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蓦然回首-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防,涵元殿门前还有内务府的三等带刀侍卫游走巡弋。他们一脸的冷漠无情,用自己结实的身躯和手中锋利的腰刀,构筑成一堵密不透风的“人墙”,把殿内的人与世隔绝起来。一阵凉风袭来,带着太监们凄厉的喊声,吹得四周的树林哗哗直响,惊得枝头上的老鸦“哇哇”直叫,整个瀛台显得格外肃杀威严。    

  涵元殿内的木床上,孤零零地仰躺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他有一张上宽下窄苍白无色的脸盘,因为多日不见阳光,不进水米,全身上下干瘦得如同枯枝一样,唯独鹰隼一样的眼睛炯炯有神。此人正是大清国的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历史称其为清德宗,因为年号名为光绪,也被人叫做光绪帝。这位君主因为启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实行维新变法,触及了慈禧太后和满洲贵胄们的利益,一场政变之后,光绪帝从威震四海的“天帝之子”,变为默默无闻的“阶下囚徒”,他被囚禁在瀛台已近十年。

  此时的光绪受了风寒,全身正发着高烧,焦黄的嘴唇断断续续地吐着魇语,仿佛飘然地坠入了云层里昏睡过去。梦中的光绪,脑子一片混沌,他看见一幅画贴在屋顶上,这是一幅由意大利画师郎世宁绘制的油画,名为《弘历哨鹿图》,描述了乾隆爷在木兰围场秋狝打鹿的故事。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每到秋天雄鹿求偶分群的季节,清朝的皇帝便会率领八旗精锐和皇家子弟,来到木兰围场秋狝。黎明时分,一些士兵会潜入山林,身披鹿皮,头戴鹿角,口吹木哨,模仿公鹿求偶的叫声,将母鹿吸引到早已设置好的包围圈中。这时,皇帝首先向猎物射出第一箭,然后是王公大臣、八旗将士依次射杀。木兰秋狝是清朝皇帝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巩固北部边疆而设置的一种习武游戏,在他们看来,守住大清的江山,靠的是英勇善战的八旗军队,用的是天下无敌的刀剑功夫,这种祖制不可荒废。     

  正发愣时,光绪听见耳边有人说话:“奴才福康安恭请圣安!” 

  光绪在梦中欢喜,心想:朕被亲大大囚禁在瀛台十年了,连身边的太监都不把朕当主子对待,没有想到还有人惦记朕是一国之君。他面带喜色地说:“平身吧!你可是镶黄旗下的福康安,你家老姓为满洲富察氏?” 

  “主子圣明,正是奴才!” 

  “福康安,你乃大清国的功臣,是八旗名将米思翰公爷之后,你与令尊傅老公爷为大清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爱卿不必拘礼,起来说话,这是什么地方啊?”

  “扎!回主子的话,此地名为承德山庄,又叫“热河行宫”。始建于康熙年间,是天朝历代皇帝消夏避暑,处理政务,进行木兰秋狝和会见蒙古、西藏王公大臣的皇家园林。” 

  听了福康安的回答,联想到那幅《弘历哨鹿图》,光绪叹道:自打八旗铁骑败于英法联军火枪之下,洋人火烧圆明园后,西洋列强频频入侵大清国,签订了数不胜数的赔款割地条约,大清皇帝哪有闲情雅致到这处皇家园子来游玩?更别说进行传统的“木兰秋狝”了。现在捍卫疆域,依靠的是装备洋枪洋炮的北洋新军,朕的八旗铁骑真有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意思。

  “万岁爷请随奴才来。” 

  “劳烦老将军引路!” 。。

光绪帝的梦(2):愤怒的乾隆爷
光绪摇晃着身子跟随福康安进了山庄,走着走着,光绪身边的福康安竟不知去了何处,留着他独自一人来到一座优雅的宫殿前面。走进殿中,只见一群文武大臣们跪在地上,聆听一个老人的训斥。而进来的光绪,竟没有被人发现,仿佛他是一个透明的隐形人。

  光绪细细一瞧,殿中老人居然是清高宗乾隆爷,只见乾隆爷满脸怒气,挥动手中的牛骨纸扇,指着下面的文武百官怒斥道:“一个小小的廓尔喀番邦,一道巴掌大的小桥,一座茶碗丁点大小的石碉,为何就让朕之八旗铁骑这般无奈?久攻不下不说,还伤了那么多条性命。丢人啊!跌份啊!说啊,你们都说个理由,平时都那样会说道,今儿个咋就哑巴了?”   

  “奴才愚钝,还请陛下明示。”众位大臣磕头认罪应着声。

  “混账!遥想太祖高皇帝,以十三甲起兵,历尽无数坎坷,一统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太宗文皇帝凭着这支铁甲骑兵,以少胜多,开创了圣朝辉煌基业。世祖章皇帝麾下之八旗铁骑,金戈铁马,横扫中原。咱们入关时,兵不过十万,将不满千人,打得李自成的百万流寇丢盔卸甲,杀得南明的朱家余党溃不成军,这才有今天秀丽的大清江山。就更不必说圣祖仁皇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宝岛台湾,御驾亲征葛尔丹叛逆的丰功伟绩了。我们满人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八旗子弟的马上功夫、刀剑本领!有句老话诵朕之八旗为‘女真人不满万,满万敌天下’。可现如今,连一个百多人把守的小桥都拿不下,还谈什么无敌天下啊!”说到这里,乾隆端起手中的茶碗,呷了口茶,右手拇指上的白玉扳指闪闪发亮。 

  “沧海横流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拟旨,急调金川卓斯甲官寨的嘉绒土兵,入藏救援。六百里加急,不得有误!传旨给福康安,后藏一战,唯有取胜之理,没有落败之由。胜了,这块白玉扳指赏给他,败了,别怪朕这做姑父的绝情!”乾隆说完将手中的纸扇展开,上面用仿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俯的赵体所题,出自其短诗《自释》中的起句,即:“君子重道义,小人贵功名。” 

  这时,乾隆望见了一旁呆滞的光绪,他用一种不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这位后世子孙。光绪上身穿着一件黄色的高丽布汗衫,下身着一条白罗棉子睡裤,脚上套着一双破旧的布鞋,早没有帝王的英武之气,更象一个颠沛流离不务正业的八旗子弟。刚才还跪着黑压压一片文武大臣的殿堂,早已空荡无几,就剩下乾隆和光绪爷俩。满殿里死寂无声,看上去像一个空空洞洞的古墓。 

  “载湉!看看你做的好事,大清江山被你折腾得乌烟瘴气。仗打败了不说,宝岛台湾那么大片地界儿,那么多人口,屁都不放一个,也让你轻轻松松地割让给了倭寇小国。人还被叶赫那拉氏族的娘们儿给囚禁了起来,哪里有一点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的模样?四年前,英吉利人血洗了江孜城堡,连拉萨都让他们给占领了,朕都替你感到害臊,为你脸寒!败家的玩意儿!瞅瞅你通身的打扮,哪里有一点君王风范?瞧不出丝毫帝王之气!”乾隆的脸完全阴沉下来,他幽幽地注视着面前的光绪。

  “扑通!”一声,光绪红着脸俯身跪在了乾隆面前,泣不成声地说:“爱新觉罗。载湉叩见高宗纯皇帝,载湉不孝!载湉无能!让先祖蒙羞。。。。。。。辜负了先祖。。。。。。。载湉愚钝,还求先祖替孩儿想一条救国救民的方子,挽救我大清江山啊!”    

  “假如你还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就重整八旗,肃清朝纲,组建新军,变革图新。我们大清的祖制江山,靠的是八旗旗下人,自古道‘亲连亲,亲套亲,打断胳膊连着筋’。只要手中掌握兵权,有咱八旗铁骑的护卫,凭借旗人子弟的刀剑功夫,谁也奈何不了你!”乾隆望着这位落魄的后人,长叹一声,他指着殿前高悬的匾额说,“你看,这‘瞻泊敬诚’四个字是咱圣祖爷的手书,其间‘瞻泊’二字取自汉人的《易经》,其意为不烦不扰瞻泊不失。三国名相诸葛孔明曾说过这样的话,叫‘非瞻泊勿以明志,非宁静无一致远,’孩子,先人是在提醒咱们,作为大国的君主要学会居安思危勤政节俭,以仁孝宽政治理天下,使得天下太平长治久安,这才叫明君!”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动人的山歌: 

  越过无数陡峭的高山,

  跨过无数湍急的河流,

  走过无数美丽的村落,

  却还是难忘我的家乡啊!

  美丽的卓斯甲哟! 

  。。。。。。。”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光绪帝的梦(3):天龙八部下凡
歌声未息,从殿外缓步走来一位年轻的喇嘛,他面带红光,神色聪慧,头戴黄帽,一套红色带镶黄边儿的僧袍套在身上。光绪见过西藏的十三世*,对藏区的人文风俗有一些了解,他知道这位喇嘛是藏传格鲁派的活佛。这位活佛左手捻动佛珠,右手奉着一卷画轴,恭恭敬敬地来到乾隆、光绪身前,叩首喊道:“小僧川西甲绒寺主持格达,躬请圣安。” 

  格达活佛向两位皇帝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乾隆回赠格达活佛一条哈达,用流利的藏话说:“大师不必多礼,今有朕之不肖儿孙在此,望大师用佛教法理开化其心智,使其不止于永处混沌愚昧之中。”

  “陛下言重了,贫僧奉献精美唐卡一副,另有嘉绒宝藏一笔,更带川西十万藏人忠心一片。吾等共助光绪帝变法维新改革图强,使我华夏大地再不招致列强欺凌,早日成为东方巨龙屹立于宇宙之巅。扎西德勒!这幅唐卡本为后藏扎次伦布寺的镇寺之宝,后辗转颠簸,为我甲绒寺收藏。画之内容名为《文殊菩萨赴*》,陛下请看,文殊菩萨四周围绕的神人,乃是佛教传说中的天龙八部。”格达活佛躬身向光绪帝奉上了手中的唐卡。

  “天龙八部?此乃仙境神人,与朕之变法维新有何干系?还请大师赐教!”光绪注视着唐卡图画中一个个张牙裂齿神态怪异的仙人,疑惑不解。

  “今陛下外困于西洋列强之淫威,内制于神州官吏之*,如今之八旗非昔日之铁骑,如今之旗人非昨日之勇士。如若要维系大清命脉,不但需更新国体,还应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捍卫华夏疆土。更有甚者,现今西藏内乱,外敌虎视眈眈于西北疆土,建立新军可以守卫疆土,保一方之平安,护版图之完整。藏区自古由来便是华夏领土,藏人从古至今乃是龙的传人,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有神人天龙八部下凡,化天下勇士,成八旗新军,替神州斩妖除魔,为变法尽微薄之力。望陛*天下苍生之疾苦,会历代先祖之明义,通诸子百家之学说,晓世界先进之文明。开矿兴业发展科技,取西洋文化之精髓,除旧制之糟粕,奋发图强扬我国威!” 

  格达活佛的一席话语,说得光绪心里感慨万千,憋屈在心中十年之久的委屈、愁苦、愤慨、悲痛齐刷刷地涌上心头,悲凄不能自胜,两眼早已泪如泉涌。矜持不住内心的情绪,他一声悲鸣,连人带画跪在地上。

  看到此种情形,格达活佛也流出了热泪,他缓缓地站在乾隆身边,用一种期盼的眼神注视着眼前的光绪帝。光绪正要抬头问个清楚,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钟声,整个殿堂响起一片诵经之声“俺。。。。。。嘛。。。。。。呢。。。。。。叭。。。。。。咪。。。。。。哞。。。。。。。”顷刻,乾隆、格达两人四周云雾缭绕,如天上的神人一样乘着五彩祥云西去。 

  “载湉恭送先祖!载湉恭送大师!”光绪慌忙跪地磕头。 

  突然,殿堂中一阵狂风走过,无数个身着异装的妖魔从柱子中、地板下、房梁上跳了下来,口中说着光绪听不懂的异语,手中握着洋枪或是长刀,面带凶光,伸手便要来抢夺那幅精美的唐卡。一时间,吓得光绪不知所措,汗如雨下,他大声地叫喊:‘新军救驾!新军救驾!福康安……”

“ 握刀之人乃嘉绒宝藏的主人!”
深夜,一道雪亮的闪电倏地划过夜空,“轰隆”一声响雷在半空炸响,紫禁城里突然下起了暴雨。 

  光绪被突来的雷电从梦中拉了回来,他斜躺在床沿边,战战兢兢地望着窗外的雨点,浑身冷汗淋漓。光绪回想着刚才梦中的人和物,耳边回荡着乾隆爷和活佛的话,缓缓地站立起来。光绪感到头晕目眩,双腿一软,推翻了案桌上的书籍,瘫倒在地上。  

  这时,一本金黄色的奏章从书堆中掉落下来,跳到光绪面前,几道漂亮的毛笔小楷跃入光绪眼中:金川卓斯甲官寨,位于四川西部嘉绒山谷,其间居住的嘉绒人为藏族支系。《隋书。附国传》云:‘嘉绒人皆轻捷,尚武勇猛,善于击剑。漆皮为牟甲,带甲舞剑,好斗!’嘉绒土兵随同八旗征战四海,屡建奇功,实为不可多得之兵士。。。。。。” 

  这是维新志士刘光第生前所上的密折。时任军机处章京的刘光第,在奏章中向光绪介绍了嘉绒土兵的历史,建议光绪抛弃旧制,建立一支多民族的新型军队。变法失败后,刘光第与谭嗣同、林旭等“戊戌六君子”,被绑缚菜市口刑场问斩。据说刘光第遇难后,尸身居然不倒,令左右旁观者惊叹,皆焚香罗拜。刘光第的嗣子,伏尸痛哭一天一夜,最后气绝身亡。思到此处,光绪不禁拂面痛哭,自责内疚,口中默念着谭嗣同就义前的遗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有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过了一会儿,光绪黯淡无光的眼睛猛地一亮,他死死地盯着墙上挂着的一把名为“遏必隆”的精美战刀,这是清朝名将遏必隆使用过的利器。紫禁城中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讲的是福康安与“嘉绒宝藏”的故事。历代皇帝都派人四处寻找,终究无功而返,至今没人知道宝藏确切的下落。但光绪曾经从自己生父奕儇那里得知,当年福康安平定贵州苗乱时,不慎身染重疾,临死前曾经提及过这笔宝藏,并留下了“握刀之人乃嘉绒宝藏的主人!”这句遗言,回想起梦中格达活佛的话,光绪恍然大悟。

  光绪走到窗前,望着雨点洗涤中的紫禁城,开怀大笑:“爱新觉罗。载湉谢先祖提示,先祖英明,先祖英明!今有佛祖座下天龙八部下凡相助,朕之大清江山有救了。正如南海先生所言,‘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练兵强天下之势,练兵强天下之势啊。。。。。。。。”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被狂风一吹,砸在宫殿顶端的琉璃瓦上怦然有声。紫禁城的石狮,在暴雨的冲刷下,流下了滴滴晶莹的泪珠,这里面包含了半个世纪以来,一个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古老民族的屈辱、悲伤、无奈、期待以及愤慨。。。。。。

嘉绒三杰
半个月后,午后的西直门外依旧是一片热闹景象。

  突然一阵马蹄声,震得地面轰轰作响,还没有等人反映过来,一群骑马的人从城外飞奔过来。领头的青年二十五六,一条油光水滑的黑辫子盘绕在脖子四周,浓眉大眼,套着一件白色绸衫,腰间束着绛红色的腰带,脚下蹬着黑冲呢千层底圆口布鞋,红色马鞍上勾挂着一支红缨长枪,一副神采奕奕,庄重沉稳且威严难犯的样子。来者姓陈名儒生,字墨涵,乃川西重镇松洲县的世袭武将,当朝武举人。前不久,正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帐下编练新军的陈儒生,突然接到了一道密信。密信的内容让这位汉族青年喜出望外,他立即邀约义弟,策马向千里之外的京城飞奔而来。

  陈儒生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紧随着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靠前偏左的年轻男子,生得十分俊秀,长方脸上,一双惹人喜爱的杏仁眼中,泛着淡淡的天蓝色。他头戴一顶白色礼拜帽,身着白色的绸衫,束着一条黑色绣花腰带,腰间佩着把星月弯刀,刀柄上的宝石闪闪发光。这位穆斯林打扮的青年姓马名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