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在羽林军最前头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络腮胡将领,一身亮晃晃的明光铠,手持长马槊,浑身上下杀气萦绕,显然不是良善之辈,这人正是新任左羽林军大将军程务挺——程务挺,其父为唐初名将程名振,洺州平恩(今河北曲周东南)人,以勇力闻名,自幼便随父征战辽东,在灭高句丽的数番大战中,皆立有不小的功劳,其父死后,接任辽东都督一职,此番剿灭突厥叛乱之战后,奉旨率五千铁骑进东都,为朝中炙手可热之新贵。
“列阵!”
程务挺虽一向在辽东任职,可对于河西军的威名却是闻名已久了的,此际见东宫卫率整军如此之快,所布之阵型又是如此之严整,双眼立马便眯缝了起来,但并未多言,而是一挥手,高声下了将令。
辽东军也以善骑射而闻名,也都是百战之雄师,布阵的速度自是不慢,但听一阵马蹄声暴响中,数千正疾驰的骑兵瞬息间便已停顿了下来,飞快地列好了迎敌之阵型,数千人马静立不动,虽无言语,可杀气却是瞬间冲霄而起了的。
两支铁骑兵力虽有差别,可就气势而论,却是相差无几,这一对峙之下,空气里的火药味自是足得很,大有一言不合便开杀之意味。
“去,告诉对面的家伙,这场地我羽林军征用了,让他们滚!”
尽管惊讶于东宫卫率的军容之严整,然则受了密令而来的程务挺却并不打算与东宫卫率军和平共处,两军对峙了片刻之后,程务挺已是不耐地撇了下嘴,一挥手,冷声下了令。
“对面的人听着,此处已被我羽林军征用,闲杂人等即刻退出,若不然,军法从事!”
程务挺命令一下,自有一名嗓门洪亮的亲卫策马冲出了本阵,耀武扬威地呼喝了起来。
“放屁,此乃公用之校场,何时成了你羽林军私用之场所!”
“滚你娘的,讨打么!”
“杂碎,没教养的狗东西,滚!”
……
东宫卫率军原本乃是李显的亲卫军,乃是从河西数万精锐里选拔出来的百战之士,又曾受李显的亲自调教,个个身手不凡,向来就是傲气之辈,哪能容得羽林军如此放肆,不等主将张明远开口,尽皆愤怒地喝骂了开来。
“嗯!”
众将士们可以大肆发泄,可张明远身为主将,却是不敢莽撞行事,尽管心中也是恼火异常,可到底没失去理智,明知道对方这就是故意来找茬的,自是不愿真与对方起了冲突,这便一扬手,冷哼了一声,止住了手下将士们的怒骂,脸色阴沉地咬紧了牙关。
打是肯定打得赢的,别看羽林军兵强马壮,兵力比之东宫卫率军要多了一倍,可就装备而论,却是差得老鼻子远了——东宫卫率每名士兵都装备有火铳、连环弩等犀利武器,比之羽林军所配备的弓箭不知要强出了多少倍,更别说东宫卫率军中武艺高强者众,双方当真交手的话,张明远有十足的把握全歼对方,奈何这仗却是打不得,甚至不能与对方发生冲突,不为别的,只因对方乃是天子亲军,真要是跟对方起了冲突,不管对错,也不管打不打得赢,到了末了,吃亏的只能是东宫卫率,这完全是格局使然,张明远虽不甘,却也无奈得很。
“左转,撤!”
尽管心中怒气勃发,可张明远还是咬着牙,下达了撤军之令,而后狠狠地瞪了程务挺一眼,率军便欲离开南较场。
“鼠辈,滚喽!”
“哈哈……,无胆鼠辈,妄称强军,见了我等,就跟老鼠见了猫一般,无趣,无趣!”
“孬种,一群废物!”
……
东宫卫率军已是做出了退让,可有心生事的羽林军却是兀自不肯罢休,哄笑怒骂着,极尽挖苦之能事,顿时便令东宫卫率将士们全都气得怒火中烧不已,奈何主将不下令,却是谁都不敢妄动,只能是咬着牙,默默地向大门处策马行了去。
“嗯!”
眼瞅着东宫卫率军要走,受了密令而来的程务挺自然不肯放过,一挥手,从鼻孔里哼出了一声,旋即便见一小队羽林军将士策马冲出了本阵,不管不顾地便向东宫卫率军的行军队列冲撞了过去。
“该死的狗东西,欺人太甚,弟兄们,干翻他们!”
这一小队羽林军官兵冲撞的正好是方小山的那一队官兵,这一见羽林军如此蛮横,方小山登时就怒了,也不等张明远下令,大吼了一声,一拧马首,率部便是一个急转,毫不示弱地迎上了冲撞而来的羽林军官兵。
“噗嗤,噗嗤……”
双方之间的距离本就近,这一对冲之下,不等张明远反应过来,双方已是交上了手,尽管都是拿着连鞘刀对劈,可胜负却是很快便分了出来——冲来的一百二十余骑羽林军官兵超过半数滚落了马下,而迎战的一百二十余东宫卫率军不过只有区区十余人落了马,双方之高下不辩自明。
“该死,鸣枪!”
张明远也是血勇之辈,先前忍气吞声并非怕了对手,而是不想给李显惹出麻烦罢了,此际见己方已是退让了,而对方还如此之蛮横,心中的怒气自是再也按捺不住了,黑着脸便断喝了一声。
“呯,呯……”
将令一下,两千五百东宫卫率军官兵齐刷刷地掏出了腰间的火铳,朝天发射,硝烟弥漫中,一阵密集得有若炒豆般的枪声暴然而起。
震耳欲聋的枪声一响,羽林军官兵胯下的战马大半受了惊吓,原本严整的阵型顿时便是一片大乱,而东宫卫率军将士胯下的战马早已习惯了枪声,基本不受太多的影响,仅仅只是微有骚动而已,毫无疑问,若是此际双方交手,羽林军已是败局难逃。
“撤!”
震慑住了羽林军之后,张明远并未进一步出击,而是一拧马首,率部急速冲出了南校场的大门,沿着南大街急速向东宫赶了回去,哪怕是惊扰了沿路的百姓,却也顾不得许多了,只因此事一出,后果已是难料,他必须尽快将事情的经过报告到李显处。
“废物,一群废物!回宫!”
羽林军这一阵大乱可不是那么好控制得住的,明明瞅见了东宫卫率的撤退,却根本无力加以阻拦,直到东宫卫率军都已是去得远了,羽林军将士这才勉强将受惊的战马安抚了下来,其间也不知有多少官兵被惊马拱落了马下,这等情形一出,当真令程务挺恼火得额头上的青筋都蹦了出来,也无心再在此处多呆,怒骂了一声之后,便即率部也冲出了南校场,急若星火地向皇城方向飞奔了去……
第七百八十二章弹章如潮(上)
李显一向习惯早起,哪怕最近睡眠较差,精神颇有些不佳,可还是天不亮就起了,练了几趟拳脚之后,匆匆用了些稀粥,便即踱步向前殿的书房行了去,脸色虽平静,可脚步却明显比往常沉重了几分,显然心事不少。
高宗的身体是真的垮了,这一中风之下,已是彻底瘫痪在床,再无站将起来的可能性,病情比前世李显所知道的要更重了几分,可具体说到何时会大行,却依旧难说得很,太医院那头也没个准确的定论,或许半年,也或许三年,这就给李显出了个天大的难题——时间若是在一年之内,李显丝毫无惧,就算武后与越王彻底联手,李显也有着绝对的把握碾压二者,可时间若是超过了两年,事情可就要复杂了许多,毕竟如今高宗已是完全控制在了武后的手中,就武后那等阴狠的性子,又有甚事是她不敢为的,胡乱整些圣旨出来,都足够李显去忙乎了的,更别说还有个野心勃勃的越王在一旁虎视眈眈。
后发制人,这是已经拟定了的应对策略,倒不是李显不想先发制人,实在是形势所然——学太宗玩“玄武门事变”不是不行,李显完全有着实现此举的绝对实力,可问题是接下来的天下大乱局面却不是李显乐见之情景,不为别的,只因如今的形势与开唐初年时情形已大不相同,当年太宗起事时,可没那么多的藩王担当刺史,而今,天下三百六十一州里,由宗室担当刺史的就有九十七州之多,还大多都集中在河南河北等膏肓之地,一旦李显反了,这些人又岂会坐看,要知道野心勃勃的宗室子弟可不止越王一人。
大义名分这玩意儿虽说很虚,可对于统治者来说,却又是万万少不得的,就太宗当年那等威望,玩了一把“玄武门事变”之后,都遇到了三十余次打着“匡护正义”旗号的叛乱,更别说李显如今的威望还远达不到太宗当年的程度,再者,如今的各州刺史势力渐大,手中都有兵有钱,一旦有人举旗,效仿者必众,就算李显能轻易平叛,可生灵涂炭之局面却是断然无可避免了的,大唐的国力也势必要因此被削弱了不少,万一要是稍有闪失,再现隋末乱局也不是不可能之事,这个险,李显不想也不愿去冒。
正因为考虑到大义名分的问题,哪怕时局再艰难,李显也只能咬牙强撑着,尽可能作出妥当的部署,以应对复杂之局势,只是变数一多,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也就多了去了,纵使有着狄、张两大智者的帮衬,接连数日的议事下来,还是有着不少的疏漏之处,李显的心情自不免有些焦灼的烦躁。
“老臣参见殿下!”
在东宫诸多属官中,张柬之永远是到得最早的一个,今日自也不例外,李显方才从屏风后头转将出来,正埋首公文间的张柬之已然站起了身来,恭谨地行了个大礼。
“先生请坐罢。”
李显早就习惯了张柬之的拘礼,也没多言,只是点了下头,淡然地吩咐了一句之后,缓步走到上首的文案后头端坐了下来,随手拿起一本折子,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很显然,李显的心思并不在这折子上,而是别有等待。
等待复等待,等待的滋味自然不是那么好受的,不过么,无论是李显还是张柬之,都是心性相当沉稳之辈,自不会因此而有甚急躁的表现,都各自安坐在几子后头,默默无语地批阅着折子,唯一不协调的就是书房里的气氛显然太过压抑了些。
“咚、咚、咚……”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沉闷的脚步声突然响起中,一身甲胄的张明远已急匆匆地从外头行了进来,几个大步抢到了李显面前,微微气喘地出言禀报道:“殿下,南较场出了岔子,末将无能,以致羽林军欺辱上门……”
“嗯,本宫自会处理,尔且去统属各部,无事不得擅自离宫。”
李显静静地听完了张明远的禀报,但并未置评,只是语气淡然地吩咐了一声。
“诺,末将遵命!”
羽林军乃是天子亲军,不管对错,与其发生冲突,那都是件不小的大罪,哪怕张明远贵为东宫虎贲率大将军,一样有些吃罪不起,担心的不是李显责罚于己,而是担心李显会因此事而受牵连,此无它,真要是李显这个主心骨有了闪失,依附于李显的诸多官员怕都没个好下场,而今,事已出,张明远又怎能不为之忐忑不安的,可一见李显如此沉稳,却又不敢多言,只能是紧赶着应了一声,急匆匆地退出了书房,自去安排布防不提。
“树欲静而风不止,奈何,奈何!”
张明远退下之后,李显并没有急着下令,而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感慨了一句道。
“殿下。”
一见到李显感慨如此,张柬之自不免起了担心,要知道为了说服李显稳妥行事,这数日来,他与狄仁杰可是没少费心思,真要是李显一怒拔剑的话,局面怕就将彻底糜烂了去,只是此际又不好强行进言,张柬之也只能是强压住心中忧虑,轻唤了一声。
“没事,本宫也就是感慨一句罢了,此事就按预定方略办了去好了。”
尽管张柬之只是轻唤了一声,可李显却知晓其未尽之言是甚,只是心情不好之下,也懒得多做解释,只是语气淡然地下了决断。
“诺,微臣这就去办。”
张柬之担心的只是李显情绪失控,却并不担心与羽林军发生冲突的后果,此际见李显并未有异常的反应,自也就安心了下来,恭谨地应答了一声,自去按预先部署的计划行事不提。
时已过了午,可一向有午睡习惯的越王李贞却并未去休息,而是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脸上的神色不时地变幻着,一派心思重重之状,愣是令一众坐在下首位置上的李冲等人都不敢稍动,尽皆面色肃然地坐直了身子,唯有陈无霜尚算是镇定,手中的白羽扇不时地轻摇着。
“王爷。”
一片寂静中,一阵脚步声突然响起,众人的视线扫将过去之际,就见一身大汗淋漓的裴守德脚步匆匆地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几个大步抢到了越王李贞的身旁,大礼参拜不迭。
“嗯,守德回来了,情形如何?”
一见来者是裴守德,李贞的眼神瞬间便是一亮,紧赶着便出言追问道。
“回王爷的话,那头倒是同意了将唐州刺史之位授予三公子,只是要我等明日一早领头出面弹劾太子殿下纵容率卫之罪,小婿与那厮交涉多时,其皆不肯松口,此事……”
李贞有问,裴守德自是不敢不答,只是一想到李显的狠辣,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安,话说到半截子便即停了下来。
“嗯?哼!”
李贞乃老奸巨猾之辈,又怎会看不出武后那头此举的用心何在,左右不过是驱虎吞狼之策罢了,这是在拿他李贞当刀使,心中恼怒自也就难免了的,只是要他就此舍去唐州刺史之位,却又十二万分的舍不得,正是在这等复杂心情之下,李贞并未急着下个决断,而是黑着脸冷哼了一声,在房中急速地踱了几个来回,这才走回上首的大位,一撩衣袍的下摆,虎着脸端坐了下来。
“父王,孩儿以为当以唐州刺史之位为重,我等与太子那厮本就是死敌,又何须顾虑太多,再者,此次羽林军与东宫卫率之间的冲突,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出自那老妖婆的部署,太子要恨,也是冲着那老妖婆去的,我等趁此渔利又有何不可之说。”
李冲素来嫉恨李显,加之此番又是为亲近于其的李温谋差使,他自是不愿见自家老父临阵退缩,这便第一个站了出来,高声进谏道。
“父王,大哥所言甚是,有了唐州之地,我越王府一系便能连出一线,太子即便再强横,也不敢对我等如何的。”
李温并不是个循规蹈矩之辈,这些年在朝中可是憋坏了的,此番随大军出征又没捞到仗打,也就是跟着中军四下行军罢了,虽说裴行俭看在越王的面子上,也给李温加了些功劳,可这么点的功劳并不足以让其外放地方为都督,唯一能到地方上作威作福的,也就只剩下转任刺史这么条路可走,再一念及李倩与李纯如今手中都各握有一州之地,心中对唐州刺史之位自也就更垂涎了几分,此际一见李冲为自己出头,哪有不赶紧跟上的理儿。
“嗯……”
哪怕李冲兄弟俩所言都颇为的有理,可李贞却并不为所动,毕竟要与李显直接硬碰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他可不想饵没吃到,却被武后架到炉火上去烤着,实际上,此番为李温求官本身不过是个试探罢了,李贞只是想以之来试探一下武后与李显的反应而已,并没真指望一定能得逞,可眼下之局面似乎有了实现这个意外之喜的可能性,李贞自是得好生盘点一下个中的利害关系……
第七百八十三章弹章如潮(中)
唐州可是个要紧之地,尽管只是个中州,人口并不算多,也难称得上富庶之地,可战略位置却实在是太重要了些,但消有此地在手,相州的大军要直逼洛阳便再无大的阻碍,再算上越王一系在旁的地方暗中安排下来的精兵,足可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拿下洛阳,真到那时,这天下自也就成了越王一系的天下,这个道理,李贞自不会不懂,问题是李贞却不敢确信唐州能如此顺利到手,哪怕武后那头信誓旦旦,李贞也不甚以为然,只因李显可不是啥软柿子,一旦越王府一系真跟李显硬碰上了,断然不可能有甚好果子吃的,唐州这个饵虽香甜,李贞却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吃。
“守德,无霜,尔等对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