘万吨货轮还是可以的,5万吨的粮食,基本上保证了持续,不过最终,谁都知道,持续的放血,会让澳大利亚的抵抗,陷入到停滞之中的,他们陷落的日子不久了,说不定,下一次战斗,中国人面对核心区域,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澳大利亚就会陷落了。

    跟澳大利亚的高层,惶惶不可终日的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的战局一切顺畅,张孝淮的稳重,得到了高层的一致好评的,中国在战争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澳大利亚的建设,大量的物资和机械设备运往澳大利亚,首批和接下来的移民,也开始抵达,中国人又一次在异国他乡,开启了新的生活之旅,可是这一次跟历史上,中国移民的每一次努力不一样,中国有了国家作为后盾,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来保护移民的,相信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这里会被中国人开发成为一片乐土。

    中国跟澳大利亚的实力对比上面,中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一点从开始澳大利亚战场之初,中方高层都是一致认可的,精心准备,突然袭击,在中方高层看来,无论是谁来指挥,没有理由失败,可是战争的进程,比之前所有的预料都要出色的多,张孝淮是最适合澳大利亚战略的指挥官,换其他任何的一个将军,率军前来的话,胜利是一定会胜利,甚至会比张孝淮更快,可能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能够拿下澳大利亚,但是损失也是庞大的,最起码30万打底,甚至一些激进一点的,会损失50万以上,甚至更多,哪像张孝淮这样,进入到澳大利亚之后,总损失不过是8400人左右。

    在损失的8400人之中,只有的不足四分之一是阵亡,剩下的都是轻重伤,阵亡和重伤残疾的,加起来不超过3300人,这样的伤亡,相对于首批120万,还有后续大量的部队进驻的澳大利亚战场来说,连皮毛都算不上,一个军7万人,损失这么多,都不能够称之为伤筋动骨,更何况澳大利亚方面军,最少是20个军以上的单位,这样损失,平均到一个师里面,可能才几十个上百个,真的是非常稀少。

    从杨元钊包头开启的时候,一直都注重伤亡,不会跟对手拼死相争,原因在于,包头的基础薄弱,可现在中国的程度,坐拥的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七八亿的人口,一次性损失三五十万,这个根本无法动摇中国的根基,6000万以上的动员能力,极限超过1亿,30万真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慈不掌兵,总是计较士兵的损失,恐怕也无法打大仗,可是在杨元钊看来,中国的基础太薄弱了,他都尽可能的来增加中国的人口基数了,能够避免的损失还是避免的好,无论是派日本到阿拉斯加,还是派遣张孝淮到澳大利亚,都是为了这个,中国目前的根基,只要是休养生息下来,最多十年,根基讲深厚的无法逆转,虽然现在是有消耗的底气,能够少消耗一点就少消耗一点。

    现在张孝淮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不但用最小的损失,拿下了澳大利亚的庞大的领土,并且在逐步的削弱对手,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的情况下,最多到1917年,他们将会彻底的把澳大利亚的全境都给拿下来,最终让这么一片,位于大洋洲,总计超过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到中国的领土范围之中,当澳大利亚拿下了之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附属的那些岛屿,基本上也会成为中国的囊中之物。

    小规模的冲突,依然没有停歇,可是大型的军事对抗就几乎没有了,中国是不想打,暂时恢复一下,等待着后勤的补充,并且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澳大利亚则是没有能力打了,只是小规模的冲突,就让澳大利亚疲于奔命,他们怎么可能去攻击重兵把守的中方阵营,澳大利亚的战场开始退出了中国的视线。

    从澳大利亚向北的,越过赤道,就是东南亚,这个曾经是兰芳,以兰芳为借口,跟德国结盟,比中国更早的加入到了同盟国的序列,一下子成为了协约国的肉中刺眼中钉,可惜当时的协约国,根本就没有力量干涉东南亚,特别是英国,正有些岌岌可危害怕中国对印度进行攻击的,把所有位于亚洲的力量,都调入到了印度的,一旦中国入侵印度,他们会在印度打一场女王战。最终,中国只是借助着兰芳,在舍尔舰队的帮助下,再印度洗劫了一遍,然后就把目光放在了东南亚,从兰芳为基础,开始了种田发展的过程。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在兰芳归入中国之前,就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的东南亚,目前,在中国人的手中,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东南亚的位置太好了,不但是海洋性的气候,还深处热带,多年未被开发过,肥沃的几乎可以捏出水来的土壤,再加上一年三熟的独特地理位置,让这里很自然的成为了中国的粮食基地,只有整个中国十分之一的领土面积,却负担了整个中国45%以上的粮食,所以在东南亚,看到最多的,就是大片大片整齐的农田了,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了。

    农业为本,无农不稳,可是无工不富,没有足够的工业,就不可能提供足够的财富,东南亚也是中国的核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面,比起西伯利亚还要重要的,这里是热带,相比较而言,气候条件没有西伯利亚那么的恶劣,在西伯利亚,只要是进入冬天,开始降雪,那就不是人适宜工作的地方,虽然热同样是一种灾害,可在某种情况下,比冷强多了。

    在不断的努力之下,东南亚早早的落地了一些基础的重工业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