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调治190问-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及时处理晕针:应注意预防晕针发生,不要在劳累、饥饿及精神紧张时针刺,一旦出现晕针现象,应立即让患者平卧,进行相应的处理。

    (7)注意与他法相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局限且较弱,临床中应注意与药物治疗、运动锻炼、饮食调养等其他治疗调养方法配合应用,以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切不可过分强调针灸治疗的作用而忽视其他治疗方法。

    skbshge

89。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按摩、拔罐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定处所。人体的穴位很多,可归纳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特殊新穴四类。为了治疗时能准确取穴,现将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穴位的定位及常用穴位图介绍如下。

    (1)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穴位的定位: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较多,下面选取临床较常用者,将其定位方法予以简要介绍,其他穴位的选取可参考常用穴位图。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膏肓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脐下1。5寸。

    尺泽:肘横纹中,肱三头肌腱桡侧。

    曲池:屈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太渊: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合谷: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丰隆: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

    行间: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跖骨的缝纹端。

    太白: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太冲:足背,第一、二趾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2)常用穴位图:概括了临床常用的穴位,包括头面颈项部、胸腹部、背部、胁肋部、上肢内侧部、上肢外侧部、下肢后部、下肢前部、下肢内侧部、下肢外侧部共10幅(见附图1~10),了解这些图对正确取穴大有帮助。

    skbshge

90。应用艾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应注意什么?()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艾灸方法,严防对有艾灸禁忌证的患者进行艾灸治疗。艾灸疗法常用于“虚证”患者,对中医辨证属“实证”者,应谨慎用之。施灸时取穴要准确,灸穴不宜过多,火力要均匀,切忌乱灸、暴灸。同时要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发生。

    (2)施灸的顺序,一般是从上至下,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在特殊情况下则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对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施治过程中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施灸部位,以测知患者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避免烫伤。

    (3)施灸过程中要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服、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把艾条、艾炷之火熄灭,以防复燃发生火灾。施灸后还要做好灸后处理,如果因施灸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者,注意不要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可局部消毒后用毫针刺破水疱放出疱液,或用注射器抽出疱液,再涂以甲紫,并用纱布包敷,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4)艾灸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有限,临床中应注意与药物治疗、饮食调养、运动锻炼、针刺疗法等其他治疗调养方法配合应用,以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skbshge

9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针刺处方有哪些?() 
处方 1

    取穴:肺俞、尺泽、合谷、列缺、风池、风门。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风寒袭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2

    取穴:肺俞、尺泽、合谷、曲池、大椎。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3

    取穴:肺俞、尺泽、合谷、太白、太渊、丰隆、脾俞。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4

    取穴:肺俞、尺泽、合谷、行间、经渠、肝俞。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肝火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5

    取穴:肺俞、尺泽、合谷、膏肓、照海。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6

    取穴:主穴风池、合谷、尺泽、肺俞、风门。风寒者,加配外关、大椎;风热者,加配鱼际、大椎;燥热者,加配三阴交、太渊;喘重者,加配天突。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泻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次选取2~4个主穴,根据病情加配穴,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处方 7

    取穴:主穴肺俞、脾俞、足三里、丰隆。脾虚痰浊犯肺者,加配内关、膻中、阳陵泉、中脘;肾虚不能纳气者,加配肾俞、膏肓、天突、定喘;肝火犯肺者,取脾俞、足三里,加配尺泽、列缺、阳陵泉、太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肾虚咳喘用补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次选取2~4个主穴,根据证型加配穴,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

    处方 8

    取穴:主穴肺俞、风门、列缺、孔最、天突。发热者,配合谷、大椎;痰多者配丰隆、足三里;喘促者,配定喘。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次选取2~4个主穴,根据病情加配穴,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可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

    处方 9

    取穴:主穴肺俞、合谷。痰多者,配丰隆;胸闷者,配内关、膻中;久病体虚者,加温灸肺俞、肾俞、脾俞。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久病体虚者加温灸)。通常每次主穴全选,根据病情加配穴,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2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有助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促进病体康复。

    处方 10

    取穴:风门、肺俞、太渊、复溜、尺泽、曲池。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泻法(复溜用补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11

    取穴:肾俞、太溪、太渊、关元、定喘、天突、三阴交。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补法进行针刺(肾俞、关元、定喘穴均可加灸)治疗。通常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12

    取穴:肺俞、脾俞、太渊、太白、丰隆、合谷、定喘、内关、足三里。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背部腧穴加灸)治疗,通常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13

    取穴:列缺、合谷、肺俞、外关、风池、上星、昆仑。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浅刺之泻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风寒型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14

    取穴:肺俞、风府、外关、合谷、列缺、大椎。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次选取2~4个穴位,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尤其适用于慢性咳嗽伴低热、畏寒者。

    处方 15

    取穴:列缺、尺泽、少泽、合谷、解溪、昆仑。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次选取2~4个穴位,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者。

    处方 16

    取穴:太阳、丰隆、鱼际、条口、膻中、风门。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进行治疗。通常每次选取2~3个穴位,点刺出血少量,5~7日治疗1次。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可减轻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咳痰,减少其急性发作。

    skbshge

9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艾灸处方有哪些?() 
处方 1

    取穴:第一组,取肺俞、风门、天突、足三里;第二组,取大椎、膏肓、膻中、气海。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上述穴位。通常每次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2

    取穴:大椎、肺俞、膏肓。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大椎、肺俞、膏肓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3

    取穴:肺俞、定喘、大椎、天突。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肺俞、定喘、大椎、天突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4

    取穴:肺俞、定喘、膻中。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蒜灸的方法,将新鲜大蒜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用细针于中间穿数孔,放于穴位上,蒜片上放中艾炷点燃施灸,依次灸治肺俞、定喘、膻中穴,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疱为度。通常每次每穴灸5~7壮,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5

    取穴:肺俞、膻中、心俞、大椎。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3毫升厚的薄片,用细针于中间穿数孔,放于穴位上,姜片上放中艾炷点燃施灸,依次灸治肺俞、膻中、心俞、大椎穴。通常每次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

    处方 6

    取穴:大椎、膏肓、肺俞、足三里、丰隆。肾虚者,加配肾俞。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大椎、膏肓、肺俞、足三里、丰隆、肾俞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7

    取穴:第一组主穴,取大椎、肺俞、天突;第二组主穴,取陶道、定喘、璇玑;第三组主穴,取身柱、华盖、风门;第四组主穴,取神道、厥阴俞、膻中。配穴取尺泽、丰隆、足三里。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用细针于中间穿数孔,放于穴位上,姜片上放中艾炷点燃施灸,依次灸治上述穴位。通常每次取一组主穴,四组主穴交替使用,每次每穴灸3~5壮,每日灸治1次;配穴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8

    取穴:肺俞、脾俞、太渊、合谷、丰隆。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肺俞、脾俞、太渊、合谷、丰隆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属痰湿咳嗽者。

    处方 9

    取穴:大椎、身柱、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丰隆。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大椎、身柱、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丰隆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属气虚咳嗽者。

    处方 10

    取穴:风门、陶道、定喘、肺俞、膏肓、肾俞、天突、膻中。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灸治风门、陶道、定喘、肺俞、膏肓、肾俞、天突、膻中穴。通常每次选取2~4个穴位,上述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宜经常施灸。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有助于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skbshge

93。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穴位注射处方有哪些?() 
处方 1

    取穴:主穴,取风门、肺俞、大杼、膻中、中府;配穴,取大椎、内关、足三里。

    用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用鱼腥草注射液,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核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可任选一种。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先将针头刺入选定的穴位,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通常每次选取1~2个主穴,酌情加用配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入药液0。5~2毫升(当归注射液用2毫升,鱼腥草注射液可用0。5~1毫升,核酪注射液可用1毫升),隔日治疗1次,5~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日。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2

    取穴:主穴,取定喘、曲池;配穴,取天突、尺泽、内关、丰隆。

    用药:鱼腥草注射液。

    操作:患者取适当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