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明月-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探头一望。发现一名妇人正在屏风后用小酒精炉烹调鳝鱼。
    端上来地是鱼。这只鱼身上地鱼肉被切成一片一片地、卷曲盘绕着。整个鱼身活像一朵盛开地菊花。那鱼头还是活地。嘴一张一张地。似乎在竭力呼吸。
    感慨说:“坡仙曾经说过:三娘走后。京城无。离人啊。这我就要说你了。你这喜欢收藏好东西地癣好太骇人了。廖大家如此。一丈青如此。连梅三娘都收在府中。太不地道了。”
    帅范夹了一筷子鱼肉。细心地蘸了蘸芥末与调料。而后将鱼放入嘴中。闭目享受。赵兴那面。一丈青得意地瞥了一下秋日。一边手中不停地为赵兴泡制着鱼调料。一边谦逊:“侯知州过奖了。小女子怎能与廖大家相提并论。”
    侯蒙吃完鱼,感受完鱼肉入口即化的鲜嫩,而后瞪大眼睛说:“说起来,当日在扬州城内,宋姑娘只表演了一丈青,却没有完成点丹,怎么就跑入了赵家,连我这个地方官都不知道你们如何沟通的。”
    侯蒙所说的点丹,是宋代一种习俗。
    宋代会表演一丈丹青的女伎也不少,当然,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宋欣欣。所谓“一丈丹青”,是宋欣欣用脚画出一幅画来,这是“一丈青”,
    意请客人留宿,便将这幅画呈送给个人,请客人在龙)|上渲染颜色,这叫“点睛”,或者“点丹”。
    直到客人完成点睛之举,这才是完整的“一丈丹青”,否则只能是“一丈青”。
    宋欣欣略显羞涩,她嗔怪的瞪了侯蒙一眼,以攻代守:“侯大人去了北洋事务局,不知道最近又迷上了哪家的魁首?”
    侯蒙长出了一口气,话题终于转回了北洋事务局,他语气轻松的说:“密州风物,哪比得上扬州、杭州……相公,这军械一事,还有什么说的?”
    赵兴点头:“军械一事,我们已经商量完了:三百杆‘宣和式快枪’,我再没有其他,不过快炮数量不限,只要你采购炮船,船上必然安装七门快炮。”
    帅范补充:“旧式步枪任你采购,数量不限。”
    侯蒙沉思片刻,勉强点头:“唯有如此了!只是三百杆不够,我可不可以把小石将军单列出来,他或许有另外的门路,能从你这里搞到额外配给的快抢。”
    帅范回答:“他自己也就搞到了五十杆,不过,小石这孩子也认为这就够了。快抢这玩意实在是一头吞金兽,一名士兵至少要打两千发子弹,才能训练出射击的感觉,铜子弹价值不菲,估计他也给弹药的开销闹怕了,所以只打算要五十杆。”
    侯蒙立刻抛开了这个话题,专心致志的享用起鱼。
    不一会儿,炙鳝鱼也端上了,这是依据宋代“分食制”端上来的菜,按礼节要先让赵兴评鉴。这种分食制下吃饭,很类似现代的日本料理:整整一条鳝鱼盛了三个盘子,盘子很大,菜很少,每只盘子中央放了一小撮鳝鱼段,旁边配了一点水果、香料做点缀。
    鳝鱼端上来的时候,原本应该退下的梅三娘走上来致谢:“多谢侯大人夸奖,只是‘京城无’倒不值得忧虑,奴家恐怕的是天下无。”
    侯蒙尚没有回答,帅范抢先插嘴:“怎么,萧峰那小子不许你开店?”
    梅三娘于赵兴面前盈盈拜揖:“相公,大郎,奴家五代单传梅三娘的技艺,自奴家嫁人后,这‘梅三娘’的称号因奴家而绝,奴家因此愧对祖宗。
    还请太尉大人垂顾,劝一劝奴家的夫主。”
    梅三娘的丈夫萧峰有赵兴家奴的身份,但梅三娘恳求赵兴却不跪下,这不是因为不尊重赵兴,而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站立的王朝”。
    自唐迄宋,由于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俗,引起礼节上的变化。一般是行揖礼,连带有叉手和唱喏。《事林广记》卷4有《叉手法》和《祗揖法》的礼节。
    在宋代《夷坚支丁》卷5《李晋仁喏样》还记载了一个笑话,说李祐为县令,参拜磁州知州,“初上谒,鞠躬,厉声作揖。守惊顾,为之退却”,亦即叉手行礼时时唱喏声音太大,吓坏了上官。
    被人提醒后,李祐“明日再至,但俯首拱敬,而不(敢)启齿”,知州又“大怒”。李祐也怒了,立刻用公文形式书面询问知州,具状说:“高来不可,低来不可,伏乞降到喏样一个,以凭遵禀施行。”——我行礼的时候你感觉到声音高了不成,低了也不成,那行,你给我唱一个喏做样板,我按照你的标准行事。
    此举成为当时的一个****笑话。
    而《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折也记载,张:+子”,红娘唱“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我这里‘万福,先生!’”说明当时宋人,连仆人主人之间也确实不用跪拜。
    但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见面礼又各不相同。《金史》卷35《礼志》说:“金之拜制,先袖手,微俯身,稍复却,跪左膝,左右摇肘,若舞蹈状。凡跪,摇袖,下拂膝,上则至左右肩者,凡四。如此者四跪,复以手按右膝,单跪左膝而成礼。跪右膝,蹲左膝,左右膝位正好相反。蒙古人最初是左膝下跪,后改为双膝跪拜。
    至于跪礼后来又怎么成为“中华传统”,文天祥有记载,《文山先生全集》卷17记载他自己被俘到元大都,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长揖”,通事(翻译)命他“跪”,文天祥说:“南之揖,即北之跪,吾南人,行南礼毕,可赘跪乎?”
    文天祥是对元朝丞相说这话的,用最简单的文字描述这番话就是:宋人不跪。
    按他老人家的意思,宋人即使见了皇帝,也没有下跪的习惯(至少很少跪拜),而描写宋人下跪的,那一定是明清穿越人士,他们误把明清习惯搬到了宋朝。
    文天祥这一说法记录在《元史》中,说明蒙古人是认可文天祥这说法的——这一点,在元朝所写的反应宋人生活的戏剧中都有反映。这也证明,描写宋人下跪的,绝不可能是元代人士。
    赵兴放下筷子,询问:“怎么?我前不久听帅督师说
    意在杭州开店,以传承梅三娘的名声,怎么,萧峰那许?”
    梅三娘再拜:“大郎说他现在好歹是官身,不许奴家抛头露面。奴家再三劝解,大郎依旧执拗,请相公做主——奴家当初的媒人可是相公,你不能不管啊。”
    萧大萧二兄弟现在除了负责赵兴庄园的保卫工作,还挂上了杭州马军都头的官位,部下统领一百名骑兵,这就是萧峰嘴中所说的官身。
    侯蒙有意无意煽风点火,他闲闲的说:“天下无——好大的罪名。”
    赵兴笑了:“萧家兄弟眼屎大的官,也敢说官身?!你回去告诉他,我家几个妻妾尚且抛头露面打理家务,这就是大宋,让他少拿辽国那套来说事。要有一名宋官的觉悟。”
    这下子,连弄鳝的女娘钱婉儿也跳出来感谢赵兴:“奴家姐妹一定把这话转告萧大萧二——他们不服,让他们来太尉这里讨打。”
    等梅三娘退下,侯蒙闲闲的询问:“太尉,铁骑军要来了,你这可准备好了马匹,我密州现在战马颇多,要不要支援一二?”
    赵兴接上刚才被打断的思绪,关切的询问:“北洋事务局如今收支情况如何?”
    侯蒙摇了摇头:“远远比不上南洋事务局,如今北洋事务局只剩下日本贸易,而高丽才经过战乱,贸易收益上不去……算下来,我北洋事务局今年只有三百万贯的收益,除去上交朝廷的两百万贯,剩下的不足一百万贯。
    一百万听起来很多,但这笔钱既要养活军队,还要应付各项开支,实在是捉襟见肘。好在刚刚结束的高丽战争,让我们有一点土地的收益,这些土地拍卖给了京东东路的财主,算是增加了一点收益,要不然,我们今年都要穷死了。”
    赵兴马上又问:“辽国的贸易如何?……哦,帅监司刚从天津回来,也知道一些辽国的情况,说说?”
    侯蒙现任北洋事务局度支郎中,在北洋事务局相当于万俟咏的角色,他叹了口气,回答:“辽国的贸易不好公开讲,毕竟那是走私。但他们连年灾荒,至今元气还没有恢复。
    我又听说今年冬天格外寒冷,冻死牲畜无数……现在辽国穷的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贸易的,连一些军马都倒卖给我们了,使马匹的价格跌得厉害——现在辽国的生意,赚不上钱啊。”
    帅范紧接着补充:“据我在天津城的观察所得,辽国现在百姓过的很艰难,我们大量布匹的涌入已经使得辽国织娘无以为生,此外,茶叶、丝绸、盐业的输入,也让辽国也苦不堪言。大机器大作坊出产的东西,价格低廉到辽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最厉害的是冶铁业,我们不限量的向辽国输出农用铁器。辽国原本有铁矿业,但现在,铁矿主都嫌冶炼铁矿石都觉得成本高昂,只喜欢到天津城收购现成农具,回家直接冶炼成军械……
    总之一句话,辽国的百姓,现在可谓是水深火热。可少数契丹贵族依旧靠畜牧维持奢华的生活,目前百姓与官员之间隔阂巨大,依我看,辽国已怠怠可危,只欠一颗火苗了。”
    帅范说的是辽国,可侯蒙总感觉他说的是宋徽宗治下的大宋。
    “农民,辽国的农民还没有破产,而我们这里,随着各州的公路畅通,加上水利设施被不惜代价的扔钱砸出一个旱涝保收的灌溉体系,使得现如今,我们的粮价也跌得惨”,赵兴若有所思的说。
    帅范赶紧补充:“没错,我们在斯里兰卡的垦殖点今年获得了大丰收,再加上从交趾、广州收获的双季稻……现在粮价跌得不像话。
    农民谁还种地呢?”
    侯蒙叹息:“谷贱伤农啊……”
    赵兴拿起了筷子,用筷子摆弄了一下鱼身,却没有心思吃鱼,他沉吟的说:“我准备今年动用应急资金,用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可官府也不可能平白添钱,必须让这笔钱滚动起来生息……不如我们卖给辽国吧。这利息从本国百姓手里挤出来,不如从辽国百姓那里赚来。”
    帅范并没有被赵兴这项提议吓倒。按宋律,贩卖给辽国人粮食是犯禁的,赵兴以前也在竭力控制粮食流出量,但现在他却要全面开放粮禁。
    帅范眯着眼睛点头,侯蒙眼前一亮,马上插嘴:“听说倭国那里粮食也大丰收……嗯,我北洋事务局闲钱不多,只能拿出来五艘战船,二十万贯,是不是让我方也参与这生意?”
    赵兴慨然说:“你刚才说谷贱伤农,南洋事务局、北洋事务局联手用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这是悯农之举,是爱惜民力,是君子政治,所以,参与者自然多多益善。”
    侯蒙试探的问:“朝廷的禁令……”
    帅范摆手:“别管它!”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4374章 温柔地颠覆谋国
     更新时间:2009…9…24 10:57:06 本章字数:5659
    兴赶紧解释:“朝廷正在忙于改元,这样的事递上去文往来,一年也委决不下。可眼看明年又要播种,如果今年粮价太贱,农夫必然要破产、要穷困,不如我们今年要求农夫用粮食抵税,顺便把粮价定的高高的,让农夫用很少的粮食就可完税,另外,再派人高价收购农夫手中余粮,也算缓解‘崇宁’旧怨。”
    现在还是崇宁年间,改元的事情要等到元旦。赵兴所说的“崇宁旧怨”,指的是宋徽宗与蔡京的胡作非为,导致京东西路民怨很大。
    侯蒙知道赵兴的意思,他马上赞同:“没错,京东西路叛乱四起,盗匪林立,无数人弃家逃亡,聚集在道路两旁打家劫舍,我们此举,也算给百姓一条活路,让他们回家去,好在明年继续耕作——事急从权,我们就先办了吧,事后报备。”
    侯蒙说到这,帅范好奇的问了:“我记得几年前苏三丈经过梁山泊的时候,那里还是风景胜地,怎么这一眨眼就成了盗匪窝?”
    侯蒙恨恨的一跺脚,回答:“这都怪蔡京的西城括田所,他们将天下无主土地都定为官地,勒令百姓上交各种赋税。原本梁山泊贫瘠,官吏以为没什么出产,所以征税轻薄。自西域括扩田所成立后,规定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犯禁以盗贼论处。当地农夫与渔夫交不起沉重的赋税,不得已铤而走险,抗租抗税。
    那水泊芦苇丛生,本来没几个人家,官吏深入芦荡中治理,行政成本浩大,所以不愿耗费过多精力,但蔡京催逼的厉害,地方官吏为了上交赋税,不免手段激烈了一点,结果,附近受逼不过的百姓纷纷逃入梁山泊,原先的良民成为盗匪,结果匪事越来越浩大,官府不能治……
    我的意思是招安,这些人原本是良民,是我们做错了,乃至逼良为盗,故而朝廷无需派大军进剿,只需派二三文吏入内宣慰,现在更好了,我们高价购买农夫手中的余粮,使农夫能够度过丰年,这仁善之举,必然加强官吏的说服力,梁山泊盗匪定能如数受招安,如此一来,朝廷无需耗费钱粮,也不用动用一兵一卒,便可以平息八百里水患,何乐不为?”
    历史上,侯蒙正是本着这样悲天悯人的心理招安了梁山泊群匪,这些盗匪经过侯蒙整编后,便成了一支国家武装力量,用于平息其他地方的匪乱。《水传》中更说他们被调去征讨辽国。实际上梁山泊匪盗宋江余众后来再度叛乱,被张叔夜击杀。
    现在教科书认为:宋江等匪盗受了招安后,快乐的拿着国家的薪水享受假期,此时国家调遣他们去打外敌——这不对,这证明了投降主义的失败。朝廷应该让这些拿薪水的招安匪徒啥正事都不干,就专心展自己的势力与抢地盘,而后等“公明哥哥打进京城,夺了赵家皇帝的位子”,也顺便篡夺给他们薪的政权,如此才符合“正义感”……
    赵兴沉思片刻,慢慢的说:“要防止那群受招安的匪徒降而复叛,还须不让崇宁旧事重演……”
    侯蒙点头:“你放心,在这件事上,韩相的意见与你一致。只是韩相老了,他的意思在他之后,由我掌舵北洋事务局,由你的弟子小石将军掌握北洋军事,南洋事务局、北洋事务局联手,当可制约官家的野心——我们也必须制约官家重蹈‘崇宁’旧路。”
    赵兴拍手:“你这句话值一百杆快枪!”
    侯蒙企盼地要求:“怎么只值一百杆快枪。难道值不得两百杆?”
    赵兴面前慷慨了一下:“再加五十杆。一百五!”
    帅范把话题一跳。担忧地说:“安思达还要在这里待多久?这眼看快要除夕了。他不在。我们地驱仪式怎么办?”
    赵兴答:“安思达地人正在与西洋使团交流。估计还要一段时间。驱地事情倒不要紧。我有理由解释。你放心筹备吧。”
    侯蒙目地达到。他欠身说:“驱仪式结束后。我准备动身北上。若是赶得及。还能赶回登州过年……对了。驱地方相士由谁担任?我听说是林灵素大师!”
    赵兴笑着问:“怎么,侯大人也对林灵素大师感兴趣?”
    侯蒙笑着回答:“倒也不是信这个,只是听说这位林灵素大师还有一些神通,所以想看看他领舞驱。”
    所谓方相士,是古代中国传说中主管旅游的神,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道路神”,形状就是一个妖魔鬼怪,经常戴上羊头狼头面具,以恐吓路上的行人。
    古书记载:“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音nuo)。”
    商周至战国时期,上自天子,下至百姓,在腊月及其他时间,都有一系列仪,以便驱疫。汉代以后集中在腊八或除夕举行。宋代以前除夕夜驱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