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拐点下的困惑:陶冬预言中国经济的危与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的价格,这种价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9节
    笔者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寻找玉米粒而不是已爆过的玉米花,寻找在下一个经济周期中出彩的行业,而不是将资金投入到上个周期出彩的行业。玉米粒还是爆米花,明显和企业上市之前与上市之后有关系,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有些垃圾企业上了市,还是垃圾。笔者关心的是,企业的业务、盈利、利润率,会不会有一次爆发性的增长,触发市场对它发生认知上的改变。爆炸性的增长和市场的再评估,便是由玉米粒变成爆米花的过程。

    消费是个大故事

    从大趋势看,中国经济中的出口比重下降、房地产比重下降和基础设施比重下降,应该是无可避免的。要么内需上扬,要么增速下滑。在笔者看来,城镇化、提工资所带来的第二个5亿消费者的产生,应该是经济的下一个大故事,增长的新源泉。这种消费增长,并非由第一个5亿消费者(即现有的城市消费者)主导,甚至主要消费未必发生在沿海大城市,但是可能使中国的消费者总量跳增。

    过往看消费的故事,主要着眼于销售的增长。但是随着工资的飙升和成本的上涨,维持住利润率成为判断投资好坏的首要标准。如果企业无法将成本负担转嫁给下游企业或消费者,那么哪怕销售增长再强劲,对于股权投资者都算不上是好的机会。笔者认为,利润率、竞争门槛,是下阶段选择消费股的第一筛选标准。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刘易斯拐点。老龄社会下的医疗、保健,独生子女家庭构造下的教育、消费,与正常环境下的消费习惯有所不同。那些游离于体制之外、又在市场上寻找到自身定位与优势的企业,蕴藏着重大的商机。医疗、保健、教育,均受体制的制约,体制内的企业的发展空间、盈利空间未必大。至于那些不受体制制约的新兴企业,尽管它们目前规模还比较小,还受到各种监管上的限制,但是只要定位恰当,管理层得力,在爆炸性增长的市场里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中国的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开放与打破垄断,在笔者看来意味着行业重新洗牌。除了银行之外的金融服务业,多数在中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单一、渗透率低、可塑性高,增长潜力颇大。在笔者看来,渗透率和增长空间已经进入瓶颈状态的大银行,属于爆过的玉米花,而逐步进入增长爆发期的金融服务业,则属于未爆过的玉米粒。它们所处的增长阶段不同,增长模式不同,潜在回报也不相同,当然隐含风险也不同。

    笔者在这里,无意罗列所有的潜力行业,因为这样做一定挂一漏万,而且好的管理层对于好的企业至关重要,行业内部也需进一步的细化分析。笔者希望阐述的是,“爆米花”与“玉米粒”的差别。中国经济正在面临重大的转型,这个时代充满着商机、挑战和变数,旧的投资利器在新的时代未必同样灵验。投资中国的“玉米粒”,应该就在那些新的、发掘不足、尚未上市的领域里寻找。

    2012年5月
第10节
    十年一变的大趋势

    投资中国,其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十年看对一个大趋势便足够了。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是出口热。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经济特区崛起,东南沿海地区涌入大量外资。在外部大环境上,全球化生产外包方兴未艾,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工厂转移。

    这些使中国的出口产业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我们成了世界加工厂,中国经济的第一桶金也是由此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朱基的铁腕调控。不过今天回首望去,那些事件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早已无影无踪了。出口热,才是那时的大故事、真故事、赚钱的故事。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是房地产热。加入WTO,将中国经济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重组银行、清理资本市场先后完成,由此带来了信贷的巨额扩张,资产的潜在价值得以释放。资产价格暴涨,城市人口资产收入大增,是那十年的风景线,由此又带来了一轮产能扩张、基建扩张,内需开始成熟。在这个过程中,石油价格由每桶20美元飙升至140美元,再跌回30美元。全世界金融银行业,差一点在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中没顶。不过十年后再看这些,也不过是潮起潮落。房地产热、基建热,才是彼时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轨迹的大故事、真故事、赚钱的故事。

    今后十年的大趋势

    今后的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大趋势又是什么?笔者认为,消费乃大故事。2008年,美国占全世界消费的30%,中国仅占4。3%,至2020年估计中国可以占到全世界消费的23%,略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扩大内需的口号其实已经提出多年,国民整体购买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不过经济由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的转型上,过去几年却效果不彰。这场金融危机,令主动转型变成了被迫转型,美国人“寅吃卯粮”的生活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靠出口(主要是出口至美国市场)拉动的增长模式自然变得难以为继,起码失去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其实这两年在刺激消费上,政府做了许多工作,例如由汇率升值转向鼓励加薪。目前中国的巨额顺差是不可持续的,人民币升值可以缩减贸易顺差,但是出口订单和经济好处却流向其他国家。近年政府开始容忍甚至鼓励工资上涨,这样做也可以降低出口竞争力,削减顺差,不过好处却留在中国工人口袋里(当然所产生的通胀压力另当别论)。笔者相信政府在削减个人所得税、增加社会保障上,也会有进一步的行动,以减少消费者后顾之忧,增加可支配收入。

    城镇化带来商机

    笔者看好中国消费的最大原因,是取消户籍制度及城镇化。中国现有的城市消费力已经不弱,而且还会进一步增长,不过指望这个消费群的消费在若干年内再翻一番是不现实的。但是笔者预言中国会通过城镇化,在今后十年制造出另一个5亿城市消费群体,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战争、饥荒、疫情除外)。

    农民进城或就地工业化的初始资金,是关系到城镇化过程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农民宅基地转售的政策势必开放,农地按揭、转让政策也势必开放。而此可以激活中小城市的商业活动,令中国的消费版图由“点”向“面”铺开。

    提起城镇化,许多人马上联想到房地产。其实那些新城市人口的购买力与当下商品房的售价之间差距颇大,相信他们的居住会由政策房来解决。不过无论他们买不买商品房,解决城市新人口的居住必需水泥、钢铁。另外,一旦农村人口进城,手机便由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阻塞、扩大城市腹地的主要手段。笔者以为,城镇化会带来一系列消费的变局,增长点与消费模式可能与过去城市人口所经历的不同,这里不过是提出几个抛砖引玉的看法,而真正的商机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发掘、去实现。

    坦率地说,站在2010年,还看不清楚中国消费十年后的旺景。不过在1990年,谁想象到了中国会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并付诸投资行动,他就成功了。在2000年谁想象到了房价会翻几倍,并付诸投资行动,他就成功了。

    2010年2月
第11节
    刘易斯拐点,今后十年的最大拐点

    刘易斯拐点,乃中国经济在今后十年的最大拐点,它将重新定义中国的增长模式,重新设定中国的增长潜力、消费潜力。在中国做投资,必须洞察刘易斯拐点可能带来的危机与商机。

    刘易斯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刘易斯(W.ArthurLew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发展中国家一般拥有二元化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较高,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多少人都耕种同一块地,生产率低、收入低,在那里没有失业,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城市劳动力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怎么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刘易斯拐点逼近

    中国农民工短缺在2010年变得十分突出。笔者估计,2010年低端工人工资暴涨了近四成,而且在今后几年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其实,中国目前还没有到农民工绝对短缺的地步,只是农民工流向发生了变化。2005年,70。3%的农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在2009年,随着工厂生产线内迁和基础设施项目启动,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民工总数的17。0%及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农民工占比则减少至62。5%。同时,内需市场(尤其是服务业)火爆,对低端劳动力需求甚殷,又抢走了沿海制造业的一批工人。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导致多了一批留家务农的。

    不过,刘易斯拐点离我们已经不远了。联合国测算,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人口于2032年进入负增长)。由于内需的迅速扩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笔者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于2014年左右进入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劳动力需求达到8。37亿人,供应为8。19亿人,就业市场净短缺达到1760万人,这个数目相当于美国现有劳动力总数的11%,日本的25%,德国的41%。

    人口结构变局的危与机

    就业市场的逆转,对于中国经济将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从宏观上看,它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黄金时代已开始褪色;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已差不多走到尽头;中国长达7~8年的通缩时期,已彻底结束。从国际角度上看,制造业模式,可能面临一次全面的调整;过去十年的全球低通胀,也会遭遇冲击。

    从投资角度看,刘易斯拐点意味着什么?

    1.以过往新兴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端工资无一例外地会出现一次持续的飞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这种情形肯定会在中国出现。

    2.工资上涨常态化,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此轮通胀之后,CPI的回落估计有限,中烈度通胀可能持续存在。

    3.低端住房需求与家居改善需求大增,不过这是一个与现有房地产市场不同的新市场,建材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家具供应商的受益程度料大过开发商。

    4.加大投资力度,生产流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将明显提高,设备制造业会受惠。这次生产线向内陆省份迁移,不仅是简单的地理上的转移,也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加大。
第12节
    5.外资结构出现变化,对成本敏感的制造商比重下降,主攻内需的海外品牌、服务供应商大量流入。

    6.亚洲面临新的洗牌,以中国为龙头及窗口的制造业垂直生产链逐步瓦解,抢占中国市场和抢夺流出中国的外资及中资成为新时尚。

    过去30年,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它既归功于一系列政策上的变革,也归功于中国人的勤劳、努力,还归功于全球化和生产外包的大趋势,不过人口红利因素也十分重要。中国的出口高潮、住房热、消费提速,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上半期出生的婴儿潮一代的生命周期(lifecycle)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劳动力短缺即将出现。无论喜欢与否,刘易斯拐点都会如期到来,它将对今后30年的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也许因此改写,许多目前习以为常的营商手法、投资原则可能遭到颠覆。这场人口结构上的大变局,既是危,又是机。┇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2011年2月

    呼唤吉尔德式商界领袖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年内中国的排名由世界第七跃升为世界第二。由于总量巨大,涉及人口极众,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的影响远非日本、韩国所能相比的。在近现代史上的经济起飞故事中,唯一可以与中国故事相提并论的是美国在1865~1896年期间所达成的工业化。

    美国的镀金岁月

    19世纪下半叶,内战结束后的美国经济曾出现过一个增长的井喷期。产能大幅扩张,通货紧缩,但是收入迅速提高,消费旺畅,百业兴隆。当时的GDP增速,乃美国历史上最快的。

    美国经济起飞的契机,是交通革命。蒸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推动了贸易和物流在国内的周转,南北铁路、东西铁路先后成网,流通带动生产,生产刺激就业,就业产生消费,以钢铁、石油为代表的工业化一日千里,国内市场迅速膨胀。

    蒸汽技术也使得大西洋航运变得更快捷、可靠、安全,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全球化热潮,美欧贸易激增,美国迅速扩张的工业产能和廉价农、矿产品,令大批欧洲企业、农场主破产,世界经济(当时其实就是欧洲经济)为之震动。不过接下来美国需求的增加,又为其他国家带来新的商机。

    这段历史是美国经济的黄金岁月,被史学家称之为吉尔德时代(GildedAge,中文直译“镀金时代”)。吉尔德时代开始时,美国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0%,40年后这个比率接近60%。这是一场异乎寻常的工业化运动,它带来了生产的扩张、财富的积累、社会的变迁、思想的激荡。马克吐温的《镀金年代》,便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中国的黄金年代到来

    中国在过去30年所走过的路,与吉尔德时代颇为相似。经济高速增长,产能迅速扩张,通缩时隐时现,但是收入迅速提高,消费旺畅。中国融入世界的契机不是蒸汽革命,而是生产外包所带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全球化运动。全球化外包,为中国带来了资金与技术,令中国的生产力迅速复制出制造业的成功程序,经济与出口出现了一次跳跃式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和加入WTO,为“中国制造”扫清了市场的壁垒,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加工厂。

    中国产品横扫世界,先是为世界带来了通缩的威胁。不过随后的中国需求,又使全世界的商家眼睛一亮。这是中国的吉尔德时代,这是中国的黄金年代。
第13节
    美国的吉尔德时代,涌现出一批划时代的商业领袖,“钢铁大王”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运输大王”范德比尔特、“金融大王”摩根、“发明大王”爱迪生。他们对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