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刀,又见飞刀-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刀,又见飞刀》
作者:古龙
正文
飞刀,又见飞刀 
在昔年某一个充满了暴力邪恶动乱的时代里江湖中忽然有一种飞刀出现了,没有人知道它的形状和式样,也没有人能形容它的力量和速度。在人们心目中,它已经不仅是一种可以镇暴的武器,而是一种正义和尊严的象征。这种力量当然是至大至刚,所向无敌的。然后动乱乎息,它也跟着消失,就好像巨浪消失在和平宁静的海洋里。可是大家都知道江湖中如果有另一次动乱开始,它还是会出现的,依然会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信心和希望。关于飞刀刀不仅是一种武器,而且在俗传的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可是在某一方面来说,刀是比不上剑的,它没有剑那种高雅神秘浪漫的气质,也没有剑的尊贵。剑有时候是一种华丽的装饰,有时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刀不是。剑是优雅的,是属于贵族的,刀却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有关剑的联想,往往是在宫廷里,在深山里,在白云间。刀却是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出世以后从剪断他脐带的剪刀开始,就和刀脱不开关系,切菜、裁农、剪布、理发,修须、整甲、分肉、剖鱼、切烟、示警、扬威、正法,这些事没有一件可以少得了刀。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刀,就好像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米和水一样。奇怪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刀远比剑更残酷更惨烈更凶悍更野蛮更刚猛。刀有很多种,有单刀,双刀,朴刀,戒刀,锯齿刀,砍山刀,鬼头刀,雁钢刀,五风朝阳刀,鱼鳞紫金刀.飞刀无疑也是刀的种虽然在正史中很少有记载,却更增加了它的神秘姓与传奇性。至于“扁钻”是不是属于刀的一种呢?那就无法可考了。李寻欢这个人物是虚构的,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当然也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李寻欢这样的人物,也不可能有“小李飞刀”这样的武器。因为这个人物太侠义正气,屈己从人,这种武器太玄奇神妙,已经脱离了现实。因为大家所谓的“现实”,是话在现代这个世界中的人们,面不是李寻欢那个时代。所以李寻欢和他的小李飞刀是不是虚构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物是否能够话在他的读者们的心里是否能激起大家的共吗,是不是能让大家和他共悲喜同欢笑。本来谁也不知道李寻欢和他的飞刀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经过电影的处理后,却使得他们更形象化,也更大众化了。从某一种角度局大众化就是俗,就是从俗,就是远离文学和艺可是我总认为在现在这么样一种社会形态中,大众化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那至少比一个人躲在象牙塔里独自哭泣的好。有关李寻欢和他的飞刀的故事是一部小说《飞刀,又见飞刀》这部小说,当然也和李寻欢的故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他们之间有很多完全不相同的地方。—-虽然这两个故事同样是李寻欢两代间的恩怨惰仇,却是完全独立的。小李飞刀的故事虽然巳经被很多次搬上银幕和荧光幕,但他的故事,却已经被写成小说很久了,“飞刀”的故事现在已经拍摄成了电影了,小说却刚刚开始写。这种例子就好像萧十一郎一样,先有电影才有小说。选种情况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枝节,使得故事更精简,变化更多6因为电影是一种整体的作业,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人的心血,也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物力和财力。所以写电影小说的时候,和写一般小说的心情是绝不相同的。幸好写这两种小说还有一点相同的地方,总希望能让读者激起一点欢欣鼓舞之心,敌忾同仇之气。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写小说的最大目的之一。——当然并不是全部目的。还有一点我必须声明。现在我腕伤犹未愈,还不能不停地写很多字,所以我只能由我口述,请人代笔。这种写稿的方式,是我以前一直不愿意做的。因为这样写稿常常会忽略很多文字上和故事上的细节,对于人性的刻划和感伤,也绝不会有自已用笔去写出来的那种体会。最少绝不会有那种细致婉转的伤感,那么深的感触。当然在文字上也会有一点欠缺的,因为中国文字的精巧,几乎就像是中国文人的伤感那么细腻。幸好我也不必向各位抱歉,因为像这么样写出来的小说情节一定是比较流畅紧凑的,一定不会有生涩苦闷冗长的毛病。而生涩苦闷冗长一向是常常出现在我小说中的毛病。于病后,非关病酒。不在酒后.  
楔 子 
段八方身高七尺九寸,一身钢筋铁骨十三太保横练功底外门功夫之强,天下无人能及。段八方今年五十一岁,三十岁就已统领长江以北七大门派,四十二寨,并遥领齐豫四大镖局的总镖头,声威之隆,一时无俩。至今他无疑仍是江湖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物之一,他的武功之高,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可是他却在去年除夕的前三天,遇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遇见几乎没有人会相信的事。段八方居然在那一天被一张上面只画了一把小刀的白纸吓死除夕曲前三天,急景凋年,新年已在望。在这段且子里,每一个滞留在外的游子心里都只有一件事,赶回去过中。段八方也一样。这一天他刚调停了近十年来江湖中最大的一次纷争,接受了淮阳十三大门派的衷心感激和赞扬,喝了他们特地为他准备的真正的沪洲大曲,足足喝了有六斤。他在他的好友和随从呼拥之下走出镇海楼的时候,全身都散发着热意.对他来说,生命就好像一杯中不尽的醇酒,正在等着他慢慢享受。可是他忽然死了。其至可以说是死在他自已的刀下,就好像那些活得已经完全没有生趣的人样”这样一个人会发生这种事,有谁能想得到.三段八方是接到一封信之后死的,这封信上没有称呼,没有署这封信上根本一个字也没有,只不过在那张特别大的信纸上用秃笔蘸墨勾画出一把小刀,写写意意地勾画出这把小刀,没有人能看得出它的式样,也没有人能看得出它的形式,可是每个人都能看出是一把刀,这封信是一个落拓的少年送来的,在深夜幽暗的道路上,虽然有几许的余光反照,也没有人能看得出他的形状和容貌。幸好每个人都能看出他是一个人。他从这条街道最幽暗的地方走出来,却是规规矩矩地走出来的。然后他规规矩矩地定到段八方面前,规规矩矩地把这封信用双手奉给段八方。然后段八方的脸色就变了,就好像忽然被一个人用一根烧红的铁条插入了咽喉一样。然后每个人的脸色都变了,甚至变得比段八方更奇特诡秘可怕。因为每个人都看见段八方忽然拔出了一把刀,用一种极熟练极挟速干净利落面且极残酷的手法,刀刺入了自己的肚于,就好像对付一个最痛恨的仇人一样。这种事有谁能解释?如果说这件事已经不可解释,那么发生在段八方身上的另外还有一件事,远比这件事更无法解释,更本可思议,更不能想象。段八方是在除夕的前三天横死在长街上的,可是他在大年初一那天,他还是好好的活着。用另一种说法来说,段八方并不是死在除夕的前三天,而是死在大年初一的晚上。一个人只有条命,段八方也是一个人,为什么会死两次。四送信来的落拓少年已经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段八方七尺九寸高,一百四十三斤重的雄伟躯干,已经倒卧在血泊中。没有人能做,谁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第一个能开口的是淮阳三义中以镇静和机智著名的屠三爷。“快,快去找大夫来”他说。其实,他也知道找大夫已经没有用了,现在他们最需要的是一口棺材6棺材由水陆兼程并运,运回段八方的故乡时,已经是黄昏了。大年初一的黄昏。大年初一,母亲沾满油腻的双手,儿童欣喜的笑脸。大年初一,新衣、鲜花、腊梅、鲜果、爆竹、饺子、元宝、压岁钱。大年初一,祝福、喜乐、笑声。大年初一是多么多姿多彩的天,可是八方庄院得到的却是一口棺材。这口馆树虽然价值一千几百两白银,可是搞树毕竟是棺材在这时候来说,没有棺材绝对比有棺材好.五八方庄院气象恢宏.规模壮大,屋子栉比鳞次,也不知道有多少栋多少层。八方庄院的大门高两文四尺,宽一丈八尺,漆朱漆,饰金环,立石狮。棺材就是由这扇大门拾进来的,由三十六条大汉用长杠抬进来的。二十六条大汉穿白麻衣,系白布带,赤脚穿草鞋,把一口闪亮的黑漆棺材拍到院子里,立刻后退一步步向后退.连退一百五十六步,退出大门。然后大门立刻关上。后院中又有三十六条大汉以碎步奔出,抬起了这口棺材,抬回后院。后院中还有后院。后院的后院还有后院。最深最后的一重院落里,庭院已深琛,深如墨。墨色的庭院里,只有一点灯光,一点灯光,衬着一片惨自。灵堂总是这样子的,总是自得这么惨。三十六条大汉把棺材插入灵堂里,摆在一个个面色惨白的孤儿寡妇面前,然后也开始向后退,一步步用碎步向后退。他们没有退出门口。从那些看起来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吹倒的孤儿寡妇手里,忽然发出几十缕缕淡如鹅黄色的闪光之后,这三十六条铁狮般的大汉就倒了下去。一倒下去就死了。就在他们身体接触地面的一刹那问就已经死了,一倒下去就永远不会再起来。段八方有妻,妻当然只有一人。段八方有妾,妄有二十九。段八方有子,子有四十。段八方有女,女十六。现在在灵堂中的.除了他的妻妾子女八十六人之外,还有两个两个看起来已经很老很老很老的人,好像已经应该死过好多好多好多次的人,脸上完全没有一点表情。只有刀疤,没有表情。可是每条刀疤,也可以算是一种表情,种由那些充满了刀光剑影、热血情仇恩怨的往事历刻划的悲伤复杂的表情。千千万万这刀疤,就是千千万万种表情。千千万万种表情,就变成了没有表情。黑暗的院落,本来也只有一点灯光,灯光就在灵堂里.灵枢前,灵案上。忽然问,也不知从哪里有一阵阴惨的凉风吹来,忽然间灯光就灭等到灯光再亮起时,馆材已不见。六密室是用一种青色的石砖砌成的,一种像死人骨胳般的青色.灯光也是这种颧色,两个老人抬着棺材走进来,密室的密门立刻自动封起,老人慢慢地放下棺材静镣地看着这口棺材脸上的刀疤和皱纹看来更深了,仿佛已交织成种凄绝而哀怨的图案。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看了很久,没有人能看得懂他们脸上的图案所以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他们也做了件让人绝对想不到的事。因为他们忽然一头撞死在石壁上。灯光闪烁如鬼火。棺材的盖子居然在移动,轻轻地慢慢地移动,然后棺材里伸出了一只手,这只手轻轻地慢慢地推开了棺材,然后段八方就从棺材里站了起来。他环顾密室,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而得意的笑容。因为他知道他现在已经绝对安全了。现在江湖中每个人都知道他已经横刀自刎于某地的长街上,他生前所有的恩怨仇恨都已随着他的死亡而勾消了。现在再也没有人会来追杀报复了,因为他已经是个死人。一个还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死人。这个秘密当然不会泄露,所有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已经死了,真的死了。还有什么人的嘴比死人的嘴更稳。段八方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拉起了石壁上的一枚铜环,拉开了石壁上的另一道秘门,然后他的脸色就忽然变了。他以为他可以看到他早已准备好的粮食、水酒、服饰、器皿。可是他没有看到。他以为再也看不到追杀报复他的人了.可是他看到了.他的脸色惨变,身体的机能反应却没有变。他的肌肉弹性和机智武功都保持在最巅峰的状态,随时都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用一根针刺穿—只蚊子的腹。只可惜这一次他的反应却不够快。他开始动作时,已经看到了刀光。飞刀。他知道他又看见了飞刀无论他用什么方法,无论怎么躲都躲不了的飞刀。所以他死了。一个人用自已的预藏在身边的一把刀一刀刺在自己的肚上,纵然血流满地,也未必是真的死。刀是可以装机簧的。可是他这一次看见的是飞刀,例不虚发的飞刀。所以这一次他真的死了。于是江湖中又见飞刀。  
第一部 浪子的血与泪 第一章 
山城。这个小城在远山,远山在千里外。李坏又回去了回到了这座城。这里的风沙黄土和这里的人,他都久已熟悉。因为他是在这里长大的,他是个浪子,他没有根,他的童年也只不过是一连串恶梦而已,可是在他恶梦中最不能忘怀的还是这个地馒头铺并不一定只卖馒头,老张被人叫做老张的时候也并不老。可是现在他老了。每天他总是用他那发昏的老眼,看着沙尘滚滚地冲过,总好像奇迹随时会在这条他已经居留了几十中的街道上出现一样。他永远也想不到的奇迹真的会在今天出现了。他看见一个风尘仆仆的少年人,穿一身灰扑扑的衣裳,懒洋洋地走到他那闯小店门口的馒头摊子前。馒头笼子里正在冒着热气腾腾的白姻,弥漫了老张的老眼。他只能看得见这个少年人是个蛮好看的少年人,有一双精锐的眼,有一种很特别的样子。老张从来没有看过这种样子,他敢说这个少年人一定从来没有到这里来过”“客官。”老张问;“现在小店的灶还没有开,可是包子馒头卤菜都是现成的,客官你想吃什么?”“我想吃你。”这个少年用一种很温和的语气对他说出了这么样的一句话.这句活可真是让老张吃了一惊。“你要吃我?”老张简直吓呆了“你为什么要吃我?我有什么好吃的?”“你当然好吃。”这个少中说:“如果我不吃吃你,我怎么能活到现在?”老张吃惊地看着他,忽然笑了,大笑,笑得比看见了什么都开6原来是你,你这个小坏蛋”老张笑得脸上每一条皱纹都打起了拆子,“你以前天天吃我,吃了我好几年,好几年不见,你还要来吃我?”“我不吃你吃谁呢T”这个少年人真绝,不但说的话绝,做的事更绝。他居然真的把老张馒头摊子上的笼子打开了,把笼子里所有的包子馒头全部拿了出来,而且真的全都吃了下去。“你真吃?”“我当然真吃。”老张又笑了;“你记不记得伤十一岁生日的那一天,中半里偷偷地溜进来吃了我多少包子?想不到今天你比那天吃得更多。”“我是练出来的。”这个少年的笑容好像变得有点伤感了:“一个从六个月大就开始挨饿的人,别的事练不出来,这种事总可以练出来的。”“你吃吧!”老张故意叹了一口气“你尽管吃,反正我已经被你吃习惯了。“你当然也习惯了不收我的钱。”“你既然已习惯不给,我当然也只好习惯不收。”老张苦笑:“反正我也收不到。”可是老张在说这句话时,却好像跟他习惯上说话的样子有点不一样。因为他忽然看见了件很少看到的事。在这条沙尘滚滚的路街上,忽然有四个圆脸、圆眼、圆鬃的小孩子,身上穿一身大红色的圆袍,颈上带一只黄澄澄的金环,腕上带一对亮闪闪的玉镯,耳上穿一双金环,用一双圆圆的白白胖胖的小手,捧着一面圆盘,圆盘上圆圆的堆着无数圆圆的金元宝,圆圆的笑脸上,接着一别圆圆的酒窝,往这个四四方方的馒头店这边走过来。老张傻了。他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出现在这里。可是一个圆圆的小孩子,却不但真的走到他这里来,而且还把四个圆圆的盘子捧到他面前。老张看着盘子上一堆堆圆圆的金元宝,服睛也圆了。“这是什么意思T”他问这个少年“难道这些元宝是你叫人送给我的?”“元宝?什么元宝?哪里来的元宝?我连一个元宝也没看见”“你看见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