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8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儿的眼睛马上就红了,说道:“回贝勒爷的话,家父刚入都水清吏司的时候,有一次在外地监修河道,不慎从堤坝上滚了下去,摔折了腿。自此就……瘸了。上官们说,苏赫这副形容,有口饭吃就不错了,怎么能够做官?那不是……丢朝廷的脸面吗?所以,家父从未入流干起,这么多年了,也就升了……两级。”

    关卓凡“哼”了一声,说道:“荒唐!朝廷用人,唯贤唯才,什么时候变成唯‘形容’啦?何况苏赫是因公负伤。本来应该加以奖掖才对,居然反过来成了压制人才的借口!管部的大军机是文博川。工部用人如此不明,他可是疏忽了!”

    玉儿心中大动,一边在脑子中转着念头,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贝勒爷,奴婢的小见识,这个事儿,怪不得文大人的。文大人辅佐贝勒爷,一天要办多少大事?怎么可能留意到一个九品的笔帖式的情形?再说了,文大人‘管部’,毕竟也没有几年。”

    关卓凡露出微微讶异的神色,他用十分欣赏的眼光看着面前这个小姑娘,点头说道:“你晓事,不容易!嗯,不过,不留遗珠之憾,这是为政者的责任。明儿我就和文大人打个招呼,叫工部重新审核苏赫的资历劳绩。照我看,还是做笔帖式,升到正七品,满够格的!”

    玉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哽咽着说道:“奴婢代家父给贝勒爷磕头!”言罢,重重的一个头磕在地上。

    关卓凡虚抬了抬手,温和地说道:“你起来,坐下说话。”

    玉儿站起身来,重新坐下了,她不敢放声儿,脸上却是泪痕宛然。

    关卓凡微笑说道:“你擦一擦眼泪,咱们再往下说。”

    玉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止住抽泣,抽出手绢,擦干了眼泪。

    关卓凡说道:“你代苏赫给我磕头,这个我当不起——我是为国家选材,一秉至公,你晓得么?”

    玉儿低声说道:“是,贝勒爷教训的是,是奴婢想的左了。只不过……”说到这儿,犹豫了一下,抬起头,偷觑了关卓凡一眼,止住了话头。

    关卓凡说道:“在我这儿,没有话不能说——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玉儿说道:“是。奴婢是想,一下子连升四级,家父会不会……承受不起……”

    关卓凡真的是对这个女孩子刮目相看了!

    他看着玉儿,不说话。

    玉儿被关卓凡看得心头发毛,她不敢抬头,盯着自己的脚尖,不晓得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移时,只听关卓凡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镇国夫人说你是一个有志气、有见识的好孩子,果不其然!”

    玉儿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

    关卓凡说道:“苏赫有此佳女,也不枉他吃了这几年的苦头!你很懂事,不过,你放心,没有什么承受不起的。”

    关卓凡站起身来,一边缓缓踱步,一边说道:“第一,资历劳绩摆在那里,本来早就该做到这个级别了,现在升,已经算很迟的了,没人能够说的了什么;第二,你是圣母皇太后身边的人,父亲勤谨奉公,却被压在九品微末小吏上多年,不晓事的人,背后岂非会议论圣母皇太后刻薄寡恩?”

    玉儿心中大大一动。

    关卓凡停下脚步,面向玉儿,微笑说道:“第三,镇国夫人要给你做媒,很好,这个媒人,算我一个。只是我麾下诸将,多是一、二品的大员。虽然说‘英雄莫问出处’,但总有一班无聊俗人,要盯着男女双方的家世嚼舌头。苏赫的品级升一升,堵一堵这些蜚短流长,也没什么不好。”

    玉儿满面通红,内心感激无已,却是无话可说,站起身来,深深地福了下去。

    关卓凡坐了下来,示意玉儿也坐下来,然后说道:“你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是吧?”

    玉儿说道:“是。”

    关卓凡说道:“都是多大年纪?现在在做什么呢?”

    玉儿说道:‘回贝勒爷:哥哥苏达,今年二十岁,在顺义的皇庄里当差;妹妹荣儿,今年十五岁,今年二月份的时候,选过一次秀女,已经入选。但当时名额已满,奉旨记名在家,等着明年二月份的时候,再次入宫候选。”

    关卓凡知道,玉儿所说的“秀女”,并不是通常人们说的“八旗选秀”。“八旗选秀”三年一次,是给皇帝挑妃嫔,备后宫主位的。玉儿口中的“选秀”,就是选宫女,是挑选宫中执役女子的。

    清朝的宫女,都是从内务府所属的“上三旗”包衣中挑选,每年一选,时间是二月初二。清制,内廷主位,自皇太后以下,身边宫女都有定数。所以,选秀女的时候,会发生一种情况:有的秀女,虽已入选,但“编制”已满,乃由内务府会计司“记名”,称“记名宫女”,回家待选。次年选秀,由“记名宫女”首先入选。

    就是玉儿的妹妹荣儿这种情形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年里,“记名宫女”是不可以出嫁的。

    关卓凡沉吟说道:“先说你妹妹。明年选秀,不出意外,就要进宫的。你跟我说实话:你愿意妹妹进宫吗?”

    玉儿身子一颤,眼泪又流了下来:“回贝勒爷,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有我一个人在里边就够了。除非真的没饭吃了,谁愿意把女儿往里面送啊。可是,皇命难违……”

    “暗无天日”的说法,略出关卓凡意外。转念一想,《红楼梦》里边,元春也当众对着贾母、王夫人,说皇宫是“不见得人的去处”。看来,这个时代的人,情绪上来了,对着自己信任的人,这类事儿,也没那么多忌讳。

    关卓凡说道:“不要紧,我两宫皇太后如天之仁,最是体恤臣下的。你们家果真不愿意,我就和内务府打声招呼,让他们把荣儿的名字划掉就是了。嗯,方便的时候,叫荣儿过我府来,给镇国夫人看看,再做道理吧。”

    一声不出,玉儿又离座跪倒,磕下头去。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进口的皇家马车
    玉儿的情绪略略平复,关卓凡说道:“再说你哥哥。他叫……嗯,苏达。——他在庄子里是做什么的?

    玉儿答道:“回贝勒爷,是做‘半分庄头’的。”

    清朝的皇庄,共分五等,“半分庄”是最小的一等,“半分”即九顷。不过,这只是“定制”,事实上,小于九顷的都叫“半分”,有的庄子,不过两三顷而已。“半分庄头”大约管着五、六个壮丁,负责庄子的劳作、生产,并按规定缴纳粮赋、出息。

    这不是一个好活计。庄头如果缴不足粮赋,是要挨鞭子的;情形严重的,会被剥夺庄头的职务,赶去抡锄头、做壮丁。清末,皇庄弊端无数,生产能力已经跌到谷底,庄头被鞭挞甚至罚做壮丁的,屡见不鲜。

    庄头,实在不算“一份有前途的职业“。

    关卓凡说道:“咱们的皇庄,如果不切实整顿,这个庄头,做起来大约没有什么意思。嗯,苏达身子骨儿怎么样?能不能吃苦?”

    玉儿赶忙说道:“我哥哥能吃苦!身子骨儿也好!他能开一石的弓!”

    中国古代弓力的计算,标准历代不同,且述者多喜夸张其词,详考不易。不过到了清末,数据就比较准确了。一石弓的拉力,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八十磅的复合弓,这是相当厉害的了。

    关卓凡自问,本贝勒就算能拉开一石的弓,也稳不住,箭更加是不知道射到哪里去。而玉儿口中说的“能开一石弓”。当然是指:可以熟练拉弓放箭。收发自如。

    他颇为意外。说道:“哦,这可不容易。苏达当过兵吗?”

    玉儿说道:“回贝勒爷,这倒没有。不过,内务府曾经派我哥哥跟过雄勇公世子一段日子,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骑马射箭。”

    听到“雄勇公”三个字,关卓凡想了一想,说道:“雄勇公世子。名字是叫瑞煜吧?”

    玉儿说道:“是,贝勒爷记性真好。”

    关卓凡微微一笑,心道:我记性不能不好啊。这个瑞煜,原时空,后来改名符珍,娶了荣安固伦公主——就是丽妃的女儿,小名丽妞的。

    嘿嘿,本时空,这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可不是你的喽。

    话题回到苏达身上。关卓凡说道:“你的这个哥哥,有把子力气。悟性也好,看来是个行伍的材料。下一次你母亲进宫探望,你跟家里人说一声,看看苏达愿不愿意当兵?愿意的话,我和内务府说一声,叫他到轩军来。当然,他既没当过兵,就得从大头兵干起了。”

    玉儿满面笑容,如花之放。她站起来,给关卓凡深深一福,直起身说道:“必是千肯万肯的,玉儿先替哥哥谢过贝勒爷!哥哥向来对贝勒爷奉若神明,能够投到贝勒爷麾下,他真是做梦都会笑醒!”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你们家,是姓西林觉罗吧?”

    “是。”

    “有一句话,你替我带到:西林觉罗氏虽然大多出身包衣,但本朝两百年,老西林一族,不知道出了多少英雄豪杰?鄂文端,就是鄂尔泰,内务府奴籍出身,历仕康、雍、乾三朝,做到大学士、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掌翰林院,加太傅衔,封襄勤伯,身后入贤良祠,配享太庙!所以,不要总想着‘包衣’不‘包衣’,只要肯吃苦,肯用功,努力上进,头上总有你的一片天!”

    玉儿听得热血沸腾,大声说道:“是!奴婢替苏达领贝勒爷的训!”

    *

    玉儿第二天回到宫中,已是未正时分。慈禧刚刚歇过午觉,李莲英正在给她梳头,玉儿进寝殿来“缴旨”了。

    慈禧坐在锦凳上,并未转头,却在大镜子里看见玉儿春风满面的,于是说道:“看这个模样,小蹄子在宫外边溜达了大半天,可是够惬意的呀。”

    玉儿给慈禧行了礼,笑嘻嘻地说道:“这还不是主子的恩典?奴婢出去这一趟,可算是开了眼界了!”

    慈禧说道:“开了眼界?怎么,贝勒府又多出了什么新花样吗?”

    玉儿说道:“回主子,新花样是有,不过不是在贝勒府里,而是在咱们去天津的路上。”

    慈禧微微一怔,说道:“哦,是么?你说说看吧。”

    玉儿说道:“回主子,关贝勒说,去天津‘劳军’、‘阅兵’,主子的大轿咱们带上,不过,‘备而不用’;北京到天津,都是通衢大道,关贝勒说,请主子坐马车——这个马车,不是咱们平日里坐的马车,而是关贝勒特地从英吉利国定做的,和英吉利国女王乘用的,是一模一样的。”

    慈禧来了兴趣,说道:“这么大费周章的?这个马车,和咱们的马车,有什么不同呢?”

    玉儿说道:“回主子,咱们的马车,是两个轮子;英吉利女王用的这个马车,却是四个轮子。”

    慈禧愣了一愣,说道:“四个轮子?那么……车子怎么拐弯儿呢?”

    玉儿说道:“这个奴婢也问过关贝勒。他说,车子上装有‘转向机构’,旋转如意,十分灵活。不过,这个‘转向机构’到底是什么,奴婢就不懂了。”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四轮车辆,但凤毛麟角,或者是有特殊用途的“特种车辆”,或者呆在图纸上从没下来过。总之,直到近代,都没有发展出可以大规模适用的四轮车辆。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四轮车辆的技术要求远比两轮车辆复杂,二是四轮车辆对路况要求较高,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始终没有修筑近现代意义上的马路。

    慈禧说道:“这洋鬼子的花样就是多。嗯,车子装上四个轮子,这车厢可就比两个轮子的大多了。”

    玉儿说道:“主子圣明!这么一来,主子呆在里边,就舒适许多了。还有,这个车子的窗子,和咱们的也大不一样。这个车子,前后左右一溜都是窗户,都镶了大块的玻璃,拉开帘子,车子里边,亮堂堂的!”

    慈禧“哎呦”了一声,笑道:“这可新奇了!”

    李莲英反应很快,凑趣笑道:“这大冷的天儿,主子坐在车子里边,看外边的风景,清清楚楚的,可一丝儿风都吹不着,真真的太妥帖了!”

    慈禧一想,果然如此!不由满面笑容,说道:“冬天果然是好,到了夏天怎么办?会不会气闷呢?”

    玉儿笑道:“回主子,不会的,关贝勒说,窗子上都装了手柄,玻璃都可以‘摇’下来,藏到车身子里边去的。”

    慈禧笑道:“这洋鬼子的脑瓜子不知道怎么生的?还真是会想事情!”

    玉儿兴致勃勃地说道:“回主子,还不止呢!这个车子,前后左右四个角上,都装了‘煤气灯’——不是咱们的灯笼,奴婢也不晓得是什么。关贝勒说,灯火罩在玻璃罩子里,不惧风雨,点着了,大晚上的,亮如白昼。”

    慈禧笑着说道:“这个英吉利的女王,可真是会享福!”

    李莲英说道:“主子说的是,不过,关贝勒对主子有孝心,咱们也不输给那个英国女王了!”

    这话听得慈禧心里分外妥帖,脸上的笑容就摘不下来,对玉儿说道:“这个车子,你见过么?”

    玉儿笑嘻嘻地说道:“回主子,还没有。关贝勒说,车子已经从英吉利运到天津了,这当口正在往北京运呢。等车子进了京,求主子再赏奴婢一个恩典,奴婢去瞧清楚了,回来给主子禀报!”

    慈禧微笑道:“你倒会顺杆儿爬。好吧,就再放你出宫一次。嗯,到时候,小李子也跟着去走一趟吧。”

    *(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神奇的抽水马桶
    北京至天津,这一路上的居停,都由当地的巨绅,腾出宅子,供圣母皇太后驻跸。

    慈禧沉吟着说道:“把人家一家子赶出来,咱们呼啦啦地住进去,这个……合适吗?”

    玉儿笑道:“主子的心地,可真叫‘如天之仁’!这等人家,哪个是只有一幢宅子的?这都是他们的别墅!而且,都是他们主动诚心报效!主子想啊,接过圣母皇太后的驾,这是多大的脸面?十几辈子都说不完嘴的荣光!但凡掏得出来,花多少钱他们不愿意?何况,咱们不过是中午呆个把时辰,晚上过个夜,之后拾掇清爽了,原封不动地还给他们——他们一两银子也不花,赚这么大一个恩典,睡觉都要笑醒呢!”

    慈禧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点了点头,微笑道:“玉儿这小丫头出去一个晚上,脑袋瓜子也活泛了,嘴皮子也利落了,嗯,不错!”

    玉儿笑道:“回主子,奴婢笨笨的,哪里想得明白这些道理?这都是关贝勒说给奴婢听的。”

    李莲英说道:“咱们这边一个铜板不花,人家那边一两银子不出,接驾这么大一事儿,就妥妥当当地办了下来——如果换个人来办,不晓得要花多少钱?花了钱,说不定还要让主子受委屈!京里那班都老爷,还得说嘴!”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也是。嗯,到了天津,咱们也这么住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