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孙子兵法说什么-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举,也算是英雄不问出身的开明企业家了。古往今来,多数人认为曹操很成功,“挟天子令诸侯”,多成功啊!天下三分、曹魏独尊,多风光啊!
  可惜,你错了,就是这位天下跑得最快的曹操,死得也最快。真理是,曹操没有成功!相反,他很失败,而且最失败!失败于短尺之道,失败于凝聚了利益,而不是凝聚人心。
  尺者,道也,令民与上同意也!短尺是什么?利益!长尺是什么?人心!尺子长短不同,眼界远近各异。短尺看曹操,他相当成功,利益交换的原则向来都见效快,效果明显。不过换把长尺就未必了……曹操确实唯才是举,追随者更不乏能人。但人心隔肚皮,这些英雄是不是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就难说了。三国曹魏强盛,但后来怎样?最先亡国的也正是魏国,只不过,这种亡国不是来自外敌,而是内讧,被人篡位……天下最伤感的亡国方式莫过于此!
  为什么?因为曹操的尺太短,“道”不同,给了利益却凝聚不了人心!想那曹操,枭雄也!能广纳能士,但心怀叵测者、鸡鸣狗盗之徒人才济济。结果短期能够共患难,长期却不能同富贵,人心不能“同意”也。到头来,便宜了司马一家人,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自作自受啊。所以说,短尺看,曹操成功。长尺量,败矣!
  无道昏君
  第一次知道无道昏君,是小时候从商纣王那里听来的。原以为封建社会结束了,昏君应该绝迹了,但细想则不然。有句话叫有钱难买我愿意,意愿是一把尺。短的是算计,长的是人心,是“道”。如果用这个标准,你想找开明圣主,对不起,没有!无道昏君倒是一大把。
  现在的老板们信奉利益,多数时候总是尺子长短放到一边。他们把人当作商品,带来利益的多多益善,没有好处的靠边站,完全忘了“令民与上同意也”,无“道”啊!
  如果没记错,把人当商品好像是奴隶社会开始火的,现在呢?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竟还可以包装成市场化。不过,老板们显然顾不了许多,赚钱第一。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从短期看,“快速消费”的用人观能够创造价值。但时间长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不知是为谁人做嫁衣。
  于是,用人一方嘴上说尊重人才,但落到实处的却很少。面试的时候,你永远是弱势,人家提要求,你很难还条件。如果倒霉,碰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事经理,你有本事也没机会表现了。这也许就是买方经济吧,企业主自认为是买方,所以站得高也理所当然。可惜,人才不等同于商品,人心、意愿不可以被当作商品来交换。所以,今天的打工者,绝对是给一分钱干一分活,上班上得很无聊。因为无聊就催火了解决无聊的无聊网站,无聊文化迅速蔓延,一时间众多公司纷纷被*。可惜封了网站,却止不住无聊,因为不能凝聚人心,不能“令民与上同意”,无“道”啊!
  《孙子兵法》把“道”视作第一位,“令民与上同意也”等于“道”,孙老先生简直太有才了。笔者常常以为,用人之关键乃人心也,这是一把长尺。同时,任何尺子的驾驭是有条件的,至少要准备好坦诚以待,洞悉人心。所以,这个“道”非常重要,孙老先生把它排在第一位,一定有他深刻的道理。
  

“天”:借东风,万家欢喜一家愁
再谈“五事”中的第二个,“天”。
  狭义地讲,“天”,在古代战场指的是天气、阴阳、寒暑、四季变化等。不过,今天不打仗,我们斗胆迈出一大步,重新定义:“天”是气候,“天”是时机,“天”是环境。
  “天”是气候
  “天”的问题首先是气候的问题,不容忽视。从古至今,人的生活起居、行为做事,都离不开“天”。比如,三国里有个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只有东风来了,才能火烧曹操的联营。又如,赶上年底大雪大雨,通讯受阻、航班滞留,百姓有家也难回,这还是“天”。再如,夏天太热,心烦上火,这时生病就不适于温补。因为这时的气候容易上火,再用温补的药,只能火上加火,越烧越旺。总之,这个“天”了不得。
  “天”是环境
  研究气候,那是气象学专家的事,所以,今日说“天”就要迈出一小步,跨出一大步。
  迈出一小步,天时也,时机也!做什么事都要把握个时机,是好汉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奥运会上,早一步那是犯规,晚一步那是犯错,“过了这村没这店”,这些都是时机,所以拿捏很重要。
  跨出一大步,商业天气也!也就是常说的大经济、大环境。前不久,偶遇多年未见的一个朋友,问起哪里发财,他却向我大倒苦水。原来近年朋友一直做网络教育,专门给准备高考的考生提供一种在线远程培训。开始的时候火了一把,生意做得非常好。道理很简单,这个生意玩的就是成本,他用一套教程、一个教育方式、一个成本下就可以服务全国的考生。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年*出了政策:从今起,各省高考开始自主命题。结果政策一来,万家欢喜一家愁,朋友的生意从此垮了。从前一套人马、一套费用、一套方式就可以服务全国考生的黄金时代,现在门儿都没有。你得一个省一套,做很多套。只要有差异,就要准备多种差异。如果中国有100个省份,就要准备100种;以前成本是1,现在就得是100。结果把账算下来,成本急剧上升,他的生意急速下降。
  所以,做成功商人不容易,没有点智慧不行。稍不留神,一个政策就可以震荡你。就好像股市,无形中培养了千千万热爱宏观经济的忠实观众。于是,政策命系万家财产安危、事关股市的健康环境,这个“天”,可谓大矣。
  

“地”:长江险,蜀道难
《孙子兵法》原文中讲,“地”是指广狭、远近、险阻。古时候打仗强调险,得到一个险要的位置,占据有利地形相当重要。不过今天不讲地理,为了深刻理解,笔者隆重推出新定义:“地”是位置、定位、规则也!
  “地”是位置
  踢足球最讲究主客场,主场败颜面无存,客场胜大放光彩。地点不同,这就是位置。很多人不知道,公司如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老板们要深思,你那方水土究竟养什么人。这还是“地”,还是位置。
  谈到位置,就离不开地理。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的长江天险,据说凭借长江就可以阻挡北方的入侵。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靠着山麓的崎岖、艰险,就实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
  不过,不要以为除了足球、工作、历史、文学,“地”就和我们关系不大,其实“地”就在我们身边,不曾离我们须臾。今天的就业竞争还不激烈吗?学了好专业没有用武之地也白搭!还记得“北大硕士当街卖肉”吗?扩招了,毕业了,你学的计算机,可你偏偏在西北地区,哪里有你发展的空间呢?那里小康生活还没有达到,信息路还没有进入提速,甚至陆地还没有联通,你如何发展?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你当然得天时,但你偏偏不得地理,于是要发展,必须去占据地理。你大可以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的沿海城市。你说那里房价高得吓死人,干吗削尖脑袋找苦吃?你是英雄!你是英雄你怕谁!
  好地方不仅吸引找工作的,同样吸引给工作的。很多外资大腕去了,那些慕大腕美名的英雄也都去了。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因为要去就去经济繁荣的地方,要去就去占据优势的地方,这就是地利。人才得地利,要的是发挥优势的平台;企业得地利,得的是一种竞争规则的优势,得的是一种占据优势的主动。努力争取它,得之,幸也!失之,命也!
  “地”是定位
  以上说的还是低层次的“地”,是看得见的,还有高层次的、看不见的“地”。专业词汇叫定位,更专业的叫市场竞争中的游戏规则。定位说起来简单,“地”那么大,你的位置在哪儿?打个比方,市场竞争就如挤公车,那就是定位。
  要知道车上那么多人,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不容易。你腿脚慢、上得晚,可能车上的好座位早被先上的兄弟姐妹分割干净了,座儿是别想了,那就站着吧;不过你身板弱,所以遇上块儿大的就不要和别人挤;再有,想周全些,后面再上的兄弟都是你的竞争对手,所以找个适合自己的,尽量找后面有靠,前面没人挤、也挤不进的地方。这叫后有靠山,中有区格,前有进入门槛儿,得地利也!所以,别小看挤公车,如果总能触类旁通,那定位就深了。
  “地”是规则
  说完定位,就说更专业的——游戏规则。对于消费者,多数时候表现为对商品所持的偏好。比如我们关心的电脑性能:CPU快吗?硬盘大吗?转速多少?……
  不过游戏规则一般轮不到老百姓起草,通常由市场中的强者制定。临床症状表现为市场有序,竞争格局稳定并相对垄断,老大、老二的位子各有所属。所以,在游戏规则成型的市场中,赢家通吃是真理。那些规则的占有者、市场中的老大,毋庸置疑占据了规则优势——地利。
  遥想当年电子商务风潮,羽扇纶巾,多少青年精锐、网络公司冒出来了。谈笑间,纷纷搭建在线平台,大卖可乐、电器、服饰……结果没有多久,灰飞烟灭,第一批参与者都成了先烈。为什么?因为商业即信誉,因为他们卖的东西没人信!
  精锐们选错了决战之地,定位错了,没有地利!谁能想象一个昨天还在吆喝自己是高科技的网络公司,今天突然告诉你:“俺开始卖面包了,俺的面包最好了,因为俺的面包是工程师精心烘烤的!”谁信?我买面包可以去对面的面包坊,在那里买好像更靠谱吧。
  精锐们的公司没有核心能力吗?有,但是他们发挥错了地方,没人信。这年头,靠忽悠的东西注定没人信,发挥不出来,再好的东西一样在游戏规则中处于劣势。所以,要找好自己的决战之地,找到适合的好位置,找到有利的游戏规则——地利!
  有人问,游戏规则不利怎么办?那就做一个新的吧!
  其实,每个公司都有权力提规则,但问题是提出了,有谁在乎?有效无效自己说了不算,市场不承认提出也白搭。只有将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的关键需求联姻,才能造就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才能赢得地利。
  

“将”:将有五德(1)
现在说“五事”第三,“将”。
  孙老先生说“将”说得很抽象,最终凝聚了五个字,即“智、信、仁、勇、严”。从此成就了对为将者严格、深刻的评估体系,被后人誉为五德。
  主席的眼光
  第一个关键字:智。
  智慧这个词不是说谁聪明不聪明这么简单。我不知道如何定义“智”,但可以大胆领悟,“智”应该具有眼界、眼光的成分。几年前,曾和老板朋友吹嘘,说总经理只要做好三件事。第一看好方向:有眼光,看得远,能洞悉先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才高。第二选好人才:选好人,用好人,营造好文化。言外之意你的无形之手是活的,可以自动把握人。第三搭好平台:制定完善的业务模型、流程、制度、机制。说到底,企业最终靠的不是个人魅力,而是系统推进。不能因为一个总裁离职了,公司就完了。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这才是真理。
  所以眼界、眼光这就是智的主要成分。曾有报道说抗日战争时候,美国某记者跑到延安,采访当时的延安建设。其间,他曾不解地向中央领导提出一个问题,共产党员中不乏精英,为什么毛泽东是你们的领袖?答曰:因为毛泽东目光远大,他能指引我们未来。感叹!鼠目寸光不叫“智”,充其量叫小聪明。“智”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看到全局、指引方向,这样的人才能树立信念,指引大众走得更远,这才叫“智”。
  谁对员工负责
  第二个关键字:信。领导没有威信是不行的。
  “信”能够让人觉得值得跟随,表现出一种郑重的承诺。在企业里时间长了,总听到老总们对员工发牢骚,说员工缺乏责任心,要求员工放小我,顾大家……殊不知,员工再强,和企业相比也是弱势群体。老总们要求别人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样东西——诚意。
  要求别人对你负责,当然可以。不过,你对别人负责了吗?事实是,多数企业只重视自己利益,只记得要求员工对企业负责,却从没有想过对员工负责。
  究竟有多少公司真的为员工负责?具有外资血统的大牌公司又怎样?还不是杀人不见血,压榨没商量。曾有多少知名公司,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把上世纪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加班加到凌晨两点是家常便饭,第二天想晚些上班门都没有,工资给得多吗?与少活十年相比究竟哪个多?
  员工千万别真把自己当回事,在缺乏“信”的公司里,没有人会去考虑你将来的身体。他们考虑的是今天他们的项目利润、成本如何。一句话,他们对你并不诚信,也不需要你永远跟随,真的跟随会吓怕他们,跟随到老要多大的成本啊!于是,这种互相承诺、互相跟随的“信”离我们远了。
  缺少“信”的企业非常多。曾听说一位奸商老总,在月初例会中发出毒誓,说如果本月业绩超过定额,全体主管公费三亚兜一圈儿。重赏之下有勇夫,结果当月定额创新高。然而,三亚的事没人提起了,毒誓变成了空头支票。从此,公司员工私下得出潜规则:老板的话没一句真的,都要反着听!于是,没有人再相信老板。从此,公司的魔鬼字典里再没有“凝聚力”。老板因小利丢大义、丢大信、丢掉大利。
  刘备是个真君子
  第三个关键字:仁。
  关于“仁”,引用将要过时的词汇,即以人为本,照顾部下,关爱一生……

“将”:将有五德(2)
知道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的“仁”是出了名的。想当初他在徐州当东家当得挺好的,可他偏偏不听人劝,发爱心收留了一个姓吕的家伙。有人说刘东家上演的就是农夫和蛇的故事,结果确实不错。等姓吕的家伙醒了,果然咬了刘农夫,东家不用当了,地盘也给别人了。
  还有就是这位刘东家携民渡江的创举。现在说起来,足以令古今英雄尽折腰。
  想当年,曹操大军逼近,何等千钧一发之时,要是别人恨不得肋生双翅赶紧溜。可伟大的刘老兄却慢条斯理地搞起运输——携民渡江。结果,明明军队一个时辰就可能完成的事情,一下子有了变异反应,时间越来越长。明明一天100里路,变成了一天10里路,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刘备的夫人死于乱军,刘备的儿子也险些丧命。
  所以,刘备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为我们诠释了“仁”,为将来顺利挺进西蜀、三足鼎立提供了巨大的政治资本。这是真“仁”。
  当枪口对准你的时候
  第四个关键字:勇。
  “勇”乃真胆识、真意志、真勇气也。匹夫之勇能算勇吗?如果这也成立,读书人就都是胆小鬼了。其实是不是真勇也好判断,只要看看其在压力下的表现即可明了。举个例子,曾经有个枪法厉害的年轻人,总能百发百中,时间一长就开始目中无人了。直到有一天一个老头儿对年轻人说:“年轻人,百步之外有你的女人,她头上顶着一个苹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