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管理-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是对待事故的调查处理有科学的态度。中石化认为“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应归咎为管理上的失误”。事故原因要水落石出,吸取教训要刻骨铭心,事故处理要痛之切肤,事故整改要举一反三。
  中石化的治本之法,可以归结成两个字——“文化”;如果用四个字表达,就是“安全文化”。
  实际上,“安全文化”这个词从国际上来说,也是诞生于“最危险的地方”。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事故以后,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评审会。在这个会上,不仅是在谈保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而且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带有革命性的词汇——“安全文化”。两年以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把安全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要求所有的核电厂、所有与核电有关的领域都要进行贯彻。随后,美国宇航局在安全管理中让“安全文化”飞上了太空,也促使“安全文化”成为国际安全管理的潮流。
  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五要素”的安全管理治本之策,把安全文化作为“五要素”之首,摆到了中国所有企业家的面前。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4)
3,安全文化就是金钟罩、铁布衫
  现在的企业界,对安全文化有着很多误解。有不少企业打着安全文化的旗号,说的做的却“驴唇不对马嘴”,就像一个文化人,看上去很有文化,尽干些没素质的事。常见的有这么两种类型:
  一种是说“以人为本”。哪一家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是以人为本,可是好经念歪了,在有的企业那里变成了“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也没有大错,但他把这个“和”字做足了,变成了“一团和气”,组织氛围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在安全管理上也推行民主评议,安全干部在留任、升迁、降职时,不是看安全业绩,而是凭评议的票数,这是很多企业的普遍做法。结果,出现事故无关紧要,得罪了人丢了票可不是好玩的,丢了票也就等于丢了乌纱帽。
  还有一种片面理解安全管理——就知道严厉,没有人情味,人文关怀缺失。一个人出事故一个班组受株连,一个岗位出事故,前后左右的兄弟统统下岗。这样做就会出现如下局面:上级夜间查岗时,值班人员轮流睡觉、轮流放哨,大家想的不是生产,而是如何对付检查人员。这说明,严厉管理的结果,往往会掩盖问题,并没有真正消除隐患,并不是本质安全。
  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是安全文化?任何企业都已经有安全文化,只是表现的强弱不同,强弱区别的标准,就在于大多数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不是在一个频率形成共振。安全文化,是一种企业组织和人群对安全的追求、理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被大多数人接受,形成组织氛围的东西。
  属于安全文化的内容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也有制度范畴和行为范畴。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盒子,最外面一层是表层文化,是显而易见的安全标志、口号、宣传品;揭开这一层,第二层属于制度文化,是企业发布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规程、工作指引等文件化的材料;剥开第三层,进入深层,是行为文化,是每个岗位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并且是带有群体特色的行为方式;最里面的核心层是观念,是在员工中形成的安全共识,是企业安全目标和各项规程在员工心目当中的认识、认可程度。
  下面几种现象可以强化对安全文化的认识。
  蜜蜂飞行的路线是一个圈儿一个圈儿地迂回前进,苍蝇的飞行是打对钩直线式的直来直去。有人把几只苍蝇和几只蜜蜂关在一个大玻璃箱子里。时间长了,发现它们的行为方式相互感染,蜜蜂画得不那么圆了,变成椭圆,向苍蝇的直线靠拢;苍蝇打的对钩也不太直了,变成弧线,在向蜜蜂学习。
  我们还知道有关“夫妻相”的说法。夫妻俩生活时间长了,生活方式、吃饭的口味儿、说话的方式、一颦一笑都在接近,面部表情甚至面相都在接近,让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一对夫妻。
  有位业务员自豪地讲他有一个本事,走进任何一家公司办公楼,10分钟之内,就知道这家公司员工的精神状态、企业的发展前途。松下幸之助也说过:“我只要走进一家公司7秒钟,就能感受到这个公司的业绩如何。”
  这些事例说明了“场”的存在,就像磁场一样,是一个文化场。
  知道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一个场,是一个系统,我们在建设和培育安全文化的时候,就不能够简单从事,要采取系统工程的办法。
  先是要诊断,了解企业现成的安全文化是一个什么状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以发问卷,可以到员工中去访谈,可以看材料分析,可以现场观察,并且要考虑企业的内外环境,准确号脉,才能对症下药。诊断结果出来以后,要对安全文化的建设有个全面的规划。要确定企业的安全目标、安全追求、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发动员工参与讨论,形成完整的大多数员工认同的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重在建设。导入整个安全文化体系,领导要做好示范作用。我们说“下头看上头,群众看领导”,这个领导包括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安全管理干部。把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剧本,迅速进入角色,将安全文化体现在领导的讲话和行为上。在员工中推广安全文化,还要寻找、发现、树立,并且是大树特树企业安全英雄、标兵模范,给安全文化在员工中间找到载体,使员工在学习理解安全文化时有一面镜子,能够看清自己的努力方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5)
文化不是宗教,但是文化也需要一定的程式,要用仪式和套路来运作安全文化。给员工发放安全宣传品,组织安全文艺活动,召开安全故事会,让员工讲身边事等等,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形成安全文化的气氛。安全文化还需要强制灌输,可以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企业内的所有宣传资源进行灌输,还可以办培训班,组织考试,让员工理解、记忆、消化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固化在岗位上,要不断地强化安全文化,经常用员工行为来检验安全文化,再用安全文化来引导员工安全行为。
  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对安全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把握,就需要处理好“以人为本”和“严厉执行”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我们各个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基础。任何企业都必须首先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人是最宝贵的,人是第一位的,人的安全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我们不能说,考虑人的安全就不考虑物的损失,我们首先要强调保证人的安全,其次才是物。在员工中无论采取什么操作方式行为模式,都不能伤害到自身和他人。
  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一大特性,就在于它是执行文化。安全的操作规程要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上级部门的安全指令要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强调执行,不是超出制度本身的严厉和加码,而是要有人情味儿,无情管理,有情操作,实现“以人为本”和“严格执行”的完美统一。
  4,颜色、光线、声音,个个性命攸关
  颜色、声音构成的美术、音乐可以治病,也可以致命。安全文化中最显而易见的是随处可见的安全标志、安全警示设施以及各种安全宣传品。它们都离不开颜色、光线、声音。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听到的东西,在时刻、处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先说“色”。“目之于色有同美焉”,颜色可以给人美感。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色能影响人的味觉,还可通过影响人的感觉,调节人们的情绪。情绪并不纯粹是主观的东西,是可以准确测量的。经过大量的测试,心理学家们得出结论,暖色让人兴奋,冷色让人平静,浅黄色让人轻松,浅蓝色让人安静,深绿色让人忧郁,浅绿色让人缓和情绪,黑色让人感觉压抑、心情沉重。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有一座“自杀桥”。这座黑色的桥,让人心情沉重,有些想不开的人来这里散散心,就更加想不开,结果,投河自杀的人数明显比其他桥上多,所以有了“自杀桥”之称。市政当局接受心理学专家的建议,重新包装,给这座桥漆成了浅黄色。从此,“自杀桥”变成了安全桥,自杀者很少再在这座桥上出现了。
  颜色是被动的,光线是主动的。你闭上眼睛肯定看不到颜色,但能感受到光的存在。我有个毛病,睡觉时如果开着灯,就睡不踏实,第二天一定没精神。因为,光是一种能量——光能。你闭上眼睛,强光也会透过眼帘。光线的强弱会影响到人的视野,长期的光线环境会影响视力。现在出现了光污染的说法,上海甚至出现过一起因光污染影响住户睡眠的官司。
  再说声音。悦耳动听的声音,比如音乐、鸟儿的叫声,会给人带来愉悦,超出一定分贝和低于一定的分贝,都可能令人不安,噪音甚至还损害人的健康。
  颜色、光线、声音可以共同形成安全的环境。我国还专门对此做出规定,红、黄、蓝、绿4种颜色很荣幸,被确定为安全色,担负起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的使命。光线被用到各种信号灯上,并且和不同的颜色结合表示不同的意义。声音被运用于汽笛、喇叭上,其高低、节奏、表示的意义都有章可循。
  交通信号灯自1858年在英国伦敦街头诞生以来,颜色便被赋予了通行与禁止的特殊使命。110年后,由于联合国的推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注意”,3种颜色的灯光在世界各国代表了共同的含义。在所有可见光中,红色光波的波长最长,红光在介质中透射能力强,就是在雾天,红光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颜色。各国风俗不一,但是,全人类都知道,“血”是红的,“火”是红的,同“血与火”一样的颜色告诉你:危险!见到刷上红色的设备赶快住手;见到各种器具上的红色按钮,不要触碰;见到红灯亮了,赶紧停车;见到红色消防车、工程抢险车也要赶紧让到一边。绿色的意思正好相反,你只要听说“绿色通道”,那就是畅通无阻;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用的正是绿色。黄色就是提请你注意;发出警告,见到用黄色作标记的器件、设备或环境,一定要小心。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比如指令标志显示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你就要无条件照办。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6)
有一次讲课讲到这儿,有人举手:“报告老师,我是色盲,我该怎么办?”
  我说:“安全色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情况,作为色盲的人,最好的选择是改行,调换到不需要和安全色打交道的工作岗位。”
  “问题是,我可以不开车,但我不能不上街,红绿灯都躲不过去。再说全中国像我这样色觉异常的人有6000万……”
  “这么多?!”我很吃惊,“这部分人的工作生活确实受到局限。你们谁有更好的办法?”
  教室里议论纷纷,有人举手:“老师,有个办法,红绿灯能不能配上形状?圆灯行,三角灯停,菱形灯请注意。”
  这个建议是否科学,值得研究。有此想法并非离经叛道,莫斯科已经在有盲人出没的地段安装了有声红绿灯。如果我们的安全色和形状搭配使用,红绿灯必将会更加人性化。
  国家除了规定4种安全色外,还有黑白两种颜色搭配的对比色。黄色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的对比色都是白色,黑白互为对比色。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集合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都用黑色。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蓝、绿的背景色,也可以用在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安全通道上。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红色还要醒目。红色是说不行,红白相间是更加大声地说不行;防护栏、隔离墩、禁止通行、禁止跨越,都得红白相间“高声”禁止。同样,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也比单独使用黄色醒目;表示要特别注意,不注意就会有祸事发生。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蓝色醒目,一般用在指示方向路标上。白色还是安全线指定使用颜色,宽度不小于60毫米,用来划定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的分界。
  安全色和图形、符号一起构成醒目的图案,传递出特定的安全信息,被称作是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有国家的统一标准。表示禁止的标志,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是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用白色,很醒目。警告标志基本上都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和图形为黑色,衬底用黄色。指令性的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者是要求必须采用的防范措施,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用蓝色。还有一些有提示意义的标志,只是提供某种信息,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用绿色。
  颜色、光线、声音,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通用语言。
  我们运用颜色时,要考虑到国家的规定。国家规定红色表示禁止,你企业内部却来一个红色是表示放行,结果,出现认识偏差,执行混乱,怎么能安全?颜色、光线和声音,应该成为安全文化建设中一个主要元素、基本工具。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松下彩管厂,每个职工右臂上都带有一个绿十字袖标,底色却各有不同。哪个班组出了事故,不仅是经济处罚,这个班的班长和主管的系长、科长、部长的黄底色绿十字袖标,就要被换成红底色绿十字袖标。整个企业的员工一看就知道这个班出事了。如果下个月内没有出现事故,袖标还能由红底再变回黄底。为了不被换成红底,很多职工工作都很小心。
  运用色彩时还要和光线、声音配合。需要注意的地方,用亮度减缓视觉疲劳。娱乐场所不能一概黑咕隆咚,要能看清出口的光亮。自行制作的各类警示牌,要多用色彩、图形等画面语言,少用文字,使岗位人员能够瞬间理解,快速反应。对于噪音相对大的环境,除了采取减少噪音的技术措施之外,还应该用舒缓的浅色布置环境,消除人们的烦躁感。
  我曾经长期到野外施工单位采访。每当来到野外施工相对固定的场所,见到场地工地郁郁葱葱的绿化环境,心情总是轻松很多。从一线员工口中得知,管理方有意识地搞些绿化,因为大自然有生命力的绿色,可以祛除紧张感。当然,对危险度高、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场所,要用鲜亮的颜色加大刺激度,保持员工安全生产的警惕性。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7)
5,跨国公司也青睐顺口溜
  “操作规程血写成,不要用血再验证。”“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害几代。”这些中国本土气息的顺口溜如果放在我们中资公司没有什么稀奇,可是却出现在卡罗尔公司厂区树立的大牌子上。卡罗尔的安全环保部经理介绍,他们在国外没有这些,来到中国后发现员工的家庭观念很强,且对朗朗上口的文字容易接受,就把这些顺口溜写到了大牌子上。
  类似的例子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