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6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种灾害,可在某种情况下,比冷强多了。

    在不断的努力之下,东南亚早早的落地了一些基础的重工业和轻工业,比如说的造船业,钢铁制造,还有一部分的轻工业,这些的转移,让婆罗洲和中南半岛,都有了工业的踪迹,产值从兰芳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提升,提升的幅度早已经超过了中国平均增幅,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不过现在兰芳并入到中国之后,不可能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都分成一个省,这里是植被繁盛,物产丰富的地区,因为历史的缘故,不可能如同国内,三四十万平方公里划分一个省,可还是以历史和地域的关系,分成了四个区域,中南省,马来省,印尼省和菲省的,这个划分就是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婆罗洲以西属于原来印尼的地盘和菲律宾。

    在区域上面更加直观,可是大小不一,都归属于中国了,四个省直属中央的行政区划,他们之间能够比较的,就只有经济产值上面了,这是全国一体的比较的,包头那不能比,那是西北的龙兴之地,即便到现在,去工业化了这么久,大部分污染严重,能耗较重的产业,基本上都离开了包头,可是大量的集团公司的总部,加上一部分的高科技产业和半导体产业,还是让包头独占鳌头,基本上要比前十的最后五个加起来产值都要高。

    包头不能相比,中国传统的大城市,省会城市,天津,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东南亚也不能相比,他们的发展时间远比东南亚强,并且承接工业转移的时间也更久,改革的也比较的深入,最高的上海,已经在短短的几年之中,排名中国第二,远不是这些落后的省份能够比较。

    东南亚的四个省之中,自身之间的比较,也跟一些国内落后省份比较,这些都是他们比较的重点,仅仅凭借着农业,无法达成这个目的,所以接下来的几年,省长们都着力推动着工业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东南亚开始从中国最差的省份,逐步的开始提升,目前已经处于中游,这其中,值得一提的并不是承接了兰芳核心的印尼省,虽然它的发展也相当强劲,可是东南亚的明星却是中南省。(~^~)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中南突破() 
东南亚发展最快的中南省,也就是原来属于中南半岛的全部,在马来半岛划分界限的,作为东亚大陆,深入到东南亚的一个巨大的半岛,这么一个地方,早在很久之前,就是中国的藩属国的,一直都拥有着深刻的中国背景,比如说,高层之中,以中文为主要文字的,在藩王传承即位的时候,需要得到中央的认可的,中国文化几乎深入到他们的从上到下。

    不过在近代,伴随着中国在历史舞台上面的落伍,这些也是最早被侵蚀的,毕竟中国的名声在外,哪怕在1840年前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庞大的,在没有被英国拉下属于强国的面纱的前提下的,没有几个国家敢于直接挑战中国。

    现在,中国走上了一条跟历史上,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不但强行的驱逐了列强,也接受了这些列强的殖民地,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南半岛,是接收比较顺畅的,在驱逐了殖民者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抵抗,面对着天朝上国,面对着更加优越,更加强大的中国,他们乐于成为其中的一员。,

    对于中南半岛,本身手段上,没有印尼那么的凶狠,当然了,隔离和打散还是要做的,中国是要一片稳定的国土,而不是一片随时都有爆炸危险的定时炸弹的,目前中南半岛的原住民,只剩下了原来的27%,又填充了一倍以上的中国人,目前中国人占据的总数高达85%以上,这给比例是比较稳妥的,只要接下来的几年之中发展顺利,这一片国土理所当然的吞下了。

    中南半岛的基础建设,相对于婆罗洲,还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的,能够在最初,就高速发展,甚至在1915年超过了印尼省,成为整个东南亚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双第一的省份,不但得益于它的位置,也得益于他的领导,中南省的生长。

    中南省的省长,名叫王荣民,出身于太原王氏,他也算的上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一批人,早在1890年,就接受了完全西式教育,7年之后,1897年他留学美国,学习经济,并且成功的留在了美利坚的,成为了一家股份公司职员的,5年的时间,从一般办事员,做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也算是一时的青年才俊。

    杨元钊的出现,改变了包头运转的道路,晋商八大家齐聚包头,开创了西北商会这个看起来松散,实际实力相当庞大的经济体,在成立之初,控制的资金已经超过千万,然后在杨元钊的点石成金之下,如同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了起来。

    千万资金,在晋商看来,有些动容,却没有可能孤注一掷,晋商们当时介绍来了许多的人手,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受过基础的西学教育,并且在学校里面刚刚毕业的青年学生,真正的精英,或者说被寄予厚望的,基本上都在观望,可是很快的,这些人就坐不住了,因为包头商会的发展速度快的让人吃惊,农业就不用说了,新式种子和化肥的出现,让农业的产出增加了好几倍,水泥厂,棉纺织厂等一系列的工厂的建立,更是日进斗金的,资本在第一年就获得了膨胀,从1000万的总资本到1亿,没有过多长时间。

    这时候,所有人都坐不住了,一个投资一两百万的商会,对于晋商的八大家来说,还不怎么放在眼里,可是这个数字涨到一千万,甚至是不断的增长的时候,就算是最古板的人,面对着如此庞大无比的一笔财富,也坐不住了,真正的投入到了包头商会的,并且把所有的人员都给弄回来。

    王荣民就是这样,他是1909年回国的,当年就加入到了包头商会之中,负责商业上面的活动,因为学的是经济,又留学美国,王荣民就融入到了包头商会的发展之中,并且在包头商会为,走上了政途。

    晋商八大家作为最早跟杨元钊合作的团体,不但在西北的发展之中,借助了庞大的东风,积累下了规模宏达的财富之外,也培育了大量的政府高层,包括刘澍在内,只是部长以上的高官,就有37人,王荣民在其中,并不起眼,他最开始只是在财政部任职,在兰芳成立的时候,就已经介入到了兰芳财政和银行,最终,才成为中南省的省长的。

    今年只有39岁王荣民的,在干部年轻化的中国,也算是一个中坚的干部,走上了省长的位置,成为了一省大员,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恐怕也说不过去的,从杨元钊而下的,中国的发展蓬勃发展之后,升官就不再依靠权术了,没有一个漂亮的经济数字,哪怕背景在强大,权谋再厉害,也升不了级。

    王荣民能够抓住时机到了兰芳,并且借助着兰芳划省的机会,成为了中南省的省长,他的野心就极大,当时兰芳划省的时候,4个省之中,以印尼省最为重要,毕竟以婆罗洲为基础,那里曾经是兰芳的首都,在所有方面,都是发展最好的地方的,不但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还承接了来自中国方面的钢铁和石化方面的产能。

    可是王荣民看的很清楚,中国永远会以原来的领土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靠近原来中国领土的地方,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别说,中南半岛跟中国大陆,本就是一体,铁路和其他的交通方式,就可以连接它,婆罗洲还是差了一点点,需要跨海。

    事实上,王荣民的选择非常的正确,在他进入中南半岛的第一年,4条国内干线铁路的延伸工程,开始在中南半岛的建成,一条通往原来的缅甸,两条通往原来的泰国,一条通往越南,这四条铁路的通行,让中南半岛成为了中国干线铁路在中南的延伸,辅助了一批的基础铁路建设,中南络正式建立,不但中南半岛产出的海量粮食,可以通过铁路,快捷的运到国内,一些热带特有的水果,反季节蔬菜等等,也同样可以,更别说大量的机械设备,从钢铁到石化,再到轻重工业的一些零星体系,中南半岛用了一年的时间,追上了婆罗洲几年的发展,并且在1915年超过了印尼省,成为了东南亚地带,发展最快,经济总量最多的省。

    如果王荣民的期望,只是在东南亚这边独占鳌头,他已经获得了,在3年的时间之中,所有的评价,全部是优秀的王荣民,已经上了中组部的考察名单,可是在提拔上面,还存在着少许的顾虑,中南半岛是中南半岛,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他是新建的省份,很多的经济活动,得到了中央方面的支持,无论是婆罗洲,还是中南省,他们的很多项目,都是在国内的直接支持之下上的,这其中王荣民起到了不少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否是决定性的,谁也说不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想的话,王荣民的功绩,多多少少,就打了折扣。

    王荣民也是包头商会的老人,能够的走上这个高度,在政府之中,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虽然不可能给王荣民直接的支持,晋商八大家之中的,职务最高的是刘澍,他并不是八大家的直属弟子,更多的支持杨元钊,至于杨悦,他更在意的科研方面的,所以大部分的最高职位就是部长和省长。可是无孔不入的关系网,却可以把船在哪里弯告诉王荣民,让他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这已经是别人享受不到的优待了,这会节约大量的时间。

    这个时代的海归,跟后世的不一样,后世的不少都是富二代去混文聘,泥沙俱下之下,没有多少含金量,这个时代,留美学童都是学子之中的佼佼者,再加上美国用庚子赔款作为担保,只要能够留美的,基本上都是可以专注的学习,这也从客观上造就了留美的成就较高,他们不必操心学习以外的生活问题,只要自身愿意努力,肯定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

    王荣民就是这样一个,从个人能力上面,他相当的出色,在财政部做的就非常好,先后担任了多个不同处司的职务,中南省成立之后,借助着机会,推动了几个大型建设,并且谈妥了一些投资,这才让中南省脱颖而出,现在,知道了中组部的疑惑之后,他知道,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了更大的发展才可以,这样才有可能重新进入到中组部的序列之中。

    说实在的,中南省地处东南亚,虽然跟中国连接,却有些偏僻,几条铁路过来,不过是让中南半岛加入到里面,算是扫落边角而已,几处工业的投资,也是的国内在转移落后产能,虽然王荣民可以推动,完成更多的工业落户计划,可这些对于中南省的经济提升不高,最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提升一到两个百分点,让经济数字更漂亮一点,提升幅度不高,不足以改变中组部的印象。

    到底要做什么好,王荣民苦思冥想,都没有想明白,最终他决定,不去想了,去看看目前来自中央的内参,或许在这个内参上面,会有解决他目前问题的答案吧。(未 完待续 ~^~)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克拉地峡() 
中南省有没有大项目,如果是别人执政,可能还想不到有什么大项目,王荣民就不一样了,从来到中南省开始,王荣民就不遗余力的推动中南省的建设,不但他本人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推动着手下,不遗余力的寻找的,上行下效,上级喜欢斗鸡,下级就会送,既然上级想要政绩,下级也不遗余力的努力,提出了很多的项目,只不过都没有多大的效果而已,真正让中南省腾飞的,还是他从内参上面分析出来的。

    看起来是这样,王荣民知道,却不是这样的,正是手下的提供的东西,让他快速的对中南省了解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内参和全国铁路计划之中,敏锐的找到了铁路建设为突破口的,毕竟不了解整个中南省的家底,不了解铁路贯通之后,对于中南省的直接好处,只是为了政绩去争取铁路,争取到的,也不过是一个中央配套投资而已,后续的很多东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但领导者的能力会大打折扣,就算是再大的关系,接下来谁敢帮助你。

    中国讲究的可不是关系和派系,从上到下讲究的就是实际效果,或许可以用人情和手段,通过一次投资,一旦这个投资没有起到应有的成效,或者造假,不但跑工程的要被问责,上面批准的和参加研讨会的同样会被问责,正是这个制度,才让中国的不少大型工程,没有流于形式,反而起到了相当深入的效果。

    王荣民清楚的记得,在他找突破的时候,就在二年前,他在接手了中南省一年多的时间,在各方面站稳脚跟,掌握了实权的时候,基本上开启了铁路计划的时候,有本土商人提出的一项计划,克拉地峡计划,用克拉地峡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为中南省带来大量航海红利,推动中南省的发展。

    题目很大,最终的效益也相当的惊人,当时王荣民还深入的研究了一下,原来这不是新提出的,或者为了迎合他这个省长的喜好而建设的,早在200多年前的18世纪,就有人提出了克拉地峡的动议,不过那只是一个意向,根本没办法投入实际运营,算是在这个区域有了这么一个事情。

    真正推动克拉地峡的,是中南省泰国的国王,朱拉隆功是泰国一位力主革新的国王,曾遍访欧洲,为泰国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当时的国际海运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因此开凿克拉运河,让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海运航道便捷的构想便应运而生。那时国际间协力兴办巨型工程还不成时尚,单靠泰国的实力绝难胜任,泰国当时没有钱推动这个计划,连启动资金都拿不到。

    现在,包括泰国在内的全部中南半岛的国家,都归属于中国之后的,在了解了中国实力之后,特别是王荣民这个实际上的领导者,比较重视的发展中南半岛的计划,这些土著商人们重提这一计划,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克拉地峡的计划,才能够满足王荣民的需要,对整个中南半岛,产生难以想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克拉地峡的具体位置位于原来泰国南部,在泰国向马兰半岛延伸的狭窄区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它的东西两海岸皆为基岩海岸,浪平风静,拥有开凿的可能性,只要合理的设计贯通,中间可能不会有很多的提灌站。

    至于经济价值,也不算小,如果克拉地峡运河开凿成功,中国前往印度洋的船只,将会节约1200公里的航程,对于大型轮船来说,这代表着2…5天航行时间,对于远洋运输来说效果巨大,代表着节约大量的成本,任何一个远洋货船,在运输的时候都会产生成本,抛开时间成本不说,航行1200公里的时候,所耗费的油料都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所以航海业上面,每一点点的航线的节省,都是一个巨大的效益。

    正是这个庞大的计划,让王荣民很感兴趣的,运河一旦开凿成功,只是凭借着过路费的收取,十几年的时间,就足以让中南省收回成本,更别说大量船只从这里经过,带来的航运红利,一些矿产甚至能够就近的卸货,转货,或者是本地消化,中南半岛跟国内的铁路已经联络上了,或许前往东南沿海,没有怎么绕路,可是对于西部的核心包头这边来说,继续的物资从泰国这边转运更好,陆地上面的优势也更大。

    可是认真考虑了之后,王荣民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渴望,这玩意耗费太大了,就成本上面,比得上苏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