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拥着庄子将其迎入了灵堂,待等到了灵堂后,庄子将手中的拐杖递给了身边的庄伯,旋即在蒙仲的搀扶下,朝着蒙伯的遗体鞠了几躬,这让他所有的弟子都感到惊讶。

    要知道,庄子并非是一个习惯将生离死别弄得很悲伤的人,在他的论著杂篇中,亦曾记载着他夫人过世时的一段故事,发生在他与惠子之间的故事。

    当时庄子的妻子过世,他的挚友,那时尚在魏国担任国相的惠子专程前来吊唁。

    当惠施神色严肃地走入灵堂时,愕然看到庄子坐守在棺木旁,以一个不雅的姿势用手拍着瓦盆伴奏,毫无愁容地放声歌唱。

    惠施便皱着眉头指责道: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如今老了,过世了,纵使你看淡此事,不哭也罢,可你竟然敲盆歌唱,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然而庄子却回答道:并非如此,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她将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我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

    当时惠施目瞪口呆,骂了一句类似见鬼的话便离开了。

    妻子过世非但不表现悲伤反而放声歌唱,莫非庄子其实竟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

    当然不是。

    只不过是庄子看破了世事,认为人的生死是天道运作规律下的一环而已,人从“无”中诞生,最终又归于“无”,这即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之一。

    因此他认为应当理智地看待,莫要将生离死别弄地太过于悲伤,毕竟所有人最终都会化为“无”,还原至天地之间的“精气”回归天道之下。ps:有点脱掉皮囊回归本源的意思。

    而现如今,这位夫子为了蒙伯的丧礼而从庄子居赶到乡邑前来吊唁,不得不说这是因为他非常看重蒙仲这个弟子。

    吊唁过蒙伯,庄子从庄伯的手中接过赙金,用双手将其递给葛氏,虽然赙金并不多,但葛氏还是非常激动,毕竟眼前这位可是他宋国声名远扬的庄夫子,这位能来赶赴她长子蒙伯的丧礼,不得不说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虽然这么比喻其实并不合适。

    本来,蒙羑打算为蒙伯主持葬礼,但既然来了庄子这位更加了不得的长辈,蒙羑当然不好再占着名分,便代蒙仲开口,请庄子主持丧礼。

    庄子点点头应下了。

    毕竟这里就属他年纪最大,并且蒙伯是蒙仲的兄长,而蒙仲则是他的弟子。

    庄夫子前来蒙仲家吊唁的消息,很快就在整个蒙氏一族都传遍了,没过多久,宗主蒙箪、少宗主蒙鹜等嫡宗的人便急匆匆赶来,旋即,家族内的其余族人亦争相前来——其实这些人大多数在昨日就已经来吊唁过了,并且也送上了赙金,今日再次前来,显然就是为了亲眼目睹庄子这位享誉天下的道家圣贤。

    而这些人的到来,让蒙仲家人满为患,小小的灵堂根本不足以容纳这么多人,以至于有很多人都挤在院子里,时不时地张望灵堂内,就只为看那位庄夫子一眼。

    吊唁三日后,族内统一安排了葬礼,由宗祝蒙荐主持。

    这一日,蒙仲在蒙虎、向缭、武婴等亲近的同伴的帮助下,将兄长的尸体放入灵柩。

    随后,家族派了四名家奴前来,抬着灵柩往乡邑外而去,而蒙仲则搀扶着母亲葛氏,与庄子、庄伯、蒙虎、蒙遂、向缭、武婴等人,为兄长蒙伯送葬。

    数十家同时办理丧事,送葬队伍的规模自然不同寻常。

    在送葬期间,蒙仲看到许多族内的婶婶、嫂嫂,一脸悲伤地伏在那一口口灵柩上,悲哭不已,相比较之下,他的母亲葛氏还是算坚强的,尽管双目通红,却死死抿着嘴唇,未曾让眼中的泪水流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葛氏与蒙仲也看到了那名叫做蒙嬿的女孩,在经过打听后蒙仲才知道,原来蒙嬿的兄长正是蒙春,即与因为伤势而回家族的族兄蒙直一样,都是对宋国伐滕这场战争抱持怀疑态度的族兄,只可惜,纵使是那般正直的蒙春,却没有得到什么好报,在滕虎率领三百名滕国死士杀入军中的那一晚,被一名滕国死士所杀。

    两个时辰后,送葬的队伍来到了安葬之地,即蒙氏乡邑境内的一座小山,相比较在此境内颇有名气的景山,这座被蒙氏一族命名为蒙山的小山丘并不显得多么起眼,但却是蒙氏一族祖祖辈辈的安葬之地。

    整座山丘上所有的坟墓,都安葬着蒙氏一族的族人,有的是寿终正寝,但更多的则是因战而亡。

    因为当代讲究坟而不墓,即将尸体掩埋于地下,地表不留任何标示,是故此刻呈现在众人面前的蒙山,尚且是林木葱葱,恍然浑然天成,可又有谁知道,这座山丘究竟掩埋着多少蒙氏族人呢?

    在将兄长蒙伯安葬之后,蒙仲站在兄长的坟前,回忆着兄长以往对他的照顾。

    虽然他知道,其实这份仇恨不应该被扣在滕虎头上,毕竟滕虎也只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家,守护自己的臣民,但是,如果不将这份仇恨扣在滕虎头上,又应该去憎恨谁呢?

    而继滕虎之后,宋王偃亦肯定能收获一份来自蒙仲的恨意,毕竟正是他开启了与滕国的战争。

    但两相比较,蒙仲最恨的当然还是滕虎,毕竟滕虎就算有再多的苦衷,也无法掩盖此人亲手杀死了他兄长蒙伯的事实。

    滕虎,倘若你能再活三年,我当亲手取你性命,为我兄长报仇!

    站在兄长的坟前,蒙仲捏紧拳头,暗自发誓。

    此时,在旁的庄子虽然无法听到蒙仲的心声,但却能从弟子的眼中看到名为仇恨与愤怒的情绪,这让他微微皱了皱眉,继而黯然长叹。

第34章 两年后() 
距离兄长蒙伯下葬,一晃眼已过去两年。

    在这两年里,蒙仲一如既往地继续跟着庄子学习道家、名家的思想论著,但在闲余时,他则会在私底下反复观阅兵书。

    兵书,即兵法,当代最耳闻能详的兵法著作,莫过于孙武的孙子兵法、吴起的吴子兵法、孙膑的孙膑兵法。

    孙武,乃齐国人,因好友伍子胥的举荐而曾在吴国担任军司马,训练吴国士卒,使当时的吴国军队变得空前强盛,就连楚国亦不能抵挡,被孙武、伍子胥二人攻破了国都。

    关于这位孙武的好友伍子胥,蒙仲曾听说过此人的一些轶事。

    伍子胥乃楚国的贵族出身,他的父亲楚国太子建的太傅武奢,因为受太子建被奸臣陷害之事的牵连,而被昏昧的楚平王灭了满门。

    此后伍子胥愤然投奔吴国,助吴王阖(hé)闾(lu)攻破楚国。

    在破楚之日,当时昏君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便叫士卒掘开坟墓,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后来吴王阖闾过世,伍子胥扶持其子夫差继位,在吴越争霸期间,吴王夫差非但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杀死被他吴国击败的越王勾践,却反而听信奸臣谗言,赐下宝剑命伍子胥自刎。

    伍子胥无奈之下唯有拔剑自刎,但在自刎前,他请人将他的眼睛摘下挂在东城门,说是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亡吴国。

    果不其然,伍子胥过世后九年,吴国就被越国的军队攻破,吴国因此灭亡,而越王勾践则继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等人之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ps:“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说的就是越王勾践。另,春秋五霸只是指春秋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五位霸主,但事实上当时做出称霸举措的,并非只有五位。

    而孙武,他在伍子胥被吴王夫差逼死后,就辞去了吴国司马的职位,不再为吴国谋划战争,而是隐居在乡间,修缮其兵法著作,即孙子兵法。

    而吴起,则是卫国人,家中颇有钱财,他年轻时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拜在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参)的儿子曾申的门下,学习儒术。

    但由于当时吴起的母亲过世时,他并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因此被曾申逐出了门户。

    从此吴起弃儒学兵,并在学成之后投奔鲁国。

    当时正值齐国攻打鲁国,鲁穆公本欲启用吴起,但又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女而有所顾虑,于是吴起便杀掉妻子,表明心迹,最终助鲁国击退了齐国的军队,但吴起本人,却因此遭到了诟病。

    由于遭到了鲁穆公的怀疑,吴起离开了鲁国,转而投奔魏国,终于在魏国得以施展抱负,他所训练的魏武卒被称为当世最强的军队,而吴起亦凭借这支军队,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的不败战绩。

    而吴起最最著名的,莫过于以五万魏卒击败秦国五十万军队的阴晋之战,夺取了秦国在河西的五百多里土地。

    不得不说,虽然吴起在个人的“私德”上确实难免让人诟病,但在治军方面,他绝对称得上是凤毛麟角般的名将。

    而吴起所著的兵法,即吴子兵法。

    至于孙膑,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与同门师兄弟庞涓之间的恩恩怨怨。

    一样是同门师兄弟,一样是鬼谷子的门徒,苏秦用激将法激励张仪,使张仪成为“一怒而诸侯惧”的大丈夫,然而庞涓却因为嫉妒孙膑,在得知后者出山后将其骗到魏国,受到了膑刑、黥刑的迫害。ps:膑刑,即挖掉两块膝盖骨,使人再也无法站立。所以孙膑才被称为孙膑,本名据说叫孙伯灵,是孙武的后人。至于黥刑,就是在脸上用墨刺字,一般是纹刺所犯的罪行。

    后来,孙膑靠着装疯卖傻才得以存活,直到齐国的使者田忌来到魏国,孙膑想尽办法见到了田忌,恳请后者帮他逃离牢笼,田忌很欣赏孙膑的才华,便帮助孙膑逃离了魏国。

    此后,孙膑便成为了田忌的幕僚。ps:田忌,即田忌赛马典故中的那位。

    后来在桂林之战,因为魏国攻打赵国,齐国便命田忌率军攻打魏国,救援赵国,当时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的战术,以此击败了庞涓,并使其被齐军生擒。

    随后在马陵之战时,因为魏国攻打韩国,齐国在接到韩国的求援后,再次施行孙膑的围魏救赵战术,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并在马陵道伏击庞涓,庞涓恨自己两次被孙膑击败,愤然自刎。

    不得不说,在魏国得到庞涓的那段时期,魏国再次呈现出即将崛起的势头,但硬生生被田忌、孙膑所代表的齐国势力给按了下去,此后魏国一蹶不振。

    而在此之后,孙膑编写了一部兵书,即孙膑兵法。

    然而,除了世人所熟知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外,在庄子的库藏中,其实还有另外几部丝毫不亚于这三部的兵书,比如太公望所著的太公兵法、司马穰(ráng)苴(ju)所著的司马(兵)法。ps:太公兵法,即黄石老人传授汉丞相张良的那部,六韬是它的其中一部分。

    太公望,即姜尚,或者吕望,俗称其实就是姜子牙,周国灭殷商的最大功臣之一,姜姓齐国的先祖,是比孙子更早的兵家圣贤,但由于姜子牙亦属道家人物,因此他的著作亦被归于道家。

    至于司马穰苴,即田穰苴,是陈国王室田氏(陈氏)的后裔,也是继太公之后齐国最擅用兵的大家。

    相比较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三部,司马穰苴的司马兵法与太公的太公兵法,向来都是被齐国所珍藏的宝物,然而庄子却能收集到这两部兵书的其中一部分,哪怕并不完整,也是一件让人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事实上,这些兵书并非是庄子收集,而是他的挚友惠施所收集的,据说惠施在魏国担任国相时,就喜好观阅天下的书籍论著,藏书极多,后来惠施失了势,准备去投奔楚国时,便托人将这些书籍转赠于庄子,因此庄子的库藏中,才会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书,除了道家的书籍外,还有名家、儒家、兵家、法家等等论著。

    比如老子、易、周易,比如鬼谷子、列子、杨朱,再比如魏国名相李悝所编著的法经等等,可以说是非常丰富。

    但是庄子是否观阅过这些书籍,那就不得而知了。

    对此,蒙仲不敢去证实,因为他知道,尽管庄子收藏了这些著作,但这并非庄子对这些著作没有成见,最佳的例子就是儒家。

    而这两年蒙仲在观阅那几部兵法时,亦曾遇到许多困惑,但他却不敢向庄子请教,因为曾经有一次庄子在他身边经过时,因见他正在观阅兵法而眉头紧皱,很明显的露出了不渝之色。

    论其中原因,无非就是庄子希望弟子蒙仲能“放下”其兄蒙伯的那段仇恨,莫要涉足世俗,一心追寻大道。

    但遗憾的是,两年时间并不足以让蒙仲淡忘这段恩怨。

    “阿仲。”

    今日,当蒙仲正在观阅太公兵法时,乐进走入了他的屋子,转告他道:“夫子叫你到正屋去。”

    “好。”

    听闻此言,蒙仲放下手中的竹简,站起身来。

    此时年纪已有十四岁的蒙仲,已有接近成人的身高,再加上他近几年从不间断对身体的锻炼,因此他的身体亦长得颇为壮实,只不过,当他身穿宽大的衣袍,且手捧竹简时,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蒙仲其实拥有着能与武婴、蒙虎、华虎等人一较高下的武艺。

    片刻后,蒙仲来到了庄子居住的正屋,只见在正屋内,在庄子的座位上,摆满了竹简。

    这些竹简,即庄子近两年写著的逍遥游,即两年前蒙仲跟着庄子首次出游时,庄子写在衣袖上的那篇。

    其实在半年前,庄子就已经写成了逍遥游,但他本人并不满意,因此在随后的时间里,庄子便一直对这片论著删删改改,直到今日。

    不过眼下,见庄子脸上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想来这篇逍遥游已经修改到能使这位庄夫子满意,是故这位夫子着急地唤来最器重的弟子蒙仲。

    果不其然,在瞧见蒙仲后,庄子指了指那些竹简,示意蒙仲诵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第35章 两年后(二)()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在正屋内,蒙仲盘坐在庄子面前,手捧竹简高声诵读。

    而此时,庄子则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弟子。

    与两年前相比,他眼前这位弟子变得高大壮实了许多,虽然年纪尚未到十五,但为人处世,庄子认为却比寻常的成人还要沉重老成。

    当然,这也归于他庄周的教导。

    在所有弟子当中,庄周对蒙仲的要求是最严格、最谨慎的,每当这名弟子出现一些误入歧途的苗头时,他总会及时将其纠正,就好比两年前蒙仲曾沾沾自喜于用名家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