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的工夫,整个沧州城都变成了一片银白,街道、房舍、城墙,还有那些光秃秃的树干,都蒙上了一层雪的装饰。
  城墙上守卫的士兵早已经钻进了岗楼,守着红彤彤的火盆取暖,更夫跺着脚,踩在棉软的雪地上向家里赶去……随着天色渐明,大街上开始出现行人。哦,那不是普通的行人,是城管小队收拾卫生的,虽然这里的道路不需要特地清理积雪,但有些地方的卫生还要整理的——譬如公共厕所。
  紧接着,一些居民也陆续出来,他们也开始用木锨清理院中、房舍的积雪,虽然说是瑞雪兆丰年,可如果是被这雪水淹了院子或房子,那就不美了。
  张府里,下人们也开始行动起来,除雪的工具早已经准备好,连宝儿也挥着一把小木锨,兴趣十足的加入了铲雪大雪,不过他铲起的雪倒是十有八九落在身后的雪雁身上——因为这小家伙总是很认真的将木锨(禁止)雪地中,然后用力向上一抬,所以那些雪大多落向他的身后。
  小婉没有陪儿子铲雪,她和紫鹃带着(又鸟)食来到后院(又鸟)舍喂(又鸟),口中咕咕地一发出声,数十只母(又鸟)加上六、七只公(又鸟)就从(又鸟)舍里跑出来。
  虽然喂(又鸟)食这种事情平日也不用她来做,可这大雪天的也没有什么事情,小婉也就将这件工作当成一个乐子,很得意地抢了仆人的工作。
  “小姐,你些特制的饲料有什么用处?”紫鹃看着那些正欢快啄食的(又鸟),有些不解地问道。
  “用这种牡蛎壳碾碎后掺入饲料里,那些母(又鸟)下的蛋就会有……很多的营养成分,吃起来有益健康。”小婉答道。
  沧州也是临着大海,小婉派人在海边搜集那些牡蛎壳,碾碎后做为饲料,只是如果告诉紫鹃这样可以补钙,似乎有些难以解释,所以她直接告诉紫鹃,可以增加(又鸟)蛋中的营养成分。
  远处传来腾腾的脚步声,一个下人匆匆地跑过去。
  小婉一抬头,恰好看到那个人的正脸,便招呼道:“张松,你不陪着官人上衙,怎么又跑回来了?”
  张陵大清早都出去了,他上衙的时候一般都会带着张松,但这才去了没多久,张松就一个人跑回来了,所以小婉的声音有些焦急。
  张松一见小婉喊他,连忙停了下来,小跑到近前禀报道:“夫人,老爷要去乡下看看,让小的回来备车,顺便拿一些御寒之物。”
  “嗯,快去办吧。”小婉点点头。
  大概是这场雪太大了,张陵有些不放心,才会亲自下乡察看……忽然间,小婉也有些不放心,不知道那些玻璃大棚现在怎么样,这毕竟是第一场雪,希望不会有事。想到这里,她也连忙吩咐去准备马车。
  小婉租的地都在沧州城附近,图的就是往返路程能够近一些。虽然下雪天路不太好走,可卯时还不到,玻璃大棚已经就在不远的地方了。
  老远看去,那一座座玻璃大棚,在空旷的田野里十分醒目,一个个小黑点在上面晃动。
  “那是黑点什么?”紫鹃奇怪地问道。
  “那是有人在除雪啊。”小婉笑道。一行人从马车下来,就那么咯吱、咯吱踩着雪往前走,雪后有些冷,好在路面不滑,她们走起来倒是很快。
  一行人在田埂向大棚走去,十几个正在大棚周围忙活的乡农看清楚是小婉主仆过来,纷纷凑过来问好,一个个脸上带着真诚而又谦恭的笑容,现在小婉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大冬天的能够得到一份优渥的酬劳,而且还学到了大棚种植技术,这些乡农都是种植方面的行家,懂得其中的价值,而且小婉已经答应明年可以跟他们共担风险搞这个大棚,认真说起来,乡农们除了土地和劳力之外,基本上不用其它付出。
  “黑叔,大棚怎么样?玻璃有没有冻裂的?”小婉问道。
  “大棚很好,里面的温度和湿度变化都不大,玻璃上面虽然有许多积雪,却没有一块开裂的。我们已经开始除雪,等雪一除干净,大棚里的温度就会升回来。”黑叔说道。
  黑叔就是这几块地的主人,家里儿子孙女的一大堆,就指望这几块地的产出。今年,小婉租下了这几亩地说是要种些东西,他还以为是有钱人闲着没事折腾,可入冬以后,大棚里的那些蔬菜长势良好,他不禁也动了心思,准备明年自己也搞一个玻璃大棚,可是一打听这玻璃大棚的投入,老头便担心了,万一这东西出点儿差错,那可什么都毁了。
  小婉在了解之后,就将这些地的主人都召集到了一起,告诉他们第二年完全可以改一个合作方式,那就是这些地主以土地、劳力入股,而她以大棚技术和材料入股,等丰收之后,双方四六分成……这笔买卖小婉不觉得吃亏,玻璃大棚的技术一经暴露,想仿照是很容易的,而那些构建大棚的材料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就算是有所损坏,也不会很严重,补几块玻璃就是了。
  张氏最终所赚的钱,还是那些构建大棚的材料,玻璃迄今为止,还是张氏独有的产品,而且这些材料都制成了标准件,别人想仿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而且小婉已经开始扩大玻璃厂的生产规模,到了明年,产量至少可以提高一倍,就算是给整个大唐供货都没有问题。
  小婉特地去看了看土墙和那些构架,它们的防寒功能和支撑功能都发挥得不错,这些都是经过一遍遍修改的,柳洪涛亲自带了六、七名木匠过来,最终设计出这个最为合理的构架,使得棚顶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一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进入大棚之中,里面的温度明显比外面高出一截,而且还稍微有些湿意,小婉注意到,那些黄瓜都已经开始爬秧了,其它蔬菜的长势也都非常喜人。
  “黑叔,有人过来打听关于大棚的种植方法吗?”小婉问道。
  “回夫人的话,有人来问过,但小的没有说,,只让他们从外面看。”黑叔恭声答道。
  “对,这本来没什么保密的,不过他们太容易知道也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这个时候想知道这件事的多半是那些有钱人,你们不用理会就是了。”小婉吩咐道。
  一行人将几座大棚走完,小婉深感满意,这些乡农都是实诚人,你对他们好,他们同样也会将心窝子掏出来给你,眼看天已经到了晌午时分,黑叔十分热情地邀请小婉去家中吃饭。
  虽然他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可小婉是知道他们的生活水平的,现在去吃他们的却是不忍心,所以微笑着婉拒了,黑叔觉得过意不去,一直将她们送到大路上。
  正要上车,突然从村里的方向跑来一个少年,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呼喊……似乎在喊黑叔的样子。
  “紫鹃,你先上车,我看看发生什么事了。”小婉停下脚步。
  这时候,那个少年已经跑到面前,气喘吁吁地道:“黑伯,你家的大黄牛死了”
  “什么?”
  黑叔晃了一下,一把抓住那少年道:“二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早晨出来的时候,那牛还好好的呢”
  这个时代,土地和耕牛就是人的命根子,而且官府也是明令保护耕牛,不得擅自屠宰,否则要论以重罪的。而且庄户人失去耕牛之后,就相当于失去了一支手臂,难怪黑叔不能保持冷静。
  那个叫二栓的少年嗑嗑巴巴地道:“黑婶说,早晨她去喂牛,出来时忘了把牛棚的门关上,结果那牛自己跑出来了,不小心滑倒,一头撞在路边的一根木橛子上,当场就流了一大摊子血……”
  没等他说完,黑叔已经撒开腿向村子里跑去,那些乡农也都跟了过去。
  “上车,我们去看看。”小婉和紫鹃几步登上车,向坐在车夫旁边的张南吩咐道。
  “夫人,一头死牛有什么好看的?”紫鹃讶然问道。
  “我的审美眼光有那么差劲吗?”
  小婉瞪了她一眼:“死牛虽然不好看,可刚死的牛,牛肉新鲜绝对好吃。”
  “吃、吃牛肉?”紫鹃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是啊,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小婉说道。
  官府对于牛肉控制得极为严格,而牛作为庄户人家的大牲口,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人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出售自家的大牲口。
  当马车进入村里的时候,很快便找到了那头倒霉牛撞死的地方—— 一大群乡农围在那里,想找错都难。
  里面很快便响起了黑叔的叱骂声,和一个委屈的抽噎声,小婉在紫鹃的搀扶下走了过去:“黑叔,不要责怪黑婶,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
  人群闻声,回头看到是小婉走过来,立即向两旁让开。
  第一卷 乱世 第二百九十四节那一年的雪
  第二百九十四节那一年的雪
  在人群中,一头黑色的键牛躺在那里,身下好大一滩血,已经凝住了,在牛的右脑处钉进了一截木橛,就这么一处致命伤,只能说这头牛歹命了。
  黑叔又痛惜,又生气,指点着自家的婆娘一个劲儿地埋怨,黑婶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女人,只知道坐在那里擦眼抹泪。虽然她没有什么文化,却了知道,这头牛一死,自家这天都塌下来一半了,所以对丈夫的埋怨并未还嘴……可地上还有积雪啊
  村里的里正还在相劝,主要就是劝他们还是赶快将这牛去官府办好手续,然后卖掉,至少还能赚回一点儿,然后再加上一些钱,买头半大不小的,明年开春恰好用得上。
  小婉向紫鹃递了个神色,紫鹃立即上前将黑婶扶了起来……雪地本来就凉,黑婶又不年轻了,这一会儿的工夫,站起来都有些勉强,旁边又有两个二、三十岁的妇女上来帮忙扶起,听她们的称呼,应该是黑婶的儿媳妇。
  “黑叔,牛已经死了,黑婶也不是有心,日子总得过下去。”
  小婉上前劝道。
  “可是……嗐”
  黑叔可以冲着自己的媳妇大吼大叫,却不敢向小婉发作,一抱头,蹲在哪里唉声叹气。
  “张南,取七贯钱来。”小婉向后招呼道。
  “是,夫人。”张南答应一声,去车里取了七贯钱过来。
  “夫人。”张南拿着钱过来却不知给谁合适。
  “黑叔,这七贯钱买一头小牛应该足够了吧?”小婉和声问道。
  张南这才明白,连忙将钱递给黑叔。
  “这怎么行,小人不能要。”黑叔一惊,连忙推辞。旁边的人看他竟然不要那黄澄澄的铜钱,都觉得可惜,恨不得那钱是递在自己手里。
  小婉微笑道:“黑叔,这钱不是白给你的。这头死牛经官府确认之后,劳烦你帮忙送到我家里。”
  “哦,使得,使得。”
  黑叔大喜,七贯钱足以买一头半大的健壮小牛,而这头死掉的犍牛宰来卖的话,绝对卖不出这个价钱,而且他也知道小婉的背景,有这个关系,官府那边也不会如何揩油。
  他接过那七贯钱,招呼黑婶道:“老婆子,不要哭了,快过来谢谢贵人,然后回去将牛棚重新整理一下。”
  老夫妻俩千恩万谢,倒是让小婉有些不好意思,急急地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小姐,那么一头牛,如何吃得了?”紫鹃问道。
  “很大吗?咱们家人很多啊,焖牛腩,红烧蹄筋,酱牛肉……仔细算一下,还有些不够吃的,最好现在再出来一头牛……哪怕是自杀的也行。”
  “牛自杀?”紫鹃听的好笑。
  “难道不是吗?刚才那头牛就是自杀。”小婉一本正经地点头。
  “啊?呵呵……”紫鹃笑了起来。
  小婉也是无奈,这年头,吃牛肉真的很不容易,要是她懂得配饲料,办个养牛场就好了,只可惜弄(又鸟)饲料还可以,牛饲料就不行了,而且以现在的条件,她也没地方去弄牛。
  北风卷地白草折,这个冬天的寒冷还是出乎小婉的意料之外,好在玻璃大棚终究是经受住了考验,黑叔提前编了一些草垫子,又堵上了玻璃缝,在最冷的那几天还在大棚里生了活,那些菜蔬的长势几乎未受影响。
  柳洪涛上次来送玻璃大棚的时候,将小婉交给他的一些图纸上的部品也打造了出来,小婉买了一艘船进行改造,也将近完工,若不是天气太冷,小婉就带着宝儿去试试新船了。
  “夫人,黑婶来了。”紫鹃禀报道。
  “哦?是大棚有什么问题了吗?”小婉连忙问道。
  “没有,是黄瓜可以吃了,黑婶按您的吩咐,先送来一筐,说是其它的菜蔬过两天也可以出棚了。”紫鹃说道。
  “哦,没有问问产量怎么样?”小婉问道。
  “问过了。”
  紫鹃笑道:“光黄瓜这一拨就可以收个二千来斤,其它的菜长势不错,收获也不在少数。”
  “先收了黄瓜,请黑婶歇了吃顿钣再回去,对了,别忘记给五百文钱带着。”小婉吩咐道。
  “是,夫人。”紫鹃取了钱,连忙出去,过了一会儿回来之后,手里拿着三根洗得干干净净的黄爪。
  “呵呵,一看就有食欲。”
  小婉拿起一根,掰下一块给宝儿磨牙,自己很不顾形象地大嚼起来。
  “嗯,你们也吃啊,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本寻思着离开长安后,冬天再吃不上新鲜蔬菜,没想到临时起念,倒先解决了自家的吃用问题。”
  小婉将那两根黄瓜塞到紫鹃和雪雁手里:“告诉张南一声,明天先去拉一车菜家里吃,在城里兜一圈,过两天就将那些菜陆续出手,相信一定会卖个好价钱。对了,将这黄瓜送给刺史大人几根,刺激他一下,但别给多了。”
  “为什么?”紫鹃不解地问。
  “你以为他吃了咱的黄瓜,会给钱吗?”小婉反问。
  ……紫鹃和雪雁相顾无言。
  贞观二年,蜡月。
  长安大雪。
  李世民一身便服,坐在鹿鸣春茶苑三楼东南角靠窗的包间里,凝望下方漫天风雪的大街,一辆马车辘辘地从楼前驶过,可以想像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马车或人从这大街上走过,却肯定不会有人想到大唐的至尊会经常来凭吊这条大街——当年他们兄弟初入长安的时候,就是一齐从这条街上走过,而今物是人非,只剩下追忆了。
  “皇上”一只稍微带有几分凉意的手握在他的大手上,坐在对面、身上同样穿着便服的长孙皇后深情款款地望着丈夫,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没什么,只不过是有些感慨。”李世民反手握住长孙皇后的手,露出一个放心的笑容。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屋内的几名侍卫立即紧张地将手按在刀柄上,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罩在门口。
  “有什么可紧张的?”
  李世民瞪了那些护卫一眼,然后对侍候在旁边的李照道:“去看看是什么事情。”
  “是。”
  同样便装的李照行了一礼,来到房门前,打开一道缝隙,以身体挡住门缝向外问道:“什么事情?不是告诉你们不要打扰我们老爷吗?”
  门外站的是一个年轻的女侍,手里还端着一个颗盘,见李照询问,连忙微微施了一礼:“对不起,本店新来的葡萄,掌柜的让我们给您上一盘,这是免费赠送的,希望你们吃好了,以后有时间还多请惠顾”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果盘是白送的?”李照好奇地问道。
  “是。”
  女侍看着这位说话有些怪怪的客人道:“这位老爷,我可以进去将它放在桌上吗?”
  “李照,怎么回事?就算外面有头老虎,你也把它放进来好了”屋里传来李世民宏亮的声音。
  “进来吧。”李照无奈地打开门,向旁边闪过去。
  那女侍很得意地看了李照一眼,端着果盘来到桌前,将果盘放在桌上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