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管理-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类似的例子还有SHS公司,它的厂区顺口溜很有特色:“一个烟头一场火,一杯美酒一场祸。”“安全第一忘不得,侥幸心理来不得,事故隐患容不得,违章操作使不得。”据介绍,这样的标牌也是来到中国后才有的。
  这给我们提出个问题:中国的企业应如何建设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的话题是近两年的事,政府将它排在“五要素”之首也是在2005年才开始的。企业文化却已经谈了很多年。安全文化不能再走企业文化的老路。据我的视野所及,企业界对企业文化有一种鸡肋的感觉。企业文化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见到太多正面作用,表现的是花里胡哨,热热闹闹。不管是不是面向社会的企业,不管是生产工业品的企业还是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很多企业都在搞大众消费需要的形象识别,厂区变得漂亮,工作服变得美观,信纸、信封统一印上徽标等等,这些只是企业文化的皮毛。在这些皮毛上,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轰轰烈烈,形式主义,走了过场。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究竟在员工的心目中留下了多少有价值的内容?谁也不知道,也没有几个人想去知道。
  这是前车之鉴,安全文化建设不能重蹈覆辙。
  依我看,检验安全文化的标准只有一个:有效。企业的安全文化,采取哪种形式并不重要,是土是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要真正管用,能够体现到员工的安全行为上。
  “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我们很多企业安全文化赶新潮讲“洋气”的时候,一些跨国公司的做法在我们眼里看来却很“老土”。
  摩托罗拉规定,在厂内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员工要保持镇静,迅速拨打电话3109报告;所有员工听到疏散警报或广播通知后;迅速停止工作;按就近的疏散路线图指示,从最近的紧急出口撤离。所有化学泄漏都应立刻拨打紧急电话3109。警卫部门会及时通知摩托罗拉安全部门人员做出反应。为了让员工记住这些规定,摩托罗拉用上了我们的民间文学顺口溜,把顺口溜印在每位员工的胸卡上:“个人防护要做好,职业疾病大减少,机器保护勿乱动,当心手指入虎口,预防危机勿惊慌,3109来帮忙。”
  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土地上的合资企业,用了“很中国”的办法管理安全。
  在培育和建设安全文化时,如何让它管用、有效?我琢磨了很久,也和一些企业的同行交流,大家普遍接受的意见是,必须针对人。
  先说针对人群——针对的是企业的员工。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在建设安全文化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企业的安全文化?能用的我们用,不能用的我们不用。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而民族文化背景又是企业建设文化的社会环境。比如说美国的民族文化,美国人倾向于个人奋斗,尊重创造财富的企业家。所以,他们的安全文化在尊重老板、尊重企业出资人利益这一点上不需要多讲,人们都已经很接受;他们强调的是团队精神,要求人们在团队当中实现互助;重视培养员工个人维护集体利益,保障为团体中所有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再比如,日本人讲究“和魂洋艺”,学西方的技术而保留民族的精神。日本人在社会上表现得谦虚、礼貌,所以,他们的企业喜欢采用魔鬼训练,以提升个人的能力。
  我们中国人非常注重人际关系,容易照顾人情。所以,中国企业要用其所长,探索尝试让企业里的班组和非正式团体成为安全管理的推动者,还要避其所短,突出按制度执行,突出规则意识、负责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严格遵守规则的氛围。
   。。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8)
人群的民族特色不仅影响安全文化的内容,也影响着形式。我们应该研究员工喜闻乐见、富有特色的形式。最近几年,每年春节,我所在企业都要通过给职工发手机短信的方式拜年,提醒注意防火,注意生活安全,过个平安的春节,让人看了很温馨。
  美国有块路标上写着:“如果嫌速度太慢,那么到这儿来坐50年。”初看让人不明白,必须看到超速行车者坐的残疾人专用车后,才能恍然大悟。美商投资的弗兰克公司,在保持幽默风格的同时,根据中国人的需求改变自己,意思表达变得更为直接。他们在泥浆池旁写上“不可越雷池一步”,在机床上贴上“这东西会咬人”,行吊上写着“小心,你可碰不过我”,装配车间工作台上写着“硬顶是要吃亏的”。员工一笑置之的时候,立即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进一步说针对人群——针对的是各个不同企业的员工。同样是中国企业,也要考虑自己的人员构成、队伍的文化素质,以决定自己具体的文化特色。由知识分子组成的企业和主要由民工构成的企业,人们的行为方式一定不同。安全文化要找准着力点下功夫。处在同一行业的企业,经过培训出的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多少的不同,其安全文化中培训、制度的要求,也都不可能相同。可有一点是共通的,所有岗位都是安全文化的符号,岗位上每个人一言一行都应该体现文化的要求,并且成为自觉。
  

后记  在血泪和伤痛中诞生的文字(1)
那是一场噩梦。时间过去很久了,我一直想忘却,希望忘掉当时发生的一切,但是伤痛留在我的体内,时时刻刻提醒着我;疤痕永远地吸附在我的身上,永远揭示着那段经历;往事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至今,我仍然能够回忆起那天上午的情形。阳光灿烂,公路上铺满了金黄色。我们几个人在车上有说有笑时,意外发生了。我被甩到了正常行驶道和超车道之间。我意识到自己被移到了路边。很多围观的人在说话,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眼前浮现出奇异的光芒。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被抬到了救护车上。在车上,我得知同行的伙伴中已经有一位当场遇难,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在深圳市保安区的一家医院,经检查,我锁骨粉碎性骨折,骶骨骨折,右臂臂丛神经损伤,前胸后背多处受伤。我躺在床上不能翻身,在医院里租了一个气垫床。前胸后背受伤处愈合很慢,每天医生过来给我换药,我总能听到“刺啦”的声音,在我的皮肤上撕扯,天天如此。
  伤口的疼痛还在其次,一直仰面躺在床上,浑身酸痛的感觉难以形容。我很想坐起来,但是,不行。一天24小时都躺在床上,常常迷迷糊糊睡过去,忽而又醒过来,很多次,很多次,我在梦中坐了起来,真真切切地感觉我从床上坐起来,非常真实,但是很快又被疼痛再次拉回到现实中。我只能平躺着,无论是在病房还是在理疗室,无论是在麻醉间还是手术室,我眼前看到的永远是天花板。这个时候,我的胃也来捣乱。由于长时间躺在床上不活动,肠胃蠕动很慢,再加上服用的大量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很大,我一口饭也吃不下去。亲人和朋友拿勺子喂我,我也只能吃一口两口。吃饭是难题,排泄是更大的问题。卧床的病人很容易便秘,我也如此。家人把便盆放在我臀部下面时,我还有一个比其他病人更大的难处——因为骶骨骨折,我用不上力气,致使排泄每每失败。不得已,只有请护士们来灌肠。每次灌肠都让我感觉到没有一点做人的尊严,隐秘的肮脏的地方也向外公开……
  我的弟弟祁有金在我第一次手术前飞到深圳。作为一个安全管理工作者,他接触过很多的案例,也见到过不少事故的受害者,但这一次是以事故受害者家属的身份,体会到护理病人的那份心情:焦虑、不安、恐慌,还有劳累。也就是在此时,我们两人有了对安全的第一次深入探讨。因为这家医院是广东省手外伤科研治疗中心,住着很多工伤患者,一些工伤患者的家属向祁有金咨询,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也时不时以自身的体验帮助讲解,引来病友们的很大兴趣,甚至有病友的家属追到我的病房继续咨询如何预防事故。这是我们兄弟两人关于安全问题的首次合作。
  出院后,我长期处在治疗休养当中。从北京协和医院回到油田以后,我的上级朱灵先生鼓励我多看书多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锻炼左手写些文章。祁有金在深圳医院被工伤患者家属像“追星”一样追逐之后,深有感触,一直在想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安全理论走进大众心中。在我们兄弟两人合作的过程中,祁有金被抽到中石化检查团赴南方油田、施工企业检查,有了深入对比各企业安全管理的机会。
  本书在成稿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人士的帮助。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社科编辑中心副总编辑陈飞先生建议我们发挥来自安全管理先进企业的优势,在“安全专家所不能道,企业和员工最需要”的地方着力,打造一部影响深远、造福大众的图书。作为曾创造本土经管图书辉煌业绩的策划人,陈飞先生从选题定位到结构、风格等方面出色地履行了他的职责。在我国煤炭产量第一大省、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山西省,长期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段建国先生和赵文春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他们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媒体称为最繁忙的中国政府官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先生,在准备参加两会前夕,特地安排工作人员于2006年3月2日下午给我打来电话,转达他本人的意见,对我在伤痛未平的情况下写作表示鼓励和安慰,感谢我们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做出的努力。
   。 想看书来

后记  在血泪和伤痛中诞生的文字(2)
本书的内容展示了“企管专业学不到的知识,企业会议讲不透的道理”,这也正是我们想要奉献给各位读者的礼物。我们希望用来自于企业第一线的素材,站在理论最前沿的视角,用一种与普通安全管理书籍不同的表达方式,把真正对企业有用、员工关心的内容传达出去;让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翻开这本书能够真正有所启发,让企业的广大员工从阅读这本书中有所感悟,让企业界少些事故,让员工们少些伤痛。
  限于水平,这些可能只是我们的愿望,但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欢迎和我们交流,提出您的批评意见(邮箱qyhwyl@)。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包括我们的家人。我的儿子在我受伤后和写作的过程中,不断鼓励我“血不能白流”,主动帮助制作了书中的图表。我的妻子口头上表示不热心,但是,在祁有金参加安全检查团无暇顾及书稿的时候,她主动帮助整理了我的语音录入稿。还有我的父母,我们想对两位老人说:爸、妈,儿子们没什么可孝敬的,唯有真诚的祝愿,祝愿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在此,向所有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家庭,表示真诚的问候!
  同时,向全国325万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一言:企业要生存,安全是底线。
  向全国亿万企业员工道一声:快乐工作,享受安全!
  作者
  2006年10月于河南南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