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拐点下的困惑:陶冬预言中国经济的危与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节
    美国的吉尔德时代,涌现出一批划时代的商业领袖,“钢铁大王”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运输大王”范德比尔特、“金融大王”摩根、“发明大王”爱迪生。他们对行业的整固、流程的改善、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变更所做出的贡献,至今仍为人称道。他们是全球商业的思想领袖,执行业之牛耳,开历史之先河。他们在一百多年前的许多言论,今天读来仍有珠玑之感。美国的吉尔德时代,是产生商业巨人的时代。

    呼唤商界领袖

    然而在中国的吉尔德时代,却暂时看不到商业巨人。中国的商界领袖忙于同政府公关,与政策博弈。从思想言论到行为举止,看不到洛克菲勒、摩根的风范,从生产程序完善到行业整合,也看不到卡内基、范德比尔特的智慧。至于爱迪生的发明能力,就更不用提了。中国的企业家们,大多停留在模仿加中国国情的层次上,成功多与执行能力(加上资源、关系)有关,与技术创新、程序创新无关,在思想上、哲学上高人一筹的不多,占领道德高地、人格出众的更少。〗米〗花〗书〗库〗 ;http://__

    十年前,进入财富500强对于中国企业家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十年后,相信中国的企业入围500强可能是世界第二多的。但是中国不能仅靠政策资源、国家垄断,将企业家送入商界的奥林匹克。中国不能仅靠人口多市场大,来打造大型企业。中国的企业必须从生产程序到行业整合上,做出有创意的突破,中国的企业必须在增加人力及资本投入之外,谋求生产效率的提高。

    美国吉尔德时代的后期,增长模式由投入数量的增加转向质的突破,令经济攀上了新的高度,也奠定了美国成为“世界一哥”的地位。中国的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持续多年的流动性暴涨,也难再持续。中国迫切需要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突破、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是中国商界精英的竞技场,而他们的作为不仅关乎自己的名誉,更关系到民族的前途。

    最后提一句,吉尔德时代,也是美国慈善事业全面成型时期,企业的社会责任被提上议事日程。

    呼唤中国的吉尔德式商界领袖!

    2011年3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