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69章截击

宣府总兵杨国柱与紫荆关守将周遇吉也是各自将自家原本就不多的骑兵全部藏于步兵中间,他们合起来还不到一千的骑兵在数万铁骑面前,委实不够看。宣府因为杨国柱还是有些见识过建奴铁骑的老兵押阵,骚动还算小些。但是周遇吉麾下的只是见识过流民的官兵,面对数万直欲将天地间塞满的铁骑,他们原本就不多的士气也是迅速在下降着。

大明北方最后能战的部队也是汇合在了一起,不过不同的是,这两只明军再也不是并肩作战的袍泽,相反却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而从一开始,杨国柱与周遇吉的大军就显得有些畏手畏脚,在数万铁骑的压力下,别说士气高昂了,能够稳住阵势就已经是有些超常发挥了。可以说,两军根本无需交战,胜负就已经分了。

关宁军没有直接冲阵,而是来了一小队骑兵,及至一箭之地也是收住了马缰,高声喝道,“朝廷无道,宠信小人!如此将我等弃如敝帚,迁都南京,则置我等于何地?十数年忠心为国,却是落得被抛弃的下场,各位将士,咱们大好男儿,可能咽下这口气?”

“我等粮饷均赖漕运,朝廷南行,漕运必然断绝!那以后我等衣食何来,为国受苦受难,却是家中老小无依,是汉子的就跟我等一起去向朝廷讨个说法!我等只是迫于饥寒,何必相互为难”

一阵阵劝解声也是不断的随着寒风吹拂而来,宣府的官兵也是一阵的黯然,更加没有斗志。对于这个连基本温饱都从来没有给过他们的朝廷,说实话,他们对于朝廷的忠诚还远远及不上对领兵将领的忠诚,朝廷只是一个概念,而直属将领真正给他们饭吃的恩主!对于勤王,他们大多没有自己的主意,只是听说军官说要来,他们便跟着来了。若是说来做什么,或者说有什么目的,他们从来就没想过,更加不会主动去猜想。

但是关宁军的喊话却是让他们个个心中升起共鸣,这个朝廷什么也没有给他们,甚至都不打算要他们了,那又何必为其卖命?虽然没有一个人附和关宁军的喊话,但是从他们迷惑和怀疑的目光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开始思索起来,对朝廷的忠诚也是开始急剧性的下滑。原本为数就不多的对于朝廷的感情,也是在几句话中就被破碎的不成样子。

“住口!乱臣贼子,安敢如此诽谤朝廷?!”杨国柱心中一阵绞痛,但是依旧毫不犹豫的大声喝斥道,“给我放箭!”



然心中隐隐被打动,但是服从命令已经成了他们的本能,杨国柱命令一下,宣府大军也是毫不犹豫的将早已经蓄势好的箭矢直接发射而出。一片阴影快速向前,这小队关宁军根本就不加理会,直接掉转马头,快速的向后退回,只是远远的放下一句话,随风而至。

“尔等不识天命,执意为这样的大明卖命,不值得!”

“弟兄们,咱们都是苦命之人,吃都吃不饱,家小都无法养活,厮杀着你死我活,有意思么?”

“弟兄们,我们不愿意自相残杀,咱们大可以合兵一处,让朝廷给咱们一个公道!”

“家小都保不了,拼个你死我活干哈啊!”

出乎杨国柱、周遇吉二人的预料,这些关宁军骑兵根本没有上来打打试试的意思。派出小规模骑兵不间断的喊话,根本就没有一点强攻的意思,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听到关宁军的劝解,可以明显的看出,勤王而来的明军士气也是出现明显的骚动,再也没有了之前还抱着鱼死网破的坚韧,关宁军的喊话就隐隐有瓦解勤王大军军心的作用了。

杨国柱当然不能任由这种场面不断持续下去,否则自家大军当场哄散都有可能。但是缺少骑兵的他,根本就无法阻止关宁军四处的游弋,更加干涉不了喊话喊的热火朝天的关宁军游骑兵们。而最令他绝望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将令传达下去之后,原本令出即行的将令也是开始大打折扣,无论军官们如何弹压,也是无法再将士兵恢复起来。更加让他灰心的是,听多了关宁军揭露朝廷内幕的喊话后,不仅仅普通官兵,甚至连杨国柱都因为往事而开始对朝廷有些怨愤起来。

就在勤王大军还保留着最后的挣扎之下,关宁军也是缓缓的逼了上来,见到大军到来。喊话的游骑也是越加的兴奋,声音也是越发的洪亮。

“弟兄们,不要自误啊!朝廷无道,咱们当合力去讨个公道!”

但是他们的声音很快便被另外一道洪大无边的声音所压盖住,数万人整齐的大吼声也是直接将战场上其他嘈杂音全部压了下去。

“降者免死!”

无数的骑兵抽出雪亮的武器,无数的战马也是不断的小步加速,轰隆的闷雷声也是不断的在天地之间回荡,一方士气如虹,一方从主帅到小兵,个个垂头丧气,无论是谁也不会怀疑一场大胜就在眼前!

如今支撑着勤王大军的唯一信念,那就是主帅还未投降或者逃跑,他们也就只能被动的立于战场,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杀!”

“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战马的速度已经完全提了上来,眼前的敌人又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几乎所有关宁军官兵都是开始狞笑起来,等待着即将破入大阵之后的肆意砍杀了!

战马在奔腾,无数的武器高高举起,入眼之内都是一片闪耀的光芒。相比于快速而来的骑兵,宣府步兵已经有些形不成完整的阵势了,而他们左边的紫荆关官兵更是不堪,已经开始出现三三两两逃跑之人。

“稳住!”

周遇吉带着家丁来回巡视弹压,但是情况却只是越来越糟,随着骑兵的迅速接近,那汹涌的气势一冲,原本就兵无战心的官兵更是彻底的乱了套。无数的士兵再也不理会他们的军官,心中的恐惧已经完全的击败了松散的军纪,骑兵还离得有百多步,后军已经开始掀起大面积的逃跑浪潮!

原本三三两两的逃兵,家丁们还能轻松的弹压住,以及血淋淋的人头告诉其他人逃跑是什么下场。但是面对着百多人,数百人,及至上千人的逃跑开始,他们两三百人的家丁队已经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而更可怕的是,就算是家丁也是抵挡不住随着一片混乱之下引起的大规模恐慌,面对着奔腾如海般的关宁铁骑,原本负责镇压的家丁也是面无人色。虽然因为周遇吉都没有撤退,他们也是不敢擅自后退,不同于普通士兵,家丁是与家主是完全的依附关系,家主死,这些家丁就算活着,也是会没有生路。就算他们是拼命抵挡,但是只要家主丧命,那就没有人会再要这些背主之辈。

看着辛苦带出来的近三千披甲几乎是一战未打,就已经完全崩溃,周遇吉虽然早已经预料到不敌,但是如此的惨状也是让他似乎头脑都是一片空白。但是他愣在原地,却不代表家丁们都是愣住原地,家丁队的队将也是一咬牙,一把拉过周遇吉的马缰,狂叫道。

“家主,势不可为,还是速速撤退为上!”

周遇吉如果丧失了所有理智,根本就没有一丝反抗,被家将拉着马缰,快速的逃离现场。

随着周遇吉的将旗一倒,明军的战意更是涓滴不剩,许多人都是将武器一扔,如同没头苍蝇一般的四处乱撞,希望能够找出一条生路。但是他们大多数人都失望了,战场上一片兵荒马乱,而关宁骑兵也是兜头杀了上来,更加加剧了这种混乱。

关宁铁骑的冲杀根本就没有任何损失,直接就将周遇吉部打的支离破碎,所有敢于抵抗者一率杀无赦,数千骑兵而过,原本严密的周遇吉部大阵也是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除了最机灵而且在短跑方向有过人天赋的一批人跟随着周遇吉的家丁队侥幸逃过一劫外,近三千披甲以及两倍于这个数字的辅兵全部被关宁铁骑所俘虏。因为周遇吉部根本就没有抵抗,关宁骑兵也是没有过多的砍杀,从开始到结束,一共也就死了不到一百人,其他都是原地跪地投降。将所有人解除武器之后,留下了近千人看守之后,关宁骑兵对于逃走的二三百人周遇吉的家丁丝毫不加追击。稍稍整理了一下军队之后,关宁骑兵也是将目光投向了依然不在抵抗的杨国柱部。不过,随着周遇吉部的快速崩溃,还在抵抗的杨国柱部也是一片的人心惶惶。至少抵抗上也是开始软弱无力,关宁将领们更是意气风发,人人均是觉得这些杨国柱部最多也是再多坚持一会儿罢了。而且随着左翼的崩溃,这个时间还能更加的短暂一些。

第470章入京

周遇吉仅以身名,杨国柱部则是全军覆没,在最后兵败关头。对于朝廷依旧忠心耿耿的杨国柱也是选择了自刎以谢大明,但是他的部下却是却是大部分直接归降。

击败宣府与紫荆关官兵之后,放眼京畿五百里内,也是再也没有了可以阻挡关宁骑兵的对手。两路援兵的全军覆没,也是宣告了京城已经成了一个孤城。而兵部从全国各地紧急下发的勤王令,不仅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更是迟迟没有动静。

山东总兵刘泽清借口关宁叛军势大难敌,更兼自己身负保护山东诸多藩王的理由,而拒绝发兵救援京城,而安徽、淮南等地的援军更是不仅战力低下,更是没有多少人。河南之地被候恂几乎打成了白地,而候恂也是兵弱将寡,更是距离遥远。他能够以弱兵防守黄河以抗越来越嚣张的闯军就已经是一件头疼事了,根本就没有余力顾忌到京城。候恂当然不是一个喜欢推卸责任之人,收到勤王令之后,十日之内也是紧急出动勤王。

但是数日之后,宣府两地官兵大败的消息也是飞也似的传到了候恂所带的勤王大军之中。原本就满腹牢骚的官兵当场便是哗变,嚷嚷着若是再逼着他们前去勤王,但又不能立即发放双倍饷银与将过往拖欠的粮饷放下的话,他们就直接去投关宁军,共同向朝廷讨个公道!

在群情汹涌之下,候恂也是没有任何办法,他知道,若是再不顾这些军队的感受,执意向前的话,这些武夫绝对敢于做出来投敌之事。

“这些枉辜圣恩的辽东武夫!”候恂也只能跳着脚大骂这些,但是却也再没有了能力干涉其中。

这些辽东武夫拿着朝廷最优等的粮饷,拿着朝廷最犀利的盔甲和武器。甚至为了保证他们的待遇,朝廷还对其他地方的官兵粮饷进行克扣和削减,但是全力保障出来的辽东军在最后关头,竟然第一个出来武力逼宫!这是何等的禽兽不如?!

十二月十八日,京城已经断绝内外交流一月。整个京城也是一片的萧索,围城近月,不仅是将百姓家中不多的粮草全部消耗一空,更是将一些还肯卖粮的粮商的粮食一扫而空。而更多的粮商,几乎是同一时间挂出售磬的招牌。半个月以来,粮食价格也是在北京城内节节攀高,从十一月时的三两至五两一石,快速的攀升至十数两一斗,甚至数十两一斗,就算如此也是有钱没地买。

一路高攀的粮价,了是让

北京城内许多普通百姓望尘莫及,最近半个月来,城内也是饿孚遍地。最近这数日来,城内每日间都有无数的人冻饿而死,如今的北京的五军衙门也是多了一个副职,每日搜集冻饿而死的百姓尸体,全部扔出城外。

日积月累,城外的尸体也是已经堆的十分的高,好在这是寒冬腊月,尸体不容易因为腐烂而形成瘟疫,这才能够保证京城内大部分人还能在城中苦苦的硬挨着。但是他们没有感染瘟疫,并不是一种幸运,相反是一种折磨,每日间看到自己的亲人不断的因为饥饿倒下,那种折磨却是让人直欲发狂!

一个月下来,京城已经成了一座鬼城,无数的垃圾堆积于路,无数的人靠在路边,已经饿的绿油油的双眼也是完全没有了光彩,只有那因为不断的吞噬唾沫而一动一动的喉结才能证明他们依旧在活着。

若是换在别地,也许还有富户肯施舍这些难民一些稀粥,但是并不包括京城。并不是说京城之内就没有任何有良心的富户,而是在京城之中,这种行为很可能被闲的蛋痛的御史给奏上一本,告一个收买人心的罪名。就算御史们心情好不搭理这种事情,也会有无数如狼似虎的官兵直冲家门,抢劫粮食以充军用。

京城存粮本来不少,但是面对着无数的难民以及官军,每日的消耗也是无数,前些日子还会给没有吃的难民吃些稀粥,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粮食不断被消耗之后,依旧看不到解围的那天。京城内的粮食也是几乎全部供给给城内的京营官兵,以及他们的家人所需。当兵不吃粮,就没力气守城,若是不让当兵的家人勉强活的下去,那当兵的自然也不会出力气守城,甚至还会反戈一击!

但是到了现在,京城内的粮食就算只是供应数万京营都十分艰难了,按照兵部的测算,这些粮食就算只供应京营,最乐观的情况也是只能再维持他们的近一个月的时间。若是再加上他们各自的家属,恐怕十天都挨不过去!

至于城内的流民,以及普通百姓,兵部也是十分识趣的没人提及,反正这些人根本不可能被计算在内。若是他们完全饿死了,也会省下大量的资源,高官们是不会对缕蚁一般的普通百姓多看上一眼的。

值得注意的是,京城内出现的抢劫事件也是不断的上升。原本零星的抢劫事件,如今也是规模不断扩大,象昨日就有数百饥民竟然狗胆包天,冲击一处粮商行。而且在官兵赶来之前,竟然还抢到了大批的粮食!这些该死的贱民,竟然不安生的死在家中,竟然还敢在这种国难当头之时制造内乱,自然是死不足惜。官兵也确实没有让官员们失望,几乎是将所有犯事的百姓全部斩杀一空,唯一可惜的是被他们糟蹋的粮食却是再也要不回来了。

而这几日来,也是不断的有饿晕了头的贱民们竟然冲击城门,虽然这种没有组织的乱民暴行,都是得到了官军的及时制止,但是却也是让官员们都是暗气暗生。毕竟仗打到这个时候,就是看谁撑不下去,但是这些贱民们时时出来捣蛋,委实是一点也不知道为国分忧!

但是暴民们也是越来越多,而且渐渐也开始有了组织性,这也是让官员们分外头疼,因为一旦镇压,官军们的粮饷就得双倍发放,更是得有事后的赏钱。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军选择粮食,这也是使得宝贵的粮食越来越少。

昨日,皇帝也是紧急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议退兵策略。说是商议退兵,事实上还是想让百官们再捐献一些家产出来,当然,最需要的当然是粮食!可惜的是,粮行基本上都是掌握在诸多文武官僚手中,眼下的粮食价格一路坐火箭也是让他们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哪里肯将这棵摇钱树拿出来?尤其是一次性还得拿出万石那么多!这要是卖将出去,少说也是十数万两的银子啊!

但是崇祯那明显已经不耐烦的样子也是让众多文武都是开始警惕,他们可是知道如今的崇祯已经完全是不要脸了,若是一点也不出估计又是一轮的清算。被逼到这个份上,众人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凑出了近千石粮食,暂时缓解了粮食危机。

但是无论是文武官员,还是他们遥控下的粮行,都是明白这只是缓兵之计罢了。而且皇帝也是需要有时间进行动员,然后重新整理京城。但是已经看透崇祯本质的文武百官也是再也不愿陪着崇祯玩了,毕竟若是崇祯再将一大批人下狱,谁也受不了。

继续陪着崇祯,那只能是被炸干了油水,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若是放关宁军进城,失去的也只往日的威风罢了。甚至运作的好,甚至可以不仅保住自己的产业,还可以保住自己的官位,至于武人当政,那又如何?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