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王者-第6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skbshge

第1500章随风潜入()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上阳宫唐代离宫之一。地处洛阳皇城西南、禁苑之东垂也。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面即是皇城右掖门之南。上元中年营造,高宗晚年常居此听政焉。705年,武则天被儿子唐中宗逼迫退位,之后就居住在上阳宫,直到年底驾崩。唐玄宗时,在上阳宫举行宴会。安史之乱时,上阳宫被严重破坏。此后上阳宫逐渐荒废,唐德宗时废弃,阿鲁温,札剌儿氏担当梁王后,看重了上阳宫的宫廷气派,名人重新引谷、洛二水入宫,缀以亭台林园,遍植草木,清渠萦回,竹木森翠将偌大一个上阳宫衬托着美轮美奂,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一行人穿过回廊,直奔上阳宫,一路上倒也没引起旁人的注意,百来人都是南方人,对于这座传说中的宫殿,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此时,见鸯瓦鳞翠,虹梁叠状。横延百堵,内亭台楼阁,多不胜数,大都高数丈,且面南坐北,高低相同,沿着皇宫中轴线一一排开,竟没给人丝毫错乱之感。

    郭英见殿堂相峙,高楼耸立,四周水池喷洒,不由得暗暗吸了一口气,低声道:“我本以为金陵城算是豪华了,今日见了这洛阳城,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城中还有城中手啊?”

    这句俏皮话差点没引起众人的哄堂大笑,不过这些将士平日里训练有素,倒是没人当真敢笑出来。各自忍耐了一阵,跟着为首那人赶往上阳宫。

    一路上多是名花,红色杜鹃,白色百合,更多的是牡丹花,还有其他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话,寻常花朵,林间小道,水池、假山随处可见,鲜花烂熳,香气袭人,让人几乎以为自己生在花海里。

    众人走了一阵,忽觉眼前一亮,抬头望去,只见前方豁然开朗,茂密松柏密林之中,隐隐可见亭台楼阁,楼阁宏大,双阙峨峨而屹立。飞梁径度,讶残红之示消;翠瓦光凝,惊宿雨之犹湿。……山水隐映,花气氲冥。瞻上阳之宫阙兮,胜仙家之福庭。……比起金陵城的宫殿好不逊色。

    为首黑衣人走了一阵,见到各种宫、院、殿、堂、亭、台、观、厩相互交错,忍不住也在心底吁出一口气道:“娘的,这洛阳城还真大啊!|“

    天津晓月亦为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三年,原是一座浮桥,是洛阳南北交通的要冲。唐时改为石桥,又称洛阳桥。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著名景观。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其西今又建两座大桥,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凭吊。

    可惜郭英等人无缘观光,匆匆扫了几眼,便迅速赶往上阳宫。

    “大帅,你看!|“郭英忽然一声惊叫。

    为首那人寻目望去,只见前方一座城前,百来个侍卫来回巡视,守卫比起外城要森严得多,黑衣人点了点头,道:“守卫如此森严,这里一定是上阳宫,阿鲁温,札剌儿氏那狗贼一定在里面!”

    众人点头,郭英压低声音道:“元帅,现在怎么办?”

    为首那人微微一笑,道:“既然知道阿鲁温,札剌儿氏所在,我等就不惧,区区百来人,不足为惧,大伙儿听我号令,一同攻了上去,冲入上阳宫,一举擒获阿鲁温,札剌儿氏!”

    “冲进去!“众人齐声低呼了声。

    为首那人点了点头,忽然一挥手,喝道:“上!“

    百来名按耐不住的黑衣人,紧握腰间的弯刀,寻迅速对城门奔去,城门并不远,他们动作轻盈,速度极快,片刻,便已奔至城门下,为首那人一声低喝,百来人同时拔出了腰间的弯刀,寂静的夜里,听得锵锵锵数声,明晃晃的弯刀,散发出阵阵的寒意来,郭英大喝一声:“兄弟们,杀啊!“

    惊闻声响的鞑子尚未来得及挺清楚,为首一人,刚要扭头看个明白,忽然眼前一晃,一道寒光一闪,只觉脖颈一凉,一颗大好的头颅就不见了踪影,其他鞑子被这突如其来一幕惊呆了,这些昔日马背上的战士,一时竟忘记了抵抗,待回过神来,只听得一阵喊杀声四起,明晃晃的弯刀,漫天飞舞,血溅四射,百来人迅速去了一大半,剩下鞑子兵,早已忘记了抵抗,纷纷惊叫着向城门跑去。

    为首那人望着逃跑的鞑子兵,心中一阵欢喜,忽然扬起手中弯刀,对着空中用力的挥舞一下了,朗声喝道:“入城!”

    百来人无声无息进入了上阳宫。

    上阳宫内,阿鲁温,札剌儿氏眯着双眼端坐在王位上,十箱黄金已经让李成桂运到洛阳城外,刚才斥候前来禀报说,李成桂的大军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南蛮子,金子很安全的抵达了洛阳城外,只等他前往,得知了这个消息,阿鲁温,札剌儿氏说不出的高兴,高丽虽比不得中原,也没有洛阳的富丽堂皇,但比起丢了身家性命来,这些算不得什么,再者有这些黄金作为后盾,在高丽做个王爷也不是不可能,听说高丽的国都比起洛阳虽小了许多,却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住上几年也不是不可以!

    ^^^^^^^^^^^^^^^^^^^^^^^^^^^^^^^^^^^^^^^^^^^^^^^^^^^^^^^^^^^^^^^^^^^^^^^^^^^^^^^^^^^^^^^^^^^^

    诸位多多支持哦,小景一切拜托了!

    skbshge

第1501章关于红巾军东征高丽() 
关于红巾军争夺高丽的事情,不少书友问,这里说明一下,元至正十五年二月,刘福通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从砀山夹河迎至亳州称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又利用“明王出世”的宣传效果,称韩林儿为“小明王”。中原各地的红巾军一时都接受了大宋政权的领导。至正十七年,刘福通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分兵三路北伐,兵锋直指大都,其中东路大军直至高丽!

    红巾军设立辽阳行省,关铎(关先生)毛居敬等任行省平章事。此时,元顺帝为避红巾军锋芒,下旨于高丽耽罗(济州岛)修建行宫,欲避难于高丽。为摧毁顺帝行宫,切断高丽对元的军事援助,巩固辽阳行省,围困大都,红巾军决议东征高丽。但两次征高丽均以失败告终,破头潘被俘。中路军转战2000余公里,战果辉煌,但与宋之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人生地疏,没有根据地,游击作战,缺乏补给。最后惨遭失败。

    至正十九年的二月二十二日,意气昂扬的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人给当时的高丽国主恭愍王王颛写了封信:

    “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饥者之得膏粱,病者之遇药石。今令诸将严戒士卒,毋得扰民,民之归化者附之,执迷旅拒者罪之。”

    这有点像劝降书附上的最后通牒。王颛虽然多少也有些畏惧这群拎着刀子的北漂族,但毕竟近一个世纪以来高丽一直和元王朝通婚,大家是亲戚,当今圣上的奇皇后就是高丽人,而历代高丽王也都是元朝的驸马爷,还有三个高丽王是孛儿只斤家的外孙——现在孛儿只斤家里闹出乱子来,老王家总不能全然撒手不管吧?所以高丽对元朝还是力所能及地帮些忙。前一段,脱脱率百万大军进攻高邮的私盐贩子张士诚时,高丽还曾派兵两万三千人助战,脱脱失势后,这支部队就留在黄淮一带继续协助“剿匪”。不过劳而无功,大元朝的“匪”是越剿越多,这不,人家还跑上门来算账了——这些个事儿,王颛想想都头疼。

    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千多头裹红巾的先锋部队跨过鸭绿江,开始了向高丽的远征。这支前锋部队击败了高丽边防军,建立了桥头堡,以迎接平章毛居敬率领的四万多主力部队。那几天,天寒地冻,鸭绿江面结起了厚厚的冰层,数万大军踏冰而过,攻占了义州(今朝鲜新义州),杀掉了高丽副使朱永世等人。九日,又攻下了静州,杀都指挥使金元凤,接下来又攻破麟州、铁州。高丽恭愍王命李岩为西北面都元帅,庆千兴为副元帅,金得培为都指挥使,李春富为西京尹,率军抵抗。高丽军布阵于清川江北岸,两军交战于铁州,红巾军兵败退守麟州,静州。但随即又于宣州大败高丽军,并乘胜攻克定州。二十八日,红巾军攻破西京,也就是今天的平壤市。

    这支红巾军趁着初战的锐气,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到底是在异国的土地上作战,人地生疏,还缺乏给养。当高丽调集大军反击后,他们就难以支撑了,一三六零年,元至正二十年,正月间,红巾军与高丽军争夺西京失利,退到龙罔、咸从一带,因天寒地冻,许多人冻伤,战斗力锐减。十五日,李芳实帅高丽大军来攻,双方一场鏖战,高丽开城知府辛富、将军李坚等人战死,红巾军大将沈刺、黄志善也被俘,两万多人战死。在高丽军的追击下,红巾军仅有残部三百多人退过鸭绿江,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高丽远征。

    三月间,红巾军以战船七十多艘由海上进攻高丽西北沿海的丰州、凤州、黄州、安州一带——这大概算是元末版的“烙铁行动”,可惜当时技术条件欠佳,红巾军的这些两栖登陆作战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

    至正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人率十余万大军再次渡过鸭绿江,攻克朔州。高丽以安佑为上元帅,金得培为都兵马使,李芳实为都指挥使率军迎战。红巾军连克抚州,博州,价州,泰州,延州,高丽军大败,只得坚壁清野,将顺州,殷州,成州的老百姓和粮食移往慈悲岭。十一月,两军在安州会战,高丽大败,上将军李荫,赵天柱战死,指挥使金景譂降。高丽军自此全线溃退,红巾军乘胜攻破慈悲岭,高丽军主帅安佑,金得培逃走。红巾军发文于高丽各地曰“将兵百十万而东,其速迎降”,高丽王掂量着自己恐怕不是对手,只好战略转移,走为上计,南逃利川。二十四日,红巾军攻占王京开城,焚其宫阙。不少高丽百姓加入红巾军,据说多达十万余人。

    次年元月,高丽将领安佑、李芳实、黄裳、韩方信、李余庆、金得培、安遇庆、李龟寿、崔莹等率军二十万反攻,于十七日进抵王京,屯驻于东郊天寿寺。十八日,安佑,李芳实,崔莹分从东,南,西三面围攻红巾军。当日天气寒冷,大雪纷飞,红巾军战士还在营中取暖念经呢,没承想未来的朝鲜太祖,目前的高丽万户李成桂已经率精兵两千人从东大门奋勇进击捷足先登,摸进城里来了,一时军心大乱。后续高丽军接连攻入,大败红巾军。又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关先生、沙刘二、破头潘兵入高丽,王王都出奔耽罗。其臣纳女请降,将校皆以女子配之,军士遂与高丽为姻娅,恣情往来。高丽人因各藏其马。一夕,传王令,除高丽声音者不杀,其余并杀之。”看来由于群众纪律不好,且警惕性不够高,在此战中红巾军很吃了些暗亏。关先生,沙刘二等十来万人当场战死,而李成桂则以此战所立的大功为他的朝鲜李朝江山奠定了基石。

    七年后,朱重八,不,朱元璋先生,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改元洪武。他于同年派使臣前往高丽通报国号和年号,试图取代元朝的宗主国地位并以此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由于元朝已经风烛残年,连顺帝妥欢帖木儿本人都已经跑到塞外去幕天席地,颐养天年了,高丽也只能见风使舵,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在名义上承认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然蒙元在高丽到底遗爱颇深,王颛的亲明态度立刻遭到了国人的质疑和反对。又过了七年,等到公元一三七四年,也就是大明朝洪武七年,被外交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恭愍王终于解脱了,被臣下所弑。

    漠北的蒙元势力立即阴谋篡夺高丽王位,企图用元朝沈王后裔脱脱不花为高丽国王,甚至准备搞武装暴动以夺取王位。由于在恭愍王死前,北元曾派使节波都帖木儿以及于山不花进入高丽,煽动高丽亲蒙势力出钱出力,以支持北元的复兴事业,所以这一桩杀人案,北元难逃干系。恭愍王薨后,明朝以宗主国身份派使臣前往悼念,但使者居然在归国途中被人杀害,加之亲元势力拥立恭愍王十岁的养子江宁君辛隅继位,更大大激怒了明王朝,拒绝承认新国王,就连死人的谥号也免谈了。双方关系跌到冰点,高丽转而向北元请封,立刻获得了高丽国王,征东行省左丞相的封号。

    却说李成桂自王京之战后,不断建立武功:击退元朝辽阳行省丞相纳哈出的入寇;收复东宁府;平定倭寇……连敌人纳哈出也称李成桂“年少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将任大事于尔国矣”!明洪武二十一年,辛隅居然异想天开地去进攻正处于强盛时期的大明朝,以崔莹任八道都统使,以曹敏修,李成桂分为左右军都统使,带着三万八千兵马准备入侵明王朝的辽东。辛隅还宣布停用洪武正朔,恢复蒙古胡服。

    李成桂对双方的实力对比相当清醒,反对这一军事冒险行为。他回师王京,废除了辛隅,改立其子辛昌为王。不久李成桂又借口辛昌不是王氏正统,不当为高丽王,将他废黜并流放江华岛,改迎立高丽神宗七世孙王瑶为王。他本人则在这一连串令人眩目的政治戏法中掌握了最高权力,并小心谨慎地奉行亲明政策。公元一三九一年,李成桂五十八岁那年,他终于称王,成为高丽国名至实归的主人,改国号“朝鲜”。朝鲜李氏王朝享国长达五百年之久,见证了东北亚由兴盛到衰落的历史。

    在王京之战中,破头潘侥幸逃脱,与裨将左李率轻骑万余逃过鸭绿江,退回辽阳。四月,红巾军在辽阳战败,破头潘被俘。直到至正二十三年春,中路军尚有余部万余人,在左李的率领下西攻上都,为元末名将孛罗帖木儿击败,左李投降,这一支红巾军才算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skbshge

第1502章一切拜托了() 
今天这句话一直不想对诸位说,但经过一番思索后,还是要对诸位说一下,今晚的更新不能送上了。在说出这就话的时候,小景心中是十分的不情愿,之所以要说,是小景一直本着对诸位书友们的交代,今天是小景大婚的日子,从元旦开始,小景就开始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忙碌,每天总想坐下来码一会儿字,无奈事情总也弄不完,芝麻小事总也做不完。

    随着婚期的临近,小景几乎没有片刻空闲用来码字,之所以一直没有断更,都是小景牺牲睡眠的时间,一直在默默码字,每天直到深夜两三点,码出多少,送上多少,没有存稿,到了今日,一天的婚礼,人来人往,迎接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另一半,的确是忙,的确也是喜。

    因此也伴随着没有时间,酒席是晚上,这个时候,客人才刚刚上席,等弄完了这一套,也差不多一两点,多日的劳累,小景也感到有些吃不消,对于今晚不能及时更新,由衷的对诸位书友们,诸位看客们说声“对不起!”

    同时也希望诸位能原谅,更多的希望你们能体谅,一如既往的支持小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