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底,消失不见。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期间那怪物还像鲸鱼一样,从头部位置喷出半米多高的水柱。
    刘军浩仔细看了几遍照片,不像作假的。
    真有水怪……这下他原本的观点动摇起来,随后也在帖子下边发了个兴奋的表情支持。没曾想这一发不要紧,底下不少网友纷纷引用留言,询问他照片中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刘军浩无奈又打出一句话。
    那啥,自己虽然捉鱼在行,但到底不是水生生物专家。
    帖子下边其他网友的推论倒不少,有的煞有介事说肯定是下游水质污染,某种水生生物出现基因变异,产生了新物种。
    也有人推测,从形状上看这东西可能是中华鲟或者白鳍豚。
    白鳍豚,这个推测听起来很符合。因为这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动物背部呈浅灰sè或者蓝sè,和照片中水怪很像。
    很快又有人反驳,绝对不是白鳍豚。从历史记录上看。白鳍豚只分布在小江中下游。而白条河所处的位置应该在小江中上游,中间有两座全国xìng大坝,白鳍豚不可能穿过大坝而上。一路进入白条河。另外早在几年前《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就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xìng灭绝。国家考察队数次考察,也证实野外白鳍豚的生存数量为零。
    此回复一出,白鳍豚或者中华鲟一说立刻沉寂。
    不过刘军浩却在下边反驳。其实这网友犯了个地理错误。白条河注入清浦河,再汇入沔水,最后在楚天省省会处流入小江,位置上应该属于小江中下游。作为证据,他还把地图上传到帖子中。
    地理位置推翻后。白鳍豚、中华鲟之说再次被人提起。因为沔水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两种生物的出没记录。
    整个白天,大家兴趣高涨,十八楼讨论声不断。那啥,如果真被证实有白鳍豚存在,那刘家沟绝对要火爆到震惊全乃至全球的程度。
    不出意外的,中午郭记者打电话过来,说要到刘家沟采访。作为水怪的首个发现者。刘五爷再次上了电视。
    新闻播出时。白鳍豚在专家口中变成了江豚。因为这东西生存能力比较强,沔水在历史上也是江豚传统分布区。而且它体型比较大,还会喷水。更重要的是,江豚浮出水面时会发出很大的呼吸声,听起来很像羊叫。
    这些描述,和几名目击者的形容相符。
    两只江豚出现在白条河中。很可能是沔水繁忙的水运影响了它们的正常生活,它们不得已才逃离的。
    最后还分析。如果这东西没有游走肯定还会再现,这么大体形。时不时需要浮出水面透气。
    十八楼很多网友对专家的分析嗤之以鼻,直说那很可能就是白鳍豚。刘家沟山好水好没有污染,适合大型水生生物生存。
    刘军浩看的有些汗颜,没曾想刘家沟在网友心中地位这么高。
    其实他听到“江豚”这个名字也有些迷瞪,第一次知道淡水河中除了白鳍豚,还有其他大型水兽存在。
    他把这两个字输入度娘搜索,随即睁大眼睛,江豚又名**!!
    “**子拜龙王!!”刘军浩立刻想起曾经在大青山乡志中看到的一个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每到夏末秋初,白条河涨水时,人们都会看到河面上有**子沿河而上,身后跟着无数虾兵蟹将,黑乎乎扯着一里多长的队伍。
    每逢奇观出现,大青山的百姓都奔走相告,纷纷跑到白条河岸边观看。
    当时高河村村南水流弯道处还有一座龙王庙,**子游到此地后会直立起来,半截身子露出水面,对着龙王神像祭拜,祭拜时向空中喷出高达数尺的水柱。
    在传说中,**子是龙王儿子,后来因为触犯天条被打回原形镇压在北海。夏末秋初是龙王的寿诞,玉皇大帝特赦**子一天的假期,因此每到这个时候它都赶回来拜寿。
    后来龙王庙被大水冲毁,**子也不再出现……
    其实类似的传说在大青山有很多,野猪jīng、螃蟹jīng等等,大都是某某因为什么触犯天条,听起来荒诞不经。刘军浩读到也不会在意,现在看来,和镇河宝剑一样。拨开那层神秘荒诞的面纱,就会发现传说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接着他把这个传说发到网上,也算是给各位网友提供点素材。
    虽然这神秘水怪不是白鳍豚,十有**是江豚,但不少游客仍然兴趣不减,天天守候在白条河边等着拍摄。
    刘家沟小学,张倩也组织了一个江豚讲座,给孩子们科普知识。
    对于江豚,刘军浩倒没有多少感想。主要是这玩意儿体型庞大,一顿估摸着能吃几十斤鱼,自己这石锁能力有限,根本养不起。
    因此,想也白想。
    ***
    天气越来越冷,星期天早晨,刘军浩七点多就起床做饭。
    昨天晚上接到张倩大哥打来的电话。说今天要带建辉哥俩儿过来。另外张妈也有些想外孙了,打算在刘家沟住几天。
    吃过早饭,两口子立马开始准备。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鸡鸭鱼肉自家都有,不用上街买。最多打扫打扫屋子,把院子收拾干净些。
    刚忙乎完,手机响了。
    刘军浩还以为是张妈他们到了。看号码才知道是王胜利。
    “小浩,黑鱼会钻洞吗?”电话接通,王胜利就在那端叫嚷起来。
    “钻呀,现在天气冷,它们冬眠。一般都钻进淤泥深处或者蛤蟆老鳖留下的废洞里边。”刘军浩随口应答。
    对方口中的黑鱼,就是刘家沟人常说的火头,自家还有两条呢。
    “我们这儿有个大鱼塘,里边有条黑鱼,鱼塘主人捉了几次都没捉上来。有水的时候能看到它在里边吃其他鱼,抽干水却找不到。第二年放水,结果这东西又钻出来了。折腾两三年,鱼塘主人没有办法。决定把鱼塘转手。我打算承包。心里有没谱。想问问你,怎么把那大黑鱼弄上来?”
    “简单,挖淤泥,这东西肯定藏在淤泥里边。”刘军浩开口建议到,心中却腹诽不已:养鱼不知道该怎么防止火头,这人绝对是外行。
    火头这东西生命力极强。什么生存条件都能适应。
    冬天结冰时,它可以直接钻进水底淤泥中不食不动。直到第二年chūn天天气暖和才出现,久旱无雨时也是如此。另外这东西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如果火头对居住水域不满意,会借着下雨涨水,跳出水面搬家转移。
    转移时,它们利用cháo湿的地面,身体作缓慢蛇形运动,直到找到新的水域。很多封闭的鱼塘原先没有火头,结果一场暴雨后发现鱼塘内有火头出没,其实就是这原因。
    火头的逃生能力也很厉害,如果发现有人用网捕捉,它们直接把头扎进淤泥里边,让捞网从身上滑过,从而逃生。
    刘家沟人称乌鳢为火头橛子,也是因为这个。不过它这点伎俩在有经验的渔夫面前,根本不够用。
    以前农村人种地肥料很少,大多用淤泥当土肥。每到秋冬季节,都会翻塘挖淤泥。
    “底朝天,火头现”在厚厚的淤泥中,经常可以挖到火头。这东西身体近乎圆柱体,一根根跟木头桩子似的,直条条竖在淤泥当中,稍不留神就会错过。
    不过只要细心还能发现异常,这东xī zàng身的泥窝有个圆洞,洞口露出黑黑的鱼头,上边还留有几个孔窍换气。
    那时只要村里开始翻塘挖淤泥,我们这些孩子都会蜂拥而至,赤着脚在冰冷的淤泥中找火头。很多时候,一挖能找到一窝。
    其实不单单这东西钻淤泥,其他鱼像鲶鱼、鲤鱼也钻。
    鲶鱼个头要长到半斤以上才尥蹶子,硕大的脑袋泛着黑青sè朝上竖起,好像被石头砸破的木质纤维,蓬松开一大团镶在淤泥当中。这个倒很好认,捉起来容易许多。
    至于鲤鱼,这东西往往在水塘zhōng yāng淤泥里做窝,它打出的洞穴比农村用的草筛子还大,斜着身子钻在泥中。
    不过这东西在淤泥中生存不了太长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换气,脱离水太久就会死亡,和火头没有可比xìng。
    刘军浩原本没有捉鱼的瘾子,听王胜利在那边一说,他到来了几分兴致。琢磨着哪天去村里看看,
    挖几个火头橛子过年吃。
    ***
    再次向大家保证,《一口泉》绝对会更新完,其实离结尾已经不远了。另外新《八零后修道生活录》还有一个星期就下新榜,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在首页露过面呢。希望大家把能支援几张推荐票,收藏一下,葫芦在这里感谢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术含量很高的
    他这边正想着,王胜利又在电话中叫苦:“挖不到呀,几个人并排用铁锨将塘底翻了个遍,还是没找到。最快更新 鱼塘干一个冬天,chūn上一放水,它又出来了。现在人们传的神乎其神,都说这东西成jīng了。我这才有些犯怵,不知道该不该承包,你给老哥提个建议?”
    “挖不到也正常,你说那条火头估计个头大,钻的比较深。刘家沟有年清塘,我们在一米多深的淤泥中还挖出过火头。晒干鱼塘没用,这东西跟泥鳅一样,地表越干它钻的越深。”刘军浩开口解释。
    “那怎么办,我总不能找个挖机,将淤泥全部挖掉吧,那成本也太高了,没有几万块包不下来。”
    “你要是嫌成本高,我给你说个简单方法。今年先不用管,鱼塘也别放水,就这么干着,等明年chūn天天气暖和再放入少量的水。”
    “少量?”王胜利在那边疑惑的问道。
    “对,这个必须掌握好,只要将塘底淤泥淹没就行,千万不能放水过多。chūn天天气暖和,干旱了几个月的火头陡然接触到水,肯定会从淤泥深处钻出来,露着脑袋呼吸。这个时候鱼塘里刚注入水,塘底还比较干硬,火头动作迟缓,人走在上边也不会陷进去。你只要下水寻找,绝对能找到那些火头。找到后非常简单,跟拔萝卜一样,直接用手掐住鱼鳃,一拉就出来了。”
    刘军浩说的都是经验之谈,久旱下雨捉火头,这也是刘家沟的传统。
    “多谢,有你这话我就放心,鱼塘承包了。回头请你吃饭”王胜利在那边用很坚决的语气说道。
    “还有事儿没?没事儿我挂了”等下还要去村口接张倩妈一行,刘军浩没工夫听他瞎扯淡。王胜利这人做生意不爽快,喜欢斤斤计较。让他请吃饭,估计比登天还难。
    “别,真有大事儿,你这两天给我弄个百十斤泥鳅吧。越多越好。”听他要挂断电话,王胜利又说出另一件事情。
    “多少?百十斤,你开什么玩笑。我弄不到……”听到这话,刘军浩差点把手机扔地上。
    现在这种天气,让他去哪里弄百十斤泥鳅,七八上十斤还勉强可以弄到。
    后院水沟中虽然多得是。可现在水面结的冰凌有两三厘米厚,泥鳅全钻进淤泥里边。要想捉泥鳅,必须挖洞。这根本不可能,秋天种的油菜现在已经长到一扎多高。
    现在挖,太毁庄稼了。
    即使没种油菜。刘军浩也不会挖。折腾人不说,后院挖的坑坑洼洼,明年chūn上还必须重新平整。
    石锁中泥鳅倒是不少,挖起来也容易,可关键是没有合适的来源,弄出来不太合适。
    “小浩,就帮老哥一个忙”听那边拒绝,王胜利接着叫苦。“老哥刚开发的客户。已经给人家拍着胸口保证过。第一次生意,你总不能让我言而无信吧,以后还怎么打交道。”
    “这……”听他这么一说,刘军浩倒不好拒绝,有些迟疑起来。跟着开口问,“你要不找找其他养殖户。这个季节,很多人都储存有泥鳅。百十斤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
    现在什么东西都讲究反季节,水产养殖也是如此。
    “关键是人家点名要野生的。家养的不放心,不是激素,就是这药那药催肥。老哥不想做一锤子买卖。”
    那啥……王胜利也算老主顾,虽然这人遇事儿有点小气,但信誉倒不错。人家既然遇到难处,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要上。
    “放心,价格好商量,据对不会让你吃亏”王胜利在电话那端承诺。
    “好吧,你什么时候要”刘军浩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他已经想到一个地方,前几天去的时候发现早没水了,那里挖百十斤泥鳅应该没多大问题。
    “王胜利又要干啥?”见老公挂断电话,张倩随口问道。
    “让我给他弄百十斤泥鳅,急等着要。”刘军浩简单把事情解释一下。
    一听老公答应下来,张倩没口子抱怨:“现在?你答应下来了,往哪里给他弄?”
    “放心,咱们院墙外边那个水洼里多得是,挖上百十斤应该没有问题。”
    自家院墙外有片将近一亩地大小的水洼,夏天后院积水都排在这里边。最初刘军浩还担心因此造成泥鳅黄鳝流失,后来才发现担心多余,由于泉水对鱼类的吸引力极强,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反倒是感应到泉水气息,不少鱼类顺着沟渠游进水洼,进而窜入后院,也算是为刘军浩的养殖黄鳝增加了一个来源。
    如果不是想到水洼,刘军浩刚才还真不敢打包票呢。
    两口子正说着话,电话声再次响起,这次是张倩大哥打的,已经到村口了。
    ***
    “姑父,这里,这里!”刘军浩离村口还有老远,小泽宇哥俩就开始叫嚷起来。
    到家后他们更是闹腾不已,先将老大小二逗得哇哇直哭,随后又跑到鸡窝前,四只眼睛直勾勾盯着下蛋的母鸡……比赛看谁收到的鸡蛋多。
    其中一只母鸡大概被看的不耐烦了,伸着脖子冲小哥俩猛啄起来,这才把他们赶走。
    之后两人守在桃树下,拿根木棍胡乱敲打,直到洞中的水獭一家子被惊动,吭哧吭哧全跳上岸来。
    “走,走,建辉、泽宇,姑父带着你们去挖泥鳅。”刘军浩看的头疼,主动邀请两个小家伙出去玩。
    “挖泥鳅,去哪里?”没想到张倩大哥来了兴致。
    “就在院子后面”
    “等等,我也去。”闲着也是闲着,张宏斌索xìng拎把铁锹跟上来。
    泽宇小哥俩不甘落后,也闹腾着要拎铁锨。无奈,刘军浩只得把自家刨花生用的小钉耙翻腾出来,让他们当武器。
    挖泥鳅是个力气活,等下绝对出一身汗。
    来到院墙外,刘军浩选好位置,接着开始脱上衣。
    趁刘军浩脱衣服的功夫,张宏斌在那边已经忙乎起来。
    “大哥,别在那里挖,没有泥鳅”刘军浩开口说了句,接着戴上手套蹲身在洼地边清理干枯的水草。
    “怎么可能没有,”张倩大哥有些不相信的反问。
    “你挖几铁锨试试就知道了。”见他不相信,刘军浩也不再劝说。那啥……说再多没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别说,还真像刘军浩说的那样,张宏斌在水洼zhōng yāng挥动铁锨,一连挖了十几下,半只泥鳅也没有见到。
    “小浩,这水洼里不会没有泥鳅吧?”他疑惑的问。
    “不是没有,而是你找的方向不对,看我的”水草清理完毕,刘军浩拎起铁锨在沟边铲了两下,一个泥鳅洞就在铁锨下显现出来。
    接下来他动作飞快,连挖四五铁锨,然后蹲身停下,用手指仔细清理铁锨下那光滑的小泥洞。伸手扣了两下,一条肥硕的大泥鳅就显出踪迹,蜷缩着一动不动,仿佛早就在等人将它捉回去。
    “泥鳅,泥鳅”小建辉这个时候也看到了,急忙伸出小手去拽脑袋。
    “别拽,你拽不出来”刘军浩忙把这小家伙拉到旁边,“没听过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