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是与当地的旧民发生了些争执……』

    屈原心中恍然,旋即问道“那……魏军对此有何反应?”

    听闻此言,那几人低声窃笑道“聚众惹事的那几个,立刻就被魏卒抓起来,当众抽了十记马鞭,余众立刻溃散……现在的情况是这样,这里的旧民大多在叶邑的城北、城东垦田,而城西、城南,则大多是咱们这些外来人,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说到这里,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又叮嘱道了“不跟你说了,咱们得加把劲垦田,否则过几日雪下大了,到时候就更加辛苦了……”

    “到时候?”屈原闻言吃惊地问道“难道,到时候几位还要出城垦田?”

    然而,那几人却表情古怪地看了一眼屈原,说道“都说了前两年免税,无论你开垦多少荒地……你种地越多,收获亦越多。”

    从旁,亦有人劝屈原道“见你亦是楚人,我劝你尽快到城内入籍,只有在叶邑登记在册,你才能有资格在这里开垦荒地……”

    说罢,这些人也不再跟屈原多说什么,埋头挥舞锄头,虽然这会儿天气寒冷,但这几人却是满头热汗。

    『……』

    驻足在这片新开垦的田地旁,屈原环视四周,只见在他的视线中,在这一带挥舞锄头的邑民皆面带兴奋与喜色。

    而似这般的兴奋与喜色,已多少年不曾在他楚国的平民脸上看到。

    『为吸纳流民,不惜许诺前两年免却一切赋税,这个新任的方城令……真想见一见呐。』

    屈原暗自想到。

    当年协助楚怀王变法改革时,屈原便是主张“美政”,往高了说,即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往低了说,即希望楚人脸上人人都能露出笑容。

    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

    楚国的平民,并没有因为他的变法改革而获利,依旧终日为养家糊口而满脸忧愁。

    然而讽刺的是,如今这些楚人跑到叶邑,跑到魏国的治下,这些人却露出了兴奋与喜色,不得不说,这让屈原感到十分痛心——当然,他不是痛心于这些楚民在魏国治理下露出了笑容,而是痛心于那个依旧死气沉沉的楚国。

    当今天下,诸国陆陆续续皆已施行变法改革,诸如秦国、魏国,几乎彻底甩掉了旧贵族的拖累,诸如赵国,亦至少甩掉了一部分,唯独楚国,变法改革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抵制,以至于就连楚怀王都无法抗衡这股反抗势力,被迫撤掉了改革变法。

    而如今的楚王熊横,更远远不如楚怀王,终日醉生梦死,不思国政,致使国土一步一步被秦国蚕食。

    对于这些,屈原痛心疾首。

    而如今,方城这边亦出现了威胁——魏国新任了方城令,吸纳流民、大力发展边境诸城,这难道是魏国准备挥军楚国的讯号?

    怀揣着诸般忧愁,屈原与一干楚卒进入了叶邑。

    刚进叶邑,他就被城内的热闹吓了一跳,因为据他所见,满城都是人。

    其中大多都在修缮、建造房屋,。

    时不时地,屈原还能看到一些叶邑的官员,他们对照着一份图纸,吩咐役卒与工匠们在城内忙碌,或拆掉旧有的建筑,或重新建造房屋,显然是在重新规划整座叶邑。

    虽然看起来显得很乱,但不得不说,这片叶邑颇有一番中兴之相。

    而这,使得屈原愈发担忧。

    因为据他所知,方城已被那名方城令改为驻军要塞,且城池周围的田地,亦该为军屯田。

    需一座城池来容纳的驻军,可想而知有数量不小,再加上那名方城令大力建设叶邑,仿佛准备将叶邑作为方城的钱粮后盾,这怎么看都是在为日后攻打他楚国做准备。

    想来想去,屈原最终决定去找对方试探试探,即那位方城令蒙仲!

    只不过,如今叶邑内,人人皆知新任的方城令叫做蒙仲,但却不知对方的住所——大概是在舞阳邑,但问题是舞阳邑不允许外人入内,这可如何是好?

    想了想,屈原决定先去拜访这座叶邑的邑丞,一名叫做向缭的年轻人。

    在邑内人的指引下,屈原很快就找到了那名叫做向缭的邑丞,对方正带着一队役卒在邑内的中街一带忙碌,比如重新规划邑内的几条直街,将临街不规范的房屋全部拆除,重新建造。

    当屈原找到向缭时,后者正对照一份图纸,朝着诸役卒、工匠们大喊“不对不对!这间、这间、还有这间,要全部拆掉,日后临街都给我建排屋阁楼,对对对,门户冲着街道……什么?没人愿意住朝北的屋子?我说了这是让人住的了?日后这里是市集!记住,临街都是市集,民居通通给我建到巷子里。……那边的,你在干嘛呢?我不是让你拆那间!旁边的!不对!对,是那间!”

    远远看着那位叫做向缭的年轻邑丞扯着嗓子大喊,以至于嗓音都喊得略显沙哑,屈原心中担忧之余,亦不禁有些好奇。

    因为据他所见,方城、叶邑一带的高层将领、官员,似乎都很年轻,就连那位方城令,传闻中也只是一名据说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魏国,竟委任如此年轻的人,为日后攻伐他楚国做准备?

    带着心中的诸般不解,屈原上前主动与向缭见礼“在下屈……唔,见过邑丞。”

    向缭起初没在意,他甚至没有转头去看屈原,挥挥手说道“登记户籍,去县府找朱奂。”

    见此,屈原亦不生气,毕竟对方确实忙碌地很,于是他再次见礼道“禀邑丞,在下恳请求见方城令。”

    “唔?”

    听闻此言,向缭这才转头看向屈原,在上下打量了几眼后者道“足下有何要事?”

    “这个……”

    屈原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群,有些为难地说道“这里人多,不方便细说,能否请邑丞借一步说话?”

    无他,只是屈原不希望他走访方城、叶邑的消息传到楚王熊横与令尹子兰耳中,以免落下什么无须有的把柄。

    “……”

    向缭深深地看了几眼屈原,见此人仪表不凡、颇具气质,绝非寻常之人,便点点头,带着两名小吏,将屈原领到了附近一条小巷。

    此时见四下无人,屈原这才拱手拜道“在下楚国弃臣屈原,本该被流放至江南,忽得知贵军这段时日在我楚国境内许诺田利诱我楚人投奔叶邑,不知是何缘故,特此前来一探。”

    “楚国弃臣?屈原?”

    向缭上下打量着屈原,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惊讶。

    这也难怪,毕竟向缭根本都不认得屈原。

    自然不会知道,眼前这位乃是差一点就当上楚国令尹(国相)的大贤。skb6wswl

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 
“邑丞……”

    向缭身边的两名小吏,其中一人附耳对前者细语了几句。

    原来,虽说向缭并不曾听闻“屈原”的大名,但他这边的这两名小吏却是当地人士,甚至于,若往前倒退几年,他们还是受到楚郢管制的楚民,自然知晓屈原的来历,因此立刻轻声禀报于向缭。

    『居然是楚国的重臣……』

    在听罢那名小吏附耳之言后,向缭颇为意外地打量着屈原。

    是的,向缭这些年跟着蒙仲走南闯北,前后曾过当今世上许许多多的大人物,倒也不至于因为见到了屈原这位前楚国重臣就感到震撼,毕竟,似惠盎、肥义、田文、公孙喜、暴鸢等,谁人名声在这屈原之下?

    他意外的,在于屈原那“楚国弃臣”的自称。

    据方才那名小吏所言,屈原乃是助楚怀王主持变法改革的重臣,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屈原当时的地位,相当于魏国的李悝、赵国的肥义、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卫鞅,皆是受到君主信赖,且自身才识眼界过人的人才,否则,谈什么主持变法改革?

    然而似这等人才,如今却沦落为楚国的弃臣,究竟是此人沽名钓誉,还是说,是楚国庙堂昏暗,君主昏昧而目不能见明珠?

    想到这里,向缭心中顿时就有了打算。

    记得前段时间,当剧辛写信给蒙仲,说他在燕国一人身兼三职,每日忙得焦头烂额,当时向缭还不以为意,直到如今他担任叶邑邑丞,他这才切身体会到治理一座城邑究竟有什么困难,同时也理解了剧辛何以会盛情邀请蒙仲、乐毅等人前往燕国助他一臂之力。

    实在是忙不过来!

    事必躬亲吧,自己忙不过来,可放手他人去办吧,向缭又生怕他人搞砸了——毕竟叶邑可是他“蒙家军”日后最重要的钱粮来源,他岂敢假以人手?

    然而没想到的是,上天却将一位曾在楚国主持过变法改革的大贤送到了他叶邑……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向缭决定设法将这位人才留在叶邑。

    当然了,前提是眼前这位屈先生、屈大夫确实有真才实学,倘若只是沽名钓誉之辈,那就爱哪哪去。

    想到这里,向缭拱手朝屈原拜道“屈先生……”

    屈原方才瞧见向缭身边的两名小吏在听到他的自我介绍后微微色变,随后连忙对向缭附耳低语,他便猜到向缭大概已经得知了自己的底细。

    猜测之余,他心中亦忍不住自嘲起来。

    想他屈原立志匡扶国家,曾经不顾百般阻扰主持变法,可最终,他却只收获了一些来自楚人平民间的赞誉。

    变法失败,仕途葬送,以令尹子兰为首的楚国旧贵族势力日日诅咒他死在被流放的途中,而更让他感到寒心的是,他的变法改革仿佛只是一枚投入池中的小石子,虽一时荡起了几许涟漪,但最终仍归于死寂,仿佛从未出现过改变。

    暗自叹了口气后,屈原再次拱手对向缭说道“向邑丞,可否代为引荐方城令?在下有要事想向方城令求证。”

    听闻此言,向缭眼珠微转,平静问道“先生想见方城令?有多想?”

    『有多想?』

    屈原愣了愣,旋即拱手说道“在下前来叶邑,正是为求见方城令而来。”

    “这样啊……”

    向缭恍然地点点头,旋即脸上露出几许遗憾,摇摇头说道“那先生来得可不巧,方城令近几日不幸染了风寒,正在舞阳邑歇养……”

    屈原微微皱了皱眉,正要开口,却见向缭又说道“舞阳邑,乃我等近族族人居住之邑,外来人不得擅入,在下虽可以为先生代为通报,但先生也看到了,在下这边实在走不开……”

    的确,为了配合蒙仲等人年后开春继续到楚国诱拐楚人的行动,叶邑这边必须在年前重新规划到街道与民居,并且加紧建造房屋,为前后投奔至此的外来楚人住处。

    但此时嘛,向缭纯粹就是诱屈原自己跳入坑中而已。

    只见他瞥了一眼屈原,表情浮夸地又说道“若有人能帮在下分担一二,帮在下尽快完成了手头的事物,在下就能立刻代先生通报了……哪里有能帮在下分担的贤才呢?”

    『……』

    看着向缭满脸诡谲的笑容,屈原哪里还会听不懂,一时间哭笑不得。

    眼前这个叫做向缭的年轻人,分明就是抓他壮丁嘛。

    不过,鉴于对方说话语速很慢,颇显温文尔雅,屈原心中倒是也不气恼,最多就是在心中嘀咕一句狡猾!

    怎么办呢?

    方城令蒙仲,还是要见一面的吧?从他口中试探魏国对楚国的态度,最好能直接询问出此人在方城部署重兵的目的。

    可协助魏国的官员治理魏城,这……

    不得不说,屈原从未遇到过这种事。

    而就在屈原面露迟疑之色时,向缭却狡猾地笑道“先生即不回绝,在下就当先生默许了。”

    说着,他朝着屈原拜了一下。

    屈原还没反应过来,就受了向缭一拜,表情变得更加难看受了这一拜,想推辞都推辞不了了。

    不过考虑到现如今已经是十一月,屈原亦不想冒着风雪流放至江南,他沉思片刻后,姑且也就默认了。

    就这样,向缭成功地将屈原这位楚国的前“左徒”,暂时骗为了自己的佐官,协助他重新规划整座叶邑。

    提到重新规划叶邑,屈原亦感到很奇怪,忍不住问道“向邑丞为何要重新规划叶邑?”

    对此向缭亦不隐瞒,如实相告道“叶邑,我等并不准备单单将其治理成一座普通的城邑,我等希望它成为像邯郸、临淄那般的大城邑……”

    听了这话,屈原半响没缓过神来。

    也难怪他目瞪口呆,毕竟邯郸、临淄,乃当今世上屈指可数的大城邑,非但有几万户的邑民,而且商贸极为流通,赵人与齐人,足不出邯郸、临淄,便可买到天下其他地方的特产,可谓是非常繁荣。

    然而眼前这名年轻人,却夸口要将叶邑治理成像邯郸、临淄那般的大城邑?

    除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屈原实在不知该评价什么。

    可能是注意到了屈原古怪的表情,向缭笑着问道“先生莫非认为叶邑日后终不能够比肩邯郸、临淄么?”

    屈原是一个很严谨的人,闻言摇头说道“在下不做评价。”

    见此,向缭亦不在意,笑着说道“或许先生并不看好,但在我等看来,叶邑却颇有潜力,首先它是连接宛地与魏韩两国的要道,若在此地设市集,便能吸引魏、韩、楚三国的商贾;再者,叶邑一带宽敞广阔,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垦种;更要紧的是,此地有南北两侧的群山可以作为天然庇护,只要扼守两端,便可不惧外敌、贼寇袭掠……”

    『……吸引我楚国的商贾?』

    其实向缭说了那么多,屈原大多都没有在意,但唯独这句,他却上了心。

    据他感觉,似方城、叶邑这批人,对他楚国并没有什么恶感。

    而此时,向缭也已经结束了他对叶邑的美好预测,舔舔嘴唇意犹未尽地说道“不过那也是日后的事了,为了日后,我等今日需更加努力,加紧治理这座城邑。”

    屈原没有说话,只是随意地点点头附和着。

    在跟着向缭重新规划叶邑城内街道、房屋的时候,屈原发现了一桩很奇怪的事。

    那就是向缭规划叶邑城内民户的制度,酷似他楚国的制度,比如五家为伍,十伍为里等等。

    倒也不是说这种对户籍的编制,如今依旧时他楚国独有,但不可否认,这种制度正是他楚国发明的,继而被秦国以及其他国家学习效仿,屈原感到奇怪的,是这位年轻邑丞对于他楚国户制的熟悉,仿佛信手拈来。

    要知道,似这种一国的户制,跟一国的政令一样,都是不会写成书的,除非有人刻意搜集网罗。

    而眼前这位向邑丞,看起来最多不超过二十岁,对方从哪学到他楚国的户制?

    想来想去,屈原还是想不明白,遂忍不住问道“向邑丞,贵家族有先人在我楚国任职么?”

    向缭闻言笑着反问道“不曾!……屈先生因何这么问?”

    “在下见向邑丞对我楚国的户制颇为熟悉……”

    “哦。”向缭恍然大悟,旋即笑着解释道“屈先生误会了,此非是楚国的户制,而是鹖冠子的「天曲日术」。”

    “鹖冠子?”屈原吃了一惊。

    别看当年蒙仲初到赵国时,不知鹖冠子的名气,可事实上,鹖冠子在楚国是相当出名的,就好比宋国的庄周,是楚民人人敬仰的“野贤”。

    当年屈原为楚怀王主持变法时,亦听说他楚地有一位在野的大贤,因为好佩戴鹖冠而人称鹖冠子,于是便亲自前往拜见,恳请这位野贤相助。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