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散花女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这时已有两名大内卫土听到了她的说话,暗暗地缀在她的后面。
    于承珠第二日一早起来,骑了白马,走到大湖之边,平日湖边游艇甚多,这时却只见一只小船,系在柳阴底下,于承珠又是暗暗纳罕,心道:“现在正是暮春时节,最好游湖,怎么游艇反而少了?”那小船的梢公,浓眉大眼,体格魁梧,一见于承珠,立刻解开绳缆,赔笑说道:“这位相公是去游湖的吗?”于承珠道:“不错,你撑我到西洞庭山去。”梢公道:“好极,好极,呀,你这匹马真好,我给你牵进来。”
    春风佛面,湖水溅衣,湖中山峰隐约,远远望去,俨如海上神山,湖光墩湘,万倾茫茫,水天一色,于承珠心中记挂着师父师母,却是无心观赏,偶一抬头,忽见两只大船向着那边划来,看船的样子不是普通游艇,两只大船,船头上都站着一条大汉,目光灼灼地盯着于承珠,于承珠心中一动,想道:“难道他们看出我是女扮男装吗?怎么如此盯着人家,好生无礼!”正自气恼,忽听得那梢公唱道:“老子生长太湖边,不爱交游只爱钱,昨晚应酬神许了愿,哈哈,今朝果然碰到了只大肥羊!”于承珠吓了一跳,道:“你唱什么?”那梢公道:“相公,你喜欢吃板刀面,还是喜欢吃馄饨面?”于承珠道:“什么叫板刀面,什么叫馄饨面?”那梢公倏地从船舱底下取出一口板刀,笑道:“吃板刀面就是一刀两段。”作了一个手势,虚斫一刀,又道:“吃馄饨面就是将你缚了起来,哈,卜通一声,丢下湖心!”
    于承珠怒道:“白日皇天,你竟敢谋财害命?”那梢公喝道:“快将身上的东西都放在一边,咱老子也不要你的性命,你可得乖乖地跟着我走。”那两只大船越来越近,船头上的大汉高声叫道:“还和他多说什么,把他丢进湖心去先淹个半死!吟哈,咱们拿去见阳大总管,可是一功。”那梢公叫道:“好,先请你吃碗饨面。”左手提板刀,右手提绳索,扑进船舱,就在这一瞬之间,急见于承珠右手一抬,眼前金星一闪,那梢公还未叫得出声,已被于承珠的金花暗器打中喉咙,卜通地跌下湖心,自己先吃了馄饨面!于承珠本来还不想下这辣手,只因听了那个大汉的叫嚷,才知道这伙人原来还不仅是谋财害命的强盗而已,一时火起,那朵金花竟然穿人了梢公的喉咙,见他在湖心冒起又沉下,冒起又沉下,不过一刻,船边湖水就是一片鲜红。
    那两条大汉叫道:“好哇,这小子还真有两手!”命令大船舟子,越发加快摇船,左右两边,夹着于承珠的那只小舟,于承珠不懂水性,不晓划船,梢公一跌下船之后,船就在湖心滴溜溜地转,于承珠大怒,双手齐扬,金花左右并发,分打那两个船头大汉,这时于承珠的小船和那两只大船距离都约有十余丈之遥,湖中风大,船又在转,本不似在陆地之上易取准头,但每边三朵金花,仍然直飞到大船的船头,分射那两条大汉的上中下三处要害,那两条大汉都是大内的一级卫士,左边的那个叫做杨干斤,右边的那个叫金万两,杨千斤胁力沉雄,择动一条铁链将三朵金花一齐打飞,金万两善于腾挪闪展的小巧之技,舞起一口单刀,左躲右闪,上遮下挡,也把一朵金花磕飞,其余的两朵则给他闪过,射入了船舱之中,直陷入船舱的板壁,金万两见距离如此之远,单刀与会花相碰,虎口兀自发麻,不禁大吃一惊。杨千斤力大,虽然不觉怎样,但见他在船上发放暗器,竟然认穴如此之准,亦是心惊。两条大船都不敢过于迫近。
    但不消片刻,这两个人就看出了于承珠不懂使船,不通水性,杨千斤哈哈大笑,喝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一枚铁胆掷了过来,却不是打于承珠,而是打她的小船,那铁胆重可数斤,打在船板上,登时裂了一个洞,湖水沁入,于承珠大惊,第二枚铁胆又到,于承珠急忙发出两朵金花,左右牵带,用内家的上乘功夫,卸了铁胆的来势,那铁胆碰不着船板,就在船边落下,激起了丈高的浪花,小船越发震荡,在湖心乱转,于承珠只觉头晕眼花,似欲呕吐,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杨千斤见状又是哈哈大笑,叫道:“把压船的大石头拿来,待我先把这小子的船砸沉了!”正是:
    无风忽起波三丈,险恶江湖不忍看。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七回
    大凡在湖海行船,若然船大货少,载重不够,遇上风浪,就容易颠簸,甚或覆舟,是以老于经验的舟子,就在船舱底下堆了许多大石用以压舟,名为“压舟石”,这两条大船,每条船中只有三个人,两人把舵,另一人站在船头和于承珠动手,舟大人少,又无货物,所以每条船都堆了两三千斤的大石头。
    杨千斤一声呼喝,舟子将石头都抬了出来,杨千斤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你再接这个!”双臂一振,挥了一个圆圈,将一块重逾百斤的大石,呼的一声抛了出去,落在湖中,登时激起数丈高的波浪,于承珠的小舟被波浪一抛,几乎翻转,于承殊急使“千斤坠”的功夫,将全身气力都运往脚上,紧紧踏着船头,定着小船,这种功夫要内功外功都有了相当的火候,才能在波涛险恶之中,定着船身,于承珠虽然得了张丹枫的内家心法,究竟年纪还轻,气力不足,外功配不上内功。她虽然使尽吃奶的气力,小舟暂时不致翻转,但亦已被波浪抛上抛下,于承珠只感到一阵阵头晕,几乎就要呕吐。杨千斤哈哈大笑,一声大喝,又捧起一块更大的石头,丢到于承珠小舟的左侧,小舟被波浪一卷、一抛,立刻倾斜,浪花如雨,于承珠衣裳尽湿,只听得“轰隆”一声,杨千斤又抛出了第三块大石,落在于承珠小舟的右侧,两股浪柱,在湖心卷起了漩涡,小舟在漩涡之中急转,于承珠更觉头晕眼花,“哇”的一声将早上所吃的东西都呕了出来,手脚软绵绵的,一身气力都使不出来,心中又惊又怒,却是无法抵挡,只贝杨千斤又捧起一块大石,这第四块石头抛出,于承珠的小舟必然覆没。
    忽听得一声胡哨,湖面上突然现出一条小船,箭一般地疾驶过来,竟然闯入了两条大船与小船的中间,杨千斤喝道:“你找死么?敢来趁这趟浑水!”那小船理也不理,船中伸出一个头来,笑道:“白日青天,居然谋财害命,这还成什么世界呵!”声音清脆之极,像个孩子的口音,于承珠昏昏之下,也禁不住心中一动,这声音好生耳熟,急把眼望时,只见那小舟中钻出一个小厮,一身黑色衣裳,头上也披着黑色斗篷,只露出两个眼睛,于承珠头晕眼花,一时之间看不清楚。只听得杨千斤大喝道:“好,你这不知死活的小家伙,也吃我一块石头。”“轰隆”一声巨响,第四块大石掷下湖心,那黑衣男子头下脚上,冲入碧波,小舟登时翻了。
    于承珠大吃一惊,忽觉自己这只小船似乎给人用刀推了一把,又被水流一冲,倏地如箭疾飞,顺流而下,不但脱出漩涡,而且一下子就驶出了十数丈外,远远地离开了那两条大船。
    于承珠又惊又喜,小船脱出了漩涡,湖面风平浪静,于承珠顿时减轻了晕浪的感觉,定了心神,运了口气,气力渐渐惭复,抓起桨来乱划,她虽然不懂划船,但水流平静,恰恰顺着水流,居然给她划动小舟,虽然不快,但亦慢慢地向前流去。
    于承珠记挂那个小童,回头一望,只见那小舟翻倒湖面,小童不见踪迹,想必是沉到水底去了。于承珠一阵难过,心道:“呀,想不到他这样一闯,无意中救了我,他却白丢了一条性命。”忽听得杨千斤哇哇大叫,那条大船竟然也像她的小舟刚才一样,在湖面团团打转。大船上那两个舟子叫道:“有人在下面捣鬼!”其中一个立刻跳了下去,杨千斤叫道:“金大哥,你去追那个小子!”
    金万两气力不如杨千斤之大,两船相距二十来丈,他可不能像杨千斤那般如法炮制,用大石去砸沉于承珠的小船,可是他们善于使船,比于承珠顺着水流行走的小船自然要快得多,不消片刻,距离拉近,于承珠一扬手打出五朵金花,金万两举刀一便挡,不料于承珠甚是聪明,知道打他不中,其中两朵金花绕着桅杆一旋,将风帆的绳子割断,风帆卸下,大船吃重,速度大减,另外两朵金花分打船边那两个掌舵的舟子,左边的那个避过,右边的那个却给金花打中,跌下湖中。还有一朵金花则从金万两的头顶飞过,叫他忙于招架,不能救援那两个舟子。金万两吃了一惊,大船被阻了一阻,于承珠的小船又离开他二十来丈了。金万两抢过一条桨,还想划船再追,忽听得杨千斤在后面的那条船上大叫道:“金大哥,快划回来!”
    回头望则、,只见湖心一片通红,刚才跳下去的那个舟子,尸身已浮上水面,杨千斤那只船渐渐下沉,湖水已灌满船舱,原来那条大船,竟被黑衣小童在船底做了手脚。弄开了一个大洞,杨千斤也不便水性,故此呼唤金万两回来援救。
    金万两只得放开敌人,回来救友,两船相距五六十丈,看看划近,那大船已经沉下,只露出船顶,杨千斤站在船顶,水已浸至脚踝,船中的另一个舟子跳下水中,霎眼之间,又泛起一片血水,想是又像他的同伴一样,被黑衣小童杀了。
    金万两叫道:“杨大哥,你瞧准了!”抛出一块木板,杨千斤纵身一跃,恰恰落在那块板上,只见黑衣小童在水中冒出头来,伸手就抢那块木板,嘻嘻笑道:“大个子,下来玩玩吧!”杨千斤呼的一掌拍向水面,这一掌拼了性命,用力奇大,击得湖水飞了起来。连他的脚踏的这块木板,也被波浪冲开,立足不稳!
    那黑衣小童,叫道:“哈!哈!没打着!”头颈一缩,又没入水中,杨千斤武功确是高明,就在这绝险之际,脚尖轻轻一点木板,跃起一丈多高,一个转身,恰恰落在金万两的船头,气喘吁吁地道:“这小贼是个水鬼!金大哥,你下去看!”金万两善打暗器,颇跷水性,急忙跃下水中,手中扣着铁筒箩箭,潜伏水底,只待那黑衣小董游近,就扳开机关,用管箭射他。只见水中一条黑影,就像一条飞鱼倏地从身旁数丈之外游过,直奔于承珠的那条小船去了。金万两自问追他不上,只好回到船上。
    再说于承珠脱险之后,顺着水流,小船慢慢前行,她回头望见那两只大船,一只已沉,另一只也不追赶,心中大奇,想那小童武功,就怎样高明,要独力弄沉那条大船,却是难以思议。正自思索在何处见过这个小童,忽觉船底似乎有什么东西震动,小舟忽然飞快起来,于承珠叫道:“喂,你这个顽皮的小家伙快上船来!”湖面水波不兴,于承珠蹲下来在船边望下水底,人影不见,心中想道:“这小童就算如何精通水性,也该瞧出点踪影来!”奇怪之极,那小舟仍在急速前驶。
    小舟离岸已是不远,转瞬之间,便到了西洞庭山的山脚,于承珠将小舟泊岸,舟中白马忽地一声长嘶,刚才湖心激战之时,它一点也不害怕,没叫过一声,现在却纵声长嘶,于承珠笑道:“快到家啦,你还叫什么?”转身牵马,忽地舟中跃出一条黑影,猛不防地在她胸口一抹,又在她面上一抹,湿漉漉的满是泥浆,连眼睛也几乎睁不开来,于承珠一甩头一掌斜拍,那黑影已跳到岸上,嘻嘻笑道:“这回你还不着我的道儿!呵,你这小子,原来不是小子,是个大姑娘!”
    于承珠睁眼一看,看清楚了,原来这黑衣小童就是张风府的儿子小虎子!真是喜出望外,心道:“张风府临终之时,托樊英转托我的师父觅他的踪迹,收他为徒,人海茫茫,正不知何时寻到!原来他却先来了这里!”这一喜令她恼怒全消,笑道:“小虎子呵,你这小顽皮,看你逃到哪里?”跃上岸来便抓,小虎子叫道:“我不与小妞儿戏耍,哈,人来啦!”发足飞奔,捷似猿猴,爬上山坡,躲入树林子去了。
    于承珠呆了一呆,这才发觉自己的束头巾已被小虎子扯脱,头发散乱,胸前印有掌印,面上满是泥浆,衣裳那就更不消说了。远处忽然有两个乡人走来,于承珠甚是爱洁,如此形状,自觉不雅,急忙回到船中,理好头发,洗净了脸,换过衣裳,再出来时,不但小虎子早已不见,那两个乡人也走过了。
    于承珠独自登山,心中疑惑不解,想道:“那小虎子虽然机灵之极,没人带领,他如何能寻到此间?仅仅相隔月余,看他身手,武功竟是大大增长,那定然是有高手指点的了。这个人又是谁?莫非就是我的师父?难道他早已知道消息,出去寻访,将小虎子收为徒弟了?”
    于承珠一路思索,不知不觉已行至半山,太湖中的西洞庭山是个花果之山,山下田甫成行,山上尽是果树,浓薄相接,花果飘香,在这个暮春时节,正是乡民忙干操作的时候,但如今一路行来,既不闻采茶姑娘的山歌酬答,亦不见山下插秧的农夫,除了适才那两个过路的乡人之外,稻田里果杯中,竟是静俏俏的阂无人影,这种反常的现象,连于承珠亦感怔忡不安。当下加快脚程,急急向洞庭山庄奔去。
    “洞庭山庄”本来是云重的岳父,澹台仲元的产业,后来云重夫妇住快活林,这里便让张丹枫一家人居住,山庄建在山腰的万木丛中,依着山势,建了许多亭台楼阁,面积不及快活林之大,但风景幽莫,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承珠走到庄前,有如游子回家,胸襟舒畅,轻扣庄门,尖声叫道:“我回来啦!”
    于承珠在洞庭山庄长大,她的声音,无人不识,不料叫了三声,无人答应。于承珠好生诧异,心道:“那些庄丁哪里去了?”轻轻一推,庄门应手而开,原来是虚掩的。
    于承珠大声叫道:“师父,我回来啦!”声音飘荡在空旷的园子里,显得更是冷冷清清,于承珠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抬头看时,但见紫藤盘径,繁花照眼,绿革如茵,凉棚水石,参差掩映,仍是往日的景致,不似无人料理,于承珠一颗心七上八落,穿过假山,绕过回廊,先到云蕾平日练功的静室,叩门叫道:“师父,是我回来啦!”里面寂无人声,于承珠推门一看,但见四壁萧条,连字画都不见了。
    于承珠心道:“难道师父也搬了家?”又跑到张丹枫的书房,推开一看,里面除了墙壁上挂着张丹枫自画的“长江秋色图”之外,亦是空无所有。画上题的一首诗墨痕犹新,以前未见,想是新添上去的,于承珠念道:“谁把苏杭曲子诓?荷花十里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韧,牵动长江万古愁!”这是张丹枫平日最爱念的诗,常常朗吟之后,大笑一回又大哭一回,于承珠见了师父的笔迹,写的又是这一首隐藏着师父身世之痛的诗,更是不安,突然一个念头升起:“莫非是师父遇了意外了?”但随即自己啐了一口,叫道:“这是绝不可能之事!我师父武功盖世,岂有遭遇意外之理!”
    偌大的山庄,一点声息他没有。于承珠虽然深信师父武功盖世,不致遭遇意外,却也有点心慌。她穿房人室,寻寻觅觅,处处都是冷冷清清,凄凄寂寂,她高声叫嚷,空屋里只有自己的回声,最后她来到了张丹枫的卧房,门缝间隐隐传出擅香的气味,这是云蕾平日的习惯,在卧房里总喜欢燃起一炉檀香。于承珠心道:“怎么师父师娘白天也躲在房间里面?”她心中渴念师父;虽然见了庄中异像,仍是自己安慰自己,认走师父师娘还留在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