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于,一个个官员旁边,都还站着一个个家仆,为他们打着伞遮阳。

    “哎呀,不行啊,本官快不行了,热死了。”

    “我也不行啊,再这么晒下去,我都快要断气了。”

    这些朝廷官员们叫苦连天,这种罪他们是真的受不了。

    这么高的温度,他们还穿着庄严的官服,那一声官服捂得严严实实,就更热了。

    不仅是热啊,连早饭都没吃的他们,到了中午,肚子饿的咕咕叫,这种又热又饿的状态,直接让大部分官员,都招架不住了。

    “首辅大人,现在可怎么办呢?到现在圣上都还不出来,我们难道还要这样继续等下去吗?”

    有官员忍不住开口,对首辅陈演,询问道。

    陈演用衣袖,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冷声说道:“不然你们还想怎么着?难不成你还想冲进宫殿内吗?”

    “这个,下官不敢。”

    听到陈演语气明显不好,那个官员也不敢反驳,只好陪着笑脸,说道。

    “都是自作自受啊!本官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以圣上的脾性,认准的事情,岂是那么容易可以改变的。

    更况且是迁都,这么重要的事情,圣上既然反对,就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

    陈演回过头来,闭上眼睛,盘坐的地上,擦拭这额头上的汗珠,漠然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看样子这次圣上是铁了心了。”

    听到陈演的话后,旁边有官员附和道。

    “哎,早知道圣上已经铁了心不迁都,本官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

    现在好了,走也不是,留下更是活受罪。”

    有官员唉声叹气的说道。

    此时,在场的大部分官员,都已经后悔之前,放出死谏的狠话了。

    结果现在好了,他们完全高估了自己,弄得他们现在是想走却不能走。

    谁要是现在转身走了,一是会被其他官员看不起,二则会被宫殿内的崇祯轻视,谁愿意冒这个头。

    于是乎,此时已经坚持不住的官员们,彼此多希望有个人站出来带头,赶紧离开这里。

    最终,又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见到依旧没人敢当这个出头鸟,这些官员们也等不了了。

    他们都知道彼此都不是傻子,没人会甘心当这个出头鸟的,所以他们只好求助于陈演了。

    陈演此时身为大明首辅,只要他肯主动退走,周围其他大明官员也跟着退走,也就说得过去了。

    看到周围一个个官员过来,间接的劝说自己,放弃这次进谏,陈演也叹息一声,点了点头。

    其实,陈演自己也坚持不住了,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带这个头,是最合适的。

    “圣上,既然您心意已决,臣等也只好遵从圣上旨意了。

    臣等告退。”

    陈演对着崇祯的宫殿一拜行礼,大声喊道,然后退走。

    “臣等愿遵圣上旨意,臣等告退!”

    周围其他大明官员们,见到陈演离开,一个个立即迫不及待的行礼喊话,然后退走。

    短短片刻时间,原本宫殿前几十号官员,就走的一干二净,没一个人选择留下的。

    “呵呵,承恩呢,你看到没有,这就是朕的好臣子。

    嘴上说的多好听,可实际上,他们说的话,自己都做不到。”

    得知宫殿外诸臣全部退走后,崇祯脸上露出冷笑,讥讽的说道,其实眼神中还带着悲色。

    ‘想我崇祯,到了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大臣,竟然没有一人愿意向朕死谏,真是可悲啊!’

    崇祯在心里悲凉的想着,扔掉手中的毛笔,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起来。

    其实,想想这些过来向崇祯‘死谏’的大明官员,就不是什么好货色,一个个全都是有着私心的。

    此时,在大明官员内,对大明和崇祯忠心耿耿的,还是有相当不少的。

    要不是,历史上也不有文人士大夫,在崇祯死后殉节的。

    虽然人数不少很多,只有三十几位,但这证明,还是有一批文人士大夫,对大明和崇祯忠心耿耿。

    或许,这些死忠的文人士大夫,此时在朝堂上反而没有占据多大的官位罢了。

    此时大明朝廷上的高官,都被那些擅长勾心斗角,结党营私,栽赃陷害的东林党官员霸占着。

    只不过,那些忠心的官员,在崇祯下达旨意,表示不会迁都后,他们要做的,就是服从崇祯的旨意即可,根本没有过来继续劝谏的必要。

    此时,在京城内,也有些朝廷高官,家中还过着清贫的日子,全家人仅靠朝廷俸禄过日子。

    而且,这两年,朝廷时不时连大臣的俸禄都停发了,不少官员家中过得日子极为拮据。

    只不过,像这样的清官,此时在大明属于凤毛麟角级别的。

    还有一些官员,虽然家中富裕一些,不过他对于崇祯也是极为忠诚的。

    迁都的事情,就这样被崇祯否决了。

    群臣‘死谏’失败后,也就没人再愿意提这件事了。

    然后,整个京城内,那些个兴高采烈将家中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装车,等着带走的达官显贵们。

    也只好失望的让家仆们,将这些财物重新搬回密室或地窖中,继续摆在那里发霉。

    很快,杜之秩率领的大顺使者团,也赶到了京城,打出和大明和崇祯和谈的旗号。

    杜之秩的到来,不仅让崇祯感兴趣,也让大明满朝文武大臣,激动起来。

    崇祯也没想到,这个时候李自成竟然会主动派人过来和他和谈。

    虽然,李自成派过来的是杜之秩,崇祯也已经知道杜之秩在居庸关打开关门,主动投降李自成的消息。

    可以说,对于杜之秩,崇祯是记恨的,恨不得立即杀了他。

    不过,为了大局着想,崇祯还是没杀杜之秩。

    既然,杜之秩是李自成派过来和谈的使者,那么大明这边也得正式对待,让杜之秩住进行馆。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面见崇祯之前,杜之秩竟然返回了自己之前在京城的府邸,直接住在了那里。

    由于之前杜之秩在居庸关投降李自成,让崇祯震怒,直接查封了杜之秩的府邸。

    只不过,由于事情才发生不过几天时间,崇祯还未来得及派人,查抄杜之秩的家产。

    在朝廷里,可是已经有不少人盯上这块肥肉了,查抄这样一个大宦官的府邸,那可是最肥的差事了。

    之前,同样在昌平投降了李自成的另一个太监杜勋的府邸,昨日已经被崇祯下令查抄了。

    据说,根据朝廷派去的查抄杜勋府邸的官员,事后向崇祯回报。

    他们在杜勋的府上,足足查抄出价值三十多万两银子的财物。

    区区一个太监,竟然能积攒下这么多家产,不用想平日里定然没少贪污勒索,这让崇祯很震怒。

    杜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极为心痛加愤恨。

    心痛的是这么多年积攒的财产,全都没了。

    而恨的是崇祯,更让他难以相信的是,从他府上只查抄出价值三十来万两的财物,你们逗老子呢!

    杜勋很想说,老子特么光是后院密室和地窖里存放的现银,就足有八十多万两呢!

    这还不包括其他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以及老子这些年收的名贵字画等价值连城的东西。

    你们现在特么说,只在老子府上查抄出价值三十万两的财物,老子不服。

    至于中间少去的那么一大笔银子去了哪里,杜勋当然一清二楚了,当然是进了某些官员的肚子里了。

    这种事情,以前杜勋自己也没少干。

    此时大明朝堂的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行为,实在是太普遍了,甚至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而且一个个官员胃口大的惊人,一般的数额还满足不了他们。

    只可惜,此时大明的锦衣卫早就已经名存实亡,没了眼睛的崇祯,对于臣子私下里搞得这些勾当,全然无知。

    当杜之秩住回自己的府邸后,看着自己府内还没有被查抄走的财物,脸上露出了喜色。

    杜之秩这些年积攒下的财物,可一点都不比杜勋少。

    这一次,杜之秩之所以答应宋献策,愿意冒险担任大顺使者,过来向崇祯传达李自成的和谈条件。

    其中一个巨大的原因,就是杜之秩想回到京城,将他府上的这些财物,想办法带走。

第858章 让朕的大明割地?赔款?不存在的()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最新章节!

    858让朕的大明割地?赔款?不存在的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订阅!

    杜之秩没有住在行馆内,擅自返回自己的府邸,这让崇祯知道后,很生气。

    但为了大局着想,崇祯还是选择了忍下来,区区一个走狗,杀不杀他都只不过是小喽啰,因他而坏了大事,不值得。

    “来人,你们将这些东西全部装车,等咱们离开时带走!”

    回到自己府邸的杜之秩,将他所藏的财物全部装箱,准备离开京城时带走。

    趁着崇祯还没有在朝堂上召见自己,杜之秩赶紧拜访了包括陈演在内的,数名朝堂高官。

    无非就是想让这些大明官员,在崇祯面见自己时,为他说好话,让崇祯赞成和谈。

    这些朝廷官员一个个都是老油条,在事情不明朗之前,他们怎么可能轻易表态站队呢。

    反倒是这些大明官员对杜之秩旁敲侧击,从他嘴里打听出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

    “什么?让圣上承认李自成的皇位?还要割地?赔款?这简直……”

    当陈演知道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后,也是当场变色,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就这种要求,简直太苛刻了,连陈演都不敢答应,而且以陈演对崇祯的了解,崇祯多半也很难答应的,也不敢答应。

    陈演和很多大明官员,这个时候心里都是支持和谈的。

    可是,面对这样苛刻的和谈条件,陈演真的不敢为杜之秩当说客。

    这个条件他们要是答应了,被史官记录下来,那可就是卖国贼,堪比秦桧、贾似道,是要遗臭万年的啊!

    所以,杜之秩拜访的陈演等大明官员,一个个只好笑呵呵的送走杜之秩,什么都没答应。

    到了第二天,果然崇祯下令,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召见杜之秩,要谈和谈的事情了。

    “拜见圣上。”

    到了朝堂之上,杜之秩见了崇祯,竟然不跪拜,只是躬身行礼。

    “大胆杜之秩,见了圣上,为何不跪!你是想死嘛!”

    杜之秩的行为,不仅让崇祯脸色黑下来,更是激怒了朝堂上的一些武将,一名武将站出来对杜之秩,呵斥道。

    按说,以杜之秩这种太监的胆小,真的不敢相信杜之秩敢如此行事。

    但是,此时的杜之秩想起来的时候,宋献策对他说的话,不由得有了底气。

    杜之秩站直了身子,对着那个呵斥自己的明将说道:“这位将军所言差矣,你那只眼睛看见本使者对圣上不敬了。

    本使者现在代表的乃是我大顺皇帝,过来和圣上和谈的,怎么能向圣上行跪拜之礼呢!

    不知道是本使者无知呢,还是将军无知呢!”

    不得不说,像杜之秩这种人,最适合做狗腿子了,因为狐假虎威这种行事行为,他们不用学,天生就会。

    “呸,狗屁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就是个贼寇,还敢称帝,简直就是找死。”

    听到杜之秩的话后,那名明将啐了一口,不屑的说道。

    而这个时候,高坐龙椅上的崇祯,对于杜之秩的行为,也是感到十分不满。

    见到手下臣子主动呵斥杜之秩,就这样冷着脸看着,也不加以制止。

    “没错,李自成算个屁皇帝,天底下就只有我大明皇帝,一个山沟里钻出来的匪寇,也敢妄自称帝,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圣上,杜之秩这个阉狗,擅自投降闯贼,现在还敢充当闯贼的使者,斩了他,以儆效尤。”

    渐渐的,又有一些大明官员站出来,对杜之秩呵斥,顺便嘲讽一下李自成。

    “圣上,本使者这次可是来和圣上和谈的,大顺军此时就在昌平,一日时间便可杀到京城下。”

    看的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已经要对他喊打喊杀了,杜之秩心里也有些怕了。

    他赶紧转身看向崇祯,如此说道。

    甚至,此时杜之秩为了不再刺激崇祯,都不敢再提李自成和大顺皇帝这两个字眼了。

    “陛下,和谈要紧,不要为了这些繁文缛节,耽搁了大事。”

    首辅陈演看到,这和谈还没开始呢,就要崩了的节奏,也赶紧站出来,对崇祯劝谏道。

    “嗯,杜之秩,说吧,闯贼开出什么条件,他才肯撤军。”

    听到陈演的提醒后,崇祯也冷静下来,也懒得和杜之秩这个阉狗计较了,冷着脸,对下面的杜之秩发问道。

    见到崇祯不再为难他跪拜的事情,下方的杜之秩也松了一口气,慢慢从衣袖中取出一张卷轴。

    “圣上,这就是大顺军的和谈条件,您请过目。”

    王承恩走下来,从杜之秩手里接过卷轴,然后呈给崇祯。

    崇祯接过卷轴后,打开,认真的看起来。

    彭!

    “放肆,欺人太甚!”

    结果,崇祯打开卷轴后,过去不到几个呼吸的时间,就看到崇祯猛地将卷轴拍到书案上,怒声吼道。

    实在是,卷轴上写得李自成开出的三个条件,字数不多,崇祯眼睛一扫,就全看完了。

    然后,便是让崇祯怒吼中烧,忍不住暴怒。

    实在是,李自成开出的这三个和谈条件,在崇祯看来,一个都不可能答应。

    而且这和谈条件,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将他往无道昏君的方向上推啊!

    “闯贼将朕当什么了,石敬瑭吗?”

    接下来,崇祯眼睛杀气腾腾的望着下面的杜之秩,冷声说道。

    崇祯这句话一出,整个朝堂上的大明官员就炸开了锅,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石敬瑭是谁,谁不知道。

    那可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却也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石敬瑭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将北方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自此中原失去了北方屏障,使得北方中原百姓,完全暴露在契丹的铁蹄之下,给中原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

    石敬瑭还认当时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这特么简直就是个自虐狂,贱到骨子里了。

    后世,石敬瑭也成为华夏所有皇帝中,最为人所不耻的之一。

    没有那个皇帝愿意做石敬瑭第二,那代表着遗臭万年。

    这个时候,崇祯竟然在看完李自成的和谈条件后,将石敬瑭都搬出来了,可见李自成和谈条件之苛刻。

    崇祯说完,直接将那份卷轴扔了下去,冷声对陈演说道:“陈演,你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读出来。

    让诸爱卿听听,这样的和谈条件,朕能答应吗?”

    “是,陛下。”

    陈演走过去,捡起那份卷轴,看完后眼瞳一缩,果然和之前杜之秩透露出来的一样,很简单,一共三条要求。

    随即,陈演便将卷轴上,李自成开出的三条和谈条件,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宣读了出来。

    结果,陈演刚刚读完李自成的三项和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