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ㄔ凇爸毂室煌稀蹦且幌拢侄抖兜模阑钔喜幌氯ィ詈筇疽豢谄室蝗樱瞪熬榻艏薄保怨俗宰吡耍眉纠戏蜃又钡牛钪栈故悄盟蘅赡魏巍



  这件事,现在被“前辈知县”刘郇膏拿出来说,关卓凡自然无言以对。



  “轩帅,若是承平时候,你的仁心宅厚,怕不是好的?”刘郇膏先铺垫这一句,“只是现在这样的乱世,规矩一坏,那些凶狡之徒就更不晓得王法了。你不肯杀他们,那么被他们所害的人,则又如何?”



  这一句,仿佛醍醐灌顶,将关卓凡惊得一身冷汗——是啊,被他们所害的人,则又如何?



  “我只送轩帅一句话,”刘郇膏平静地说,“小慈乃大慈之敌!”



  *RS
第四十六章 障百川而东之
  在高桥投降的太平军,以五百人编成一营,一共编了九个营,分别约束在高桥一带。这天下午,忽然被荷枪实弹的轩军包围,进入营内,不由分说便按名册拿人。一共拿了二百三十七个,拖到中间一块被临时辟为法场的空地上,当场就由刀斧手行刑,一时之间,杀得跟血葫芦一样。



  这次搜营,是由丁世杰主持,申明杀人的理由,却不是拿杭州来说事,而是说这些人阴蓄异志,暗中联络图谋兵变,因此不得不杀却,与其他的人没有干系。而且宣布,轩军马上就要招募新勇,将在各营之中择优选用,没选上的,日后亦将发给银两路条,准予遣散回乡。



  这次所杀的人,大多是各级头目,等于将这支降兵原有的骨干脉络一举抽空,变成了一盘散沙。而随后宣布的募勇和遣散两项,又很好地把他们的惶恐之意安抚了下来,因此没有激起任何变故,办得很圆满。



  然而在上海的杭州人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却奔走相告,一致认为关卓凡是在替杭州人报仇,因此多有人在家中设祭,告慰在杭州罹难的亡灵。又公推胡雪岩出面,一共募集了十万两银子相谢,不好说是杀人的酬劳,只说是替轩军助饷。



  “杭州父老这样错爱,真是受之有愧了。”县衙的大堂上,关卓凡双手接过胡雪岩奉上的大红封包,向胡雪岩身后一同来的十几位士绅欠身致意,又小声问胡雪岩:“雪岩兄,你的宝眷还在杭州,这样不妨的么?”



  “我家里人,已经脱了身,送到松江府了。”



  “啊,好,好,改天我去拜见老太太。”



  这一笔钱,在关卓凡而言是意外之喜。送走了胡雪岩,回到签押房,正在琢磨这钱该如何用法,却又有人来报,说堂上有个姓周的秀才,求见老爷。



  既然是个秀才,见就见吧。来到大堂,却见到那位周秀才带着一个僮儿,在堂上长跪不起。



  关卓凡愕然,秀才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见了县太爷,只需长揖为礼,不必跪的。这一位,却是闹的什么玄虚?



  “老公祖,学生特来请罪。”周秀才见他来了,居然磕了一个头。



  管县太爷叫老公祖,又是不通,可见是个腐儒。关卓凡愈发摸不着头脑,问道:“我倒不懂了,你周先生何罪之有啊?”



  “罪该万死!”周秀才诚惶诚恐地说道,“学生曾经把一副对联,贴在衙门对面,里面的誖乱之语,实在是丧心病狂。”



  关卓凡恍然大悟,原来那幅“卓乎不群,凡事三思”的对联,是他写的。



  “周先生请起来!”关卓凡笑了,“哪里有什么罪,明明是勉励嘛,依我看,文笔好得很……听你的口音,是杭州人么?”



  “是,我弟弟一家,都是死在长毛手里。”周秀才又磕了个头,这才爬起来,招呼那个僮儿取出两卷条幅,“学生重新写了一幅联,请老公祖赏收。”



  展开一看,果然是龙飞凤舞的一笔好字,写的是:“回狂澜于既倒,障百川而东之”。



  关卓凡的心中一动:看来如何示好百姓,收揽民心,亦是一门绝大的学问。



  收编太平军,是既定的计划,但不能全要,只决定从俘获和投降的大约六千人里面,挑出一部分年轻、习气不深的,分别补充进各营。而在周边的一府六县之中,另募新勇的招兵旗也已经竖起来了,告示贴到了各乡各镇。



  轩军要扩军了。



  这是关卓凡、丁世杰、华尔、张勇、刘郇膏五个人一起商议,定下来的事情,并且要赶在淮军到达上海之前,把这件事做完。



  姜德所带的一营人,由关卓凡出面,向李恒嵩讨了过来。私下的交换条件,一是免去他嘉定失守的责任,二是替他保一个参将的实缺,品秩虽然没有动,但却要实惠得多。而且既然是一个实缺,大抵是要换地方做官的,这一营精锐,反正也未必带得走,倒不如卖了关卓凡这个面子。



  于是,这一条便被写进了折子。



  而吴建瀛的一支兵,作战勇猛,风气也还过得去,是关卓凡打定主意要用的。但是当初刘玉林在过江投降的时候,曾说过但求还乡的话,因此不知道他们的心里,现在是个什么打算。想来想去,把丁先达叫了过来。



  “先达,你去找吴建瀛聊聊,让他不必三心二意。这个时候他就算想走,我也不会放的。”



  “老总,”丁先达迟疑着说,“怎么派我去呢?”



  “你原来是从那边过来的人,现身说法,自然格外有力。你的话,他一定听。”



  丁先达没有再说什么,领命而去。到了第二天,带了吴建瀛的一番话回来。



  “吴建瀛说:关老总替刘玉林治伤,在上海的医院里照顾得极好,对我吴建瀛,给枪给炮给饷,完全当做自己人来看待,因此只要关老总用得上,我吴建瀛愿效死命。我的部下,即使是分拆开加入轩军,也都是关老总一句话的事情。”



  这算是极有诚意的表态了,关卓凡深感满意,心想:分拆倒不用,只是他的一千五百人,不必全数留用,不妨裁撤五百,再给他另补新勇掺进去。



  丁先达把事情说完了,照说就该行礼退出去,可是他却在屋里磨磨蹭蹭的,迟迟不肯走。关卓凡从没见过他这个样子,觉得有趣,问道:“先达,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是,”丁先达双膝一跪,嚅嗫道:“我……我想改个名字,请老总替我申报朝廷。”



  “哦?”关卓凡大感好奇。改名字,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过自己在吏部有许庚身的这一层关系,何况丁先达本来就是出于许庚身所荐,自然是可以替他办的。只是为了改一个名字,何至于弄到行这样的大礼?



  “你这个名字,好得很啊,怎么忽然要改掉了呢?”



  “这个名字,是原来用的。”丁先达红着脸说道,“知道的人看见了,都会说:哦,这个丁先达,原来干过长毛。”



  关卓凡哑然,看来自己让他去劝吴建瀛,触到他的痛处了。想了想,抱歉地说道:“先达,我昨天的话,是无心之失,你不要往心里去。我拿你当亲兄弟看,绝无别的意思。”



  “标下不敢抱怨老总!”丁先达急道,“只不过,别的人。。。。。。怕不是这么想。”



  那改就改吧,总是一种求上进的表示。关卓凡点点头,笑道:“名字也是气运,我看你印堂发亮,正当红的时候,不要改坏了。听说豫园那一带,有几家好的相馆,你去找个先生,取个好名字吧,我来替你报吏部——只一条,明天我的折子就要拜发了,你赶紧取好,我干脆直接替你写进折子里,省得又多出许多首尾来。”



  丁先达欢天喜地的去了,关卓凡也不禁微笑:轩军的运气好,第一战便打出了这样一个大胜仗,不论将官士兵,都是士气高涨,地方上也是加意奉承,许多事情都易于措手,当然要趁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脚步站得稳稳当当才好。



  *RS
第四十七章 奇怪的名字
  关卓凡回到后院准备吃饭,一进院子,却看见扈晴晴蹲在东厢房的门口外,对着一个小香炉,不知在做什么。听到他进来,扈晴晴站起身,拭了拭眼角,走了过来。



  “关老爷,菜已经摆好了,我来伺候你吃。”



  伺候我吃?关卓凡点点头,问道:“扈姑娘,你是在替你舅舅烧香么?”



  扈晴晴眼圈红红的,低声道:“是,我告诉舅舅,关老爷替我们杭州人,报了仇。”



  唔……想不到刘郇膏的这个提议,还有额外的好处。关卓凡看看眼前的美人,又望望那一口插着三支香的香炉,有些心虚,言不由衷地说了句:“我应份的。”



  等到开始吃,扈晴晴便站在一旁,像个丫鬟似的服侍着。关卓凡有些别扭,于是东拉西扯地找话跟她说,渐渐的把刚才院子里那种肃穆庄重的气氛冲淡了。



  “扈姑娘,你在外边儿,那也是锦衣貂裘、暖轿华车的人物,让你这么立着看我吃,怎么好意思?”



  这是实话。然而扈晴晴听了,只是轻轻一笑,学了他的话来说:“我应份的。”



  关卓凡说不出话来了,又吃了两口,看着桌上的菜,忽然笑了起来。



  “怎么,菜不中吃么?”



  “好吃极了,”关卓凡感慨地说,“我说句实话,你不要生气,我觉得你做的这些小菜,真是人间美味,比什么鱼翅乌参,又要好吃得多。”



  扈晴晴疑惑地问:“那你有啥好笑?“



  “我想起那天在胡道台家里,你切羊头的样子,觉得有趣——整整两只羊头啊,就这么往桶里一扔,不要了!”关卓凡比划了一个手势,笑着说道,“可又作怪,你来了我这里,却扣得这么紧,我听说管采买的老张,那么油滑的一个人,都被你克扣得叫苦连天。”



  扈晴晴默然半晌,忽而展颜一笑,说道:“跟你说了也不打紧。这还是我舅舅跟我说过的话——天下的医生,医术有好有坏,不过有钱的人家,一定是喜欢请那种爱开贵重药材的医生,人参啦,鹿茸啦,麝香啦,西红花啦,这样才觉得安心,才觉得有身份。”



  “你是说……”



  “我们这一行,其实也是一样。你若是只会炒个鸡子,烧个醋鱼,人家都不拿正眼看你;你若是鲍参翅肚,样样拿得起,那就是大师傅了;你若是敢将那些贵重的材料,随手糟蹋,说出来是叫做精中选精,那就是顶尖的红厨子——什么鲤鱼须、鹦鹉舌,你越是这样,贵人们就越吃这一套。说起来,那两只羊头,哪里的肉不是吃?扔了我还心疼呢,没法子,胡道台就喜欢这个调调。”



  关卓凡听得目瞪口呆,吃吃地说:“原来如此……这么说他们都是贵人,只有我是……是贱人?”



  “你也是贵人,”扈晴晴垂下眼光,轻轻地说道,“不过我待你跟他们不一样。我只拣我最拿手的小菜,烧给你吃。”



  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蜜,在屋中悄悄荡漾开来。关卓凡侧过头,望着灯下美人的丽色,一时看得痴了。



  第二天,关卓凡把给朝廷的两份折子又看了一遍,一个是关于“阿思本舰队”的,是利宾的手笔,另一个关于上海战事的要紧折子,则是刘郇膏亲手所拟,只把写到丁先达的位置空了出来,等着他改好新的名字,再填上去。



  除了折子之外,还有他给曹毓英写的一封密信,也仔细地重新看了一遍。这封信,极其重要,将轩军的扩军计划,和打算采取的军制,一五一十地做了报告,以便取得恭王的支持和军机上的默契。另外,又不厌其烦的把轩军相关的有功人员,再按顺序做了一次罗列,算是一种“密保”,让军机大臣们在拟议嘉奖的时候,有一个最方便的参考。



  关卓凡的打算,是在这一两个月之间,将轩军扩充到万人以上,而所采用的办法,大抵上是变一为二,或者变一为三,以原来的每个营为基础,补充新勇,扩充到一千五百人,再按照“三兵一伕”的定例,加上一个长夫营,合共两千人。而这两千人的名称,他接受了华尔的建议,引入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团”。



  这其实是从洋兵的编制里挪借来的,中国的正式军队,似乎还没有过这一级的单位。比如湘军,上万人的吉字大营下面,又分作十几个营,含义模糊,尤为容易混淆。因此用“团”这个单位,含义既明晰,又可与欧美的兵制接轨,是个不错的选择。



  团的下面,自然还是五百人的营,而营的下面,仍是四个哨,每哨编为四个什,在每“什”之下,加设了一个新的单位“卒”,每什三卒,卒长管十个大头兵。



  这又是从华尔的洋枪队拿过来的办法。说白了,在军制这个事情上,关卓凡没有什么创新,也不想做什么创新——所谓“军制”,无非是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最有效的编制办法,一岗一位,都有它的道理,而欧美的兵制,更接近现代,拿过来用就是了。这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自己一介书生,难道拍拍脑袋,在纸上写写画画,就真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发明?



  关卓凡想,这个军制,与现代做对比,已经很接近了。卒长对应班长,什长对应排长,哨长对应连长,而营团的名字,干脆跟现代是一样的了,只是在习惯上,把营团的长官称呼为营官、团官,与现代的营长、团长,略有差异。



  各团的兵额和防地,经过数次会议的商讨,终于确定了下来,其中:



  张勇以轩军副统带兼管马队,下辖五营共两千五人,驻防泗泾



  伊克桑的克字团,下辖四营共两千人,驻防松江。



  丁先达的先字团,下辖四营共两千人,驻防青浦。



  吴建瀛的建字团,下辖三营共一千五百人,驻防南桥。



  姜德的德字团,下辖三营共一千五百人,驻防嘉定。



  福瑞斯特的洋枪一团,下辖三营共一千五百人,驻防周浦



  白齐文的洋枪二团,下辖两营共一千人,驻防奉贤。



  刘郇膏的中军营,五百人,驻防七宝。



  图林的亲兵营,五百人,驻防上海。



  这样各团的战勇有一万人,长夫三千人,加起来是一万三千人的规模。



  丁世杰仍为轩军统带,华尔则以副统带兼任总教习,白齐文因为在南汇的时候,被长矛刺中左肋,身受重伤,所以他的洋二团的团官,暂由一个叫做戈登的英国军官署理。



  关卓凡从原来的洋枪队里面,抽调了三十几名洋人的军官,分派给各团,有的担任各团的教习,有的则直接担任底下的营官、哨官。这是他计划中关键的一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有很重要的作用。



  他并不担心兵源。轩军打了这样大一个胜仗,只要募兵,一定会重现当日的踊跃。他担心的是饷——这次扩充,新增的人员和装备,加在一起又是一笔巨数。他已经命刘郇膏与各团官加紧核算,尽快把详案拿出来,他好去跟吴煦商量款子的事情。



  至于“兵贵精而不贵多”这句话,他一向持中庸的态度,一味滥招固然不可,但一味求精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总不能说所有的仗,都交给一支特种兵去打?说来说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