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名冤家共同战斗,怎能谈上配合。
众军官听了这个故事,禁不住大笑起来。正在这时,参谋人员送来一份报告:“这是我方通讯兵刚刚截获的电报,上面有俄军兵力调动的情况。但是用明码拍发的。”
“什么?是用明码?!”参谋长感到惊奇,怀疑地说道:“难道这是俄军的阴谋?”
众军官也同时瞪大了眼睛。
“我认为这不是他们的阴谋,”霍夫曼上校说道,“据我所知,俄国野战军不搞密码,他们根本没有密码人员,指挥作战,用的就是这种明码电报。”
大家都知道霍夫曼是俄国问题专家,他在一战之前曾多次到过俄国,对他们的情况了解很多。因此,大家认为,还是根据电报所提供的情报,相应的采取行动。
经过一番讨论,德军决定按照霍夫曼的作战计划,首先向萨松诺夫发起进攻。
参谋长命令一个师,去牵制莱宁堪普的第一集团军,而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集到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两翼。
德军先派一股小部队去吸引萨松诺夫。双方刚一接触,德军便溃不成军,掉头向西就跑。萨松诺夫误认为这是德军的全线溃退,便根据明码电报的指令,不顾粮少弹缺,拚命向西追击。
追击一天后,全军疲惫不堪,那股德军也转眼不见踪迹。萨松诺夫正在迟疑,就接到骑兵侦察报告,说发现两翼出现大量的德军,很可能是冲我们来的。
联松诺夫先是一惊,接着便明白过来,急忙给吉林斯将军发电,请求暂停追击,以免遭到德军夹攻。
吉林斯基这时正呆在离前线三四百公里的一个指挥部,喝酒庆贺自己的胜利,他一直认为,德军根本无暇东顾,认定这只是小股德军在做垂死挣扎,根本不把萨松诺夫的请求当做一回事儿,回电斥责萨松诺夫懦怯,命令他继续进攻。这份明码电报转到德军参谋长手里后,德国人放心大胆地对萨松诺夫分割包围。
8月26日夜间,德军趁俄军休息之即,突然向萨松诺夫发起进攻。疲惫不堪的俄军连招架之功全无,仓皇后退,慌乱之中。有几个连的士兵掉进湖里淹死。
次日清晨,德军在坦伦堡附近包围了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十几万人。无奈之中,萨松诺夫发电求救,请求第一集团军迅速靠拢。
果不出霍夫曼所料,在东普鲁士境内的莱宁堪普根本不予理睬,甚至总参谋长吉林斯基还一口咬定,德军根本没有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萨松诺夫见一次次电报均无回音,只好硬着头皮布置了一下。
不久,德军便从四面八方向俄军阵地发起进攻,猛烈的炮火,在俄军阵地处处开花。阵地愈来愈小,每发炮弹都炸出一洼血来。
紧接着德军一阵冲锋,饥疲交加、士气低落的俄军,被德军像羊群般地兜捕起来。俄军官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枪来,向德军投降。
结果,十几万俄军倾刻之间,土崩瓦解,除战死和失踪的3万多人外,近10万名俄军被俘,500多门大炮被毁,第二集团军不复存在。
萨松诺夫在战火中,仰天长叹一声,独自慢慢地走进一片树林,绝望地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呯!”的一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吉林斯基当发现第二集团军失去联系,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失误,急忙命令莱宁堪普去寻找已经不存在的第二集团军。
当解决了第二集团军之后,德军掉头过来迎击莱宁堪普的第一集团军。
莱宁堪普还不知道自己已是孤军,仍傻乎乎的向前挺进。一头扎进德军猛掉过来的怀抱。一时不知所措,只好掉头就逃。
德军势头正旺,一鼓作气,包抄过来,经过一场激战,俄第一集团军伤亡14.5万余人。莱宁堪普见势不妙,飞快逃回俄国,但马上就被撤职。
霍夫曼上校因作战有功,晋升少将军衔,并担任德军东线总参谋长,由他提议,这次战役被命名为“坦伦堡战役”。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毒气战

  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惨遭失败,被迫退守安讷河一带。这给英法联军一喘息机会,他们趁机北进,在比利时王国的依普尔运河一带构筑工事,准备随时与德军决战。
德军为避其锋芒,改变作战布置,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东线战场,然后伺机与英法作战。这样,两线战场上的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1915年春,东线俄军战败,处于防守态势,德军便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线,准备在依普尔运河一带与英法大战一场,以雪马恩河惨败之耻。
德皇对此战非常重视,连忙召见接替毛奇的参谋总长法尔根汉,问他有没有战胜英法联军的妙策。
法尔根汉诡密的一笑,信心十足地说道:“陛下尽管放心!这次我要把依普尔运河变成敌人的坟墓!”
德皇露出不相信的目光,冷冷地哼了一声。法尔根汉赶忙凑上前去在皇帝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德皇先是冷笑一下,随即又露出疑虑的目光,道:“这能行吗?”
“当然可以!我们准备让陛下检阅一下!”法尔根汉异常自信地说道。
“好!”德皇这才兴奋起来,下令让法尔根汉赶快布置,他要亲自到现场观看。
一天下午,处在一片山丘里的军事试验场戒备森严,一个个荷枪实弹的宪兵注视着四周。在远处的一些树林中,还隐约可见一些游动的哨卡,全神贯注地来回走动。
二点多钟,德皇和一些高级官员乘坐的车队驶进了实验场,一直开到山丘旁边的临时看台旁才停下。
一位年轻的军官上前拉开车门,等候在看台旁边的将军“刷”的一下立正,毕恭毕敬地注视德皇登上看台,然后纷纷就座。
德皇的身旁的法尔根汉示意一下,法尔根汉又对一位将军说了几声,那位将军挥动手中的红旗,实验场突然出现一群士兵,随后又拉出一门巨大的海军炮和一门3英寸口径的野战炮。
这时,在1.5公里外的山丘上,有两个士兵赶着一群绵羊,慢慢地走向山坡。很快,这两个士兵向后跑去山坡上只剩下那群羊在慢慢地吃草。
随着一声口哨响过,士兵马上把两门炮围了起来,很快便作好了准备。
紧接着,那名指挥官右臂向下一放,口中叫道:“放!”野战炮震动了一下,射出一发炮弹,“嗖”的一声响过,炮弹落在离羊群很近的地方爆炸了。但爆炸的声音很轻,并不象实战中的炮声。
炮弹炸过以后,便见一团黄绿色的烟气徐徐升起,随风向羊群飘去,很快便覆盖了整个羊群。
烟消雾散之后,手拿望远镜的德皇急不可奈站起身来,架起望远镜向山坡上望去。
“好呀!这简直是魔鬼!”德皇看见一只只抽搐的绵羊,兴奋地惊呼道。紧接着他放下望远镜,对站在一旁正在得意的法尔根汉命令道:“赶快进攻依普尔!”
“是!陛下!”
1915年4月21日,德军开始进攻依普尔,沉寂多日的西线战场又重燃战火。德军首先用16英寸口径榴弹炮发射的高爆炸弹,对英法联军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
英法联军早有准备,他们凭借坚固的工事,向德军还击。双方对轰了一个多小时,黄昏时分,终于停了下来。
英法联军的战士们趁此间隙,有的在吃东西,有的走出工事,到外面吸几口新鲜空气。他们认为,这只是德军的常规作战方式,自己凭借坚固的工事,根本不把德军放在眼里。他们有说有笑,好像是在郊外野餐一样。
正在这时,空中响起了飞机的“嗡嗡”声,有十几架飞机从东北方飞来。有个英军战士大叫一声“德国飞机!”随后,便跳入战壕。正在说笑的其它英法战士,一时慌了神,连滚带爬跳到战壕之中。
转眼之间,机群飞近依普尔运河。英法联军一齐向飞机瞄准,轻重机枪纷纷开火。但德国飞机一掠而过,既未投弹,也未扫射,远远地绕了一个弧形,又飞远去了。
英法联军虚惊一场,大家不由得嘲笑自己,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德军惯用的神经战,于是,阵地又恢复轻松的气氛。这批飞机是德军参谋总长法尔根汉派的侦察机。
侦察员去向他报告:英法联军阵地拉得很长,阵地上崎岖不平,掩体、碉堡参差错落兵力无法估计。
法尔根汉并未责怪士兵,让他们回去休息。然后对前线指挥官说道:“我们必须设法把敌军引到平旷之地,这样才能使用我们的秘密武器。”说完,他走向地图,认真看了一会儿,然后又说:
“我看这个地方很好,只等东北风微微吹起,就可实施我们的计划了”
说完,这家伙冷笑一声,认为这次英法联军可要倒霉了。于是,便高高兴兴地回去休息了。
可法尔根汉成没想到,就在睡梦之时,法国间谍吕西托早已把他使用秘密武器的消息,告诉了法军总司令霞飞。霞飞获悉这个消息后吃了一惊,赶忙下令各军从速准备防毒面具,指示部下,如若敌军施放毒气,应赶快撤到上风处或高处去。但是,各军仓促之间,没法制办大批防毒面具,只有每人加发一条毛巾。
4月22日深夜,天空阴云密布,东北风微微吹起,德军各部接到参谋总长的命令:立即起身,饱食、戴好防毒面具,准备在黎明时分发动进攻。
开刚蒙蒙亮,随着一阵“隆隆”的车轮声,英法联军突然发现黑压压的100多辆德军军车向阵地开来,便立即用各种炮火还击。
打了一阵,德军似乎招架不住,便向后仓皇撤退。英法联军不知是计,便跃出战壕,向德军猛追过去。
几万名英法联军杀声震天,人如潮涌,直追到一处空旷地带。
忽然间德军大炮齐鸣,截断英法联军退路,前面逃跑的德军也停下脚步,转而向联军射击。几万名英法联军只好在这片平旷的地面上寻找小丘或树丛作隐蔽。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螺旋桨的轰鸣,几十架德军飞机从东南方直飞过来,一到这片平旷的地带,便纷纷投下炸弹,这些炸弹坠落在地时,并没有多大的爆炸声,却个个腾起团团浓烟,迅速向四周弥漫。
英法联军顿时醒悟,知道这是敌人在施放毒气,纷纷系上毛巾。但这根本不起什么作用,靠近毒气弹的战士们纷纷倒下,头晕目眩,呼吸紧张,紧接着便口角流血,四肢抽搐起来。
飞机刚刚飞过,位于西北面高地上的德军又不断地发射毒气炮弹,大量毒气笼罩着大地,连乱草中的野兔也惊跳起来,一会儿,便伸直了腿。
这就是法尔根汉的秘密武器——氯气弹。这种气体比空气重1.5倍,人吸入这种气体,马上就会窒息而死。
很快,英法联军就有1万多人死亡,其余已丧失战斗能力。
这时,头上裹着防毒纱罩的德军,从四面八方冲向联军阵地,10公里长的防线已无人防守,德军轻松地占领了这段阵地。
这是人类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毒气,在依普尔运河河畔的草丛、树根下,成千上万的英法联军的战士蜷缩成一团,令人惨不忍睹。战争使这些青年丧失了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它是人类的天敌,我们诅骂战争!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神秘之船”在行动

  1916年春季的一天,在去往英国的航道上,一艘破旧运煤船,缓慢地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船上似乎装满了煤炭,不时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在努力挣脱大海的羁绊。突然,海面上冒出一根黑杆子,飞速地在水中划动,隐约可见鲨鱼般的黑影在水中移动。货船上的水手发现这是一艘潜艇,急忙跑到驾驶室,向正在指挥航行的坎贝尔船长报告。坎贝尔漫不经心说道:“照常干活,不要乱跑。”
水手们又回到自己岗位,不紧不慢地干起活来,有的还若无其事地抽着香烟在闲聊。船上的大副更是悠闲,提着一个装着漂亮鹦鹉的鸟笼在逗着玩。似乎他们在度假一般。几分钟后,一艘潜艇突然从水中冒出,托着湿淋淋的艇体出现在海面上。几个德国水兵掀开舱盖,从艇内跳了出来,慌忙地脱去艇炮的外壳,把炮口指向了货船。紧接着,站在舰桥上的艇长一声令下,一发炮弹“呼”的一声,直往货船飞来。
“轰”的一声,船上顿时大乱。几名水手扔下香烟,尖叫着四处乱躲,大副也扔掉鸟笼跑到舱内去了。更多的水手则手忙脚乱地解下救生艇,放至海面,争先恐后跳往救生艇,拚命地向前划去。
德国潜艇本来还要炮击,见到这种情景,艇长不由得笑了起来,下令炮手停止炮击,向货船驶去。
潜艇越驶越近,德国水兵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人惊恐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突然,德国人的笑声嘎然而止,艇长更是目瞪口呆,死盯盯看着前面的货船。
只见货船上挡板被掀掉,几门大炮黑洞洞炮口正对着他们,一面英国皇家海军军旗徐徐升起。
德国水兵吓得呆在哪里,木鸡般地不出一声。艇长刚缓过神气,大声狂呼:“紧急下潜!”
话音未落,“货船”上英国人的炮弹已呼啸而至,在舰桥轰炸起来,艇长刚跑到舱门,就被一发炮弹炸得飞上天空。整个潜艇被炸得浑身颤抖,在水面颠簸几下,便慢慢地沉入海底。
原来这是一艘改造过的英国“Q船”,英文的意思为“神秘之船”。它经过巧妙的伪装,外表看来,只是很普通的货船。而在档板后面,则安装有大口径大炮和深水炸弹发射装置,有的甚至装有鱼雷发射管。它们故意在海上游弋,引诱德国潜艇露出水面后,一举把它击沉。
这是英国海军为对付德国潜艇的一种应急之策。自从德国韦迪根指挥的潜艇,击沉三舰英国巡洋舰以后,德国人便派数以百计的潜艇活跃在英吉利海峡,连续击沉英国船只,使英国海上生命线受到极大威胁。为对付德国潜艇,他们终于想到这条妙计,先后击沉很多德国潜艇。
但是,德国人也不是笨蛋,从此,他们看商船十分谨慎,不敢贸然浮出水面,只在水下用鱼雷攻击对方,并且派大量间谍搜集有关“神秘之船”的资料。
不久,一个名叫西伯尔的德国间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探听到有关“神秘之船”的秘密。得知这些船大都是由不定期货轮和帆船伪装成的。全凭秘密的Q号来辨认。船上装有隐蔽的大炮和鱼雷发射管,所有人员都是海军成员。于是,他把这些情报送到柏林。德国海军马上下令:凡遇到这种可疑的船只,不加警告就发射鱼雷,然后把它击沉。就这样,“神秘之船”被德潜艇接连击沉,英国海军被迫改变新的战术。
一个晴朗的上午,一艘“Q—5”号的货船缓慢地行驶在海面上,沿着贸易航线向英国港口驶去。甲板上,有几个水手在忙碌着,另外一些船员则悠闲地在散步,欣赏着波光鳞鳞的海面。
突然,了望哨发出信号:有艘潜艇向他们靠近。船长坎贝尔急忙下令作“之”字形航行,不给对方以最佳的射击方位。随后,又命令炮手们迅速作好炮击准备。
潜艇始终不露出水面,只用潜望镜观察一会儿,便发射一枚鱼雷,随即便往深处下潜。
鱼雷直奔“Q—5”号而来,船员清晰地看到鱼雷划动的痕迹。但这时为时已晚,只听“轰”的一声,鱼雷正中锅炉舱,顿时滚滚蒸汽冲天而起,船上乱作一团,很多船员被蒸气熏得喘不过气来。纷纷跳上救生艇,有的干脆只身跳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拚命地向远处逃去。
这时,只听“呯”的一声,轮机舱的水密门也被气浪冲开,在这里的大副史密斯猛感浑身发热,不顾一切地向外冲击。他口袋里装有一份伪造的船照,上面注明他是“船长”。在“船长”史密斯的带领,几十个“幸存者”惊恐万状地爬上三艘小艇,慌忙向远处逃去。
看上去,“Q—5”号已空无一人,船慢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