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世妖娆农门贵妻-锦绣农门之冲喜新娘子-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孩子没爹没娘的,就忍心让我们饿肚子吗?呜呜,昨儿夜里三郎饿得连三丫的脚趾头都啃了。这日子该怎么过下去啊?婆婆不在家,家里连个做主的人都没有啊。”
  雷声大雨点儿小,倒是吓了李氏一跳。
  这要是被邻里听见了还不指定传出什么事儿呢。
  她跺了跺脚,小眼睛滴溜溜地在锅屋旁边那垛满了柴禾的堆上转了一圈,不舍得收回视线。又朝瓦盆里的鱼望去,咽了一口唾沫,冷笑道:“你家有鱼吃有柴禾烧的还用得着我和你二叔管吗?”
  却是不敢待下去,摇摇摆摆地走了。
  王二郎和王二丫这才从屋子里出来,把心月扶起来。
  王二郎满脸通红不敢看向心月:“我真是无能,连二婶这样的人都对付不了,还得让大嫂跪她一跪。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心月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若无其事地走回锅屋里。“恶人自有恶人磨!也许,我就是那个专磨她的恶人吧!”
  什么时候,自己也成了恶人了?
  心月自嘲地扯扯嘴角。
  二丫听得怦然心动,大嫂能磨倒二婶真是太好了。上次二婶怀疑她有孕那事儿,到现在她还后怕呢,她一个姑娘家,可是说不过二婶那张什么都敢淌的嘴的。
  心月本想着做个红烧野鱼的,可是家里一滴油都没有了,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望着两个小姑子小叔子围着她转的两张可爱的小脸,心月拿出秋日采摘的花椒,用擀面杖擀成面儿,又把大郎冒着生命危险才弄来的盐巴拿来,在院子里架上木架,把收拾干净的鱼端出来,带着三郎三丫开始烤鱼了。
  三郎和三丫甚至是二郎和二丫都从未吃过这样做法的鱼,不说三郎和三丫满嘴里流口水,连不想搭理心月的二丫也跑出来了站一边儿看。
  新鲜的鱼抹上花椒、盐巴,掩盖了腥味儿,到嘴又酥又嫩,真是好吃极了。
  一家大小围着那个火架吃起来,又暖合又惬意。
  只是人是吃五谷杂粮的,没有粮食,这些鱼肉还是吃得不舒服。
  心月怕三丫和三郎吃多了,每人吃了两条就不让吃了。两个孩子嚷嚷了一会儿也就罢了。
  

        
六十二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且说李氏想趁着杨氏不在家,家里都是孩子,想沾点儿便宜,弄两捆柴禾烧烧,但是心月当着她的面下跪大哭,说是家里过不下去了。
  她怕四邻八舍听见了不好,当日并没有在王大郎家赚到便宜。
  回去了思前想后,就是不甘心。往年这个时候,王猎户早把她家的院子给堆满了柴禾了,一家老小一入冬就盘坐在炕上不出门,尽享福了。
  可今年看看她家过得什么日子哟?
  柴禾没有几根,连炕都舍不得烧。一家四口晚上挤一盘炕上还冻得要死,闺女荷花儿和儿子铁牛儿手脚都冻裂了。
  眼看着女儿如花似玉的脸蛋儿上都冻出了冻疮,这可怎么说亲哟?
  他们一家可就指望女儿能说门好亲事,他们老两口和儿子也能跟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呢。
  不行,她绝不能就这么罢休。
  上次拿二丫的事儿威胁心月和二郎没有奏效,那是因为自己观察不仔细。
  这次,她要拿得出能让人信服的东西来。
  哼,若是小叔子和大嫂有染,会不会更好?
  李氏一边想着一边笑得欢畅,这事儿也不用什么凭证,只要传得有鼻子有眼睛就行了。
  再说了,王大郎和杨氏都不在家,这小叔子和大嫂子的日久也会生情嘛。
  她想得得意忘形处,好似看到了王大郎家的所有柴禾都堆在她家院子里一样,心里畅快地直想吼上一嗓子。
  她闺女荷花儿见她倚着门框笑得欢悦,还以为她娘遇到了什么美事儿呢,忙凑前问道:“娘,您敢是拾到金元宝了?”
  李氏把手里的帕子往荷花脸上一甩,轻笑道:“去,娘这儿想到了好主意了。管保你脸上手上的冻疮很快就消了,等过了年就请村头的魏婆子给你说一门好亲事!”
  说得荷花娇羞连连,低下了头。
  李氏甩着帕子就要到王大郎家去,不放刚开了院门,迎头就走来一群披麻戴孝高低不等的人。
  吓了她一大跳:这谁死了啊?怎么哭丧到她家门口来了?
  还未定过神,面前两个圆滚滚的小身子就涌了上来,一边一个抱定了她的大腿嚎啕大哭。
  后头几个人上来就噗通噗通跪在她面前,也跟着嚎哭起来。
  “不是,你们,你们谁啊?这是怎么了?”李氏被哭得一头雾水,那几个人出了身量,脸都被遮在头顶上盖着的麻布上,也没看到正脸,自然还没认出是谁来。
  “婶子啊,救救我们一家吧。”心月先开了腔,后头的王二郎和王二丫也按照在家里商量好了的说辞一边哭着一边诉说着。
  李氏这才听出来原来是老大家的几个孩子。
  她顿时气得脸色发白,自己正想着怎么从他家掏摸点儿东西呢,这可好,竟然一窝蜂赖上她了。
  “快起来。有话说话,这是做什么?”李氏急得搀了这个扶着那个,一颗心吓得扑通乱跳。
  这些孩子们受了谁的指使,怎么想出这么个点子来了?
  她家无隔夜粮,自家都顾不过来,哪里还管得了这些不相干的侄子侄女儿的。
  她不扶倒好,一扶,面前这几个孩子哭得更凄惨了。声音呜呜咽咽,听起来好不凄厉。
  左邻右舍都被惊动了,纷纷出来围观,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没了爹了,娘又不着家,叔叔和婶子理应管管。”
  “就是啊,早年王老大可没少架扶老二哪,如今他没了,看在以前的份儿上,很该管管他的孩子的。”
  李氏被这些留言流语气得脸色煞白,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她还没去他家弄点儿东西回来,倒让几个小畜生给讹上了。
  她凭什么管这几个小畜生啊?
  “各人自扫门前雪”,这年头,谁管谁啊?
  李氏嗤地冷笑了一声,朝着那些邻里们说道:“各位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我们老二腿脚不好,连自家娃儿都养不了,还能管得了老大家的吗?老大家这不还有个大嫂子吗?二郎也不小了,还养不活两个小弟妹?”
  她一出口就是撇清,听得众邻里都有些不服。
  就算是理是这个理儿,也不能这么说话啊。
  这样的婶子,真是让人寒心呢。
  众邻里们对着李氏指指点点的,说什么的都有。
  心月见机会成熟了,索性就对着李氏猛磕头,大声哭道:“婶子啊,我们没吃没喝的,几个孩子眼看着要饿死了,婶子就高抬贵手绕过我们吧?家里的柴禾我们自己还不够烧的,不能给婶子了。鱼是我们冒着被淹死的危险叉来的,也不能给二叔下酒了……呜呜。”
  她一行哭着一行诉说着,明明说得都是实话,可在李氏听来分外刺耳。
  这该死的小贱蹄子,怪不得杨氏成天没事儿就又打又骂的呢,这张嘴果然贱得很。
  她恨不得冲上前去给撕开了,省得这张嘴又把什么可怕的事情说出来。
  心月的这一哭诉,让众邻里都明白了。弄了半天,原来是李氏见人家没了爹娘不管的,想要去沾便宜啊。
  这样的婶子,可真是狠心哪。
  李氏见众人的矛头都指向她,脸上挂不住,心里怨恨着心月这个做大嫂的给她找事儿,面儿上却不得不虚情假意的,上前一边作势去搀心月:“他大嫂,看你说的?婶子还不是为了你们好,怕你们小孩子家家的不会过日子,替你们把着关?你要是怕二婶有不好的心思,二婶不要就是了。”
  说着又看向王二郎:“你大哥当兵去了,还不知道哪一年能回来?这个家就你一个男子汉撑着了,你不说带着弟妹在家里安生过日子,怎么尽听别人挑拨离间的?二婶是那样趁火打劫的人吗?来来,一个个都可怜见的,还跪着做什么?今儿晌午在二婶家吃饭好不?二婶包饺子给你们吃!”
  李氏哪里真想给这些孩子们管饭,不过是怕邻里们说长道短的,以后坏了名声,闺女荷花儿可就不好说亲了。
  等邻里们都散了,她就打发走这群不识好歹的龟孙子。
  心月自然不会信她的话,不过跪也跪了,该说的也说了,李氏又放出大话来,不敲她一顿白搭了。
  她接着李氏的手就势起身,顺便拉起了三丫和三郎,满脸不敢相信地问着李氏:“二婶这要管饭?我们可是好久都没有闻着米面香了。”
  言下之意,这一顿饭可是要吃好多的。
  李氏听了心疼肉疼,可也不得不咬咬牙努力挤出一丝笑:“二婶什么时候打过诳语?说到做到,说话算数!”
  “成,既然二婶有这番好意,我们兄妹几个也不能让二婶的好心白费不是?”心月一边说着一边细细地打量着李氏,就见她的一张面皮笑得僵硬。
  她心里憋笑憋得快要内伤,当着这么多邻里的面,看这李氏到底怎么收场!
  不是天天盘算着怎么沾他们家的便宜吗?今儿就让她放放血!
  于是她拉着三丫三郎,弯下身子高兴地说道:“二婶说晌午给我们包饺子吃,你们喜欢吃吗?”
  “喜欢!”两个孩子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可口的饭食了,闻听连口水都流了出来,看得众邻里们都心有不忍。
  李氏见心月几个答应了,就开始挥着手让众邻里们散开:“大家都忙活得要命,我家的事儿让你们操心了。”
  见李氏这么有诚意,这些邻里们夸奖了几句纷纷散去了。
  等李氏目送着邻里们都各回各家,回头再看心月兄妹早就不见影子了。正纳闷这,自家屋里已经传来“轰”地一声大笑,分明是那几个小兔崽子们!
  李氏气得后槽牙生疼,摇晃着肥硕的圆身子气冲冲地蹿到了堂屋。
  屋内的炕上,凳子上坐满了孩子,把她闺女荷花和儿子铁牛都给挤到站一边儿去了。
  李氏一见,气得那双小眼都圆了,这还真是蹬鼻子上脸了,自己不过是说给邻里们听的,这些小畜生倒是当真了。
  她怒气万分地跨进门槛,刚想把心月他们给赶出去,谁知道心月先她一步站起来笑道:“婶子回来了?这就和面吧?我们也不白吃婶子的,活个面剁个馅儿还是能干的。”
  铁牛儿还小,一听要包饺子,喜得忙上前攀住李氏的粗腰,嗷嗷叫着:“娘,娘,今儿要吃饺子了?”
  “吃你娘的狗屎!”李氏气得猛拍了儿子一下,竖起两道八字眉朝心月他们骂过去:“要吃回自家吃去,别在这儿让老娘看得心烦!”
  “咦?婶子在外头不说好了今儿晌午要管我们吃饺子的吗?怎么这会子又翻脸了?”心月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装作什么都听不出来地问道。
  气得李氏脸色铁青,再也顾不上什么脸面,摸起门后的门闩就招呼过去,“小畜生,想吃饺子找你们那不要脸的娘去。敢在这儿跟老娘使心眼子,看老娘不打你们一顿好的!”
  心月连忙拉着三郎三丫躲了出去,站在院子里还不忘大声喊:“婶子,说话不算话就算了,怎么还打上了?既这样,以后婶子到我家我也是棍棒招呼了?”
  说着,她对身后的王二郎和王二丫使了个眼色,兄妹几个相跟着回家了。
  

        
六十三章 碰上杨氏
  收拾了李氏,心月过了几天爽心日子。
  反正话已挑明,脸已撕破,李氏再来家里也拿着大棍赶出去就是了。
  她是长辈,都出尔反尔。他们这些小辈更不用和她讲什么道理了。
  这一日,积雪终于化得差不多了,又赶上镇上逢集。
  心月和王二郎起了个大早,把头天晚上就收拾好的风炉、支架,还有碗碟小马扎烧过的木炭装了一大筐子,让王二郎担了,心月又背了一捆柴禾,两个人做着伴儿就上路了。
  家里,心月交代好了,让二丫洗衣做饭,照顾好弟妹。
  二丫虽然不情不愿,可家里没人给她仗腰子,生怕还跟上次一样,不做活儿不给吃的,还得让她刮茅厕,愣是一个屁都没敢放,笑脸把心月和王二郎给送走了。
  心月和王二郎一路上歇歇停停,吃了两个乌黑的野菜饼子,走了三十多里路,才赶到桃山集镇。
  已是日上三竿的时分,街面上人来人往,煞是热闹。
  将近年关了,不管有的没的,总要置办点儿年货回家过年去。
  心月和王二郎来到镇东头一块南来北往必经之地,卸下了肩上的担儿,就架起了支架。
  怕待会儿集市散了柴禾卖不出去,心月先让王二郎去西头把柴禾卖了先买点儿米面再说。
  不多时,心月的摊子前就围满了人,她也忙得不亦乐乎,额头上都沁出了细细的汗!
  等王二郎卖完了那捆柴,手里捏着十来个铜板来到摊前,差点儿没有被摊前的盛况给惊呆。
  生意……怎么会这么好?
  他不是看花眼了吧?
  他期期艾艾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向前,见人缝里露出的那个姑娘果然是他大嫂,正忙碌着又是烤鱼又是接钱的。
  王二郎立马来了精神,拨开人群就往里头挤:“让让,我要进去帮忙!”
  天哪,他这大嫂简直是个经商的天才啊,这才不到半日,生意就火成这样了?
  这些食材可是一个铜板都没花的,鱼是大嫂花了三天的功夫叉来的,支架什么的都是家里废旧的东西拼凑起来的,柴禾更是从山里打来的,不过就是费了点儿力气而已。
  如今生意火成这样,半天就能赚个几百文,而且还是净赚啊。
  他满脸兴奋地在心月面前停下来,有些不知道做什么,迟疑问道:“大嫂,我能做什么?”
  心月忙得都顾不上看他,听得出来是他的声音,直接就喊着:“你收钱吧。”
  就干这个啊?也太轻松了吧?
  可是他自问,让他烤鱼的话,他笨手笨脚的还真没做过。让他烧火的话,都能烧灭了。
  也只有这个能做了。
  他挠了挠头皮,暗骂自己没用。
  见一条鱼递出去,他连忙朝那人伸过手去。
  十枚光亮的铜钱攥紧了掌心里,他只觉得满心里都是欢喜。
  日子要好起来了。
  晌午的时候,带来的一瓦罐的鱼都卖完了。
  心月还免费附送了一些野菊花茶水,那些买鱼的真是吃饱喝足了,满意地走了。
  收拾了摊儿,两个人低了头数钱。通算下来,也有五百多文。
  再加上二郎卖柴禾的钱,竟有五百五十多文了。
  这才不到一天呢。
  两个人都是又惊又喜,盘算着待会儿去买些什么年货。
  按照当时的市价,一斤白面要五文,一斤糙米要八文,一斤猪肉要十文。
  菜蔬什么的是舍不得买了,有家里晒干的野蘑菇野木耳的先将就一冬吧。等开了春上山挖点儿野菜再开点儿荒,就什么都齐全了。
  听王二郎讲,去过京城的人回来说京都里的肉都比桃山集镇的便宜呢。
  这里的肉都是经自郑屠一人所有,他要多少价,谁也哼不着他。
  再说了,他还有一个哥哥在衙门里是个捕快头儿呢,平日里都是没人敢惹的主儿。
  他们若是想吃肉,也得到他那肉铺子里买去。
  贵就贵吧,过年了,也该买点儿肉回家包顿饺子吃。
  心月狠了狠心,捏了捏钱褡裢里的五百多文钱,上次王大郎被抓前还给她留了三十多文呢,不过都被杨氏给搜刮去了。
  这些钱将就着也能过个年了。
  她咬了咬牙,对王二郎道:“咱们就买它十斤肉吧。”一百文就一百文吧,一大家子都是长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