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8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还得说嘴!”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也是。嗯,到了天津,咱们也这么住吗?”

    玉儿笑道:“哎呦,回主子,到了天津。花样可就多了!”

    “差不多的宅子。也准备了一处。不过。这个不新鲜。”

    “新鲜的是一幢西洋式的宅子!这幢宅子,轩军驻扎天津之后就开始修建了,不久前完工,正在布置陈设,主子到了天津,刚刚好就可以住进去了。关贝勒说,轩军长驻天津,圣母皇太后总有一天要来‘视察’的。得提前给主子备下一处‘离宫’!”

    慈禧的眼睛亮了起来,嘴上却说道:“呦,他真的这么有孝心?怕不是给他自个儿准备的吧?”

    玉儿赔笑说道:“瞧主子说的!关贝勒到天津,从来是住在轩军军营里,没有一次住在外边的——这是大家伙儿都晓得的事情。”

    李莲英说道:“主子,奴才还听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每一次都会请关贝勒住到三口通商衙门里去——崇厚起居讲究,是有名的。不过,每一次关贝勒都谢绝了。奴才有个小见识。不晓得对不对?——关贝勒不如此,轩军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慈禧一笑。说道:“好吧,算你们说的有道理。军队里边,上头肯和下头同甘共苦,下头才肯卖命打仗——是这么个理儿。咱们姑且信了‘他’说的。嗯,你说的‘花样’,就出在这幢西洋宅子里吗?”

    最后这句话,是说给玉儿的。

    玉儿说道:“主子圣明,正是这幢宅子新鲜有意思!奴婢没亲眼见过这幢宅子,也说不出太多的道道,但单单是一个‘盥洗间’——就是咱们的……茅房,就有趣得紧了!”

    “关贝勒说,这个‘盥洗间’,地面和四边的墙壁,都贴瓷片——不是一片两片,是全部贴满了,一点空闲不留的。马桶也是瓷做的——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马桶!这个马桶,跟咱们平日里用的,全然不同。”

    “关贝勒说,这个马桶,叫做‘抽水马桶’,是钉牢在地面上的。马桶的下边,连通着地底的一条渠道;这条渠道的出口,开在河边。这个‘抽水马桶’,还连着一个储水的箱子,解手之后,只要拉动机关,箱子里的水,便会冲进马桶,将秽物冲进地底的渠道,最终流进河中,一点儿都不会留在马桶里边。”

    这可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四轮马车,玻璃窗子,还勉强可以想象出是什么样子;但这个“抽水马桶”,实在超出了在场的人的想象能力。

    大镜子里,慈禧和李莲英的脸上,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圣母皇太后抬起头来,微微皱眉,是努力思索的样子,说道:“如果真是这么回事,那是不是说,屋子里,就不会……有什么味道了?”

    玉儿笑道:“圣明不过主子!正是如此!关贝勒还说,这个‘抽水马桶’里边,始终是存着水的。这个水,把下边的渠道隔了开来。所以,渠道里边的味道,是不会传到‘盥洗间’里来的。整个‘盥洗间’,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就算睡在里边,也是没有关系的!”

    李莲英赞叹着说道:“单单为了一个‘抽水马桶’,就得在地底下挖好长的‘渠道’,这得费多大的功夫?关贝勒对主子的孝心,可真是没得说!”

    慈禧轻轻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这声叹气,有欣喜,有惊讶,有满足,有感叹,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酸涩,况味复杂。

    事实当然不完全是李莲英说的那个样子。

    这个时代的抽水马桶,同现代的抽水马桶相比,还是略有差异的。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要真正发挥抽水马桶的功能,就必须有给排水系统的配套。近现代的给排水系统——下水道,是一个工程网络,绝非一条渠道那么简单;而单独为了一幢房子修建一整套给排水系统,未免太夸张了。

    关卓凡的计划是:在天津建设一个近现代化的“示范社区”,把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规划、市政设施,统统地搬进来。这个“示范社区”,土地平整完成之后,第一个工程,就是修筑地下给排水系统。在名义上,“示范社区”是轩军的“军事用地”,虽然大兴土木已近一年,但外边的人,根本不知道里边在做什么。

    给御姐建造的“离宫”,其实只是这个“示范社区”的第一幢“豪宅”而已。

    这个“示范社区”,后文还要专章讲述,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玉儿继续说道:“关贝勒说,如果主子乐意,还可以在军舰上驻跸,‘枕底听涛’,也是很有意思的!”

    慈禧一怔,随即笑道:“在军舰上过夜?‘他’真是想得出来!还‘枕底听涛’?你这个小蹄子,学会拽文了嘛!”

    *(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 心心念念
    玉儿脸上一红,说道:“回主子,‘枕底听涛’是关贝勒说的,奴婢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慈禧说道:“咱们新买的那两只军舰,大是大,但船上总是逼仄,住得下这么些人么?”

    玉儿立即兴奋地说道:“回主子,住得下的!关贝勒说,咱们最大的那只军舰,是天底下最大的船,从头到尾,差不多有四十丈长!关贝勒说,英吉利是天下第一强国,这么大的船,可也只有两只!别的国家,就算法兰西、美利坚、俄罗斯,都没有这么大的船!”

    四十丈?!

    这个数字钻进耳中,慈禧先是滞了一滞,然后微微地一阵昏眩。

    ——四十丈,这到底得有多大?

    玉儿好像知道圣母皇太后在想什么,继续说道:“关贝勒说,咱们紫禁城最大的宫殿是太和殿——太和殿面阔十一间,总长近二十丈,就是说,这只大船,刚刚好是两个太和殿这么长!”

    两个太和殿?!

    我知道它很大,可是,我不知道它居然大到了这个地步!

    之前,“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之大,对于慈禧,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也就没有具体的参照物可以帮助想像。现在——“两个太和殿”!

    站在船头看向船尾,岂非“一眼望不到边”?

    圣母皇太后内心感受,只能以“震撼”二字形容了。

    她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玉儿眉飞色舞地说道:“关贝勒说,这么大的船。不要说泊在港口里面。就是出海。只要不遇上特别大的风浪,一定也是很稳当的。他可以担保,主子在船上过夜,断不会晕船的。还有,关贝勒说,只要主子不晕船,以后有合适的机会,他要上折子。请主子坐这条大船,去上海逛一逛!”

    慈禧的身子微微一震,下意识地向玉儿这边扭了下头,动作幅度虽小,却很急促,李莲英正在给她梳头,差一点就扯到了她的头发。

    李莲英吓了一大跳,慈禧却完全没有发觉,她稳了稳自己的呼吸,以尽量平缓的语调问道:“‘他’真是这么说的?”

    玉儿说道:“回主子。这种事情,奴婢怎么敢信口开河?关贝勒确实是这么说的。”

    上海!我怎么跟做梦似的?

    李莲英用惊叹的声音说道:“哎呦。主子,这可不就是乾隆爷‘下江南’了吗?我听宫里的老人儿念叨,说起乾隆爷‘下江南’的景况,那可真是比一部书还热闹!奴才没想到自个儿有这个造化,托主子的福,这辈子还能赶上这样的大世面!”

    慈禧微微摇头,说道:“咱们这个,和高宗皇帝‘下江南’,是不一样的。”

    在贝勒府呆了一个晚上,经关贝勒耳提面命,玉儿在这个问题上的“政治敏感度”,可比李莲英高了。她马上接口说道:“主子圣明!咱们去上海,其实就是搭个‘顺风船’。关贝勒说,水师的舰船,一年之中,本来就要南下北上地操练,咱们搭个便船,不多花水师一两银子的!”

    慈禧满意地说道:“就是这个话。嗯,这个事,想来关卓凡自有他的安排,没有成事之前,你们两个,可不要跟别人去说嘴——宫里宫外,都不许说!不然,那班都老爷,如果听到了什么风声,必定要啰嗦的,听明白了吗?”

    “嗻!”

    玉儿说道:“回主子,还有一件事情,想来也是很有意思的。关贝勒说,咱们那两条大船,都要改回中国名字。到时候,要在码头办一个‘命名仪式’。关贝勒说,万国的规矩,给这等‘军国重器’命名,都要请‘国家元首’主持——咱们大清的‘国家元首’,可不就是主子?关贝勒说,英吉利国的大舰船下水的时候,都要请他们的女王主持仪式的!”

    慈禧笑道:“呦,还有这个讲究!这个‘命名仪式’,有什么特别的花样吗?”

    玉儿兴致勃勃地说道:“回主子,有!关贝勒说,到时候,要在船头挂上一瓶‘香槟酒’,然后请主子将之推向船头,必要打得粉碎,才算礼成。”

    慈禧奇道:“这是为了什么?”

    玉儿说道:“呃,这个,关贝勒没说,奴婢就不晓得了。”

    李莲英说道:“主子,奴才猜想,应该是‘岁岁平安’之意。”

    慈禧想了一想,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必是如此。海上讨生活,规矩讲究多,特别注重‘意头’的。”

    又问玉儿:“这个‘香槟酒’,又是个什么酒啊?”

    玉儿为难地笑了笑,说道:“回主子,这个关贝勒没说,奴婢也不晓得。”

    说到这儿,灵机一动,说道:“主子,要不然请关贝勒进一支这个‘香槟酒’,主子尝尝,不就晓得是怎么回事了?”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好罢。不过,显得咱们多么嘴馋似的。”

    玉儿讪讪地笑道:‘哪儿能呢……哦,回主子,还有一件事情,关贝勒说,大船改名,是要请两宫皇太后和皇上‘赐名’的。”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是“下头”准备好了名字,报上来,“上头”“朱笔圈定”,以示隆重。

    慈禧说道:“好啊,‘他’都准备了些什么名字?”

    玉儿说道:“回主子,这是军国大事,关贝勒没说,奴婢可不敢乱问。想来这两天就会有折子递上来的。”

    好吧,我就等着,充满希翼地等着。

    *

    果然,第二天,关卓凡的折子就递了上来,请求皇上为“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赐名”。

    名义上,折子虽然是递给小皇帝的,实际上,两只巨舰姓甚名谁,当然是由两宫皇太后决定,只不过用小皇帝的名义下诏而已。

    每只巨舰,关卓凡都给了御姐三个选择。

    “翁贝托国王号”,是“冠军”、“作武”、“武畅”。

    “杜里奥号”,是“射声”、“虎贲”、“越骑”。

    这几个名字,都是有“出处”的,关卓凡一一在折子中注明:

    “冠军”,自然是出自霍去病的封号。

    “作武”,前汉成帝之时,西羌有警,成帝以“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率之臣”,命杨雄做《赵充国颂》,其中有一句:“在汉中兴,充国作武。”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将领,赵充国算是关卓凡最欣赏的一位——至少是之一,因此借“作武”二字过来一用。

    “武畅”,也是前汉成帝时候的事情。陈汤下狱,谷永上疏为陈汤叫冤,奏折中称赞陈汤:“威震百蛮,武畅西海。”陈汤的功绩和悲剧,是中国青年时代令人扼腕的一段,关卓凡不好直接用“强汉”、“诛远”这类名字,用一个“武畅”,也算追思先贤了。

    “射声”、“虎贲”、“越骑”,前汉武帝置“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所辖皆为“良家子”,是汉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特种部队。

    “射声校尉”领“射声士”,即善射者,就是弓箭兵。

    “虎贲校尉”领轻车,轻车为可骤驰之兵车,就是装甲兵。

    “越骑校尉”领越骑,何为“越骑”,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为内附越人;有说越人不善骑马,“越”应为“超越”之意,“越骑”即为“精骑”。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有漏洞,关卓凡不管那么多,名字好听,就拿过来用!

    六个备选的名字,全部出自前汉,则关卓凡之心心念念,不问可知。

    (今天更得晚了一点,抱歉)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异峰突起
    虽然每只舰船都有三个备选名字,但两宫皇太后并不会真的自己去“选”——排在第一位的那个,其实就是上折子的人最为属意的一个,这算“潜规则”。而给军舰改名,既非两宫皇太后所长,军旅细故,两宫也不会随意介入,自然关卓凡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翁贝托国王号”改名“冠军号”;“杜里奥号”改名“射声号”。

    还在日本的时候,关卓凡就开始考虑该给两艘巨舰改什么名字,想着想着,心血来潮,找了丁汝昌过来,要他也想几个名字。丁提督谦道:这个事情,标下哪里懂啊,自然全凭爵帅的意思。

    关卓凡说道:不必客气,咱们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嘛。

    丁汝昌领命,兴冲冲地去了。

    过了两天,丁提督捧了一张纸,珍而重之地呈到关贝子的面前。

    关卓凡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翁贝托国王号,拟改定远、镇远、致远。

    杜里奥号,拟改扬威、振武、超勇。

    关卓凡立时哑然。

    这上面,除了一个“振武”,其他的五个名字,怎么都这么熟悉呢?

    丁汝昌见关卓凡脸上神色阴晴不定,赔笑说道:“标下起的名字,都粗疏得很,自然入不得爵帅的法眼……”

    关卓凡抬起头来,微笑说道:“不,禹廷,名字都是好名字,不过。不能现在就用。”

    丁汝昌微愕。不晓得爵帅之微言有何大义——现在不能用。什么时候能用呢?

    什么时候能用?

    关卓凡在心里说:等我把所有的场子都找回来之后,就可以用了。

    *

    在眼下,“太后阅兵”,不但成为朝野瞩目的第一要务,也成为市井交议的第一热点。正当人们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紧盯着这件“百年不遇”的“盛事”,六科给事中王永泰的一个参折,横插进来。使政局异峰突起。

    王永泰的这个折子,和“太后阅兵”倒是毫无关系。

    王永泰参的是鸿胪寺少卿毛英章,指他“包揽安徽军费报销”。王永泰言之凿凿,说安徽派了粮道李宗绶、凤阳府知府宋尊邦二人,携带巨款,来京“汇兑银两,贿托关说”,户部和安徽的中间人,就是毛英章。

    朝野上下,立即轰动。

    安徽军费报销案。刚好是在阎敬铭进京之前核准奏销。如果王永泰所参属实,那么可就热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