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哀家之所以要皇上下旨嘉奖这个史文英,是因为这个史文英的上书成全了皇上的孝心。如果皇上下旨称赞他,就说明皇上的仁孝。如此一来,天下百姓以皇上为表率,纷纷孝侍父母,尊崇君父,天下何愁不大治啊?”
  我在一旁有些想笑,太后明明是自己不想远离宫闱,而经太后如此一说,太后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还成全了皇上的孝顺名声,也替皇上着想了。看来太后果然是久经政治风浪,说话说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
  皇上忙说:“儿臣不孝,让母后如今还为天下忧心。”
  太后笑着说:“皇上何出此言,皇上至孝,哀家素来所知。”
  皇上站起身来:“儿臣不能令母后安养晚年,岂不是罪过?”
  太后拉皇上坐下:“如今这御花园景致良佳,何必再多建一园?哀家如今年龄大了,倒是喜欢听听戏,热闹热闹。皇上不如就在这长乐宫给哀家建一座戏台,哀家每日听听戏,倒也不寂寞。”这个主意倒是我给太后出的,这样一来能使太后不远离宫闱,二来让皇上放心,太后已经不愿再干预政事。
  皇上忙说:“儿臣明日就让工部去办。”皇上又说了一会儿话,才起身走了。
  太后似乎有些疲倦,笑着对我说:“等戏台建好了,你就陪着哀家天天听听戏。”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臣女在家也是极喜欢看戏的。”
  我正和太后说笑,突然有小太监进来禀报:“启禀太后娘娘,吕公公来了。”
  太后笑着说:“快快有请。”
  吕公公扶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我知道他是来看太后娘娘关于移宫一事的态度的。
  果然吕公公没说两句话,就说:“太后娘娘看老奴今天早上送来的奏折了吗?”
  太后笑了笑:“有劳吕公公了,哀家看了,皇上适才也来过了,哀家已经和皇上说了,这移宫不仅有违祖制,而且浪费民力,因此哀家就住在这长乐宫。”
  这吕公公与成王不同,成王是无论无何也不可能与贾云光联手的,因此太后娘娘对成王就含糊其辞,不怕成王转而投向贾云光。而吕公公虽然因为纳妃一事与太后联手,但是以吕公公的势力,也是贾云光想拉拢的对象。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如果太后移宫,就意味着太后将宫里的权力拱手让给别人,就保不准吕公公转而与贾云光联手。如今太后明确告诉吕公公自己不会移宫,也是为了稳住吕公公。
  吕公公笑着说:“太后娘娘圣明,老奴钦佩之极。”看来吕公公是对这件事情放心了,吕公公又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第二天,皇上果然下旨称赞史文英,同时又说了太后的意思,命工部派人在长乐宫打造一座戏台。
  因此最近长乐宫内,一直有匠人搭造戏台。太后又命冯成选太监中年纪小的且又聪明伶俐的,派出宫去和教坊的学唱戏。一时间,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太后对贾云光制造的移宫一事,虽然没给予迎面痛击,却也没让贾云光得逞。
    正文 第35章 蹴鞠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2:01 本章字数:2349
  长乐宫里每日都忙着修建戏台,戏台搭在长乐宫的后院,太后让冯成负责这些工匠的出入。因为现在有这些工匠进出,因此太后诫厉宫女们不得擅自出入后院,不得擅自与这些工匠讲话。我也很少再随便出入,每日不是随侍在太后身边,就是在自己屋子里读书。
  一日,我正和太后说笑,太后对我说:“最近让这些工匠闹得连门都不敢出,哀家还得回避他们。看来在这宫里,竟是这些工匠们最大。”屋子里的宫女太监都被太后说笑了。
  我忙说:“太后娘娘如果嫌闷,就去御花园走走。”
  太后笑着摇了摇头:“哀家年纪大了,也懒得动。倒是你们每日闷坐在屋子里,只怕闷出病来。”
  我忙陪笑:“臣女每日陪在太后娘娘身边,倒不觉得烦闷。”
  太后只是微微一笑:“只怕这些宫女都呆烦了,水音,下午你带她们去齐云圃踢踢球。”我知道如果我不答应,这些宫女都会不高兴,因此也就装着很高兴的样子答应了。
  到了下午,我特意换上了一件红色百蝶穿花图案的衣服,这衣服是专门踢球时穿的——有点像胡服,立领窄袖,裙子的下摆两侧开口到膝盖。我又在腰间系了一条五色丝绦,又穿了一双羊皮小靴。
  青梅看着我笑着说:“三小姐这一打扮,看起来倒像是个胡姬。”
  我对青梅一笑:“还差了一把琵琶。”
  我笑着走了出来,就见宫女们也都打扮好了等在外面。因为在宫中蹴鞠本就是极平常的游戏,因此这些宫女们大多有踢球穿的衣服,五颜六色的很是漂亮。
  我们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齐云圃,这齐云圃是宫中的球场,供宫中的人踢球之用。正东有一座二层小楼,每逢有比赛,皇上、后妃们就坐在这楼上观看。除此之外,别无屋舍,就是一片空地。
  我们很快就玩作一团,欢声笑语不断。小喜将球迎面踢来,我没接住,那球却从我身后被踢了回来。小喜她们都跪在了地上,我忙转过身去,只见皇上笑着站在我身后。我也忙跪下:“臣女见过万岁爷。”
  皇上笑着说:“表妹倒很会排遣,这样有意思的事情也不叫上朕,朕要罚你。”
  我也笑着说:“不知道万岁爷要如何罚臣女呢?”
  皇上故意沉吟了一会儿,“朕要罚表妹陪朕踢球。”说完,皇上就将龙袍的下摆塞在腰间。
  我笑着说:“臣女愿意领罚。”话音刚落,我就从小喜手中拿过球,突然踢给皇上。
  皇上笑着说:“好啊,偷袭。”一边说一边使了个鸳鸯拐,将球踢了回来。
  我一边接球一边说:“兵者,诡道也。万岁爷要小心。”我早又将球踢了回去。我知道这是我博得皇上好感的一个机会,这宫里的妃子都习惯于故作娇柔,因此我要与她们不同,才能引得皇上对我格外注目。
  我在家的时候因为大姐她们都不理我,我一个人倒是常踢球,因此球踢得很好。加上我想吸引皇上的注意,因此格外卖力,一会儿如蝴蝶翩飞,一会如风摆扬柳,引得叫好声一片。宫女们早就不踢了,只是站在一旁看我和皇上踢球。皇上踢球踢得也很好,不过刚开始有些不太熟练,踢了一会儿就自如多了,我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皇上边踢边称赞:“表妹球踢得真好。”
  我也笑着说:“谢万岁爷称赞,臣女就不行礼谢恩了。”使了一个燕飞云端将球踢了出去,可能是踢得有些高了,那球皇上竟然没接住。
  突然那球像流星一样飞了回来,力道太大,我没敢接,忙闪身躲过。仔细一看,原来是瑯琊王将球踢了回来,他是什么时候来的我们竟都没看到。
  皇上看到瑯琊王似乎很高兴,“二弟一起来踢球。”皇上又扭头对我说:“二弟的球技在这宫中是最高明的。”
  瑯琊王冷冷的说道:“回皇兄,臣弟要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恕臣弟不能奉陪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皇上笑着说:“这个老二,一天到晚冷冰冰的,什么时候能改这个怪脾气。”
  我笑着说:“万岁爷,今天倒是臣女赢了,不知道万岁爷输给臣女一些什么?”
  皇上笑着说:“朕今天是真的认输了,不知道表妹想要些什么?”
  我笑着说:“万岁爷使诈,这让臣女如何说啊?”
  皇上很有兴致地问:“朕怎么使诈了?”
  我故意装作为难的样子:“如果臣女要的东西太贵重了,皇上该觉得臣女贪心了;如果臣女假装清高,要的东西不值钱,臣女岂不是吃亏了?万岁爷故意把这样的难题留给臣女,就是不想认输。”
  皇上大笑:“不好,朕的居心被你识破了。”
  我也笑着说:“看万岁爷还如何抵赖?”
  皇上笑得更加开心了,“朕好好想想再决定给表妹什么。”皇上又说:“朕本是要去看母后的,没想到遇到表妹了,表妹随朕一起去吧。”说完,就带着我往长乐宫走去。
  走在路上,我笑着对皇上说道:“万岁爷的球技也是很好的,可能是万岁爷政务繁忙,因此不大熟练而已。臣女到后来都招架不住了,如果再踢一会儿,一定是臣女输。”
  皇上轻叹了一口气:“朕小的时候最喜欢踢球,常带着小太监到这齐云圃踢球,有时连饭都忘了吃,母后训斥了朕好多次。只是后来父皇驾崩,朕每日只能坐在御书房看母后和朝臣处理政务,下午还要读书,哪有时间踢球?”皇上的语气有些沉重,我的心里也有一丝同情。
  我不禁想起我小的时候,每天马氏视我们母女如眼中钉,肉中刺,常常寻衅。大姐她们更是欺负我,就连府里的仆人都是趋炎附势,对我们母女冷嘲热讽。我从小就见识了人性的丑陋,正是现实告诉我,只有把别人都踩在脚下,才不会再有人欺压你。也许我和皇上真的是同一类人吧,因此我看皇上的眼神中有了淡淡的同情,皇上似乎失了一下神。
  我们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的走着。到了长乐宫,迎面正碰上瑯琊王从里面走了出来,他只给皇上行了一礼,然后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就走了。这个瑯琊王一天到晚阴阳怪气的,我又没得罪他,他对我却是一副我欠他几百两银子的表情。
    正文 第36章 听戏
     更新时间:2008…12…12 23:22:03 本章字数:2400
  今天太后突然把成王请进宫来,我有些纳闷,太后找成王到底是为了什么。
  过了一会儿,成王就来了,行过了礼。太后忙命人给成王赐坐,太后笑着对成王说:“哀家这次召王爷进宫就是突然想起来王爷的生日快到了,哀家先把寿礼送了。”
  成王站起身来,躬身行礼:“太后娘娘的洪恩,老臣没齿难忘。”但我知道事情绝非太后说的这样简单,如果只是送一个寿礼,派个小太监送去就完了,何必如此大张旗鼓。”
  太后忙说:“都是一家人,成王何必多礼,哀家如今年纪也大了,也不怎么管外面的事情了,就是至亲,有时也难免遗忘。”
  成王忙说:“太后娘娘正该颐养天年,何必为这些琐事烦心?”
  太后笑着说:“哀家现在每日里吃了睡,愿意走就出去走走。昨天哀家带着水音去御花园里走走,恰好看见两只狗在争肉吃,哀家让小太监把这两只狗撵走,没想到那两只狗反一起对那个小太监叫个不停。等哀家带着人走了,那两只狗又咬作一团。”成王只是低头沉思不再说话。我恍然大悟,看来那天我对太后说的要小心成王的话起作用了。
  果然太后又接着说道:“如今严景云与贾云光在这朝中所忌的就是哀家和王爷,就好比那两只狗,看见人来了,就一起对人吠叫。可如果人走了,这两只狗就会咬作一团。如今哀家已经不再过问朝政了,他们二人所忌的就只有王爷了。”
  成王站起身来:“太后娘娘的话老臣谨记在心。”说完,成王就告辞出宫了。
  戏台建好了,太后带着我去看。长乐宫的后院本不甚大,工匠将原来的围墙拆去,又向外扩展了二十余丈。这戏台建得极高大,共有三层,都用紫檀木细细雕就,藻饰华丽异常,戏台的柱子上雕刻着金龙彩凤,四周有红墙回护。在戏台的对面建了两座小楼,一座居东,一座居西,也是雕梁画栋。去教坊学戏的小太监们也回来了,每日在这后院练习,虽然比不上名角名家,不过倒也有模有样。
  太后看了似乎很满意,吩咐冯成:“明日请皇上、后妃,还有顾命大臣们来听戏。”冯成忙派小太监们去宣旨。
  到了第二天,贾皇后、妃嫔们,陈太妃带着瑯琊王,李太妃带着乐安公主都来了。大家说笑了一会儿,皇上就带着四位顾命大臣和几个近支亲王来了。
  大家给太后见过礼,太后就笑着说:“今日倒热闹,大伙只听哀家分配,哀家和太妃、皇上、后妃们在东楼听戏。大人们去西楼听戏,大人们年纪都大了,陪侍皇上一个个都得站着,就是坐也坐得不舒服,这看戏反倒成了受罪,今天你们都自自在在的在西楼看戏。”
  大臣们都躬身行礼:“臣等谢太后娘娘天恩。”
  太后笑着扶着皇上上了东楼,大臣们自去了西楼。这东楼之上倒是极宽敞,我们这么多人也不觉得拥挤,坐在上面,戏台上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太后和陈太妃、李太妃居中坐了,皇上和贾皇后坐在东首两把椅子上,妃嫔们清一色的绣墩围坐在西面。太后笑着说:“宏儿挨着你母妃坐,乐安也挨着你母妃坐。”瑯琊王告了坐,就坐在陈太妃身边,瑯琊王今天的神色依旧是冷冷的,只是不说话。
  皇上看着我:“表妹也坐吧。”
  贾皇后笑着说:“表妹不如就坐在臣妾身边吧。”
  太后也笑着说:“可是忘了她。”太后又对我说:“你去坐在皇后身边吧。”早有小太监在贾皇后身边给我设了一个绣墩,我告了坐,就坐下了。
  小太监忙呈上戏单:“请太后娘娘点戏。”
  太后笑着说:“那哀家就不客气了,先点一出。”大家都笑了。
  陈太妃陪笑说:“太后娘娘点的戏一定好,臣妾们也跟着乐一乐。”
  太后看了戏单,吩咐唱《乞巧》。大家说说笑笑,喝茶吃点心。只听一声梆声,戏台上已经唱了起来,听到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发誓生生世世做夫妻的地方。
  太后突然说:“宏儿今年十六了吧,倒是应该纳妃的年纪了。”
  陈太妃笑着说:“宏儿这孩子性子古怪,臣妾怕委屈了人家女孩子,也就一直没提这件事,等过一两年再说。”
  太后笑着说:“只怕娶了亲就好了,宏儿就是话少点,哀家看宏儿的心地还不坏,哀家一定给宏儿访求个淑女。”
  陈太妃忙说:“太后娘娘挑的人一定不差。”说完,又推瑯琊王:“还不快给你母后行礼谢恩。”
  瑯琊王只是不出声,太后笑着说:“小孩子家一提这事就害臊了。”
  乐安公主在一旁悄悄对着瑯琊王用手羞脸,我不禁一笑。瑯琊王立刻恶狠狠的看着我,我忙移开眼睛。
  大家正说笑,突然听西楼上一阵混乱,太后忙命小太监过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这小太监还没走,就见一个小太监跑了上来,跪下说:“启禀太后娘娘,万岁爷,成王殿下刚才突然中了风,倒在地上,人事不知。”
  太后似乎也吃了一惊,忙命人去传太医,扶着皇上去西楼看视。过了一会儿,我们也忙下楼去。
  恰好太后从西楼下来,看见我们就说:“王太医诊视过了,现在还没什么大碍,已经让宙儿送他父王回府了。”
  我心中有些疑惑,究竟是成王真的病了,还是那天太后的话有效果了。太后那天的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成王,现在莫不如看严景云和贾云光蚌鹬相争,再坐收渔人之利。
  太后这样做是有考量的,太后当初交还御宝,且皇上刚刚亲政,她和成王联手,使得严贾一党不敢轻举妄动。而如今皇上已经亲政,因此太后如果再握着权力不放的话,只能让皇上不满。所以太后退了一步,太后劝成王也隔岸观火,因为没了太后和成王,严贾二人早晚会因为争夺权力而发生争执。人都是如此,有了外患,就会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可一旦外患消除,就只剩下窝里斗了。再加上太后对成王心中也是一直猜忌,如此一来成王的势力就会被削弱很多。成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