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几十个“幸存者”惊恐万状地爬上三艘小艇,慌忙向远处逃去。
看上去,“Q—5”号已空无一人,船慢慢的向下沉去,似乎英国人已经把它抛弃了。
船只继续下沉,然而奇怪的是,下沉的速度越来越缓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托住它。
原来,“Q—5”号船中装满了软木,使船体受伤后不致迅速下沉。而躲在装饰板后面船长坎贝尔和炮手们,正紧紧盯着海面。
德国潜艇仍然不露出水面。坎贝尔透过观察孔,在望远镜里只看见一个潜望镜向“Q—5”号徐徐靠近,在潜望镜下,隐约可见潜艇的黑影在移动。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潜艇亦然不浮出水面,只看到潜望镜围绕“Q—5”号绕来绕去。
英国水兵焦急万分,他们被蒸汽熏烤得浑身发热,灼热的气浪阵阵袭来,更使他们喘气困难,大家忍耐不住,请求开炮。
坎贝尔也很焦急,但他知道,现在开炮不仅打不到敌人,反而会暴露目标,那样,不仅前功尽弃,就连自己也会葬身海底。
20多分钟后,潜艇终于小心翼翼地靠近“Q—5”,船上的人已听到潜艇的发动机声,坎贝尔示意大家沉住气,千万不能有任何声音。
又过了一会儿,德国潜艇才从水中慢慢地浮起,海水一阵翻腾,大家终于看到黑乎乎的潜艇露出了原形。
紧接着,湿淋淋的潜艇终于全部浮到水面,舱门打开以后,首先钻出两名水兵,紧跟着便是艇长爬了出来,德国人已完全相信,这确确实实是条空船。
艇长悠然地走到舰桥上,仔细向附近的将要沉没的船只望去清晰地看到“Q—5”号的标志,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躲在船内的坎贝尔见状,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小声下令:“掀掉档板,准备战斗!”
“咔嚓”一声,伪装的档板放了下来,早已调好角度的炮口正对潜艇。只见坎贝尔右臂一放,几门大炮顿时怒吼起来。一发发炮弹呼啸着飞向300多码处的潜艇,德军艇长笑容还未消失,早已被炮弹炸得飞向空中。
倾刻之间,潜艇连中30多发炮弹,一会儿,便沉入大海。直到潜艇沉入海底,快淹没的“Q—5”号伪装船,才向附近海域英国军舰呼救。一艘驱逐舰迅速驶来,把这艘“神秘之船”拖回英国港口。
德国海军终于发现,这样斗来斗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派谴大批舰队,寻机与英国海军进行决战,空前规模的大海战迫在眉睫。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英德海上大决战

  自从“神秘之船”连败德国潜艇以后,德海军司令部决定,要根本解决海上问题,消灭英国海军主力,控制海上通道。于是,便派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舍尔海军上将,带领舰队到海上与英军决战。
1916年5月30日,以“留佐”号为首的战斗巡洋舰,沿着日德兰海岸向北海航行,并不时地在途中向德军军港报告,清晰地报出自己的航线和位置。
这些电报信号很快被英军截获,并马上送到英国海军司令杰立克手里。根据报告,杰立克知道“留佐”号是德国公海舰队所辖的一个舰队的旗舰,这艘排水量为2600吨的巡洋舰,由海军中将希佩尔指挥,舰上配有12英寸口径的大炮。杰立克笑了一笑,对部下说道:“这些德国人明目张胆的驶入北海,很显然是向我们挑畔,可当我们强大的舰队一出现,它就会马上溜走,必须把它干掉!”他寻思了一会儿,果断地做出决定:让贝蒂中将率领一支较弱的舰队迎战德舰,自己则率主力舰队跟在后面,等到贝蒂接触敌舰,佯装败退,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德国舰队。
于是,贝蒂立即率领4艘战列舰和6艘巡洋舰,迅速驶向日德兰半岛西北部海面,迎击德舰。
紧接着,杰立克亲率由24舰战列舰、3艘战斗巡洋舰和许多辅助舰组成的强大舰队,离开军港,到海上与德军作战。杰立克满怀信心,认为这次定会给德国人一点厉害瞧瞧。于是,志在必得英军舰队缓缓驶向日德兰海域。
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留佐”号一路频繁发报,目的就是向英军报信,以便诱引他们主力向海面上驶来。
这是德军公海舰队司令舍尔苦心经营的一种方案,他一面派“留佐”号先行海上,诱引英军;一面则率领主力舰队,随后跟上。为了迷惑英军,还不断的在德国军港用舍尔旗舰的呼号广播,使对方认为公海舰队的主力仍在本土港内。这真是“不谋而合”,也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相同,英德各怀鬼胎,目的完全相同,那就是消灭对方。
5月31日下午2时许,两支舰队都驶到日德兰西北部的海面上,虽相距仅50公里,但谁也不知道对方就在眼前。过了一会儿,英军舰队的前锋船只终于发现了德国舰只,舰长赶快报告贝蒂中将“前方发现敌人舰只,我们正在监视!”“好,终于露面了!马上前去查看一下!”贝蒂中将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给这艘舰的舰长下达了命令。
舰长接到命令,马上离开编队,全速向前行驶,似乎唯恐对方发现不了自己。
德军舰队也有这种想法,当他们发现英军舰只后,也全速向前驶来,“留佐”号一马当先,希佩尔也喜出望外。不一会儿,双方便到了有效射程之内,贝蒂命令所有舰只处于全面待战状态,一旦对方靠近,便开炮轰击。
希佩尔见对方靠近,也命令舰只进入战斗状态,并掌握有利时机,随即下令,来一个先发制人。
“轰”的一声,贝蒂的旗舰“狮”号中了一弹,船体轻微晃动了一下,贝蒂笑了,原来德军使用的是12英寸口径的大炮,心中暗自想到:德国佬,让你尝尝老子15英寸大炮的厉害!随即下令开炮。
“轰隆”一声,15英寸口径的大炮发出一枚重型炮弹,但却在德舰旁边爆炸,只把一些海水掀到德国军舰之上。
希佩尔顿时也露出笑容,不由得嘲笑对方,口径大无非也是打打海水!
就这样,双方你一炮,我一炮,互相对轰起来。
“隆隆”的炮声震荡着日德兰海面,远处的德英大部队都可隐约听见。杰立克和舍尔都以为自己计谋得逞,下令所有舰只全速前进,去吃掉对方。
而这里,炮击仍然继续。贝蒂本想按照杰艾克的布置,稍一接触便回转逃去。可这时德军舰只死死咬住不放,长了眼睛似的炮弹向自己舰队飞来,急得他大呼乱叫,命令舰只赶快退去。
希佩尔则不轻易放过,趁英军转弯之机,命令所有炮火轰击贝蒂的旗舰“狮”号。
“轰”的一声,“狮”号被一发炮弹击中,炮塔中部发生猛烈爆炸。炮塔上除了指挥官哈维少校外,所有人员当场炸死。更严重的是爆炸使火药袋着了火,眼看整条军舰要被炸毁,重伤的哈维在临死前通过传声管下令向弹药库放水,“狮”号才幸免遇难。
而在这时,德军又集中炮火,对准“玛丽王后”号射击,不一会儿,这艘战斗巡洋舰便开始下沉。随后,“不屈”号也被德舰击中,舰上浓烟滚滚,迅即发出震耳的爆炸声,马上也开始下沉。
贝蒂怒不可遏,下令舰只向德国人冲去。
希佩尔见好就收,调转航向,全速向舍尔的主力舰队靠近。
正在追击的贝蒂,隐约发现大批的德国舰只,知道对方也有准备,心中不觉有些胆怯,急忙下令转向,全速向后退去。
“留佐”号趁机想占点便宜,紧追英舰不放,英国人气愤已极,瞄准“留佐”号射了一弹,“留佐”号中弹起火,在水面上飘荡起来。
这时,英国主力舰队已经赶到。杰立克以为贝蒂真的把德舰诱引过来,便兴奋地下令:
“全部战列舰向左排成舷侧单行,进入战斗状况,准备迎击敌人!”
很快,他的24艘战列舰,排成一条长长的作战单行。而舍尔只顾猛追,猛然发现英国舰队时,双方已形成“T”字作战阵势。这下德国慌了手脚,因为英国能够使用所有大炮轰击,而舰只能用舰首炮,并且后面的舰队因距离太远,不能射击。
英国人抓住时机,所有炮火齐发,一阵“隆隆”声响过,德国3艘军舰遭到重创,眼睁睁看着沉下海底。
“留佐”号本来已经不行了,这时雪上加霜又挨了一炮。结果希佩尔只得换乘另一艘军舰,一会儿便找不到“留佐”的影子。
舍尔兴冲冲而来,本想占对方便宜,没想到立脚未稳,劈头盖脸挨了一顿炮弹,急得他“嗷嗷”直叫,下令舰队调转船头,在薄雾中仓惶逃去。
夜幕降临了,海面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浓浓的硝烟在空中游荡。
舍尔决定撤回本土,但因夜色黑暗,偏离航线,深夜时分,又与英舰相遇。双方在照明弹、探照灯的照射下,进行一场混战。各有一些小舰中弹沉没。
到黎明时分,双方终于分开,各向自己本土驶去。
在这次大决战中,德军被击沉1艘大舰、10艘小舰,死亡二千五百余人;英军则被击沉3艘大舰、11艘小舰,六千多人丧生。但双方主力均在,德国人想控制海上通道的愿望终于实现。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凡尔登战役

  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第三个年头,随着“史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军指挥部改变了作战布置,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而在西线重点对法军右翼部队所依托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
这是继任毛奇的德军新任参谋总长法尔根汉提出的。他把这次行动计划称为“处决地”,目的是进攻一个法国不愿放弃的军事要地,让法国在那里投入全部兵力,然后加以歼灭,使法国在军事上崩溃,从而逼其投降,法尔根汉公开叫嚣:“要让法国把血流尽!”
这时,法军总司令霞飞正忙于准备索姆战役,无暇顾及离巴黎200多公里的凡尔登要塞,再说凡尔登要塞异常坚固,它筑垒地域正面宽达112公里,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而第四道防御阵地则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保垒地带构成,当时的驻军有4个师10万多人。
德军为了在军队的数量和力量上压倒对方,法尔根汉下令把俄国、巴尔干半岛前线以及克虏伯兵工厂的大炮,全部集中到进攻现场周围。在12公里长的战线上,排列着近千门大炮,前沿阵地还配有5千多个掷雷器。进攻的兵力有10个师27万人,是防守凡尔登的法军的三倍。
2月21日早晨,德军开始猛烈的进攻。近千门大炮随着一串闪光的信号弹在高空爆炸,一齐怒吼起来,以每小时10万发的发射速度,把铺天盖地的炮弹倾泻在凡尔登的野战防御阵地上,倾刻之间,法军阵地一片火海。
紧接着,德军又用13门16.5英寸口径的攻城榴弹炮,把一颗颗重磅炮弹,射向要塞最坚固的第四道永备工事上,伴随着掷雷器发射着装有100多磅高爆炸药和金属碎片的榴散弹,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法军整段整段的堑壕变成了平地。
经过12小时的猛烈轰炸之后,德军又用5.2英寸的小口径高速炮,以步枪子弹的速度发射霰弹,对惊惶失措,乱跑乱叫的法军进行扫射,并用喷火器把法军前沿阵地变成火海。
这样反复轰炸和扫射之后,凡尔登要塞附近的狭窄的三角地带的战壕完全被摧毁,森林也被烧光,山头被大炮削平,整个法军完全暴露出来,战场上空笼罩在一片浓烟烈火之中。炮火刚刚停息,随着一阵阵呐喊声,德军六个步兵师从宽10公里的战线上,向法军防线冲击。
法军阵地上虽然是一片火海,但士兵们仍然凭借剩余的工事,奋勇进行抵抗。军官身先士卒,带头冲出战壕,同敌人展开白刃近搏。法军斗志高昂,不畏强暴,勇猛异常,把敌人冲锋一次次压了回去。
经过两天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有一万多人被德军俘虏,前沿的野战防御阵地基本上被德军占领。
法军在凡尔登失利上的消息,很快传到法军总司令部。霞飞总司令大吃一惊,赶忙召开军事会议,命令参谋总长立即赶到凡尔登,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等待后续部队的增援。随后,又委任贝当将军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官,并集结兵力,准备增援。
贝当来到凡尔登后,先巡视了一下整个防御体系,看着堆满尸体的前沿阵地,贝当感到情况危急,凡尔登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
正在这时,要塞东北部的都慕炮台被德军占领。这个炮台原有一个轻步兵师固守,经过德军12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德军一支只有9人的巡逻队,未发一弹就占领了炮台,因为上边的将士全部阵亡。
贝当愈感觉情况不妙,立即在前线划定了一条督战线,严令士兵顶住德军进攻,有谁胆敢退过此线,格杀无论。
紧接着,便召开前线军事会议,讨论怎样保证后方援军和军火物资的迅速到达,贝当说道:
“当前情况十分危机,我已和霞飞司令联系过了,让他赶快派大部队增援,在一星期内调集大约20万人和二万多吨军火物资,这样才能保证凡尔登不落入德国之手。诸位议论一下,看哪条交通线可以完成这么多人员和物资运送?”
“除了通向西南的一条巴勒杜克——凡尔登公路还没彻底破坏,其它已全部被德国人的大炮切断了。”负责后勤的一名指挥官皱着眉头说道。
“公路的宽度有多少?”贝当紧忙问。
“6米。”
“路面怎样、能经得起大量载重车通行吗?”
“路面不太好,那要看有多少车辆通行?”
贝当计算了一下,说:“要运输这么多兵力和军火物资,得需要6千辆汽车昼夜行驶。”
指挥官们听了都面面相觑,不出一声。那名负责后勤的指挥官说道:“这恐怕不行!必须修复一下,否则,这么多汽车来往穿行,会造成很多车祸。”
贝当当即命令道:“立即组织一支抢修队,在沿途平民协助下,铺砌和拓宽公路路面,要保证车辆安全通行,凡尔登的得失在此一举!”
接着,他委托这名指挥官,前往督促修路,保证27日起,开始通车运行。这位指挥官受命而去。
过了两天,6千辆汽车通过这条路,源源不断地把19万援军和2万多吨军火物资运到凡尔登要塞。由于这条公路出色完成了凡尔登战役的运输任务,因而被法国人称为“圣路”。
这下,敌对双方军事力量逐步趋向平衡,德军虽然第一次进攻得到一些好处,可大量援军和大炮的到来,使德军寸步难行,双方暂时对峙起来。
法尔根汉做梦也想不到,短短的一周时间,法军竟派出这么多援军赶来。一方面是吃惊,再一方面心中暗暗高兴。这与他事先估计的一样,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好吧?我要法国人在这里把鲜血流尽!”
于是,他重新布置一番,让德军休整一下,准备更大规模的冲杀。
贝当将军这方也在紧张的布置,他命令增援部队马上开赴前线,修补战壕,安放大炮,准备迎击德军。
3月5日,大规模的战斗开始了。德国步兵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30公里的战线上一齐向法军阵地发起进攻。贝当将军命令所有的法国大炮一齐开火,还击德军,20多万军队用各种炮火向德军扫射。
德军死伤严重,退了回去。法尔根汉命令德军停止全面战斗,集中兵力,主要突击马斯河左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虽然又占领了沃堡垒,可只推进了不到两公里。到四月份,德军经过70个昼夜的苦战,仍未突破法军防线。到七月份,双方来回拉锯,死伤非常惨重,仍然相持不下,德军仅前进了7—8公里。
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迅速收复丢失的炮台,德军溃退,退出了凡尔登战役。
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双方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