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等叩见陛下,叩见天后娘娘!”
鼓乐喧天中,高宗与武后并肩走上了城门楼,方才行到城碟前,早已有了准备的臣民们全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齐声呼喝了起来。
“众爱卿平身!”
望着下头跪满了一地的臣民们,高宗原本就好的心情立马更高涨了几分,面色红嫩得几欲滴血,很是兴奋地观望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虚虚一抬手,叫了声起,自有礼部郎官高声将此言复述了一遍。
“臣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宗一叫了起,下头数十万臣民立马三呼万岁,声浪之响,几乎能将天都捅出个大窟窿来。
“好,好,开始罢。”
耳听着这山呼海啸一般的称颂声,高宗原本就红的脸色瞬间便更红了几分,隐隐间已是有些发紫了,心中豪情澎湃不已,不容易啊,在位三十余载,扫平周边无数国度,举目望去,四野再无敌手,自古以来,还从未有那任帝王能达成他这般的伟业,纵使是号称“千古一帝”的太宗,也没能走到这一步,高宗自是有理由自豪的。
“献俘大典开始,奏乐!”
高宗金口一开,侍候在侧的礼部郎官自然不敢怠慢了去,运足了中气,一声高呼之下,鼓乐立马喧天而响,一队队着装整齐的大唐骑军开始列队入场。
“好,这才是朕的铁骑,好,好啊!”
入场的大唐骑军乃是程务挺所部的辽东骑军,一个个身形高大魁梧,胯下战马更是神骏不凡,专一为阅兵挑出来的两千匹白马这么一进场,当真气势恢宏,高宗一见之下,自是兴奋不已,鼓着掌,高声地叫好不迭,他这么一叫好,下头百官自然也跟着欢呼了起来,整个场面顿时有若沸腾了一般,气氛可谓是闹腾到了顶点。
不好,要出事了!
所有人等都在喝彩不已,唯独李显却并没有将心思放在下方的骑军身上,而是时刻注意着高宗的神情变化,此际一见高宗口角流涎已是成了线,却兀自不知,心头不由地便是一沉,已知高宗的身体出了状况,刚想着出言传太医,可话到了嘴边,却又生咽了回去,不为别的,只因他也不知该不该如此行了去。
论父子关系,李显自然是不能坐视自家老父身陷死地而不理,可论到社稷,李显却又不想看到高宗再赖在大位上,不说别的,光是高宗如今对李显的猜忌之心已重,真要是此点被武后利用了去,李显的处境势必要更危殆上几分,纵使最后能得胜,大唐的元气怕也得因此大伤了去,这自然不是李显乐见之局面,正因为此,李显犹豫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决断才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唐骑军队列一过,便到了步军押解被俘之突厥贵族入场,原本就兴致高涨的数十万臣民见此,尽皆齐声高呼起了万岁来,声如雷震中,气氛已是到了沸腾之状态。
“献俘!”
步军方队方一进入宫门前的广场,礼部郎官已是高呼了一声,声音里满是激昂之豪气,这也不奇怪,此时正是整个大典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宣扬国威的时刻。
“好啊,朕……”
礼部郎官话音一落,满场再次沸腾了起来,高宗同样也兴奋得难以自持,嘴一张,似乎要就此发表些甚看法,只是话未说完,身子猛地一歪,竟毫无知觉地向地上倒了去。
“陛下!”
“快,保护陛下!”
“太医,快传太医!”
……
高宗这么一倒下,整个城门楼上顿时一片大乱,武后失色,百官惊呼,唯有李显却是一派的茫然,心中不知究竟是该喜还是该悲……
第七百八十章摩擦(上)
紫宸殿的寝宫里静悄悄的,几无一丝的声响,但并非无人在,实际上,此际的寝宫里挤满了人,不单武后、太子皆在,裴行俭等诸般宰辅也都在房中,只是所有的人等尽皆屏气凝神,面色忧郁地望着数丈远处的木榻,便是连大气都不敢稍喘上一口,这一切只因对高宗的急救还是紧张地持续之中,这都已是近半个多时辰过去了,也没见忙成了一团的太医们能有个结论出来。
“孙医正,陛下如何了?”
忙碌接忙碌,还一通子的忙乱之后,太医院医正孙乞延终于从太医堆里行了出来,早已等得心慌的武后见状,忙迎上了前去,语气急迫地追问了一句道。
“娘娘明鉴,圣上性命已是无忧,只是……”
抢救皇帝可不是件轻松的活计,一个不小心,就是被满门抄斩之下场,纵使孙乞延在宫中历任医正已是多年,同样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这会儿满脑门都已是汗水淋漓,却顾不得擦上一下,面对着武后的追问,连头都不敢抬起,略带一丝惊惶地回答道。
“嗯?只是怎地?”
武后所有的权力都来自高宗,自然是不希望高宗就此报销了去,这一听高宗生命无忧,心下自是稍安,只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紧赶着往下追问道。
“娘娘恕罪,臣等已是尽了力,却只能保得陛下性命无碍,奈何陛下兴奋过度,以致中了风,龙体受损,恐将不利于行矣。”
被武后这么一追问,孙乞延脸上的汗水顿时淌得更急了几分,却又不敢不答,只能是斯斯艾艾地解释道。
“嗯,本宫知道了,有劳孙医正先去开了药方罢。”
武后担心的只是高宗突然死去,至于其它,却是半点都不放在心上的,这一听高宗中了风,倒是没怎么在意,不过么,脸上却是表现出了浓浓的担心与忧虑之色,轻咬了下唇,作出一副哀愁状地吩咐道。
“诺,微臣遵旨。”
这一见武后没有追究太医院救治不利的意思在内,孙乞延暗自松了口大气,赶忙应答了一声,疾步走回到了榻边,与一众太医们低声商议起药方的处置来。
“程登高!”
武后没再去理会太医们的商议,在原地呆愣了片刻之后,猛然转了下身,面向着一众宰辅们,神情肃然地低喝了一声。
“奴婢在。”
一听武后点了名,随侍在侧的程登高自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忙不迭地从旁闪了出来,紧赶着应答道。
“去,宣本宫口谕,昭告天下臣民,就说陛下只是偶感风寒,龙体已无大恙,克日便可尽复。”
武后寒着脸,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将口谕宣了出来。
“诺,老奴遵旨。”
武后旨意一下,程登高自不敢稍有耽搁,高声应了诺,领着几名小宦官便向则天门方向赶了去。
“诸位爱卿,陛下龙体已无大碍,却恐须得修养些时日,朝务繁杂,就有劳诸公了。”
武后环视了一下诸宰辅,语气淡然地说了一句,虽是嘱托,却隐含着逐客之意在内,很显然,武后并不想众宰辅们继续留在此处。
“臣等自当为陛下、娘娘分忧,臣等告退。”
众宰辅们都是人精,自是都听得懂武后话里的潜台词,哪怕心思各异,却也不敢不依言请辞而去。
“显儿也累了一天了,且下去歇息罢。”
众宰辅都已离去,可李显却是站着没动,武后见状,眉头不由地便是一扬,但并未就此发作,而是语气平淡地下了逐客令。
“是,孩儿告退。”
李显并不想此时离开,他还想探听一下太医们的具体诊断结果,原因无他,高宗的身体状态究竟如何对李显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不止是牵扯到下一步的应对策略,更有可能关系到生死存亡之事,奈何武后已发了话,李显也不好当众与武后起争执,左右让“鸣镝”去查一下,也能得知详情,却也没必要急于一时,有鉴于此,尽管不甚甘心,可李显还是恭谨地应了诺,转身离开了寝宫,自行回转东宫去了……
“末将叩见天后娘娘!”
屏退了李显以及诸宰辅之后,武后并未在寝宫里多呆,只是低声嘱托了太医们几句,便即起身出了寝宫,径直到了一间偏殿中,早已在殿中等候多时的噶尔?引弓一见到武后到来,忙疾步抢到近前,恭谨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免了。”
武后缓步走到了殿中一张几子后头落了座,一扬手,将跟随而来的几名宫女尽皆打发了开去,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噶尔?引弓一番,这才不动声色地叫了起。
“末将谢娘娘隆恩。”
噶尔?引弓并未因久等而不耐,神情平静地谢了恩,垂手站在了一旁,作出一副恭听训示之模样。
“嗯,爱卿此番去军中历练,看来收获颇多么。”
这一见噶尔?引弓之气度沉稳更胜往昔,武后的眼神里便有了丝欣赏的意味,随口夸奖了其一句道。
“此皆娘娘栽培之恩,末将永不敢忘。”
噶尔?引弓投效武后已久,自是清楚武后的性子,哪敢有甚自矜之心,忙不迭地一躬身,赶忙出言表忠道。
“嗯,这话本宫爱听,说罢,程、李二将确实可用否?”
对噶尔?引弓的表忠,武后心中未必便信,可脸上却是作出了副受用的样子,点了点头,抚慰了噶尔?引弓一句,而后便即转入了正题。
“回娘娘的话,末将已试探过多回,应该是可用无虞!”
噶尔?引弓此番随军出征的根本用意不在于搏取战功,而在于考察可为武后所用之将领,程务挺、李多祚二将之所以能被调入羽林军任左右大将军,全是出自噶尔?引弓的举荐,此际事已定局,噶尔?引弓就算心中再有疑问,那也不可能说出打自己脸的话来,当然了,为了保险起见,他也没敢将话彻底说死。
“应该?嗯……”
武后乃是心细如发之人,噶尔?引弓话里的不确定虽轻,却又哪能瞒得过她,这一听噶尔?引弓如此说法,眉头立马便扬了起来,语带不悦地吭了一声。
“娘娘明鉴,末将确可担保程、李二位将军皆是忠心耿耿之辈,然,这只是末将一人之判断,实不敢为娘娘越俎代庖,这一条还请娘娘圣察。”
这一听武后语气不对,饶是噶尔?引弓胆大包天,却也有些吃不住劲了,忙一躬身,紧赶着出言解释了一番。
“哦?圣察么?那爱卿就说说本宫这个圣察又该是如何个圣察法?”
武后之所以同意了噶尔?引弓的举荐,将程、李二将委以重用,固然是对噶尔?引弓的眼光有信心,可未尝不是武后手下没得用之武将的缘故,在她看来,程、李二将若是能用,自是皆大欢喜之事,若是不能引以为用,却也无妨,找个借口外调了去也不是啥难事,左右如今羽林军之事务都是武后说了算的,正因为此,如何考察一下二将的忠心程度也就是件相当必要之事了的。
“回娘娘的话,末将倒是有个主意,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噶尔?引弓敢于推荐二将,自然是有着一定的把握在,同时也早就想好了考核之道,此际,面对着武后的逼问,自是毫不慌乱。
“讲!”
武后饶有兴致地端详了噶尔?引弓好一阵子之后,这才一挥手,从口中吐出了个字来。
“诺,未将以为当……”
一听武后开了金口,噶尔?引弓自不敢怠慢了去,忙组织了下语言,将心中谋算的试探之策尽皆道了出来。
“嗯,就且如此办了去也好。”
武后并未立刻对噶尔?引弓所献之策加以点评,而是默默地寻思了良久,这才给出了个肯定的答案。
“诺,末将遵旨!”
面对着心机深似海的武后,饶是噶尔?引弓生性胆大,却也不免有些忐忑的不安,直到武后首肯了其之建议,这才暗自松了口大气,紧赶着躬身应了诺。
“越王上本为其三子求为唐州(治所在今之驻马店)刺史,爱卿对此有何看法么?”
武后交代完之后,并未再就二将之事多加啰唣,转而问起了越王为子求官一事。
“回娘娘的话,此居心叵测之本章也,相、陈二州已在越王之手,中间仅隔着唐、蔡二州,若是唐州入其手,则相州大军随时可直扑洛阳,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噶尔?引弓对越王素无好感,自然不会替其美言,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越王此举背后的阴暗用心,当然了,噶尔?引弓敢这么说,那是因为其知晓就算他不说,武后也一定能看穿此点,他实无必要为越王缓颊。
“嗯,李温其人如何?”
武后并未点评噶尔?引弓的进言,而是眉头微微一皱,接着往下问道。
“庸才!”
噶尔?引弓与李温并无深交,也就是此番一道出征,稍有接触罢了,可以噶尔?引弓之能,却是轻易便看透了李温草包的本质,毫不客气地便为李温打上了一个无能的标签。
“嗯,本宫知道了,尔这就去安排程、李二将之事好了。”
武后默默地点了点头,但并未就越王为子求官一事发表看法,而是神情淡然地下了逐客令。
“诺,末将告退!”
噶尔?引弓之所以投效武后,并非真是想着帮武后谋取大唐之基业,只要能报得国恨家仇,就算大唐彻底乱成了一锅粥,与他也无甚关系,实际上,若是大唐真的天下大乱,噶尔?引弓只会欢迎,绝不会反对,此无它,大乱之局面有利于其复国之大计耳,此际见武后不想表态,他自是懒得追问,更不想进一步进谏,恭谨地应了一声之后,便即匆匆退出了偏殿,自行赶往羽林军办公处去了。
“嘿!”
噶尔?引弓去后,武后并未急着离去,而是在殿中默默地沉思了良久,末了,发出了一声意味莫名的冷笑,而后霍然起了身,一拂大袖子,缓步走出了偏殿……
第七百八十一章摩擦(下)
南校场,顾名思义就是位于洛阳城南的演武场,面积倒是不小,足足有十倾方圆,在这寸土寸金的洛阳城中,也就只有皇家才有这么个魄力将如此大的一块空地划为军演场所,当然了,这军演场大是大,可对于骑军来说,却又不免小了些,集团冲锋的演练压根儿就没有施展的空间,也就只能做些分组练习罢了,此际,就正有一支骑军在此进行着操演,但见十人一组的小队在场上往来驰骋,尘土飞扬间,杀气冲霄而起,当真好不威武!
“方小山,你怎么带的队伍,给老子加速,再这么磨蹭,军棍侍候!”
尽管场上驰骋着的骑军小队威风十足,可虎贲率大将军张明武却显然并不满意,板着脸,冷声怒吼了一嗓子,登时便吓得正有心耍宝的队正方小山一个激灵,赶忙呼喝着指挥手下众军打马加速不已。
“哼!”
秉承河西军的传统,张明武治军素严,甚至到了有些苛刻的地步,自是看不惯方小山的散漫,哪怕其人甚得太子的宠信,张明武也没给其甚好脸色看,一声冷哼里满是不满之意,当然了,倒也不完全是冲着方小山一人去的,更多的则是在不满手下将士如今的精神状态——河西军素来以强悍而著称,奈何如今调入宫中已有数年,限于场地以及职责的缘故,训练难以有个持续性,而今的战力比起从前来说,很明显地差了一筹,这令张明武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轰轰……”
就在东宫亲卫们操练正酣之际,一阵隆隆的马蹄声突然暴响了起来,旋即便见一支数千人的骑军策马狂冲进了南校场中。
“嗯?”
听得响动,张明武飞快地抬眼看了过去,一见是来的是羽林军,不由地便是一愣,眉头立马便紧缩了起来——洛阳城中只有一个校场,东宫卫率与羽林军都有使用权,只是往日里羽林军军纪散漫,从无早起训练之传统,这南校场基本就属东宫诸卫率独享,而今,羽林军突然大至,其来意自是颇为的可疑。
“传令:整队!”
不管羽林军要作甚,张明武都不想与对方起冲突,略一沉吟,便即发出了收兵之令。
“呜,呜呜,呜呜呜……”
张明远号令一下,紧跟在其身后的传令兵立马吹响了收兵号,凄厉的号角声中,正散开训练的东宫将士飞快地纵马回归了本队,数息间便已列好了戒备之阵型,冷眼观望着耀武扬威而来的数千羽林军骑兵。
冲在羽林军最前头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络腮胡将领,一身亮晃晃的明光铠,手持长马槊,浑身上下杀气萦绕,显然不是良善之辈,这人正是新任左羽林军大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