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空英豪-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雪后,在太阳的照射下,积雪慢慢溶化,空气的湿度相对比较大,天空中经常会出现大片大片的对流云,这正是双机穿云的好天气。部队及时抓住了这些天气,使复杂气象的训练暂时告一段落。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七十六章 百尺高竿(十)
           春节快到了,本来,军人只记公历,不记农历,是不知道年节来临的,但是营房周围的农户却传递了这一信息。家家户户杀猪时的猪叫声,路上行人手中的窗花、对联等年货都告诉人们,中国人的最大节日——春节快要到了。
张志宏他们已经在部队过了四个春节了,第一个春节还有点新鲜感,大家在一起会餐,放假休息,年轻人在一起,打打闹闹,觉得很快活。后面的几个,也就再没有特别之处了。又是一个春节到了,这已经是第五个春节了。
节前的最后一个飞行日,飞行结束后,大队政委突然把张志宏叫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可以回家探亲。由于张志宏前一段家里来过电报,奶奶病危,所以安排在第一批。时间很紧,准备好了就可以走,在家的时间是六天,路程时间另算。
得知这一消息的张志宏幸喜若狂,回到房间,翻开日历一看,离大年三十就剩了五天的时间。还有什么可准备的,赶快走吧,再晚了,就赶不上过年了。
军人的生活,已经使张志宏养成了快速的反应能力。从银行取出所有的积蓄,一共200多元钱,带上几件换洗的衣服,再到财务股借点路费,立即赶往火车站。
节前外出的人比较多,张志宏排了很长时间的对,才买到了一张火车票,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火车快速的在铁轨上奔驰,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张志宏的心里也在和着这种声音,默默的喊着“快快,快快”!他已经是归心似箭,恨不得飞回家,马上看到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看到久别的家乡。
经过20多个小时的行驶,列车终于到了北京。张志宏利用等待换乘的时间,到商店买了点糖果、点心,算是给家里的礼物。
晚上,又乘上了西去的列车,向家乡的车站奔去。这条路,张志宏已经往返了多次,此时他已无心思看外面的景物。火车已经行驶了一天一夜了,长时间的坐在那里,使他感到很疲劳,但却没有丝毫的睡意,满脑子都是到家后的情景。
母亲会高兴的流泪,奶奶会乐得合不拢嘴,全家人终于能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都会高兴。他还想着如果时间来得及,再去看看郑萍,虽然两人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但是几年不见了,人都说“女大十八变”,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列车一路西行,随着在各个车站的停靠,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少,到了最后,每节车厢只剩下几个人了。
“快去餐车吃饭,今晚吃饺子,而且免费。”有位乘客兴冲冲的告诉大家好消息。
“今天为什么供应饺子?”另一个乘客不解的问。
“你忘了,今天是大年三十啊!列车员要让大家吃个团圆饭。”
虽然是个好消息,但是张志宏听后却没有一丝的高兴,都大年三十了,自己还在车上坐着,家里的团圆饭是吃不上了,能高兴吗?
吃过了火车上的团圆饭,张志宏在陇东的一个车站下了车,这是他当初离开的地方。天已经完全黑了,到家乡的长途汽车已经停驶,毫无办法,只好先找个旅店住一晚,第二天再乘车回家。
老天爷好像经常会跟人们开玩笑,夜里偷偷的下了一场雪。早晨起来,出门一看,道路上铺了薄薄的一层白雪。张志宏早早的赶到长途汽车站,车站候车室里已经挤满了焦急的乘客。有消息传出,由于下雪路滑,各个线路的车都暂时不发。
吵闹声、叹息声响彻整个候车室。车站问事处的窗口挤满了人,人们在不断的打探消息,问事处的值班员在不停的解释,嗓子都有点沙哑了,还是不能说服一批接一批的乘客。
张志宏耐心的等待着,天公不作美,谁也没有办法。只是自己的假期有限,要长期的等下去,只怕回不了家,就得原路返回了,因为军人得遵守纪律。
大年初一的中午,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各条路线的养路工和沿途的老百姓牺牲了节日的休息时间,加班清扫道路,终于使各条线路畅通了,真是谢天谢地。
下午,张志宏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乡。
进了家门,张志宏首先兴冲冲的跑向奶奶的房间:
“奶奶,我回来了!我回来看你了!”
没有任何的回音,母亲和弟弟听到喊声从其他的屋里迎了出来。
奶奶的房间里空无一人,桌子上摆放着奶奶的相片,正慈祥的看着他,相片前面摆着几盘供果,香炉中的香火冒着袅袅的青烟。炕上被褥整齐的叠放在那里。看到如此的情景,张志宏楞楞的站在那里,难到奶奶她……,张志宏不敢往下想。
“你奶奶她已经走了半年多了。”母亲跟进房间,告诉了他实情。
“奶奶!你为什么不等着我!”张志宏听到母亲的话,放声痛哭起来。
“孩子,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要太难过了。”母亲劝慰着。
“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奶奶的离去,张志宏一是还难以接受。
“哎!告诉你有什么用,你奶奶想你的时候,三封电报都没有把你叫回来,人都走了,你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还影响你的工作,告诉你干什么。”母亲解释着。
是啊,告诉了又有什么用?
张志宏擦去了眼泪,从包里拿出了糖果和点心,摆放在奶奶的遗像前,点着了三根香插在香炉里,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算是对奶奶的悼念。
看到儿子回来了,全家人都很高兴,母亲拿出了所有过年的好东西让儿子吃,可是奶奶的离去,任何好东西都使他难以下咽,尽管六天来的长途奔波,他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
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除了奶奶外,都到齐了,算是真正的团圆饭。大家边吃边问了一些部队的情况,张志宏都一一作了介绍。
乡亲们听到张志宏回来了,也都来看望。开飞机的回来了,都想看看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特别是过去并不熟悉的人,大家都像看稀有动物一样,也来看望。几天时间里,家里的人络绎不绝。
几天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张志宏没有住够,母亲对儿子也没有看够,为了飞行事业,张志宏只好奕奕不舍的告别了家人,踏上了返回部队的路。
他到底没有抽出时间去看一看郑萍,在家的时间已经够紧张的了。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七十七章:空中银花(一)
           上了火车,张志宏找了一个座位,刚坐在那里,就沉沉的睡了过去。六天的长途奔波,在家里四天多的应酬,再加上奶奶的突然离去对他精神上的打击,使他觉得疲惫不堪。头脑发胀,全身酸痛,比在部队一天飞了三个特技时还累。
认不出是什么地方,他看见奶奶向他走来,花白的头发,慈祥的面孔,直冲着他笑。他向着奶奶奔跑过去,边跑边喊着:“奶奶,奶奶,我回来了!”可是奶奶只是笑,并不理他。
他伸出手想抓住奶奶的手,却扑了个空,差点摔倒。
火车突然制动,使张志宏差点从座位上掉了下来。他醒了,回想起刚才的情景,原来,是一个梦。
他觉得太对不起奶奶了,把自己带大了,还没有的到自己的报答,就早早离开了人间,甚至连最后见自己一面的愿望都没有达到。
难道飞行员都应该是这样吗,都应该舍弃一切吗?都说飞行员特殊,难道就特殊在这里吗?他想不明白。
火车带着张志宏,也带着张志宏所有的遗憾向前奔去。又经过了五天的时间,张志宏回到了部队。
大家看到他回来,都非常高兴,不停的问长问短,陈大壮将他抱了起来:
“老甘,你可回来了,想死我了。”
回到了革命的集体,张志宏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路上的疲劳,心中的不快,此时都一扫而光。
回到部队后,向大队政委作了简短的汇报,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紧张的飞行训练中。
又一个夏天到了,这是C团驻地的雨季,可供飞行训练的天气不是很多,根据上级的要求,为了提高飞行员的救生能力,新飞行员到部队要进行一次跳伞训练,C团领导决定利用这个季节安排跳伞训练。
由于种种原因,老飞行员过去也都没有进行过跳伞训练,正好,全团出动。
到了跳伞训练基地,大家才知道,这次跳伞训练,每人跳两次,一次陆地跳伞,一次水上跳伞。
实际跳伞很简单,从上飞机到带伞落地,每次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地面的训练要进行半个多月的时间。
地面的训练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习跳出飞机舱门的动作;二是操纵降落伞的动作;三是落地的动作。当然还有凉晒降落伞和叠伞、包伞的动作,这都是专业跳伞人员要做的,就不必亲自去做,但要进行观摩。目的是让他们看后,提高对降落伞安全感的认识,增加信心。
开始大家对这些训练内容都不理解,练习个跳伞还那么复杂,连跳出飞机舱门也要学,这谁不会啊?落地动作也要学,随着降落伞的下降,人掉到地上就行了呗?
其不知,这些必练动作都是经验的总结,是科学。
别看出飞机门的动作简单,但是往往很多人都走不好。飞机在空中飞行虽然很平稳,但还是有些轻微的晃动,如果遇上气流,晃的就会更厉害一些。在行走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摔倒,如果跳伞员摔倒在飞机上,打开降落伞的绳子就可能缠绕或挂在什么地方,影响跳伞的安全。
出机舱门时,动作一定要协调,规定三步走出去,就得走出去,多出半步或少出半步,就可能和机舱门碰撞,也会危及安全。另外,第一次跳伞,一般都会紧张,有的人会紧张的不会走路。
落地动作也是一样,跳伞员在伞接地前五、六米的高度,一定要双脚并拢,脚地要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跳伞员在接地是,两个脚上所受的力才会一致。不然,一只脚受力大,另一只脚受力小,就可能使受力大的脚受伤。
开伞后,人和伞的下降速度是每秒六到八米,接地时的冲击力是很大的,相当于人从一米多高的平台上跳下。
操纵伞的动作就更不要说了,跳伞的降落场地是有范围的,我们在电影上看过专业的跳伞运动员跳伞,都是在地面上划一个圆圈,跳伞运动员要降落在圆圈之内,这叫定点跳伞。飞行员的跳伞训练是业余的,并不要求必须落在什么地方,但是,还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降落时就可能发生危险,所以在地面就要学会降落伞的操纵,跳伞后尽量把伞操纵到安全地带。
圆形或者方形的伞衣有十六条伞绳连接,从伞衣延伸出来后,到一定长度,每四根集中在一起为一组,到跳伞员背带处,四组伞绳又连接在背带的前后左右。跳伞员背上背带后,胸前左右和后背左右各有一组伞绳。这四组伞绳不仅起着悬挂的作用,还有操纵伞衣,使降落伞改变方向的作用。
操纵降落伞,使降落伞改变方向,靠的也是空气动力,就像它在空中能够缓慢下降一样。伞衣在充满空气张开以后,就像飘浮在空中的大蘑菇,也像一把张开的巨大的雨伞。正常情况下,伞顶平直下降,在有风的时候,降落伞还会随风漂移。
在空中,如果将胸前的两组伞绳向下拉,圆圆的伞衣就会向前倾斜,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降落伞就会加速前进;如果拉下后背的两根伞绳,伞衣就会向后倾斜,就会减缓降落伞的前进,起到刹车的作用;拉下左边的两根伞绳,伞衣就会向左倾斜,降落伞就会向左偏移,相反,就会向右偏移;如果跳伞员左手拉胸前右边的伞绳,右手拉胸前左边的伞绳,两组伞绳在胸前交叉,降落伞就会在原地改变方向。
陆地跳伞的高度是600米,水上跳伞的高度是800米,从跳伞员跳出飞机,到降落伞落地,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空中的情况又是千变万化,操纵伞的动作一定要练得非常熟练,才能在空中迅速的调整好降落伞的位置,不至于落到正常降落地带以外的地方。
通过跳伞教员的讲解,大家明白了这些道理,知道了训练三个动作的重要性,也就调动起了地面练习的积极性。
大家在跳伞教员的带领下,投入到跳伞前的地面训练中,其不知,跳伞前的地面训练也是一项艰苦而枯燥的工作,辛苦程度有时也不亚于飞行训练。真可谓台上几分钟,台下三年功。空中一次跳伞只有几分钟,训练起来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付出很多的辛劳。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七十八章:空中银花(二)
           跳伞的地面训练在一个机场的修理飞机的机库中进行。机库很大,同时可以摆放七、八架飞机,几十人的跳伞队伍在里面是绰绰有余。
机库里,屋顶上的横梁上,靠墙的位置,吊着几十具去掉伞衣的降落伞的伞绳,那是用来训练操纵伞的。屋子中间的地面上有几个沙池,周围用木框围着,中间铺满了细沙,沙池的一边有一个用木板搭成的平台,有一米多高,人可以从一侧的台阶上走上平台。还有的平台矮一些,但是在靠沙池的一边树着一个木框,类似于门框。
C团的所有参加跳伞的人员都被带进机库,按照训练的内容,分成三个小组。C团有三个飞行大队,一个大队为一个组,团里的领导分到三个大队。三个跳伞教练每人带一个组,一大队训练伞的操纵,二大队练习出机门的动作,三大队练习着陆动作。
张志宏和陈大壮的三大队组被带到沙池前,教练首先讲解了训练的内容和动作要领,然后分开练习。其实训练内容很简单,动作要领也不复杂,就是上到平台上,站在边沿,双脚并拢,从平台上跳到沙池中。要求是,双脚一定要靠紧,落地后两脚在沙面上踩出的脚印深浅要一致,不能一个浅,一个深。
深浅不一,就说明接地时两只脚的力度不一致,脚印深的一只脚冲力大,脚印浅的一只脚冲力小,冲力大的脚就有可能受伤。
按照教练的要求,大家排成一队,一个个走上平台,一个个从平台上跳下,再上去,再跳下,反复一个动作。教练在一旁观察着每个人接地的动作,检查沙池中脚印的深浅和两个脚印之间的距离。
开始时大家觉得很好玩,一个个很勇跃的走上去,跳下来,几十次以后,动作就渐渐的慢了下来。不断的爬上跳下,两条腿变得又酸又硬,上平台时都有些打不过弯了。
在平时,陈大壮的体质是最好的,这时也觉得吃不消了,对张志宏小声的嘟囔起来:
“老甘,这得跳到什么时候啊,我的两条腿都打不过弯了。你看一大队多舒服,坐在绳子上,像打秋千,优哉游哉的。”
“不要叫苦,你看团长比我们岁数大,都在一遍一遍的跳,你就受不了啦?”张志宏提醒他。
“那你不累啊?”
“怎么不累,咬咬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这才刚开始,你就受不了了,后面几天你怎么过?”
这是张志宏的经验,在初教团为了克服飞行不适应的问题,在体质锻炼中他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
教练好像也看出了大家的厌倦情绪,改变了一下方法,减缓了跳平台的频率,一个人跳下后,让其他人拿着卷尺,丈量他的两个脚印间的距离和深度,对照要求,进行集体讲评。力争跳一次,进一步。
这一比较,毛病就出来了,有的脚没有并拢,两脚印之间的距离过大;有的两个脚印的深浅不一。陈大壮的毛病最多,两项指标都达不到要求。
陈大壮本身就胖,四肢堆满了发达的肌肉,就像一个举重运动员。刚参军时,虽然胖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