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唐朝末年,吐蕃曾经一度占据陇西之地,进入关中,制造了巨大的破坏。可是,没多久,吐蕃也分裂了,国势衰微,一蹶不振。
    如今的吐蕃主要居住在青海,也就是青海湖一带,其领叫董毡。
    美丽的青海湖象一面硕大的镜子,景&;#232;优美,令人留恋忘返。
    成群接队的牛羊,牧歌悠扬,一派祥和之气。
    不计其数的帐幕,一座接一座,一眼望不到头。
    就中有一座巨大的帐幕,金顶金鹰,霸气十足,帐外一根旗杆,王旗飘飘,舒展如画,出猎猎的响声。
    帐幕中,董毡正与一众大臣在饮酒吃吐蕃的政事不多,国事简约,见了面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远远没有宋朝那般复杂。是以,董毡的时间特别多,没事时要么去打猎,要么爬v人的肚皮,或者就是与群臣宴饮。
    美的羊出阵阵人的香味,滚烫的马**散出馨香,一众君臣吃得好不快乐,满嘴流油。
    “赞普,党项人与宋人终于在河西打了起来,这对我们是大好事呀”
    “是呀宋人窝囊了上百年,终于英雄了一回,打到河西来了,真是想不到啊”
    “在前朝时,汉人勇猛无敌,打得群雄束手突厥、吐谷浑、回鹘、大食人,还有我们吐蕃,都不是汉人的对手,给他们压着打那时节,汉人冲锋起来,排山倒海一般,一往无勇,气势惊天前朝一亡,汉人就跟蔫了的那玩意儿似的,一蹶不振”
    作为唐朝的主要对手之一的吐蕃,在唐朝手下吃过的败仗太多了,他们深深的知道唐军有多厉害唐军冲锋起来,排山倒海,不可抵挡,死在唐军手下的吐蕃人不知道有多少。虽然唐朝亡了一百多年了,可是,根据故老相传的故事,他们就害怕。
    然而,宋朝建立后,宋朝并没有走上唐朝的强盛之路,还很窝囊,给人数不多,实力并不算太强大的西夏人和契丹人压着打,他们想起来就好笑。
    这番讥嘲的话一说出来,个个一脸的不屑,他们压根儿就瞧不起宋人。
    “他们打得越惨烈越是好”董毡个头高大,血盆海口,其话声异常响亮,这一开口说话,就跟打雷似的:“他们打得越是jī烈,越是有求于我们这些年来,我们一直给西夏人压着,不得不向宋皇低头,尊其为帝,受其节制。哼,松赞干布的子孙岂是那般窝囊的?”
    吐蕃的实力低下,远远不如西夏强横,为了对抗西夏,吐蕃不得不向宋朝低头,承认宋朝的统治,还要接受宋朝的官号。虽然这不过是表面文章,对他们来说,仍是很不爽。
    “是呀”
    “西夏人与宋人打,这叫狗咬狗,总有一条狗抵挡不住,就不得不求着我们,给我们足够的好处,我们可以漫天要价”
    若是西夏与宋朝在河西大打,得好处的就是吐蕃了,他们可以从中渔利,一众大臣无不是大喜。
    “你们说,这吴骥是不是三头六臂,他竟然一鼓作气就拿下了三座坚城。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连夏州也拿下来了”
    “他要是三头六臂,就不会在夏州停留了。肯定是他心里怯了。”
    众臣议论起来,把话头提到吴骥身上了。
    董毡眼中光芒一闪,道:“吴骥虽是连下三城,却也有无穷的危机,他手中的兵力不足,若是在此时进攻兴庆府,即使能灭了西夏,也会留下后患。你们想啊,兴庆府有不少西夏军队,李秉常即使打不过,他还不会逃走?李秉常若要逃走的话,吴骥无论如何也是拦不住。是以,吴骥他在夏州停留,那是在等待援军。嘿嘿我们可以遣使去见吴骥,要好处。为了得到援军,他不敢不应我们的好处”
    董毡jīg明过人,竟然看穿了吴骥的用意。他的想法很对,若是在这种情形下,他表1&;#249;出向吴骥靠拢的意思,吴骥为了拉拢他,必然要给他很多好处。
    “赞普英明”
    群臣大是佩服,这计策一用,他们就有很多好处,很多财货,享用不尽。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向李秉常派出使臣,要是李秉常敢不给好处的话,我们就帮着吴骥打他。为了拉拢我们,李秉常一定会给我们很多财货。”董毡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了:“我们两边讨好,得到好处,然后坐山观虎斗,谁胜了我们就帮谁。到那时,他们都打得jīg疲力竭了,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那样,我们的好处才会最多”
    够yī险
    “哈哈”一众大臣大笑起来,红光满面,仿佛他们已经得到天大的好处似的。
    “禀赞普,西兵拿下横山,进入西夏之境,二十万西兵与吴骥大军会合了”
    就在一众君臣得意之际,一个亲兵进来禀报。
    “甚么?西兵来了?”董毡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刚刚升起的美好念头然无存,尖叫起来:“不好吴骥等的不是我们,是西兵二十万西兵啊天呐,西兵一到,吴骥军力大增,不仅西夏有灭亡之虞,就是我们吐蕃也是朝夕难保啊这可如何是好?”
    董毡满脸的喜&;#232;刹那不存,代之而起的是满脸的惊恐之&;#232;f
    a!!
    '  '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十九章三军拥戴
    就在西夏和吐蕃惊恐不安之际,夏州却是另一番光景,没有欢声笑语,没有欢呼,有的只是如雷的鼾声。
    “呼噜噜呼噜噜”
    鼾声响起,此起彼仗,响成一片,比起打雷还要响亮,二十万西兵正抱头呼呼大睡,个个口水长流,睡得极沉,就是用雷轰也轰不醒。
    “噗哧噗哧”
    正在巡逻的吴骥大军听着如雷鸣般的鼾声,个个一脸的古怪,忍不住好笑。
    “西兵他们来到河西之地是为打西夏狗还是为了酣睡?”
    “听他们这鼾声,比打雷还要响亮,这是我这辈子听到最响亮的鼾声了。”
    “二十万人的鼾声能小得了?那可是二十万人啊。”
    西兵自打来到夏州后,jīg神一松,再也坚持不住了,倒在地上就睡着了。忙得吴骥大军团团转,扶了这个,倒了那个,扶了那个,又有人倒了,都不知道扶谁了,到后来,二十万西兵齐刷刷的倒在地上大睡,那情景很有震憾力,要不是亲眼看见,谁也不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奇事。
    如此一来,就忙坏了吴骥大军。不需要吴骥下令,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把西兵抬进营房去安顿,让他们好好的睡上一觉。而吴骥大军自的为他们站岗放哨,担任起了警戒任务。
    虽然明知道西兵困得不行,才有如此鼾声,可是,听在耳里仍是让人好笑,还很惊讶。
    “这算得了甚?吴都指挥的屋里,那鼾声才叫一个响亮比起打雷厉害多了。”
    “你又怎生知晓?”立即有兵士问询起来。
    “我奉命向吴都指挥禀报军情听到的,那鼾声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响亮。我都在怀疑,这是人能出的声响么?就是猪,叫起来也没有这么响亮。”
    “莫说话,西兵的兄弟们着实太困了。”
    “瞧我这张嘴,怎生说到猪了呢?听说最响亮的是一个叫姚平仲的人,那鼾声比起炸雷还要响亮十分,远远就能听见。啧啧,真是够难为人的吴都指挥不仅不恼,反倒是很欢喜,带人这里瞧瞧,那里瞅瞅,这个凉着了,那个冷着了,立时叫人处置好。”
    “吴都指挥的军令很严,可是,吴都指挥人好,对我们很好,关心我们的疾苦。跟着吴都指挥这样的人,这辈子值了”
    “是呀吴都指挥不仅关心我们,对西兵将士也是很关心呢劳不已呢。”
    正如兵士们议论的那般,吴骥正在为西兵的事劳,派人巡视,若有西兵没有盖被,就要给盖好,不能着凉。还要派人准备吃喝,一旦有西兵醒过来了,立时就要给他们调理身体,吃点儿喝点粥,调理好了,才能让他们正常吃喝。
    这些事看上去很琐碎,可是,二十万人的调理就可怕了,吴骥他们是忙得团团转。
    “轰隆隆轰隆隆”
    一个异常响亮的鼾声格外引人注意,与众不同。
    “这个姚平仲”
    吴骥听在耳里,不住摇头:“别人打鼾顶多就是呼噜噜,他倒好,竟然来轰隆隆。一个不好,还以为千军万马在冲杀呢。”
    “呵呵”周威他们会心一笑。
    要说打鼾,二十万西兵差不多有一半人。可是,如姚平仲这般把打呼噜打成千军万马的声势,仅此一人而已,着实让人好笑。
    西兵特别能睡,一连睡了五天五夜,才有人睡醒。然后,6续有人醒来,直到八天以后,才全部醒来。
    “真能睡的,比我们当日还能睡呀不愧是西兵,连睡个觉都如此了得”周威不住摇头,半调侃半认真的道。
    吴骥的屋里,济济一堂,周威、皇甫嵩、齐大保、韩方、李明初这些吴骥大军的将领,还有种谔、种师道、种师中、姚古、姚友仲、姚平仲、李宪、童贯这些西兵将领,不下百人之多。
    吴骥的屋子向来宽大,如今也是有些拥挤了,一众人围坐在一起,正在叙话。
    吴骥放眼一扫,西兵将领个个jīg神抖擞,骠悍之气透体而出,基本上恢复了,暗自点头,赞许不已:“西兵不愧是大宋的jīg锐,数十年来是大宋的顶梁柱,如此jīg悍”
    “恭喜诸位,恢复如初了。”吴骥呵呵一笑。
    “呵呵这都是吴都指挥照顾,要不然,我们还不会这么快就恢复的。”种谔微笑着,代表众人致谢:“谢吴都指挥”
    “谢吴都指挥”众将齐齐抱拳施礼。若无吴骥的jīg心照料,他们断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恢复,这份谢意无比真诚。
    “这是我们该做的,不敢当你们的谢意。”吴骥抱拳回礼。
    姚古冲吴骥一抱拳,道:“吴都指挥,诸位:我们在河西会师,是自前朝灭亡之后的盛事,可喜可贺”
    “呵呵”河西是华夏的固有领土,早在汉朝就并入了版图,而宋朝却没有收入版图,这让人惋惜。如今,宋军在这里会师,这是一个格外振奋人心的事件,众将出一阵畅笑声,欢娱之情溢于言表。
    “可是,眼下并非欢喜之时。”姚古在众将的欢笑声中话锋一转,道:“会师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灭掉西夏不过是第一件,还有吐蕃,还有西域。”
    “嗯”李宪接过话头,微微颔,用他那太监特有的尖细声音道:“河西之地是华夏进入西域的必经之地,为西夏占领,阻绝道路,不让大宋与西域往来,实是可恨。如今,西夏灭亡在即,一旦西夏灭亡,我们就要进军西域,收服吐蕃。”
    西夏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一旦拿下来,吐蕃和西域就提上议事日程,不得不处置,众将齐齐点头,大声赞同。
    “有道是,蛇无头不行”姚古接回话头,接着道:“我们西兵一共二十万,分成三部,种家军、我们高家军,还有李宪将军的大军,再加上吴都指挥的大军,一共四部。四部大军,若无人统率,互不协调,各打各的,难以成事,我的意思是,我们应当推举一员大将,统领各军。诸位以为如何?”
    河西会师固然让人振奋,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统一指挥的问题。二十五万大军,若无统一的指挥,就会各打各的,互不协调,相互不能增援,会给西夏以可趁之机,解决统一指挥问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姚将军所言极是有理,我们西兵在陕州与西夏狗打了数十年,不能占到上风,固然有地形复杂,地势险要,难以协调,也有没有一员大将统领各军的原委。”种谔对这事极为赞成,感慨多端:“若是我们西兵有人统帅,断不会打了数十年的败仗。”
    陕州地形特殊,要想统一指挥都很难。在当时,没有无线电这种便捷的通讯方式,靠人来传递命令,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命令往往赶不上战场变化。正是从这点考虑,宋朝才没有在陕州派大将坐镇,而是让诸将各守一地。
    “我赞成”吴骥点头。
    “我赞成”李宪也表态了。
    种谔、姚古、吴骥、李宪是四支大军的统帅,他们四人表态了,这事也就决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谁将会成为统帅?
    “西兵威名赫赫,我是久仰大名。”吴骥率先表态,道:“这大将应当从西兵中选择。再者,西兵的人数最多,这大将非西兵将领莫属。”
    吴骥这话不是谦虚,而是事实。兵力之多少,也能决定形势,这点很重要。
    “吴都指挥,这话就不对了。”种谔摇头,道:“我们西兵的人数是最多没错,可是,若论名头,若论用兵,若论功劳,非你吴都指挥莫属。我举荐吴都指挥。”
    “我?”吴骥很是意外,
    做大将,当统帅,统领二十五万大军这事,吴骥真的没有想过。种谔、姚古、李宪他们三人的资历都比吴骥要老,要老得多。吴骥从军不过数年,而这三人都是老将,从军很多年了。更别说,种家军和姚家军的名头很响亮,要选统帅的话,应当从种谔和姚古二人中择一人担任。
    至于李宪,虽是一员良将,却是因为名头、资历远远不如种姚二人,自然不能当选。
    “吴都指挥,你一定是在想,我和种将军无论从军年头,还是名望,都很响亮,是不是?”姚古不住摇头,道:“可是,我们从军这么多年来,手握天下jīg锐,却是拿西夏狗没办法,说来惭愧呀哪及吴都指挥你,从军短短数年间,就有如此天大的功绩。这大将,非吴都指挥莫属”
    “击破辽狗固然可喜,可是,这不是最为可喜的事。”李宪的尖细声音响起道:“最让人欢喜的是,大宋之军生的变化。以前,大宋采用的是以步制骑策略,而吴都指挥却是主张以骑制骑的策略。如今,吴都指挥的策略已经证明了,无比正确正是因为策略的正确,大宋之军才有如此惊人的变化,才能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仗。我敢断言,这仅仅是开始,要不了多久,大宋战力强悍的大军会更多。再过上一段时间,大宋所有大军的战力都会有一个飞跃,即使媲美前朝大军也不是问题。这都是吴都指挥的功劳,要是吴都指挥不做大将,谁也不合适。”
    “对”
    种谔和姚古二人齐声赞成。
    “吴都指挥,我们愿奉您号令”种师道、种师中、姚平仲、姚友仲、童贯这些西兵将领齐声附和,声音极为响亮,震动屋瓦。f
    a!!
    '  '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章灭西夏之策
    论资历,吴骥是远远不如种谔、姚古和李宪三人,在这方面,他差得太远了。
    论名望,吴骥不比三人差,应该说在三人之上。
    论功绩,那就更不用说了,吴骥是第一
    宋朝能有眼下这不错的情势,宋军能够出现在河西之地,能在这里会师,有哪一件离得开吴骥?若无吴骥,断无今日之盛。
    虽然宋神宗的封赏还没有下来,谁都清楚,吴骥必然是功居第一,不做枢密使,也要做副枢密使,地位比起种谔、姚古他们只高不低。
    更别说了,西兵与别的宋军不同,西兵认的就是英雄好汉,不管你的后台有多硬,若没有本领,谁也不会服你。若你真有本事,不论出身,都会得到尊重。正是因为西兵有这种传统,李宪这个宦官也能统兵一方。
    西兵将领对吴骥是服气得紧,谁敢不服?
    他们齐声道来,极是振奋,声音异常响亮,连屋瓦都震动了。
    “这个……”吴骥还真的是有些意外,这些西兵将领打量自己,就跟打量祖宗似的,个个很jī动。
    “吴都指挥,你就莫要再推辞了”种谔出言提醒。
    “禀吴都指挥,官家的圣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